4 月28日,以“重聚”为主题的2023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后简称“北京当代”)于北京农展馆11号馆正式开幕。这场展会是北京今年以来的首场大型艺博会,也是北京当代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展会,共有154家机构参与,画廊单元的参展画廊数量达97家,相比上届54家的规模接近翻番。开幕几日来,各界反馈均显示此届展会呈现出全面且丰富的面貌,从全类型的艺术作品、专注各领域的艺术机构到全城同步开启的艺术活动,今年的北京当代作为北京艺术市场日历中的“排头兵”无疑为此地的整体氛围带来了多元的活力。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11号馆场外如今,五一假期已经开启,仍在进行中的北京当代迎接着更多的相遇与重聚。如同展会艺术总监鲍栋先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那样,这届展会正积极强调着与本土艺术生态的连接。值此时机,Artnet新闻中文网推出企划,与在本届展会中“淘”得心仪之作的藏家们对话,看看他们在展会中都购得了哪些风格独具的作品?乔志兵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创始人
今年北京当代是久违的齐聚,我从上海来到北京,看到了国内艺术圈大家很齐心、很兴奋的样子。我认为不需要强调博览会的地域性,香港、上海、北京艺术圈各有特色。本次农业展览馆的布展动线整体观感清晰,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北京当代逐年的进步。
此次我较多关注都是国内艺术家的作品。从个人收藏角度,这几年90后艺术家呼声很高,很多新晋藏家的目光集中在90后,而我更倾向于关注80后艺术家的这条主线,收藏就是对艺术家最大的支持;从机构收藏角度,关注TANK SHANGHAI及乔空间近年的展览可以发现,陈天灼、武晨、宋元元等都是80后中很优秀的艺术家,机构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本身是一种互相支持,展览的落地更是能传达出对艺术家的信心。姜琤,《U-134》,布面油画,125x110cm,2023
本次推荐王梓全的《空间中交错的线,是虚拟人的航标-7》,在博览会中选择装置作品通常有局限性,这件架上装置来自于艺术家对互联网及虚拟世界独特的观察和理解,感受到了没顶画廊多年坚持的成果,呈现出艺术家多元的面貌。另外,从去年起我也开始关注艾可画廊的姜琤,以强调身体性为核心的“U”系列是姜琤2018年至今的创作主线。Project Untitled 无界艺术家计划发起人很开心能够在今年的北京当代实现“重聚”,我参与的第一天人气很旺,也听到了很多来自画廊“买气回归”的好消息。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许多画廊都带来了80、90后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支持的决心。每年总有一些横空出世的青年艺术家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而这些都是在过程中的,是动态的。我们需要看到青年艺术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市场的反馈、藏家的支持是一方面,评价艺术家最终都会回归作品本身,未来青年艺术家“卷”的是精神内核,经过时间检验之后还能立足的艺术家与作品,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史的一部分。郭隆耀,《杏花云-14》,布面油画,80x130cm,2022对我们而言,这次很高兴将出生于甘肃的89年艺术家郭隆耀的作品,正式收藏于虹·美术馆。郭隆耀是当下极少数通过传统绘画的方式,描绘中国北方山区景况的青年艺术家。他的作品以一种“非当代”“反潮流”的本体姿态,叙述着关于生命、时间与乡土的故事。在如今众多侧重反映现代城市生活的作品中,郭隆耀笔下质朴而真实的中国西北风貌被凸显得尤为特别。程城
