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数字艺术》新书分享会:技术为艺术带来变革

原创 2023-04-25

12月18日,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佳作书局联合主办了《数字艺术》新书分享会暨“艺术与科技实验室”项目启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数字艺术》译者李镇老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策展人魏颖老师,《美术观察》国际视野栏目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红媛老师出席本次活动并与观众分享了各自在数字艺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独到视角。

数字艺术》新书分享会暨“艺术与科技实验室”项目启动会

视频回顾

数字艺术》新书分享会活动现场

数字艺术》于2003年首次出版,目前的版本是第3版,是数字艺术领域的一本权威著作。本书作者克里斯蒂安妮•保罗(Christiane Paul)是纽约新学院媒体研究学院(School of Media Studies, The New School)教授,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的新媒体艺术兼任策展人。她虽未能亲临活动现场,但提前录制了一段视频介绍了自己所编写的《数字艺术》这本书,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产生的且颇受关注的多个领域。

克里斯蒂安妮•保罗的《数字艺术》英文原版(第3版)

数字艺术》第3版主要分为3个主要章节,从技术和艺术的简史开始,概述了数字艺术的展示、收藏和保存面临的挑战。第一章主要讲述作为数字成像或快速原型雕塑工具(rapid prototyping sculpture)的数字技术。一方面,数字技术被用作艺术创作的工具,但艺术家们也很大程度上使用数字技术作为媒介,这意味着他们正在利用媒介的特点,例如交互性、参与性、实时性和生成性,这就是对数字技术和媒介概念使用的表现;在第二章介绍了不同形式的数字艺术,从装置、电影、录像和动画到网络、软件或虚拟现实艺术以及声音和音乐;在第三章中,更多关注艺术家通过数字技术探索某些主题的方式,从人工生命和智能到身体和身份、游戏或战术媒体和行动主义。

约翰·惠特尼(John Whitney, 1917-96),被称为“计算机图形学之父”,他开始使用老式模拟军事计算设备创作一个短片《目录》,创作了一个图形效果的目录。他也因其计算机电影《阿拉伯花纹》(Arabesque)而闻名,它为数字艺术的大量实验奠定了基础。

媒介先驱也是所谓的”算法先驱“,他们当中的许多艺术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算法工作,当时几乎不可能把任何一项工作诉诸屏幕,他们通过算法,在纸上创作素描,编写的代码通常存储在穿孔卡片上,然后绘制出来,这再次为数字素描和成像实验奠定了基础。

查尔斯·苏黎,《蜂鸟》

图片来源:digitalartarchive.siggraph.org

查尔斯·苏黎(Charles Csuri)在1967年创作了最早的计算机动画电影《蜂鸟》(Hummingbird),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图形今天看起来很酷,但它们被创作出来的时候是绝对开创性的。

林恩·赫什曼,《洛娜》,影像、遥控器、家具装置,1983年。图片来源:zkm.de

林恩·赫什曼(Lynn Hershman)的交互录像《洛娜》(Lorna)是本书介绍的另一件开创性作品。这几乎是第一个为光盘(laser disk)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可以通过遥控操作器浏览的装置。

夏洛特·戴维斯,《渗透》,1994-95年

图片来源:immersence.com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近年备受关注的几个领域。其一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在书中第二章有所介绍,并提及了一些具有突破性的作品。例如夏洛特·戴维斯(Charlotte Davies)的《渗透》(Osmose)和《短暂》(Ephemere),你可以通过VR设备在远离现实的虚拟环境中感受四季更迭。

数字艺术数字博物馆(Digital Museum of Digital Art) 3.0

图片来源:nationalsawdust.org

克里斯蒂安妮•保罗目前正在进行《数字艺术》第四版的修订工作,新版包括了一些新介绍的作品。数字艺术数字博物馆DiMoDA(Digital Museum of Digital Art)是阿尔弗雷多·萨拉扎·卡尔和威廉·罗伯逊发起的项目。这是一个系列展览,每个展览都发生在一个专门构建的虚拟博物馆中,并存在于一个虚拟现实的环境中。一旦进入这个虚拟博物馆空间,你将会遇到不同艺术家的不同项目。克里斯蒂安妮也参与策划了DiMoDA的4.0版。

