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数艺网独家专访 | 探秘青年艺术家林万山及其主理人奚鹏召先生的创作故事

原创 2023-05-08

——《轨道镜》——
一件历史与科幻色彩俱现的奇特作品
舞台之上的片刻耀目予人以深刻记忆
与之相关的种种也不由得令人好奇
谁人做?何以为?
答案正在此刻揭晓…

数 " 艺 " 有访(其一) :
探秘青年艺术家林万山及其主理人奚鹏召先生的创作故事

《轨道境》Orbital space四川卫视舞台装置项目

在一片黑暗中,一艘飞船突然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伴随着音乐,一群“黑衣人”缓缓走了出来……

林万山作品《轨道境》

应四川卫视《又见三星堆——2023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导演组之邀,青年艺术家林万山及其团队受邀以“三星堆文化”为创作背景,制作了艺术装置《轨道境》,揭开了“2023又见三星堆”文物发布会的序幕。林万山等以“未来派考古”为核心的创作理念,以未来视角对于何谓“考古”概念的再次诠释。

原计划与艺人合作的项目,却因疫情变故而被打乱,艺术家团队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整个项目的调整以跟上整个晚会的录制计划,这无疑为创作过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数艺网抓住了一次特别机会,采访对话了青年艺术家林万山和其品牌主理人奚鹏召,了解了这件作品的诞生过程,并聆听他们诉说商业项目对于艺术家团队的意义……

林万山

当代青年艺术家

1993年生人 ,现居杭州,艺术作品创作涵盖装置、影像、 雕塑、VR等新媒体方向。对于“人”的关注是林万山长期致力的方向,综合多媒介手段,进行新的尝试与创作,作品呈现多元化,实验性等特征,宇宙,宗教,空间,时间与人之间的多维关系一直是林万山作品长期探讨的母题。作为艺术家,林万山希望自己的作品拥有足够的维度与层次,涉猎不同媒介的作品。

奚鹏召

Unknown Orbit 主理人

计算机视觉艺术从业者及科技极客,热爱用广泛的技术语言解决艺术实践中的各种冲突,也执于从不同维度思考跨学科技术在未来视觉艺术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定位问题。

INTERVIEW

/ 艺术家专访 /


林万山作品《轨道境》

Q

这件作品的造型很独特,是怎么想到做成这样的呢?

林万山:

在我的想象里,它是一个像是在轨道上飞行的碎片晶体,让观众感觉处在一个赛博世界中的考古遗迹中。同时我们希望模仿一种数码感的碎裂效果,类似早期的三维建模软件中让物体崩坏,是一种看上去非常规则的碎裂的效果,所以最后的成品也是是比较规整的锥形。

在提出这个提案的时候,导演组也跟我们反馈他们第一眼的印象和刚发掘出来的叫青铜眼的东西长得蛮像的,也是一个锥形,他们很满意这个巧合。

林万山作品《耕魂乙》

林万山作品《碳》

Q

轨道境这件作品充满了未来感,包括您之前的几件作品《碳》和《耕魂乙》都呈现出了极具科幻感的形态,请问这种关于科幻的灵感源自于什么呢?

林万山:

其实我觉得现在大家在聊未来的时候其实都有一个预设,这种预设的来源其实就是科幻场景构建,它变成了一个默认的创作上的前提,不管说是一些我认识的一些其他的创作者,大家用科技材料或者去探讨技术探讨科技这件事的时候,其实都默认了一件事情,我们是认可经典的科幻电影或者说经典的科幻文化带给我们今天的以及未来的一个预设,这种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起码的文化自觉。

我觉得其实本质上这些未来感,包括科技感其实都是科幻场景构建,只是使是用的是我们之前学习到的语言,还有元素来重构这种场景,从而呈现一种未来的感觉。

工作间隙

Q

平时团队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两位的分工是怎样的?做这类商业项目的时候会和平时的创作方式会有区别吗?

