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用光影诉说故宫故事——儿童音乐剧《甪端》的灯光创作
-
原创 2023-04-18
摘 要:
阐述儿童音乐剧《甪端》灯光设计的思路,以及在创作中与舞美、多媒体影像、服装等的相互结合的创作实践和体会。
故宫博物院联合艺瑞奇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音乐儿童剧《甪(lù)端》2022年9月2日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首演成功。作为故宫博物院首部儿童音乐剧,该剧以故宫186万余件/套藏品中选取出的明万历掐丝珐琅甪端香薰、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草隶书法作品平复帖、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清乾隆金瓯永固杯等数件珍贵文物为角色原型(图1),以儿童视角讲述主人公小甪端和他的文物家族成员之间,围绕如何创新文物文化传承方式而展开的一系列有趣感人的故事。
图1 《甪端》剧照 文物原型
舞台演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舞台灯光设计是舞台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灯光设计师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与其他主创进行沟通、探讨,了解创作方向、创作风格、创作内容等,熟知彼此的专长、特点,才能达到创作的整体性和风格的一致性,进而共同创作出好的作品。著名灯光设计师任冬生老师曾说:“灯光如同粘合剂,承担着把舞美、服装、多媒体以及导演的想法在舞台上融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1]
1 灯光的概念构思及设计走向
笔者作为《甪端》的灯光设计师,前期与导演团队共同研读剧本,熟知故事内容,分析故事线索、人物关系,挖掘剧本中的精神追求;通过与导演团队的沟通讨论,了解导演构思,了解导演所想表达的主题方向,从中提炼出灯光设计大纲,勾勒每一幕画面的设计方向。在灯光设计的整体构思、分场布光表现、美学思想表达等方面,与导演团队达成一致。中期基于这样的大纲,灯光设计师根据舞美设计方案,结合排练及多部门的方案,进行灯光设计的细化,此时是案头工作的密集期,需要不断了解舞美的方案动态,从设计效果到真实尺寸、吊挂间距、摆放位置等都要及时跟进,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对灯光设计方案做相应的调整。后期创作、合成阶段,进入剧场开始安装、调试、合成、演出等工作,经过前中期的磨合,与导演形成默契,熟悉不同场景下导演想要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例如,灯光设计中使用故宫窗格、石砖、树影等元素的想法得到导演的认可,但应注意使用和设计的这些元素必须严谨,不能失实。这就产生新的问题,如何避开成人的理性思维去思考儿童的视觉需求。四川美术学院徐丹老师做出很好的解释:“儿童戏剧的设计工作从构思到体现,始终要用一颗童心进行艺术创造,它是以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思维,儿童的爱好……一句话,用儿童的心灵来观察、来提炼的。”[2]
创作期间,《甪端》剧本经历了不断的修改调整,故事内容已经有了颠覆性变化,同时还要面临演出调度、舞台场景等改变的情况,这需要灯光设计师除具有专业设计能力外,还要具备强大的抗压、随机应变的能力。
2 艺术元素的汲取与提炼
作为一部展现故宫题材的剧目,必须走进故宫寻找创作元素。《甪端》讲述故宫里的故事,显而易见,需要汲取故宫元素构建舞台表演空间。看似简单,但却是很大的挑战,就像捷克舞台美术家约瑟夫?斯沃博达所说:“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原封不动地搬进剧场。”[3]
舞美设计就需要深挖提炼出故宫里的那些特色元素,将其搬上舞台,组合形成表演需要的空间,而灯光设计则是根据舞美的设计,通过光位、色彩、明暗等灯光元素渲染舞台上的表演空间。当然,灯光在配合舞美的同时也要有独立的设计构想,比如使用前面提到的故宫窗格、石砖、树影等元素来提升视觉画面,那就得和舞美设计一样去实地考察。在创作过程中,笔者去了三次故宫,从进午门到太和殿,再到御花园,再到各个宫殿等,每一次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座皇家宫殿建筑群的威严与震撼。同时,认真仔细观察了故宫的红墙石砖、太和殿脊兽的造型、寿康宫的窗格样式等,这些素材都是舞台上表现故宫的元素。例如,通过灯光的艺术处理,表现夕阳下故宫殿宇上脊兽的剪影形象,如图2所示。
图2 《甪端》剧照——灯光映衬下的故宫殿宇脊兽的夕阳剪影
在第三次故宫采风中,着重观察了窗格样式、地砖样式,拍照取样,之后在案头上分析舞台上灯光投射的位置和角度,通过手绘设计出想要的元素图案,如图3所示,这些图案用激光雕刻在电脑灯所需的GOBO片,并对灯光的呈现进行舞台化、艺术化处理,呈现出的光影效果就如同身处故宫的感受,如图4所示,配合舞美实现空间画面的视觉表达。
图4 《甪端》剧照——灯光窗格GOBO的应用
3 与舞美的契合
舞美方案中,通过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和立柱元素的排列组合,勾勒出故宫万间殿宇的概念,既体现舞台空间层次,又传达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正如导演薛森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所说:“梁和柱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这一横一竖简单结构就搭起万间房屋。故宫实在是太难具象形容了,我想可能最简洁的表达才是最意象化地解剖故宫”。同时梁和柱的组合也吻合了剧中所说的“故宫里四个柱子为一间”。基于舞美方案的意向,灯光设计的灵感和思路一脉相承,无论是设计层面还是技术层面,在尊重彼此设计方案的前提下进行细微的调整。尤其是表现舞台光影关系、营造空间氛围方面,笔者对灯位灯具的选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实验,使用6组染色灯表现立柱的光影效果,再配合侧光大功率LED染色灯来塑造立体感,使舞台空间画面得到更好的表现。其中,最让观众震撼的当属故宫典守者高小端第一次进故宫的舞美场景,通过柱子的平移、升降、起飞等运动变化(如图5),配合灯光的多重变化及宫廷气势的主题音乐,展现故宫的磅礴大气,舞台视觉的冲击直抵观众内心,令在场观众真切地感受了舞台光影之美,由衷地给予热烈掌声。