本书还包括了一些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作品。这个领域最近有了很多发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增强现实作为虚拟元素与现实的叠加,非常适用于公共装置。在过去两年里,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里出现这样的作品。塔米科·希尔(Tamiko Thiel)的《缺席的阴影》(Shades of Absence)是对威尼斯双年展的一次干预,塔米科在这里创建的展馆,是为那些被压制或排除在讨论之外的艺术家们设置的。

哈罗德·科恩的人工智能绘画系统在进行绘画

图片来源:letzgro.net

同样克里斯蒂安妮还介绍了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的人工智能绘画系统Aaron以及当今所受关注的沉浸式作品,如Team Lab实验室的《边界》等。

-- 李镇 --

数字艺术》译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

李镇老师是本书的引进者及译者之一。他与彦风在疫情期间花了3个月共同翻译了这部作品。李镇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他认为其职责之一便是将国外的重要读物进行翻译;另一个职责是在国内做一个无论对艺术家还是艺术教育领域,实验艺术或跨媒体艺术教育的大规模调研,这是其工作的两条主线。

白南准,《磁铁电视》,装置,98.4 × 48.9 × 62.2 cm

1965年。图片来源:whitney.org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发现这本书思路清晰,可以作为教材使用。他给研究生教授数字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时,就是以《数字艺术》为基本线索配合一些新的案例,并与学生进行交流。除了与这本书相关的研究与策展之外,李镇一直在思索这个学科的问题,人们可能先知道新媒体艺术,然后才慢慢有数字艺术这个概念,现在有了更多五花八门的概念。如果看了本科的学科目录会发现,美术学里面有实验艺术和跨媒体;而在设计学里有三个: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和新媒体艺术,然而新媒体艺术是最早进入我们视野中的,却最后被列入学科目录中,因此他也在思考为何如此。读完这本书,李镇找到了一些解答,这本书提供的角度与中文出版领域的书的角度不太一样,它实际上是从科技史和艺术家两个交叉的方面着手。这个交叉领域是从当代艺术的视角展开的,所以它不同于以设计学视角介入的角度。

李镇在现场主要从写作的角度分析了这本书。李镇对本书的框架进行梳理,点明了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的关系与不同:从传统的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再往后摄影的出现就是广义上所说的新媒体,经过电影、录像、声音,过渡到数字时代。从1945年二战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数字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实现了一次飞跃,那时PC互联网出现,接着2010年代移动媒体互联网出现,如今又有元宇宙等新概念出现。

上图右侧是本书的结构,分为两个大部分。把第2章和第3章合并起来,其实讲得就是媒介和主题。第1章讲得是工具,就是数字技术作为工具,而创作形态是更加传统的,比如摄影、版画印刷或3D打印雕塑之类,这是克里斯蒂安妮关注的更狭义的新媒体艺术。这类艺术形式的创作、存储及发布都是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并且以媒介特性为自身特点,而且是数字原生、可计算的。作者在反思数字媒介的创作,这里又划分了很多类型。

马塞尔·杜尚,《旋转玻璃片》(又名《精密光学》),1920年。杜尚的旋转装置是交互艺术的⼀个早期范例。它要求观众启动机器并站在距离作品一米处观看。

接下来作者从技术史和艺术史的视角切入。她将历史最早追溯到杜尚的作品,认为杜尚的作品是最早的交互作品,这个作品是5层,它实际上是5条玻璃,玻璃上画了弧线,玻璃旋转起来,会在正前方1米处看到一个漂亮的螺线,作者认为这是最早的交互作品。而且除了交互之外,该作品还强调了“虚拟”的概念,只有当其转动,观者才能看到一个“虚”的、不是稳定存在的图像。因此作者将时间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关于科技史,作者也提到了一个案例。1945年的《大西洋月刊》(AtlanticMonthly)发表的一篇文章,作者是陆军科学家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Bush),文章名为《诚如所思》,有一年的广州双年展就沿用了这个名字。他给机器命名“Memex”,它有两种说法,一种是memory和extender两词的组合,一种是memory和index,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记忆延伸,也是后来计算机和网络的源头,因此该领域的最早介入者是一群工程师。

