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凤凰艺术 | 2023感受力论坛:如何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
-
2023-04-20
2023年4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感受力论坛”于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圆满举行。本次论坛以“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为主题,对艺术和教育进行了深度思考。现场设置了“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和“科技艺术的文化语境”两个分会场,主会场从四个议题入手,聚焦于如何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现场报道。
2023感受力论坛:
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
Sensitivity Forum,2023
时间:2023年4月15—16日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总策划:闵罕
组织委员会:闵罕、姚大钧、高世强、牟森、卢杰、黄孙权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 “感受力论坛2023“与会人员合照
2023年4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主办的“感受力论坛2023: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圆满举行。本次论坛设置了“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与“科技艺术的文化语境”两个分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同仁,以及国内外活跃的艺术家、策展人、机构从业者与媒体同仁,共同聚焦“作为教育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教育”问题,并对艺术/教育进行深度的“元思考”。本次论坛面对艺术/教育的新场域,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与教学案例,交流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沿状况,热烈地探讨了工作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开幕致辞
闵 罕
╱主旨讲演节选 ╱
管怀宾
沈 林
陈 侗
胡介鸣
黄孙权
杨北辰
邱信贤(Hsin-Hsien Chiu)
╱ 与谈节选 ╱
▲ 从左至右:孟尧、盛瑨、徐可、肖戈、武小川、李川、郑达、詹蕤、王帅
《画刊》杂志主编孟尧认为,今天的数字时代存在着一种感受力的拉扯,但感受力应该跳脱出此种虚拟和现实互博,回到肉身,回到真实的交流现场,教育也应如此。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盛瑨也谈到媒介环境下教育如何进行的问题,他强调我们不应该只是把技术作为工具“融”进教育,而应该超越媒介概念,直指思想和人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徐可提出,即使艺术教育的方法越来越丰富,但核心仍然是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存在两个主要面向:面向传统,以及面向科技转化。
“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全媒体总编辑肖戈从传媒的角度出发,提出传媒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也应受到重视。除此以外,她强调了以人为本,回到肉身,回到自我观照的艺术教育。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则强调,教育就是一种艺术,不能把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和程序,而应把教育作为艺术本身。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李川集中谈论了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的挑战,提出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迎接技术变革,如何进行艺术规划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达将科学性的学科知识视为基础,提出由此来建构艺术的行动主义,反思观者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詹蕤针对今天的艺术教育提出了几个要点:一是反专业化,即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二是反自制,即应致力于与特定的非艺术群体对话;第三,应该超越文化产业,激励对边界的跨越,由此,感受力可以重新焕发。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帅对于技术带来的知识焦虑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以及教学成果,以此作为案例,回应个体的想象力如何在科技共生的条件下进行超越的问题。
分论坛一:
重启跨媒体艺术的先锋性
议题一
╱没有实验室的实验艺术╱
高世强
吴 穹
╱ 与谈节选 ╱
▲ 从左到右:刘恪、赵莉、曹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刘恪表达了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路径串联起艺术和其他专业之间学术壁垒的顾虑。
中国美院电影学院摄影系副教授赵莉认为,在媒介混合的背景之下,摄影或者影像的价值观和当下媒介混合的语境是分不开的,我们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调用影像和其他学科的对话。
中国美院基础教学部教师曹澍认为美院的社会实践课非常有效,他还提炼出十年教学实践中很有效的一个视角——电子游戏,因为电子游戏的搭建过程包括电影、摄影、建筑,全方位的生产方式整合。
议题二
╱给瓦格纳一个当代舞台╱
牟 森
朱朝晖
╱ 与谈节选 ╱
