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蔡雅玲:粘稠的江河

原创 2023-04-16

蔡雅玲《水之回响》在银川当代美术馆搭建现场©️蔡雅玲



口述:蔡雅玲

采访及编辑:陈颖



银川当代美术馆今年的展览计划,除了提出在地性概念与艺术的关系,也提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迁徙出西北五省的艺术家,在异地生存、创作的脉络。在对西北的言说当中,在地环境与当代艺术的总体面貌之间的关系,似乎总有一种绕不过去的紧密性。


4月16日,群展“水之回响”在银川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水”的概念在展览中被单独提出来,在西北之地,有着微妙之处。在刻板的认知里,西北始终给人“无水之地”的感受,沙漠、旷野和荒原,一直盘踞在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的想象里,以至于如果不亲自到访行走,人们便很难领会“塞上江南”的内涵,而惊讶于银川在当代居然被称为“水做的城市”。那么,展览在西北提出“水”的概念,是否因为环境里蕴含的价值,需要依托其对立面来定义?是否因为干渴,我们才认识了水,因为海洋,我们才了解了陆地”(艾米莉·狄金)?


“水”对于西北而言,意味着什么?它与西北地区各物种的生命、生活、生计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着西北的文化建构?“水之回响”,试图以水体形象为地区建立全新的想象,启示瞥见西北的新方式。展览分为“对话”与“临水”两个板块。在“对话”里,黄河流域的传统民间艺术“皮影”和“剪纸”,在展厅中与当代艺术开启对话,而“临水”的艺术家们,则基于对河流的观察和临水体验,透过艺术、科学、行动和传统知识,将生态系统扩展成为思想的三角洲。


如果说环境以外的另一种认知,来自8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语境里失语的西北艺术家,那么在去中心化回归地缘价值的今天,西北艺术家要如何建立起文化的自我意识,明确本土地域的价值?展览开启之初,打边炉分别从展览当中和展览以外,邀请了不同的策展人和艺术家,围绕他们对于西北的感知和思考展开讨论,后续将逐篇发布。


以下为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蔡雅玲的口述,她的作品《水之回响》与本次展览同名,围绕着黄河流域展开在地性思考,在其中最为动容的,是作为女性,艺术家如何回寻和感知“家乡”在生命中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实质上并不止于艺术创作。由打边炉采访整理,发表前经由受访人审校。





去往银川当代美术馆途中的风景©️蔡雅玲



色彩


我出生在山西,严格来说,山西的叙事框架并不属于西北,但是我这次来到银川,下了飞机去往美术馆的路上,观察着两边的风景,正好是漫天黄沙、狂风大作的天气状态,就不自觉回忆起了我自己的家乡。小的时候,我在山西的农村待过一段时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哪怕是在乡村里,大自然也并没有太大的魅力,一直都灰秃秃,那时看的电视也是黑白的。我的童年里,几乎就没有高饱和度的彩色景物,永远是灰色的天空,蒙着沙尘的暗绿色的树叶,以及远处连绵不绝的黄颜色的小山丘。


我考上中央美院后,大一那年正好遇上非典,我们被送回了老家,老师要求我们画一画家乡的风景,我笔下的风景全都是灰色的。当我第一次去到南方,我特别惊讶于那里的绿色,是我的记忆中未曾见过的那种嫩绿,娇艳欲滴的,满眼的浓绿、浅绿和鹅黄色,清晰得仿佛都刚刚被雨水洗刷过。那里的山,布满了一丛又一丛的植被,就像一个个饱满的乳房。相比之下,山西的山就有点“衣不遮体”,没有浓密的绿树去遮蔽,只有稀稀落落地长着的一些灌木和杂草,目之所及的黄色和灰色,透露着贫瘠。当然,今天的山西经过环境的治理,随着煤炭业的衰落,空气质量好了很多,也能看得到蓝天白云和那种绿色的树,但和南方那种充满蓬勃的生命力、浓郁的情感不一样,我一直认为北方的风景是荒凉、压抑和深沉的。而我,好像从没有过五颜六色的色彩修养,对油画也就不感冒,那种黄土和山的形态,那些石块,更接近雕塑。



粘稠


这次接到银川当代美术馆的邀请,我创作了《水之回响》,这件装置展现的与其说是我印象中的黄河,不如说是一条我想象中的黄河。在我的印象中,水对于西北内陆的人来说是很珍贵的,它和泥土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材质,但我在家乡看到的水却一直和泥土混淆在一起,那般地浑浊。我记忆中的黄河水是可以共处的,流经我妈妈老家的黄河,每到汛期,哥哥们就会带着我去河里玩,脱了衣服或者卷起裤子,跳到里面游泳。那条河是蓬勃的,水量很充沛,但并不如我在书里或电视上看到的河流那般清澈,也没有泛着蓝绿色的光,只是一条很有劲儿,不断冲刷着和奔腾着的淡黄色的河。