分众传媒联合合伙人
天堂电影院公益共建计划发起人
我很早就想收藏张晖的作品。愿景艺术的第一个展览“京致”当中,就有一件张晖描绘北京城市面貌的作品。我从当时就对这位来自北京,并有着很强绘画能力的艺术家充满兴趣,但遗憾错过了收藏的机会。这次看到CLC画廊在北京当代艺博会上的这件同样以北京作为主题的作品,我感觉又有了机会——在北京当代艺博会上遇见一位北京籍艺术家,他画的也是他出生、生活、创作和所爱的这座城市,我觉得这些线索都在此时此地碰撞在一起。北京的当代,当代的北京,于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我收藏了这件作品。张晖,《有红色太阳的城市》,布面丙烯,97x130cmx2,2022同时,我还对嘉德拍卖展位当中黄宇兴的一件《九龙图》十分感兴趣。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在人生不同阶段去往北海公园九龙壁的一次次观看,每次他都看到了不一样的九龙壁,所以他想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九龙壁。这件作品属于黄宇兴的“大山水”系列,对艺术家而言,意、气、境方面都会有很高的要求。这件《九龙图》是黄宇兴目前为数不多的大山水系列作品中的精魂,它更多融合了艺术家对中国画、中国传统和中国精神的理解。明年正是龙年,我也属龙,这些巧合也让这件作品格外吸引我。黄宇兴,《九龙图》,布面油画,200x400cm,2016-2020徐婧 Cherry Xu
藏家
这次北京当代我比较关注的是本土画廊以怎样熟悉且新颖的形式“重聚”。三年前刚开始收藏时,我就开始关注高露迪,他通过差异化的色彩、笔触和肌理来描绘他个人的生活经验。此次艺博会我收藏到了他的作品《草莓 No.13》,画面中的草莓近似现实生活中盒装草莓的规格和比例,这一方式也延续了艺术家对三维真实空间与二维画布平面相互转化潜能的关注。高露迪作品《草莓 No.13》另一位我近期比较关注的艺术家是商亮。三月我去香港,在大馆当代美术馆的“神话制造者”展览中看到了商亮2012年的作品《正道仔No.1》,画面中孱弱稚嫩的躯体与其迸发出能量的石化手臂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欲望,当时我就驻足欣赏了许久。此次艺博会上,我看到商亮关于以上延续的变种系列,非常喜欢。商亮作品在没顶画廊展位另外,我还推荐天线空间展位上艺术家李明关于打火机的个人项目。很早的时候,李明就发现一次性打火机在中国是有很强社交属性的物品,不论是上面印的小广告还是假苹果logo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而艺术家把打火机从商品变成创作媒介和素材,让观众对社会中的消费主义等问题进行反思,很有意思。李明在天线空间的个人项目眭群
剩余空间创始人
在这次北京当代艺博会中,我收藏了一组自己所关注的艺术家张晖的作品。人与花是贯穿张晖创作的重要主题,张晖的绘画看似是对具象的人与物的描画,实际上则是一种抽象表达,色彩很明快。他通过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承载对哲学与宗教的思考,有内容也有温度。在现场看到这两件《花朵2022 03》与《站立的女子48》作于同年,两幅作品有着相同的尺幅和相近的色调,并置时显得非常和谐。《花朵2022 03》描绘了两朵绽放的鲜花,纯粹的背景令作品呈现出古典肖像画般的样貌。我认为画是一定需要看原作的,实物有不一样的质感。两朵花虽皆是盛开之势,艺术家却一取其形,一取其色,赋予它们截然不同的性格。张晖,《花朵2022 03》(左),《站立的女子48》(右),布面丙烯,200x150cmx2,2022Ray Wu
藏家
本次北京当代我收藏了马轲2023年的大尺幅巨作《云山》。作品名称来源于一首同名诗歌:“天变不足畏,我扶山崖雪山崩。人间但存想,天地永婆娑。撑天担日月,拔地写春秋。猛然一声谒,胸中霜雪崩。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精诚贯金石,勇气激顽懦。”马轲,《云山》,布面油画,299x253cm,2023近年的“西游系列”显示出马轲在绘画取向上的一些变化,其中的内容似曾相识又如此陌生,既展现了神话的角色与情节,也延续了现代主义的传统。点线面与光影所构成的几何形式,消弭了角色和场景的民俗趣味,营造了平面与立体互相交汇的结构空间,一种属于绘画的超现实氛围跃然其上。心猿目光灼灼,一抹红色恰如其分传达出其性情。几何切面,增加了岩石的重量感,灰色与纯色的配置,暗示出某种激烈矛盾和气势。而在左侧展墙上的小幅《悟空》也不禁同时收藏,一大一小两件作品,更能看出马轲的画面虽然形式洗练,但绝非平薄直白的图像,每一处的笔势运动和色层叠压都展示出过人的绘画修养。马轲,《悟空》,布面油画,47x38cm,2022