图5 《甪端》剧照——光影中的舞台变化
4 与多媒体相辅相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舞台演出中多媒体影像的介入使舞台画面更加丰富,多媒体设计师的创意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了很多传统舞台上很难实现的变化效果,而且多数剧目的多媒体影像参与到演出中配合演员表演,成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剧中高小端进故宫的场景迁换,就是通过多媒体影像作为引导,从高大的红墙到巍峨的宫门,从整齐的石砖到庄严的殿宇,从精美的藻井到挺拔的立柱,带给观众直观的感受。当纱幕上的立柱影像出现时,幕后的立柱景片通过灯光的渲染也显现出来,如图6所示。灯光将景片、影像等舞台各元素融汇于一体,相辅而行,从而达到虚实结合、场景转换的目的,凸显出灯光配合的重要。当纱幕缓缓升起,即展示舞美灯光的变化。
图6 《甪端》剧照——纱幕影像与灯光、景片的结合
在整个演出中,灯光与影像有很多直面的碰撞,需要特别注意二者间的相互影响与配合,无论在空间渲染上还是在光影变化上,都需要细致刻画,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从而营造完整、和谐的舞台视觉效果。如在甪端为高小端介绍故宫历史的场景中,只保留舞台两侧的成像灯,并通过灯具切片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野光,让灯光对影像的干扰减到最少,如图7所示。在文物南迁的场景中,更多的是演员舞蹈形体的表现,这时需要特别注意定点光和侧光的运用,面光要极度克制光比,不能让正面投射的光影响到影像的呈现,如图8所示,从而得到干净整洁的视觉画面。
图7 《甪端》剧照——灯光辅助影像
图8 《甪端》剧照——灯光与多媒体影像的结合
5 与服装融释贯通
对于剧中人物的刻画,灯光对舞台的渲染也要考虑人物的服装造型。除了甪端等文物的服装设计美观外,御猫、脊兽的形象也非常讨人喜欢。互动环节有的小朋友跑到前面去抚摸小御猫身上的毛和尾巴,可见孩子对他们的服装造型非常喜爱。当纱幕缓缓升起,舞台上一群小御猫在柱子旁边唱着《故宫谣》,夕阳的余光透过门窗照在舞台上,此时灯光使用低色温侧光勾勒出小御猫的造型,通过对小御猫的塑造提亮,使他们身上毛色与柱子后面蓝色的逆光和橙色天幕形成鲜明的比照,同时又增强了舞台的空间感,此时甪端在黄昏的剪影中显现出来,同样低色温侧光的塑造,使甪端身上的掐丝珐琅的装饰纹样也呈现出来,如图9所示,加强了对甪端形象的塑造。
图9 《甪端》剧照——甪端和御猫
灯光与服装的结合就是光色与物色相结合,如何利用光色去影响服装的固有色,或者改变其在场景中的服装色彩,在不同的色系下如何进行对比处理,这都是灯光设计需要思考的课题。灯光设计既要塑造人物形象,又要渲染舞台场景,从而充分发挥灯光在戏剧舞台中的表现力。在这部剧中,将人物光与舞台服装色调适当结合,例如降低色温,适当着色,以达到视觉上的色调统一,如图10所示。
图10 《甪端》剧照——文物造型
6 对情感的传达
灯光设计除了在视觉层面上做出设计构想,还要在主题思想上进行情感表达。本剧中有很多直击观众内心的情节,比如以高小端为代表的故宫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文物的保护和研究,为文物文化传承而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工作。当剧中《心有不甘》音乐响起时,歌中唱出:“不想结束,不想落幕,不愿面对将被遗忘的无助……” 让无数典守者共情,令观者热泪盈眶。灯光在舞台上做了不同空间的划分,用温情的暖色光烘托文物工作者想被关注、想被凝望的心情,用小区域光来渲染,并伴随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渐渐收掉高小端的光,表达高小端心有不甘、已不再年少的伤感,这就是舞台中光影变化给观众带来的戏剧情感上的共鸣。就像马路老师所说:“这些表现手段是戏剧意识,只有契合主题的光的运动,是调动人民的情绪,引发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最简单最明快的重要方法之一。”[4]
7 结语
以上简单分析了儿童剧《甪端》的灯光设计思考、实践及与其他创作部门的配合,从中获得创作心得和感悟。创作的乐趣来自跟各位主创一起讨论、一起思考,彼此尊重,把所有人的专长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共同表达核心主题,完成一部让观众喜爱的艺术作品。同时,希望这部集品位趣味、教育传播和文化传承功能于一身的合家欢儿童剧,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激发孩子们对戏剧艺术的兴趣,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们的审美意识,让孩子们爱上这个光彩绚丽的舞台。笔者将继续在灯光设计领域耕耘,不断积累经验,以继承与创新的视角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注:剧照摄影者为塔苏,张伯男,赵若辰。
选自 《演艺科技》2022年第四期 杨 帆《用光影诉说故宫故事——儿童音乐剧<甪端>的灯光创作》。转载请标注:演艺科技传媒。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演艺科技》。
(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演艺科技传媒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