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案例就是1967年⽐利·克鲁弗(Billy Klüver)和劳森伯格共同成立了“艺术与技术实验”(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EAT)系列项目。

“相遇控制论”(CYBERNETIC SERENDIPITY),1968年8⽉2⽇-1968年10⽉20⽇,伦敦当代艺术中⼼(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ICA),主策展⼈:贾西娅•赖夏特(JASIA REICHARDT)。图片来源:thevinylfactory.com

这个展览于1968年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策展人是贾西娅•赖夏特(JASIA REICHARDT),展览名字叫“相遇控制论”,该展览是对当时做计算机或控制论艺术的艺术家的大规模的集结。展览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的是计算机生成的作品;第二部分讲的是控制论机器人;第三部分呈现了计算机和控制论的历史及一部分文献。视频中作者所涉及到的艺术家都出现在这个展览中。在当代艺术的线索之外出现的另一个线索,即我们所说的媒体艺术节或媒体艺术中心。比如中国美院的姚大钧教授,他认为媒体艺术独立于当代艺术之外。这就是机构呈现的另外的线索。

李镇接下来介绍了克里斯蒂安妮策划的展览。展览名为“规则、指令和算法”,展览分为“规则、指令、算法”和“信号、序列、分辨率”两个部分。第⼀部分:克里斯蒂安妮将数字艺术与达达主义、激浪派和观念艺术对形式指令的强调和对观念、事件以及观众参与的关注联系起来,认为观念艺术的规则和计算机的算法二者之间具有某种⼀致性。

第二部分:区别于以观念为中心的叙事线索,克里斯蒂安妮围绕光和动态影像的概念,将讨论重点放在了图像序列、电视、信号和图像分辨率的编码和操控上,从而形成了另⼀条叙事线索。通过“编程”这⼀主题,克里斯蒂安妮梳理出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媒体艺术(包括模拟的和数字的)和数字艺术发展中两条不太⼀样的历史轨迹。

-- 魏颖 --

活跃在全球科技艺术/媒体艺术领域的策展人和研究者,她近期的兴趣方向为科技艺术史,生命、环境、数字技术等新兴媒介与艺术结合的领域。她曾策划的展览包括“准自然——生物艺术、边界与实验室”、“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周年文献展”等。

魏颖发言

作为一名策展人和研究员,魏颖在数字艺术领域深耕多年,她研究方向之一是科技艺术史,这个概念与媒体艺术史和数字艺术史在很多方面是重合的,其专攻的领域和生命、环境相关,可以称为生物艺术或生态艺术。这些新的艺术形式都在成型,也是新一代的艺术家和策展工作者会探讨的话题。

数字艺术》这本书的英文版一直是魏颖的参考资料,她认为这本书的翻译版对整个中国的这个领域的研究者都是一件好事。数字艺术是科技艺术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上世纪的下半叶甚至是科技艺术主要就是数字艺术,它们的叙事是重合的。所以魏颖一方面的研究就是科技史,数字艺术也是这个领域非常重要的成分。

魏颖也从自己的角度展开对《数字艺术》这本书的介绍。该书作者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接受教育,德国是媒体艺术的重镇,她在德国完成博士学位,对该领域的研究是较为深刻的。她一方面是美术馆策展人,同时也是教授,并著有多本书。兼具研究者与策展人两种互相照应的身份,这也与魏颖的身份有着相似性,所以她对作者也十分感兴趣。

展览Programmed: Rules, Codes, and Choreographies in Art, 1965–2018于2018年9月至19年4月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举办。图片来源:whitney.org

魏颖也在现场介绍了“Programmed”这个展览,展品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965至2018年。Programme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个专有名词,意为“编程”,而在展览中策展人则弱化了编程与计算机科学的绑定,让programme一词有了更广泛的语境。策展人把固有关系打破,认为我们不能只在计算机这一层面去理解rule,code这些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具有固定含义的词,它们具有更广泛的语境。这个展览讨论数字艺术,不仅仅指电脑屏幕里的艺术,数字艺术还包含舞蹈、观念艺术、电视艺术,是非常广泛的。