奚鹏召:

在准备阶段,我俩都会参与讨论,跟其他团队的工作模式应该是差不多的。在视觉执行层面上, 万山是绝对的主力,而在落地执行层面上是我说了算。当然我会让他尽可能的去自由的创作,但是呢,我说不行的,他想的再美也不行。

商业项目和我们平时的工作流其实差不多,只不过把作品的场域从美术馆搬到了舞台。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甲方会有规定的命题,同时他们的需求和我们在平常创作中的关注点可能会有偏差。还有一点区别是舞台项目会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这主要就是执行层面上的了。

林万山:

我觉得在舞台上也还是要体现我们的工作价值,让我们的工作有意义。因为如果艺术家无法在舞台上保持自己的独立表达的话,其实艺术家的舞台工作是很容易沦为一种所谓的视觉背景板的。

《飞天》演出现场

Q

团队之前也参与过多次舞台项目,舞台对你们来说有些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林万山:

舞台本身对我们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工作材料,它的偶发性可以使我们可以暂时脱离原先的工作语境,但我们一贯的工作方式也会得到保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把三星堆以及科幻想象这放在一块。即使在舞台项目中我们还是希望能体现一个创作者的自我精神,对我来说个人表达的优先级还是要高于完全服从甲方。

这么多次的舞台经验下来,我其实一直认为,其实舞台是一个具有强大能量的空间。尤其当舞台上方大量的指示灯在闪烁的时候,仿佛那就是一个通过电子设备所构建起来的一个天宫。如果你是现场工作人员,可以经历整个舞台搭建的过程,这时候舞台就不再是一个二维的镜头里呈现的平面背景,舞台机械带来的震撼感是很强大的,是非常美妙的。

《轨道境》安装过程

Q

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碰到什么困难吗?

林万山:

这困难太多了,首先第一个肯定是时间,当然这也是很多艺人舞台项目都会面临的问题。每个舞台项目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个新的装置,不论是在工程的结构设计上,还是在落地施工上,甚至是运输环节,每一个环节上都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在你原先设定范围内的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要去解决,就会变成所谓的困难,就这些困难其实是由一个个不确定性累积起来的。

另外是大环境的困难,比方说那段时间疫情比较严重,然后大家可能各自就倒下了,我是最早倒下的。好在奚老师像一台稳定的CPU,非常坚挺地继续跑完了,但他回来就跪了……

奚鹏召:

其实大部分困难都被他睡过去了……在现场的落地执行,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困难在产生和被解决,我一直在跟困难作斗争,实际上这件作品在是开始正式录制前4个小时才真正的完成的。我前后至少爬了这个装置20多次。

甚至在吊装的环节,我们差点把整个舞台给搞塌了,因为这件装置大概有2吨重……我们在做创作的时候只能通过导演组的简单描述了解舞台情况,到了现场我们才发现舞台的承重无法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艺人行程的变动也很突然,导致对我们还要修改影像和所有的灯光程序,当时整个的工作环境环境都是很艰巨的。

林万山:

奚老师提的我想起来了,吊装的时候,吊车师傅还把天顶上的屏幕捅出了一个洞!不过视频上应该看不出来,总的来说就是各种事故不断。

工作间隙时的小憩

Q

如果有机会的话,会考虑把这件作品搬进美术馆吗?

林万山:

我觉得这件作品在美术馆里面的效果也会很不错。不管是在小空间还是在大空间里面,这件作品都可以呈现出一种比较严肃科幻的感觉。

我个人是希望在美术馆空间内部所展示出的科幻概念应当是庄重的,是有力量的,同时也应该是严肃的。这件作品还是比较符合我的期待的,但是我们当天晚上就找了两个收废品的,当场给它拆了……
不过如果有美术馆愿意展出这件作品的话,我们马上就可以还原出来!(笑~)

End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数艺网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艺网独家专访 林万山 奚鹏召 幕后故事 数字艺术

1498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
数艺网

数艺网官方

苏州

甲方 · 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