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未·未来」丨生态远见计划-\"生\"展览

2023-04-07

「未·未来」 系列展览

“生态远见计划-生”Eco-Vision Plan:SHENG


“生态远见计划-生”展览

Eco-Vsion Plan:SHENG



展览时间

2023年4月1日-2023年4月23日

展览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B展厅


1

展览概况

“生态远见计划-生”展览以“生”为主题,自甲骨文草木萌发的字义为启始,连接生命、生态、生活、 生产的不同图景。展览板块由“産 Chan”、“眚 Sheng”、“甡Shen”、“甠Qing”四部分构成,以生命设计、超物体、合成生物材料、后人类、第三自然、生态资本、响应式环境、气候设计、复原力等关键词为线索,涵盖来自15个国家及地区的28位艺术家设计师,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荷兰建筑设计博物馆等涉及45个物种的32件艺术设计作品,尝试通过全新视角探求“生”活的变迁、“生”境的变局、“生”态的变革以及“生”存的变机,以期从中国生态语境和文化背景出发,探讨生态危机背后具有远见性的新机遇,呼唤一场跨文化、跨时空、跨领域的国际生态对话。


The "Eco-Vsion Plan-Sheng" exhibition starts from the Chinese character "生, sheng", whose original meaning in the oracle bone script is the sprouting of grass and trees, and which can been to connect the different scenes of life, ecology, living and production. The exhibi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sections, each with a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bearing the symbol: "產 Chan", "眚 Sheng" and "甡 Shen" and “甠Qing”, and revolves around keyworkds such as Life Design, Hyperobjects, Synthetic Biomaterials, Posthuman, Third Nature, Ecological Capital, Responsive Environment, Climate Design, Resilience, etc. It involves 28 artists and designers from 15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Harvard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the Netherlands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with 32 pieces of art and design projects of 45 species,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living", "habitat", "ecology" and "survival" through a brandnew perspective, so as to explore the visionary new opportunities behind the ecological crisis from the ecological contex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a, and to call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dialogue across cultures, time and space, and fields.


2

学术版图

滑动查看完整图像

从全球地理维度看,此次展览中艺术作品所研究的物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亚洲、澳洲、非洲的沿海地区。从“法国菌群蓝藻”、“亚马逊热带雨林”等植物到“非洲大象”、“福建沿海的黄鱼”、等物种;从“松鼠”“荷兰的农业植物”“智利的皂⽪树” “美国纽约东河布鲁克林海军工厂当地濒危物种冷冻胚胎”等有机体到“岩石”“草木灰”“矿场”等无机体;从“病毒”“空气”“立陶宛奥克斯图马拉荒原沼泽中的真菌”等细胞尺度到“未来人类”等元宇宙尺度,用组织工程技术制造的“半活体牛排”等也同样被纳入展览之中。参与物种的多样性即决定了展览“超物体”、“后人类”、“第三自然”等特点。


3

展览现场


4

版块介绍

第一板块所有参展作品(可滑动)

“産 Chan”,生也。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世”一词常被用来非正式地描述地球当前所处的地质年代,成为人类活动对自然气候及生态系统影响的一种纪实。经济生产如同“阶乘”般逐渐加速急行,开发、扩建、生产、制造等行为不断复制,“自然个性”与“生态存在”随之以某种被忽视的方式走向消亡。这一板块中汇聚的作品均以各自的方式,对地球和人类环境的变化历史投以注视。


   部分参展艺术家 


TerreformONE

 非盈利的建筑和城市设计研究小组

致力通过开创性的建筑生物技术

寻求因地制宜改造地球的方法

作品“反灭绝图书馆”,Terreform ONE


Terreform ONE建造了⼀个鸡蛋形状的反灭绝图书馆,其中存放着当地濒危物种的冷冻胚胎。低温金库将包含在⼀个象征性的“鸡蛋”的形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解构。进入图书馆的每个物种都带有一个基因标记,其中包含根据联合国人权文件修改的“自然权利法案”,编码标记则代表着“物种平等”的立场。项目通过创造一个空间来保护这些有机体最早和最基本的状态,从而扭转生态问题。



Formafantasma

以研究为基础的设计工作室

Trimarchi 和 Farresin二人任

埃因霍温设计学院地理设计方向主任

作品“Cambio”,Formafantasma

作品“Cambio”的名字来自中世纪拉丁语 Cambium,意为“改变、交换”,受伦敦蛇形画廊的委托,由 Formafantasma 调查,是一项对木材产品的提取、生产和分销的长期调查项目,提出了关于木材生产及其伦理问题。商业形式的演变及其在全球的扩张,使得对木材监管变得极具挑战性。其所关注的林业即源于 19 世纪在殖民地上所进行的生物开采,就其产生的收入和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而言,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该项目关于林业、木材砍伐的相关研究提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参数。创造一个可持续的项目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广泛的研究,并对产品的整个寿命进行规划。