蔡雅玲与策展人赵子懿在黄河边采集声音©️银川当代美术馆



我第一次去壶口瀑布的时候,第一次感受了黄河的真正力量,那种巨大的咆哮声,震耳欲聋,足以遮蔽掉一切声音。在冲天的黄色水雾中,人仿佛进入到了另外的世界,被声音和不断奔腾的力量萦绕着,自我完全消失了,人只能变得渺小而无声。我当时还乘着小木筏从河面上横渡过去,在那个水面上,我看到了比我家乡更黄、更粘稠的水,浓稠得就像我们山西的玉米面粥,而且很有劲儿,小木船在里面滑行,是一种刺激的体验。


我也曾坐在西湖边上,感受过湖水是如何静谧的,我居然只听得见鸟叫和情人之间的对话,晚上的时候,城市安静下来,才能隐隐听到真正属于水的声音。我曾用珠帘去比拟水,我在每一串珠子下面都挂着一个小铃铛,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那就是一条晚上的河流。


《声声不息》,100×40×30cm,水晶珠、不锈钢丝,2022年©️蔡雅玲



这次当我重新面对黄河,我想起了风铃管。风铃管动起来,声音是偶然的,这种气质,就像喝过酒的感觉,所在的世界变得凝固,唯有悠远的声音萦绕在你的周围。我用粗细长短不一的风铃管做了一条黄河,根据黄河的地形和流向作出了声音的想象,那些高低错落的声音是我个人的感受。人们触碰到拉绳,会发出不同的音调,在中段,我认为路过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那一段,是浑厚的,在起源地的一段则清脆轻盈一些。其下还有一些小动物吊坠。我见过很多黄河的生物,造型颜色大多都不是鲜艳的,如同山河一样灰扑扑,可是我把它们做成了我想象中的样子。



滋养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水”这种流动的、缓慢的物质性存在,当代艺术开始进入到一种生态、包容和流动的关系中。北方和南方对“水”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我的记忆中,没有自来水的地方,水需要从河里去挑,一担一担地倒进家里的储水桶里,肉眼能见到的河流也很少,水就像是珍贵的礼物。在西北的很多地方,自然物资也很缺乏,常见的食物可能只有苹果、梨、枣、核桃和土豆,产量也小。人和土地的关系很真实,在那里,人更重要的是面对自然,而不是面对社会,因为人要去探讨如何与自然共同谋生活,只能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朋友,这关系着他们的下一顿饭和孩子的生计,土地里就饱含着情感和态度。


虽然我的创作没有以身体的行走去丈量土地,但我有考虑过地域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会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就像作为山西人,我也常思考,我作品中的那些东西来源于哪里。从郭工的作品和闫冰的土豆、蘑菇中,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艺术与社会的发展有关系,1990年代前后的中国正处在迅速发展期,人们崇尚的是走出家乡,投入到繁华的工业现代化文明中去,包括我自己也是。我从小离开山西去北京求学,内心对家乡是有厌弃的,感觉那里什么都没有,既没有好风景,也没有好吃的食物,我需要到更鲜艳、更时尚和更科技化的地方去。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家乡的认知,首先是出走和逃离,离开自己的家族,远远地抛除家乡,投入新时代的潮流。但是这些年,我逐渐发现根是永远不可能断掉的,你所厌弃的那个部分,那些创伤和不光彩,恰恰一直在滋养着你。


我一直喜欢贾樟柯的电影,他的籍贯和我一样,都是山西汾阳。当我看到他的电影,迅速就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片中的情感,他非常真实地展现着那些容易被忽视和略过的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更容易被光鲜的表面、漂亮的话语、蓬勃的激情、精彩的剧情和光怪陆离的世界所打动,但他的电影一直呈现的,都是平常朴实的个体生活,这些稀松的个体,是一直被时代所看不上的,他们是土的,过于渺小的,微不足道的。特别是《山河故人》对女主角的塑造,年少时如何善良,充满侠义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后又平淡而不甘地接受了婚姻的变故,后来离开了自己的孩子独自生活,资助自己的朋友,片子的最后,她独自在文峰塔前的雪地里跳舞,整一段的描写都很平淡,但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中国女性在面临变故时可能的状态和态度表达,很重情义,默默地承受一切,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虽然不值得提倡,但这如此地现实。