▲ 从左至右:张丹、李京键、马驰、刘佳婧(线上)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张丹认为,最核心的是教给学生对世界和对自然的感知力,以及认知能力和独立的创造性。这涉及两种模式,认知和创新模式,相当于智能机器输入最简单的编程,而后让它自生长。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李京键谈到瓦格纳的例子,认为他是全方位自主创作的一个人,从剧本、音乐、剧场到剧场里的舞台和座椅的角度都由他一个人完成,这种整体艺术可以最大化保证他个人艺术的理念和呈现的一种完美性。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刘佳婧(线上)介绍了她尝试做的一些在地性课程。她相信这种文化交锋所带来的能量。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动画教研室主任马驰强调文化想象的重要性,因为跨媒介就是在建立一个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之上的艺术方式。虽然元宇宙是热度话题,但其实人类的文化生活一直存在,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重新建构了时间中的时间,就是一种文化想象的方式,就是元宇宙。
议题三
╱策思想的展╱
卢 杰
刘 畑
╱ 与谈节选 ╱
▲ 从左至右:张春艳、许潇笑、李镇、林书传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镇认为,无论是教育、策展还是媒体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其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语境的提供者。他同时指出学院和江湖的关系是过去二十年中国新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享了“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20年”项目的六个原则。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副馆长张春艳认为现在“前沿”这一名词的期限变得越来越短,但是“前卫”的生命力却历久弥新。Avant-Garde有两个翻译,一为先锋派,二为前卫派。她认为“前卫”能够体现出一种防卫性、对抗性的焦虑,但先锋派则是把世界作为一种方法。
杭州博物馆副馆长许潇笑从博物馆的角度切入,认为博物馆作为一种公众文化需要剔除人们过去的刻板印象,并能够和艺术教育以及新媒体发生更有机的对话,她希望博物馆不仅仅停留在狭义教学的教育,甚至跳脱出教育,让更多的公众对历史产生更为鲜活的感受力。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则就理论话语、学院建制等话题分享了一些心得体会。
议题四
╱媒体行动与艺术时刻╱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管怀宾主持此议题
唐克扬
╱ 与谈节选 ╱
▲ 从左至右:刘姝铭、胡佳艺、黄小捷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主任刘姝铭结合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就面对科技同频,媒体艺术教育何如的问题,她认为可以从艺术的内与外、媒体艺术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多元课堂这三个角度去理解媒体艺术的创作。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黄小捷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出发,对当下的资本、直播、AI等议题进行剖析和解读。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胡佳艺则就自身的行动经验、创作时刻和教学体会进行了分享。
╱ 圆桌讨论节选 ╱
▲ “感受力论坛 2023”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次论坛的执行策划人唐晓林应主持人管怀宾教授邀请作简短讲演。她将艺术的“先锋性”上溯到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提及达达艺术家以“运动”来定位自己的艺术工作,它不是流派,也不是风格。达达艺术家对当时摄影、电影等新的技术与媒体条件有着非常敏锐的体察,针对宇宙探索、对人机结合等等领域也有非常有意思的创作。他们的艺术一边深受这些新技术、新领域的影响,同时,他们也用艺术塑造着这些技术的开发、媒体的发展、领域的拓展,用艺术制造不同媒体之间的激荡,让他们分别变化新生。达达主义者们并不因循当时的主流文艺倾向,而是在历史交叉时刻,开创出关切时代大命题的新的思想主流、文艺主流,从而深刻影响整个20世纪的艺术史,以及历史。达达艺术家就是最早的跨媒体艺术家,他们就拥有意义饱满的先锋性。
今天,世界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的突变,信息—技术—资本—权力共同构筑的全球治理体系,让我们的境遇变得更加复杂,我们要梳理历史脉络,找到发言位置,辨析问题意识变得更加艰难。要想成为思想的主体、诗性的主体、情义饱满的主体,就更加需要我们奋起争取。达达艺术家勇于接续尼采高呼的“重估一切价值”,今天我们有必要如艺术家陈界仁所说,相信“一切价值都是斗争出来的”。
张春艳则从焦虑讲起,她认为很多焦虑是脱离历史情景的焦虑,这会遮蔽当下急需解决的真问题。她提醒,很多焦虑来自老师的个人焦虑,而忘记了问问学生的感受,这些100年前先锋派曾做过、关心过的事。
曹澍希望能将创作作品时候的放松状态真实地传达给学生,他认为调动学生最开心的创作状态是最为重要的。
杨北辰认为“前卫”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命题,他认为当下很难去想象一个右翼的前卫艺术家,而对于前卫艺术运动的批判往往也来自右翼,他们通常说前卫艺术运动没有记忆,不承认之前的历史,也不承认未来,只注重当下。
刘畑则回应此前张春艳的讨论,关于Avant-Garde的翻译,除了先锋与前卫之外,还可以有两种解释,就是“新潮”以及“时尚”,前者是“弄潮儿”的状态,后者假设了一种连续和循环。
卢杰回应认为,当老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跨媒体艺术该如何面对种族主义这类当前的真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同学的身心,当真地面对今天文化语境中的真问题。
黄孙权援引了法国美学理论家朗西埃的说法,要做一个无知的教师,认为从学生身上学习,就是一种“无知”的教师精神,这是所有做教育者应该要思考的事情。
沈林认为,人们以为自己现在身处的是一个岁月静好的时代,大家不关心大题目,且过于关注眼前。沈林对此提醒说,要不时思量大家拿在手里的工具,它到底是一个表达的工具,还是阻断了人们的表达。因为一个新的工具不仅可以有所示,也可以有所遮蔽。他提醒我们思考,人们是不是用了新的手段掩盖了自己思想的贫乏和对生活切实的感受?
(凤凰艺术 杭州报道 文稿整理: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生陈迅超 、陈展豪 、刘承臻 校订/唐晓林、张晨、王世桦 编辑/梁韵琳 责编/索菲)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