Accurat

Accurat数据可视化设计工作室

工作室致力研究数据复杂性背后的美

作品“The Room of Change ”,Accurat 

“变化的房间 The Room of Change”数据艺术装置呈现出了一个手工制作的数据挂毯,以说明我们环境的多个方面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是如何变化的, 它们仍在如何变化,以及将如何继续变化。该装置结合了几个不同的数据源,从全球、地方及个人的角度来描述世界,讲述了人们的故事以及他们与周围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关系,在叙述中分层提供密集和细化的信息,以强调“变化”在所有尺度上的普遍性。




第二板块所有参展作品(可滑动)


“眚(shěng)”,过也。从“取物不尽物”的儒家思想,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再到“生态透支”的危机图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掠夺愈演愈烈,“生态资本化”进程远超生态的自然复原速度。该板块意图揭露人类和自然岌岌可危的关系,其中部分作品也正是全球艺术行动的构成。观者在此将步入一个自省的过程,与极端气候频发、细菌病毒变异等环境“亚自然”状态下的人类思考相连。这也恰恰是人类行为与生态自平衡交错的结果。正如“眚”字下方的“目”,贪婪的过程与不可逆的结果同样需要被可视化地呈现,迫使不断索取生态霸权的欲望直视自己的“眚”,引导观者开启一场关于生态和地球资源的深刻反思。



   部分参展艺术家 


玛雅 · 克莱默 Maya Kramer

上海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作品“再无衡量”(There is Nothing you can Measure Anymore),Maya Kramer 

作品是一个由洗衣粉铸成的老虎头骨,它像三维X光片一样漂浮在单向镜玻璃柜中,伴随水慢慢滴在头骨上,逐渐分崩离析。从象征意义和物质意义上讲,这件作品暗示了环境的恶化——老虎是被人类的过度行为逼到灭绝边缘的强大动物。磷是⼀种在洗衣粉中发现的日常污染物,X射线则可以识别和诊断潜在的问题。而头骨的瓦解也表明,熵和溶解是不可改变的过程。


肯 · 里纳尔多 Ken Rinaldo 

专注于跨物种的交流

创作领域为互动生物艺术、机器人技术和三维动画

 作品“最大化气候焦虑时钟”(Maximum Frustration Compressor),Ken Rinaldo 

“Maximum Frustration Compressor”是全球变暖指数(GWI)的实时时钟,连接到实验冷聚变反应堆的Trompe-L'œil 3D打印装置。图像上有一个连接到步进电机的时钟表盘,只要全球变暖指数上升,表盘就会不规律地旋转,这也象征着地球正在经历的不稳定天气。而如果这个3D打印上的表盘停止它的不规律旋转,则表明全球变暖并未加剧。标题中的“Frustration”一词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波浪能已经为我们的许多能源需求提供了真正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还在继续梦想着至高无上的能源自由,采用压裂、采煤和炼油等碳开采政策,继续污染我们的环境,时钟指针也因此一刻不停地旋转着。


赵峰 and 林惠义 Chow and Lin

Chow and Lin是一对艺术家组合

使用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技术来解决全球问题

作品“等值——鱼的生态足迹”(Equivalence -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Fish),Chow and Lin(图片可滑动)

在项目中,与科学家、渔业专家、养鱼场和当地渔民紧密合作。通过对鱼的生长周期和养殖方式的研究,计算出一公斤黄花鱼需要7.15公斤的垃圾鱼才能从鱼苗长到成熟的市场尺寸。该作品的关键图像是鱼群肖像的马赛克镶嵌——三条奇异的鱼被置于中心,周围分布有4136条小鱼。镶嵌这一艺术结构被选择用来框定主题的复杂性,以及讽刺人类天生对寻找秩序和平衡的渴望。



第三板块所有参展作品(可滑动)

“甡(shēn)”,众生并立之貌。人类系统、非人类、半活体、合成生物……在同一时空中共享定量的物质,如同不胜其数的集合不断产生“交集”。在与自然力量的碰撞和关于未来的人类想象中,人类开始强烈期望回归一种“民胞物与”的天人合谐状态,从而重新权衡物质发展与自然进化的弹性相处模式和融合共生,以此鸟瞰自然的生长、感知与更迭。艺术家尝试在交叠的语境下展开关于有生命的机器亦或智能生物的未来想象,其创造对象从“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向“以生命为中心”的转变也许同样是探讨地球命运共同体的缩影。