焦景佳
藏家
在今年的北京当代,我见到很多老朋友,感觉非常高兴和踏实。开幕晚宴上,英国男爵Ian David Patrick老先生的发言很棒,充满智慧。同时这次能在艺博会上看到武汉的画廊参与,让我感觉很亲切,很开心。本次展会上,我购藏了DaDa、尼尔斯·汉森、娜布其、李强强、柯明等艺术家的作品。娜布其,《我们》,树脂、漆,150x73x60cm,2022李强强,《人上人》,布面丙烯,100x150cm,2021柯明,《焦裕禄——2020管窑艺术计划》,装置,15x10x4cm,2020-2022杜杰
北京子岸当代美术馆创始人
这次疫情后重聚的北京当代,各家画廊都带来不少精彩作品。我们在三远艺术中心看到了艺术家马轲西游系列的最新作品《玄女》,巨大的尺幅上,丰富奇幻且极具批判性的内容吸引了很多藏家驻足。马轲作品《玄女》北京本地画廊星空间年轻艺术家潘琳的作品《红月》也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绚丽又优雅的画面气质,清晰的抽象表现主义逻辑,使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的未来充满期待。我们美术馆在展会开幕之前根据画廊发的预售PDF做了一些功课,展会现场收藏了一张来自上海没顶画廊年轻艺术家杨扬的一件作品《具有形状记忆的欲望4》来作为美术馆抽象体系的补充。潘琳,《红月》,布面油画,230x300cm,2022杨扬,《具有形状记忆的欲望4》,布面综合材料,200x145cm,2022
水天阳
藏家
我这次在北京当代艺博会收藏了可以画廊带来的艺术家罗然的作品。我很喜欢他作品中的细节以及空间感,也是第二次收藏他的作品。画廊主张乃千是95后,在同龄人中也非常优秀,我常常会跟他讨论当代艺术,收获颇多。同时,可以书店的艺术类书籍选品也反映了画廊主独特的审美及国际眼光。罗然,《副词(粉色的)》,布面丙烯,35x50cm,2023此外,我也关注永乐拍卖带来的加藤泉作品,面部很精彩。整体色调莫名与开幕首日北京春雷阵阵的天色形成了呼应,有种电影《降临》般的感觉。而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也对加藤泉的作品有了新的认知及感受。加藤泉,《无题》,布面油画,112x162cmx2,2014Richard
藏家
在今年的北京当代中,我推荐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在展位上呈现的汤大尧作品,也收藏了其中名为《冬猎》的一幅。这幅作品画的是冬天雪景下,猎人带着十几只猎狗捕猎的场景,让人想起老勃鲁盖尔那幅经典的《雪中猎人》。汤大尧,《冬猎》,布面油画,200x150cm,2021《冬猎》这幅画中两处血迹提示着受伤的猎物也许在附近,十几只狗狗在嗅气味,近处的猎人躲在树后面观察和等待,这一刻一定是屏气凝神的安静,也许下一秒哪个猎狗先闻到猎物的气味,捕猎就会瞬间发生,更耐人寻味的是近处猎人脚下周围绿绿的草丛,这是冬天吗?还是想象里捕猎的场景和回忆?而这些狗狗看似不如常见的猎狗般凶悍,甚至有些可爱,捕猎的紧张和血腥也被几只小狗憨态可掬的造型消解掉了。我站在画前带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陷入思考,作为一个北方人又被这北方冬天的作品勾起对童年时家乡冬天的思念,而倍感亲切。你在猎人背后,仿佛开着上帝视角,让你成为了那个真正的猎人,但我竟然有点希望他们不要那么快就找到。
*本文部分资料由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提供,王智一 ONE对本文亦有贡献。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