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观展 | 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即将开放
-
2023-04-19
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0日—8月13日
展览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
近日,安徽博物院联合四川博物院、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及全国近二十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展览将于4月20日在安徽博物院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出自商代至战国珍贵文物140余件(套),文物类型有青铜器、金器、象牙器、玉石器、原始瓷器等多种,包括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金沙遗址博物馆藏鱼纹金带,安徽博物院藏吴王光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秦公镈等。涵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特色的青铜文化体系。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人面具 商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面具通常是镶嵌、装置在相应的躯体或宗庙里其他物件上。在祭祀仪式中,代表祖先接受祭祀祈祷。其过分外凸的眼睛造型特征,可能与蜀人始祖蚕从“纵目”的传说相关。《华阳国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做石棺石椁,国人从之,谓纵目人冢也。”
鱼纹金带 商代晚期至西周 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卜甲 商代晚期至西周 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滚滚长江,延绵万里。长江两岸及各干支流,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商周时期,在充分汲取中原青铜冶铸技术的基础上,立足于自然环境与本地文化传统,长江流域先民开拓创新,创造各自系统发展、极具地域特色的青铜文明。
蟠龙盖羊首兽面纹铜罍 西周 四川博物院藏
秦公镈 春秋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秦公镈、秦公钟不仅体形较大、造型精美、纹饰华丽,而且铭文非常重要。由铭文可知铸器者应为秦宪公之后——秦武公,内容颂扬了秦公先祖的功德和铸器者自己励精图治、勤于国政的事迹。秦公镈、秦公钟铭文对春秋时期秦国的铜器断代有着重要意义,证实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文公、静公、宪公”三代世系的记载,为研究秦早期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也为秦都平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青铜文明,交相辉映。安徽地跨江淮,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省5个市12个县。商周时期,安徽地区作为中原和南方诸国的过渡地带,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江淮青铜文明。先民们博采众长,相互影响,共同建构了中国青铜时代绚丽辉煌的文化主体。
吴王光剑 春秋 安徽博物院藏
吴王光,即吴王阖闾(在位公元前514—公元前496年),春秋五霸之一。此剑身近格处铸有“攻敔王光自作用剑,余以至,克肇多攻”两列16字铭文。此剑保存基本完好,至今依然十分锋利,其铭文是吴王光剑中最长的一篇。
青铜鸳鸯尊 西周 镇江博物馆藏
铜人 西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两个铜人手执物件的样子,与三星堆青铜立人执物的样子非常相似。
左侧男铜人为站立状,男相,光头圆脸,颧骨突出,额头较窄,细眉大眼,鼻子宽大,两臂举至右上方,似有所握,呈圆环状。身着对襟袍服,交领垂于胸,窄长袖,腰部束带,其下有“蔽膝”。铜人衣下缘有方孔,应是插在木质座上。
右侧女铜人为半身立像,女相,圆脸尖颌,额头较窄,额顶有三叉形铜发饰,双耳硕大,面部隆起,颧骨突出,尖鼻头,胸脯丰满,腰身修长,双手置于身侧,似有所握呈圆环状。着披肩及宽袖窄口的对襟袍服。铜人下身有椭圆形銎口,应插立于木座上。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展联盟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