   部分参展艺术家 


迈克尔·塞本 Michael Sedbon 

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交互设计硕士学位

生物艺术和设计奖的获得者

作品“CMD 2.0”,Michael Sedbon 

“CMD 2.0”是由3个生物反应器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共享⼀个光源。归功于它们生产氧气所获得的信用,每个光合细菌的菌落都可以要求获得光照。伴随资源使用权地给予,人工智能在这些蓝藻菌群上测试不同的金融系统种群,光合细胞和计算机在试验不同的政治制度。驱动市场的规则是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遗传算法将这些原社会的规则描绘成基因通过培育社会的种群,继而产生新⼀代的市场。


格迪米纳斯 · 乌博纳斯 Gediminas Urbonas

艺术家、教育家

乌博纳斯工作室共同创始人

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文化与科技前系主任

作品“沼泽游戏”(Swamp Game),Gediminas Urbonas

这款探索性游戏正对观者发出邀请,以体验在有知觉的沼泽——这个可以感受生物及其栖息地之间脆弱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完美环境——之中所展开的同情关系。在这里,社区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其他成员所处环境的一部分,也被整体生存所必需。游戏探索了视角的变化,允许我们通过漂浮在沼泽生物中体现不同的物种:植物、昆虫、鸟类、两栖动物、真菌、细菌或藻类,并将发现食人魔形而上学的主要规则:要成为另一个,你必须被吃掉。


奥龙 · 卡特斯 Oron Catts 

伊纳特 · 祖尔 Ionat Zurr 

共同发起组织培养与艺术计划

(the Tissue, Culture & Art "TC&A" Project)

作品“残缺不全的美食”(The Remains of Disembodied Cuisine),Oron Catts & Lonat Zurr

“残缺不全的美食”,在这个表演中,人类第一次吃到在实验室里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动物身体上切下来的肉,即食用一种由组织工程技术制造的半活体牛排。该项目批判了“无受害者的乌托邦”的愿景,在这个愿景中,我们将能够吃到肉而不需要屠宰动物。在道德层面上,该项目解决了人类与生物世界之间最常见的互动区,也探究了当有人“捣乱”他们的食物时,人们所明显感到的不安。该项目在提供“无受害者”肉类消费的幻觉的同时,也潜在地提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下,用于食物消费的动物的杀戮和痛苦将被减少——也许随之而来的,与食品工业相关的生态和经济问题也能获得解决。然而,如果使我们的食物成为一个新的对象或存在的类别,即“半活体”,在这一行为的逻辑链中,半活体同样有可能被迫成为新的被剥削对象。



第四板块所有参展作品(可滑动)

“甠(qíng)”,同“晴”,雨而夜除星见也。自然危机已悄然降临,新生态风险与新生命机遇共存。“和谐竞争”与“顺应增强”使人类开始主动找寻未来的生计与进化方式,即以“复归于朴”的自然心性,正视众生的递变进化,尊重万物的有机规律,敬爱生命的演替价值。在这一板块,艺术家们希望思考设计和艺术在未来如何帮助我们在地球甚至外太空更好地生存,提出弹性的、思辨性的问题举措,以支持人类和地球公民的永续、可持续发展,尝试在超人类、超生命、超生态、超经济的未来时代,寻觅一种并立共生,交融依存的机会。


   部分参展艺术家 


吉尔伯特 · 埃斯帕扎 Gilberto Esparza

国家艺术创作者体系的成员

他的实践运用了消费者回收技术和生物技术实验

作品“自体光合作用的植物”(Autophotosynthetic Plants),Gilberto Esparza

该项目采用了活性有机体的形式,由一组模块化的微生物细胞组成,培育来自利马(Lima)水系统不同部分的细菌菌落,而这些细菌将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电能,并改善水质。这些模块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水力网络,将生物过滤水管理到中央容器,创造一个能让来自不同营养级的生产者物种和消费者物种(原生动物、甲壳类动物、微藻和水生植物)能够达到内稳态平衡的最佳环境。细菌产生的电能可以转化成光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这些在中央容器中的植物完成它们新陈代谢的过程。


利亚姆 · 杨 Liam Young 

设计师、导演和BAFTA提名的制片人

在设计、虚构和未来的空间中运作

作品“星球之城”(Planet City),Liam Young 

“星球之城”是一部电影和一本书籍,其背景是⼀个容纳100亿人的想象中的城市。在那里,我们将世界的其他地方交给一个全球规模的荒地,并归还被盗的土地。这部电影跟随⼀个连续的节日队伍在城市中循环跳舞。每一天,它都与不同的狂欢节、文化和庆祝活动相交,一边行走,一边改变节奏,在新的颜色、服装和喧闹声中无休止地循环。在“星球之城”中,我们看到气候变化不再被理解为技术问题,而成为意识形态问题,植根于文化和政治之中。这是⼀个形如城市的虚构,同时也是对明天的非凡想象,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重新审视。