贾樟柯展现出的这些情感,我认为正因为他是一个山西导演,他从小见识到的女性,或者是见识到的普通人就是这样过着生活。我想到自己的作品,和我周围人们的生活,好像找到了自己创作的根一样。我不可能做出某某那样的作品,是因为我从小经历的就不是那样的生活,我的母亲、我的姐姐都不是那样的生活,她们带给我的教育、影响和情感的表达,造成了我的作品呈现出了这样的面貌。


“水之回响”,铝管、玻璃、水晶、不锈钢丝,尺寸可变,2023年©️银川当代美术馆



亲戚


如此说来,在地性也就非常重要。这些年,我特别愿意回到老家去待一段时间。人是有在地性容貌的,每当我回到家乡,人们的脸庞虽然各异,但是他们会呈现出一种相似的状态,悠闲的,苦难的,带着腼腆的容貌和熟悉的乡音,不自觉就会让你把自己放心地融入其中。在中心区域的城市里,我常常看到一些着急的神色,人们来去匆匆,而在西北乡村里,三三两两的人们在墙根晒着太阳,聊着天,脸上大多数洋溢着微笑,他们的容貌有点像我做的“面人”,充满皱纹,黄褐色,不那么完美,却很真实。在他们身上能看到的,是不断被时代冲刷、剐蹭留下的痕迹,这是能够从他们的面貌、长相、身体和他们腼腆的笑容、亲切的问候中感受到的。


一个艺术家是应该要去回溯自己的故土生活,了解家乡和周围的人,不断往回过头去寻找自己的出处和背景的。艺术是通过知道自己是谁,才能知道接下来要去做什么,才能对价值作出判断。


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也慢慢了解了我的父辈和周围的人,以及这个时代中真实个体的感受,在地性在这里,也就不仅包括了家乡和自己的周遭,它的含义一直在扩大。


回到家乡,我会仔细地去观察路边的树的形态,村庄的夜晚,家人们自己做的家具,他们所建造的房子,泥泞的小路,也更愿意去和家人聊天,我能汲取到很多重要的补给。实际上,我的创作一直都是从“人”开始的。作为一名山西的女性,我在日常里感受着家族,也感受着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甚至于对母亲的角色认知,都埋藏农村的亲戚家里。在大舅二舅那些质朴的农家院里,那种深沉的情感很像这片黄色的土地,人和土地好像都有着类似的表达方式,都是那么的沉默无言,而又孕育着情感,他们不善于把情感和心里深处那部分源源不断地掏出来,但会浮现在日常的小事里,以及一些不经意的言语中,这种情感让我着迷。我的作品也不是猛烈的、态度鲜明的一种表达,我更愿意沉淀一下,缓慢一点,让节奏慢下来,通过时间的变化去发生作用。我为什么会被干枯掉落到地上的柳树梢吸引?那种棕黄色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但仍旧保留着的躯干,呈现出了它们活着时候的模样,一群枯枝组合到一起,又产生了一种秘而不宣的情感,里头包含着时间,能让你回忆起它们生命的过程。



野生


很多智慧都存在于民间,普通老百姓才是真正经受社会的人,是真正在生活的人。实际上,和展览中像库淑兰这些本土的民间艺术家相比,我和这些从本真和直觉出发的艺术家,可能在视觉的呈现、材料的运用和表达的程度上不一样,但并没有存在高低。我经历过正统学院派的本硕博,也经历了自我的创作过程,在当下,我反而想要扔掉一切规则,“当代艺术”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对我来说越来越不重要,我要寻找的,是有生命力的、扎根于土地和我自身的一些东西——即使我想抛弃,但我其实还是一直不自觉地背负着教育所带给我的修辞。


这些野生的、民间的艺术家,他们作品中的真实是珍贵的,也正是当下所需要的。我们没有办法用当代艺术的规则和系统去归纳他们,但他们呈现出了艺术应该存在,或者说需要呈现的一部分面貌。就像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很多来自民间的短视频作品其实都做得很好,但是当代艺术的解释系统还没有能力去关注他们,只能将鲜活的真实归纳进了一个笼统的、概念化的圈层之中。就像我们提出“西北”这种概念,也是一种限制。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以“他者”的眼光,将这些概念“奇观化”,并不真正扎实地去了解这个地方的个体是如何生活的,为什么能滋养出这样的作品。图像是表面的,也是概括的,只有通过双脚进入景观,深入人群,我们才能明白生活的真实。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打边炉ARTDBL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展览展示 艺术家采访

1124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