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锐角——策展培育计划 | 第二回方案联展 × “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

2023-04-11


锐角——策展培育计划

ACUTE+CURATE=ACURATE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一层公共空间


总顾问:邱志杰

总策划:张子康 韩文超

统  筹:王春辰 高高

工作组:易玥 刘希言 纪玉洁 刘宇晗 吴鹏 荆鹏


“锐角”是呈现中央美术学院策展教学与策展实验的自留地,意在汇集中央美术学院青年学人们具有探索性的展览方案,促成交流、互动与共进。


策展已成为一项重要且有机的艺术活动,策展人不仅是艺术现象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更是艺术实践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与此同时,策展专业教育也正处在欣欣发展之中。中央美术学院的策展专业教学经多年的开拓与积累,多个院系逐步从自身学科出发,以多视角的思考与跨学科的方法展开教学和实践,回应多元且联结的当代社会。“锐角”计划与各院系策展相关的方向与课程联动,并邀请课程中的优秀策展方案,分期展示这些的策展教学成果。


什么是策展?年轻人们以所立之地为端点,以敏锐之志为态度,以方案实践与理论思辨为射线,无限地指向策展的未来。在此角隅,空间得以延伸、时间实现跳跃、形式走向复合、理念达成对话……这是点簇星星之火,亦是蕴含无限可能的有生力量!



“锐角——策展培育计划”第二回方案联展与“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邀请该方向过往三年积累的21个优秀策展方案,自3月3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公共空间展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开设七个本科阶段课程,由当代设计策展理论与展览设计基础切入、体系化升维进阶,进而延展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策展实践和空间叙事研究,以多样性视角拓展当代设计策展的潜力与可能性。




 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



所属院系: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授课教师:宋协伟  薛天宠  王乃一  廖柳钧  李贝壳  潘镜如  纪玉洁

授课对象:设计学院本科学生

教学合作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黑弓 BLACKBOW  网龙网络公司  红砖美术馆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化批评与策展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全球性视野为社会未来发展战略构建教学体系。本方向立足人文社会中设计实践行为的发展变迁,聚焦当代设计策展领域和空间叙事领域,对设计思潮进行批判与反思,为物象感知和情境体验提供研究路径。


|设计策展研究|


课程在讲授设计理论与策展历史发展流变的基础上,结合主题讨论与项目实践,研究已存的策展模式,同时讨论不同的策展行为,以及探讨对策展而言什么是“当代性”,且如何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中去审视。课程通过介绍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策展领域的广泛应用,力求对策展相关议题的切入与讨论方式更加异质和多元,从而以不同的视角来拓展当代设计策展的潜力与可能性。


|展览设计研究|


展览设计探讨如何将策展的观察与思考进行表达与传播。其首要目的在于对解释性区域的规划:它是由多种专业元素构成的同步协作,且是随着语言表达与视觉表现之间的对话而逐步展开的辩证过程。展览设计介于美术、建筑和视觉传达设计之间,并带有历史环境的痕迹,而当代展览的理念一直都在变化。作为桥接创作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展览呈现了一种共享的、动态的结构,它是各学科交叉参与的过程,且利用具体的、内在的陈述模式为观者构建意义。




展览现场





展出方案




课程名称:展览的再设计

授课教师:宋协伟,廖柳钧




作品名称:你眼前的景观实为庄严

作者:赵鑫鑫


设计说明:聚焦一个展品,结合展品的文本介绍,艺术家介绍,将展品还原到文本介绍中,利用“情景还原” 的手法,将展品还原到情境中,进行线上展示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用到展厅的模型建造中将展品这一系列的其他作品,作为这个展品的辅助项目,用于其他展厅的内容扩充,丰富展品的同时,也辅助看展人对展品的深度理解。


将展品中的场景描述进行现实的落地展示,展品的情景介绍是这个展品想要表达的主要的内容,用“情景还原”的手法,将这个展品环境进行再设计。将整个展厅放置在海面上,环形的走道,可以360度环绕展品,同时在展场的设计上用到了 “船舵” 这一意象,与展场设计相结合的同时也应和了展品中 “航行” “游轮”等名词。




作品名称:泱泱唐风——文化共振场

作者:李昆晓


设计说明:唐代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力和包容性似乎远大于中国历朝历代,本土文化大发展的同时,各种外来文化也逐步在这浑然的共振中得到包容和同化,成为在地文化圈层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展览以国家博物馆《盛世修典》 展览中的组画为切入点,通过数字媒介对展品进行演绎与丰富,依托数字形式的交互性优势,在视听层面为观者直观感受大唐的文化盛景建构平台和场域。展览采取总-分的结构,首先进入沙盒式的总览界面,通过点击不同的分区可以进入三个不同的独立展区:第一独立展厅代表完全本土的文化范畴,由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仕女弈棋图》作为开端,引出一系列描绘唐代贵族仕女生活图景的画作;第二独立展厅为具有强烈宗教意味的架空场域,所演绎的画作依次为《树下说法图》、《报恩经变相图》、《炽盛光佛并五星图》,悉数出土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第三独立展厅表现的是《三界九地之图》、《敦煌星图》中的天地观与世界观。