华金 · 法尔加斯 Joaquin Fargas

阿根廷圣伊西德罗探索艺术、科学和技术中心主任

美洲阿比尔塔大学UAI拉丁美洲生物艺术实验室主任

作品“生物圈项目”(The Biosphere Project),Joaquin Fargas

“生物圈项目”由隔离在密封容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组成,它们只被允许受到热和光的外部影响,依赖光作为能量来源,以促进它们内部发生的生命周期的发展和持续存在。这些系统以极小的规模代表了我们的星球,并显示了它的脆弱性以及对之投以关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些球体由玻璃体、有机玻璃等物质构成 ,被放置在由不锈钢、铁、铝制成的不同高度的支架上,或者索性悬挂在天花板上,作为地球的隐喻,在一个无限小的尺度上被展示、被注视。


5

文献板块|万物丛生

在生态设计文献板块“万物丛生”中,生态设计从1960年到2022年的历史发展脉络被重新梳理和视觉化呈现,同时联合【卷宗书店】,展示生态设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资料。在此,来自过去与未来、在地与他场的生命意识,将展开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和交流。


5

参展艺术家



吉尔伯特 · 埃斯帕扎

Gilberto Esparza

华金 · 法尔加斯 

Joaquin Fargas

郭易卓  

Yizhuo Guo

莉迪亚 · 卡利波利蒂

Lydia  Kallipoliti

玛雅 · 克莱默 

Maya Kramer

杨郦 

Li Yang 

刘桂羽 

Guiyu Liu

玛丽 · 马廷利 

Mary  Mattingly

肯 · 里纳尔多

Ken Rinaldo

丹 · 罗斯加德

Daan  Roosegaarde

迈克尔 · 塞本

Michael  Sedbon

马林 · 萨瓦

Marin Sawa

艾伦 · 萨耶格

Allen  Sayegh

谭君妍

Adelaide Lala Tam

奥尔坎 · 特尔汉

Orkan  Telhan

理查德 · 韦勒

Gediminas Urbonas

格迪米纳斯 · 乌博纳斯

Richard Weller

皮纳尔 · 约尔达斯

Pinar Yoldas

奥龙 · 卡特斯 & 伊纳特 · 祖尔

Oron Catts & Ionat Zurr

赵峰 and 林惠义

Chow and Lin

数据可视化设计工作室

Accurat

设计地球

Design Earth

尘埃蓝小组

Dust Blue

食物地理学小组

Food Geography Group

研究型设计工作室

Formafantasma

NEDO工作室

NEDO Studio

城市设计研究小组

Terreform ONE

WHOM数字艺术团队

WHOM Digital Art Team

生态空间计划

Zoop

Co-Space

卷宗书店

JUANZONG BOOKS

(按姓氏拼音排序)


展览平面图


 生态远见计划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设计、活动网络,通过跨学科的碰撞,探讨人、自然、技术的三元关系并为生命、地球和可选择的未来提供倡议与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生态远见计划定期邀请设计师、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决策者、公益组织等行业领袖,以访谈、讲座、展览、项目等形式作为催化剂,为危机时代提供综合的媒介、工具与解决方案。


组织委员会

主任:高洪、范迪安

委员:杨文海、徐杨、

林茂、王晓琳、吕品晶、邱志杰、潘承辉


学术主持

范迪安


总策划

宋协伟


展览总监

张子康


策展人

景斯阳 


行政统筹

董焕琴、车静、温猛、郑涛


展览统筹

倪尔璐


展览协调

吴景茜、黎超群、邓佳伟


展览设计

沈星逸、赵楠、赵恒阅、刘起、巩毅


策展团队

王琪、檀松冶、于天一、常祯、王晓彤、高心甜、王国栋、李鑫祥、王露、李晨雪、范纾怡、朱艺蒙、李润泽、吴嘉琪、王楠、余典而、胡瀚宇、黄婉婷、尹承修、李泽林、罗沃晴、郭怡敏、付虹羽


***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指导单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网龙网络公司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798 CUBE


协办单位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未·未来」系列展览


「未·未来」系列展览于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同期举办。“人类世”已经成为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共同关注的核心话语,用以指代人类活动给地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变后开始的一个崭新的地质年代。系列展览中的“合成生态-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生态融合-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生态远见计划-生”展览将通过呈现“人类世”的连锁反应,反思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挑战;“瞰·见”国际艺术设计院校教学成果展将设计作为方法,以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解决方案,邀请全球百所艺术设计院校,呈现全球艺术设计院校前沿领域学科教学成果与设计方案。“创新机遇文献展”“理想与思想-未来城市文献展”及“设计新目标99+”展将基于设计学院的学科研究回应时代的变革及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






立即关注视频号

不错过每一位嘉宾的精彩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068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