艺术中对传统话题的讨论一直在延续,如身体与身份、公共空间等,它们是永恒的话题。另一些主题是其它艺术类型没有的,比如人工智能、数据库美学等,它们是数字艺术独有的,所以艺术既可以反复讨论同一个母题,也可以开辟新的话题。

-- 蒋竹韵 --

现生活工作于杭州。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其创作和研究方向涉足装置、行为、网络、声音、程序等多种媒介及形态。现就职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参与编程基础,创作等教学工作。

蒋竹韵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的教师。虽未能出席本次活动,但通过文字表达了他对数字艺术的理解。(以下是蒋竹韵为本次活动书写的文字)

作为⼀个实践者,我是在2004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期间,开始接触到了今天要谈的“数字艺术”。在那个时期我们把所有有别于传统架上的媒介都称为“新媒体艺术”,她包括了录像、摄影、动画、静态网页的制作等等,以及如今带有古早感的 Flash,等等。当时的课程也都涉猎到了这些媒介,还有⼀些关于艺术形态的课程,比如装置、肢体表演、声音艺术、纪录片等等。

蒋竹韵,《温度的频响》,行为影像,2005年

图片来源:hunsand.com

在那个互联网新兴的年代,这种广泛的涉猎满足了我的东张西望与好奇。遗憾的是由于自身有限的外语能力,和爆炸式的信息之间所形成的落差,让我无法有效的过滤信息,对于许多新的艺术的认知,也只停留在了“图像”的表面。当时我的朋友李如⼀告诉我,在互联网上百分之八十的有效信息是英语的时候,意思是我在互联网世界里和文盲相差无几。为了想看清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反⽽是本科毕业之后的事。读书的时候以为外语只是一门工具,但对于编程语言的学习,让我意识到语言对于思维方式影响和塑造,简单的程序语法所构成的复杂指令,可以作为文本阅读,具有⼀种古典意义上的美。但大多时间我是没有那个耐性的。很⻓的⼀段时间里我沉迷于通过Processing去⽣成⼀些简单的想法或者尝试。但这是我的“媒介意识”启蒙。和编程不⼀样的是,每个软件的⽣产或⽣产的软件都有单⼀⽬的,是为了满⾜消费者的⼯具化使⽤。今天我的学生比我掌握了更多的软件使⽤,这和我们当时不⼀样,他们对于软件的学习是自觉的,而不是被教的。当然也有希望被教的同学,这部分的需求往往是希望通过熟练掌握某⼀个软件,作为技能可以谋⽣。比如三维软件,这⾥⾯的⼯序 Workflow可以被细分到每⼀个工种,这是工业化的逻辑。通常我会建议这样的同学去⽹上学习这种工具化的知识,这种知识也容易被商品化包装。

蒋竹韵,《融化之中,站立的轮廓》,影像,17'00"

2015—2016年。图片来源:guangzhouimagetriennial.org

因为国内情况的比较特殊,商业软件(特别昂贵的那种)⼏乎可以唾⼿可得。这和早年互联⽹给⼀代⼈造成的假象⼀样,让“自我变得⽆所不能”。这里我不想批判什么,社会学家会安慰我们“有时候这不是你的错”。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民用化产品化的技术发展方向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如何媒介化的使⽤就是想象⼒发挥,比如用拴上绳⼦的⼤闸蟹去捡掉落在楼下屋檐上的⾐服。

“云下日志”现场,2021年。图片由蒋竹韵提供

蒋竹韵,《网》,各种线缆,2021年。图片由蒋竹韵提供

蒋竹韵,《路径》,电机、不锈钢卷、植物、杂物,2021年。图片由蒋竹韵提供

数字艺术:数字技术与艺术观念的探索》于我是⼀本迟到的书。她很清晰的划分了数字技术作为⼯具和媒介的概念。书中对于数字艺术的历史梳理以及作品的选取给予了我很多启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加密货币的普及,得以让数字化的⽣产和作品有了确权,这无疑对于数字艺术⽣产者和藏家都是利好之事。人们对于Web 3.0的时代来临已经跃跃欲试。相信未来的数字艺术也和书中所描述作品那样,能以⼀种非同质化的形态发展⽽非仅有⼀个宇宙。

