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SeeekLab孤独症专题栏目【孤独不孤独EP018】。
我们将内容分成音频和文字两个版本,欢迎你选择喜欢的方式,与我们一同共振。
02:00 和这些孩子待在一起很放松
05:22 需要你有足够的柔软去包容、接受他们
09:03 孩子也有被需要的渴望
11:15 音乐疗愈对孩子蛮有促进作用的
访谈者 Dreaming
主持人 花花
本期来到我们【孤独不孤独】栏目的嘉宾,是一位金融工作者,也是随心公益的一位大义工,大家都喜欢叫她喵喵老师。
身为职场女性的她难免会在职场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在义工身份下,她学会了转换角色,在与特需孩子的相处中得到治愈和放松。
她也和儿子一起,加入到义工服务的队列中,做义工的点点滴滴不仅为他们母子创造了不一样的体验,也为他们的沟通创造了共同的话题。用喵喵老师的话说:“他们会更善良。”
在喵喵老师的讲述中,我们不仅了解了鼓圈,以及它对特需群体的影响,也在她和特需孩子日常相处的故事中,进一步了解了这个群体。
让我们一起听一下她的声音~
Chapter1
和这些孩子待在一起很放松
大家好,我是(人名),在厦门这边是一个很资深的金融工作者,然后在咱们就随心这边的话,大家都叫我多妈,也叫我喵喵老师。
其实因为做金融这一块的话,很多时候其实都是需要很有条理性的,然后又按部就班的,就是这种生活其实有时候还是比较有压力的,所以说转换一下角色,跟着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的话,你就觉得很放松。
最早的时候其实是我儿子跟着这边一些老义工,过来做小义工,后面是我带他过来慢慢地跟着一起做,然后后面他比较大,现在上高中,所以说时间比较没有那么充裕,我就坚持下来了。
像这种孤独症孩子,最早还没有接触过的时候,就是只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他们,就觉得这些孩子是很安静的、不交流的、完全封闭自己的,但是后面经常过来(做义工),然后有接触孩子,当孩子慢慢跟你熟悉以后,你就会觉得这些孩子其实他是可以交流的,他是有那种愿意去交流的这种想法或者说需求的。
Chapter2
需要你有足够的柔软去包容、接受他们
有个小女生,可能这边的很多老师都有见证她的成长,一个叫汩汩的女孩子,很可爱的小女生。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当时我也比较没经验,然后我在带的时候就会觉得跟她完全没办法交流。她会按照她的想法,比如说这个孩子她现在想要趴在窗户上去往外看,她想要去做什么,然后你又觉得不行,你希望她能够回归到课堂上面来,你就会有那种比较强制性的(行为),就像我有时候在对我家儿子一样,就是跟他讲:“不行”。
你用比较强制的语气去跟她说:“你这个不行”“你不能做”,这样子其实孩子是很抗拒你的,会适得其反。后面慢慢地去跟她接触,然后去顺着她,把她的注意力往你这边带,然后让她觉得你是可以信任的,她愿意跟你交流,她愿意把她当下她想要、她在做什么跟你说,无论是从语言上,或者说是从动作上面,她愿意去透露给你、表达给你,然后后面我再带她的时候,真的是还蛮舒服的。你就会觉得:哇!她会牵着你的手,然后笑。
她每天都跟你讲我今天是什么公主、很臭美,其实她就是很希望你去关注她,其实她在说我是一个小公主,就是说我今天做得挺好、我衣服也穿得很好、我动作上也很文明,然后她就觉得:“你来夸我,你来夸我,那我可以做得更好。”
(他们这个群体是很需要鼓励的),它不是一个壁垒。其实孤独症的孩子我觉得是很单纯的孩子,他们外面有一层壁垒,然后我就蹲在这边,睁着一个眼睛来看你,他如果觉得你是安全的、可以信任的,他会愿意让你去触碰他,如果没有的话,这个门他们其实是关住的。他们需要你有足够的柔软去包容他们、接受他们。
Chapter3
孩子也有被需要的渴望
(我儿子)因为他从小也比较皮,他(做义工)带的孩子,我们家还有好几张以前他们做融合项目时候(的照片),在他的书桌上面摆着。
像10月1号咱们这边会有一个鼓圈活动,我跟他讲说我们10月1号过来,他说:“好啊,有时间就会过来。”
作为父母的话,其实还蛮感恩有这样的一个活动和场景,让你的孩子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他们会更善良、更包容。
其实孩子也是有被需求的(渴望)的,所以说他有一些跟他结对子的孩子,他有时候可能行动上面没那么灵敏,然后他可以跟着他一起去上洗手间、可以去做游戏。
Chapter4
音乐疗愈对孩子蛮有促进作用的
比如说像是鼓圈,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孩子真的是属于对音乐、对节奏非常敏感,在鼓圈活动的音乐氛围底下,她是很放松,而且是很放开的。
所以说我觉得像音乐疗愈,像这种大的不管是鼓圈还是其他,对这些孩子是真的还蛮有促进作用的、很有帮助。
比如像鼓圈的话,它是很随意随性的,想怎么敲都可以,只要打开你的心、打开你的耳朵,然后随着大家的这种不管是节奏或者动作,你可以在上面跳,你可以在上面敲,你可以就很放松。
像颂钵的话它又是不一样的,颂钵它可以用很有穿透性的声音,从外面一直渗透到你的声音里面,然后那个声音也很宁静。他颂钵有很多的声音,有风铃,也有这种大波小波,然后低音的、有那个的,所以说每个孩子对这些声音敏感度也是不一样的。
Dreaming:如果说要对我们的社会上的朋友去传导一条,就是你这么多年经历下来关于人群的一个声音,你最想说什么?
喵喵老师:过来参加我们。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
如果你喜欢这期播客,可以点赞、分享、同步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从2022的国际孤独症日开始,我们就已经尝试用科技力量,帮助孤独症群体更好地进行社会融合。我们去随心公益的机构里做义工、我们把装置带入校园开展孤独症融合课程、我们扛着装置流浪到厦门各个角落,将它融入人群。
作为一个在厦团队,我们的力量或许还很小。但事物发展,往往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想成为众多力量当中的一支,以我们自身为圆心,辐射到更多人。
我们接触到很多孤独症及其周边群体,发现他们其实很需要一个开口,向社会传递他们的声音。因此这档播客节目诞生了,我们采取对谈的形式,真实地将他们的声音展现给你。
如果你想要成为我们播客的头号粉丝,实时收到播客最新动态,可以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跳转“小宇宙”APP,订阅【孤独不孤独】电台。
如果你也想做公益,可以长按扫描下方小程序码,任何一点爱心,都将会是助力孤独症群体社会融合道路上的重要推动力。
🔈
下期预告
本期来到我们【孤独不孤独】电台的是一位特教老师,她的名字叫做周周。
在刚开始接触这群孩子时,周周也和大多数的我们一样,对这个群体知之甚少,和孩子们相处久了,她发现这些孩子其实和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在她的工作中,作为老师如何引导、让孩子专注自己的事情,对特需孩子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时候她也会产生压力和自我怀疑,因为在这些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看见成效不是一件那么快速的事情,但是她慢慢调整过来。
在她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见无论是家庭、机构还是学校,每一环都对特需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老师承担教学的职能,但家长也不能全靠老师,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配合练习。
欢迎下期同一时间准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