——蒋竹韵

-- 王红媛 --

《美术观察》杂志“国际视野”栏目学术主持,网络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著有《世界艺术·雕塑卷》,合作翻译了《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和访谈 》,主编《美术观察学术文丛·外国美术研究卷》。

王红媛(左)发言

王红媛作为《美术观察》国际视野栏目主持人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具有媒体人及艺术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她对数字艺术提出了自身的见解,她认为当下的数字艺术缺乏批评理论,需要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数字艺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框架,它始终在挑战读者的艺术认知,打破原有的语言系统,不断创造新的艺术语言。

活动最后举行了“艺术与科技实验室”MCProject的小型启动仪式。MCProject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将于2022年正式启动的有关艺术与科技的主题沙龙,李镇老师为召集人,为大家搭建交流与学习平台,链接国内外优质资源,分享艺术与科技领域最新发展态势。

关于本书



数字艺术

数字技术与艺术观念的探索(原书第3版)

作者:[美] 克里斯蒂安妮·保罗

译者:李镇、彦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

尺寸:14 x 21 cm

语种:中文

数字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今天创作和体验艺术的方式。不仅艺术的传统形式,如印刷、绘画、摄影和雕塑,已经被数字技术和媒体改变了,而且全新的形式,比如互联网和软件艺术,数字装置和虚拟现实,也已经作为公认的艺术实践出现了。

克里斯蒂安妮·保罗考察了数字艺术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到今天的发展,并展望了未来。她区分了以数字实践为工具来创作传统形式的艺术和以其为媒介创作新类型的艺术,并讨论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和作品。本书探讨了这些艺术作品提出的主题,比如观众交互,人工生命和智能,政治和社会行动主义,网络和远程呈现,以及与数字艺术的收藏、展示和保存相关的问题。

本书是原书的第3版也是扩展版,聚焦近些年来备受瞩目的数字艺术实践的重要领域,包括定位媒体的出现和影响,交互公共装置,增强和混合现实,社交网络和文件共享,以及平板电脑技术。

目录

引言
技术和艺术的简史
数字艺术的展示、收藏和保护

第一章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数字成像:摄影和印刷
雕塑

第二章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媒介
数字艺术的形式
装置
电影、录像和动画
互联网艺术和网络艺术
软件艺术
虚拟现实
声音和音乐

第三章

数字艺术中的主题
人工生命
人工智能
远程呈现和远程机器人
身体和身份
数据库美学和数据可视化
超越书籍:叙事环境
游戏
战术媒体、行动主义和黑客行动主义
未来技术
重新定义公共空间:定位媒体和公共交互
增强真实感: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
社交媒体和Web 2.0时代

术语表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书影实拍

相关推荐


十二次访问:策展人

李镇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

14 x 21 cm

中文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Immaterial/Rematerial: A Brief History of Computing Art

[法]黑阳主编

Edited by Jermone Neutres

UCCA,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年

精装,393页

21.4 x 28.5 cm

中英双语

关于佳作书局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1942年创立于上海。在过去的近80年,佳作书局先后流转于上海、纽约和芝加哥,并于2014年再次返回中国。作为致力于促进中西方艺术交流的独特角色,佳作书局将继续秉承专业化、全球化的经营传统,更加专注于中外艺术类图书的引介、翻译及出版,并持续举办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为国内外研究人士及爱好者提供深度服务。

微信客服:jiazuoshuju2019

淘宝:搜索店铺“佳作书局”

京东:搜索“佳作书局原版图书专营店”

微博:@佳作书局

微信公众号:佳作书局

Instagram:@paragonbookgallerybeijing

实体店铺:

央美店: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北里14号楼一层

UCCA | 佳作书局: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二层

宋庄店: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文化广场A201号

乌镇店:浙江省嘉兴市乌镇西栅景区内灵水居

芝加哥店:美国芝加哥西35街1029号,Zhou B艺术中心

联系方式:

邮箱:info@paragonbeijing.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佳作书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艺术 数字技术 艺术装置 虚拟现实艺术 新书分享会

2601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