课程名称:展览的可持续设计

授课教师:宋协伟,廖柳钧,李贝壳




作品名称:清藻

作者:马迪亚娜


设计说明: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目标进行策展,选择的展品来自ecological studio,主要聚焦与城市空气污染,此方案主要在入口处进行了设计,入口由不同大小的透明薄膜充气球体组合而成,球体上印有空气污染气体的化学名称,球体的大小对应其在空气中的占比,旨在将空气污染的平面可视化变为实体可视化。入口处由大大小小的球体挤压形成了一条缝隙,这条缝隙也就是进入展览的门,观者需要费些力气挤进去,体现了如果我们继续放任空气污染人类将会被压得喘不过气。展览尺度为4m*4m*4m,整体框架保留ecological studio的设计,使用轻质量、可拆卸的木结构围合而成,结构的魔术变化使得其可轻松满足各种尺度的要求,该结构也是可持续理念的一种体现,非一次性物料。展览名称为 《清藻》,是因为两件展品都是基于藻类植物进行设计研究的,寓意利用藻类植物的净化作用能够给予人们清新的空气。




作品名称:活着——赖以生存的水

作者:石良俊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围绕联合国所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其中之一的无贫穷目标进行相关设计。其中无贫穷包括: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制度,享有基本服务(医疗、教育、用水和卫生设施),增强抵御灾难能力,各国加强发展合作,制定合理的政策框架。从全球的设计作品中围绕着为水资源做设计这个特点,选取三件展品进行展出。将用水分为:集水、运水、饮水三个部分。从非洲人民缺水这个点进行切入,围绕干旱的土地这个灵感进行方案上的设计。将展厅的四面围上镜子使得展厅柱子不断的被折射扩大。仿佛人在置身在巨大的展厅中,观看四周比自己高得多的建筑时,又通过镜子的不断反射,营造出一种置身于迷宫的错觉。展馆的活动空间有限,也暗示着这个如同非洲居民一样,生活艰苦。




作品名称:不只50美分

作者:李佳奕


设计说明:课题以联合国第12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题——负责任的消费与生产。当你在当地杂货铺中购买一个50美分的橙子时,你所购买的不只是一个橙子,也是在购买水果的一部分信息。这便是我该展的主题来源一“不只50美分”。我希望借用橙子——这种容易在一群人中分享,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消费的食物之一为主体展开,借用上下双层传送带装置,利用光线投影,将整个展览空间布置为橙子、那些可以体现橙子生命周期的实物媒介、背后影子信息这三部分进行循环交互的过程,使观众能进入展览空间后主动进行思考,与反思消费食物背后所代表的层层信息,以此来唤醒观众负责任的消费与生产意识。环境是总体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了镜像的世界,每个消费者都将为反射镜像为反射体,既是因,也是果,同时在展览的空间设计中,选择橙色与绿色为主要颜色,在四米空间内部针对立面进行弧线处理,在便于参观者浏览顶层信息的同时,使得整体空间与橙子主题更为契合,并在视觉效果方面上进行展览物料与海报的产出,打造一个完整的展览。



课程名称:文化批评与策展

授课教师:薛天宠,李贝壳

特邀教师:尚宗梁,邢 丹,于 渺,

尤 洋,张理耕,张 弛,张天怡,章 文


作品名称:植物类脑

作者:于天一


设计说明:生命是不断变化的,万物皆是一种流动。在流动之中感受生命的本质-顺势而为”的宇宙大道,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此消彼长,是天地间元亨利贞能量的不息流动。我看见,全物种重新成为一个圆,延续 “万物生灵为一"的智慧领悟。


作品名称:草坪阶层

作者:郭晋婧


设计说明:草坪阶层特指为了追求物化阶层身份的人群消费草坪的社会现象。在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前设置一片草坪,是现代新中产阶级显示身份的路径。草和人类的关系从驯化到被驯化再到驯化。人类将意识形态寄托在植物上寻求意识的契合从而形成群落和阶层分级。


作品名称:植物伦理

作者:李若一


设计说明:植物伦理学是生物伦理学的一个新兴领域,以关心人类和植物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为重点,将传统仅探讨人类的伦理范围扩展到植物类群中,是环境伦理、生物伦理学的扩展与补充。目前有关植物伦理学的争论主要围绕植物能否被视为具有独特性的道德主体,以及植物是否具有自主性展开,由此发展出植物伦理学的两个分支。


作品名称:代理

作者:曲美霖


设计说明:“代理”一词己有多重含义,本次研究意在延伸词语的边界,探索词语的更多可能。从植物崇拜出发,以橡树与槲寄生的崇拜传说分析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人类的意识与形象已被植物替代,植物作为人思想和文化的“代理”,不断连接到其他层级的信息,是创造新信息和物的方法。在概念生产中,“代理”更确切的含义是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倾向的关系阐释,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反对的是单方面权力的让渡与滥用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行为方式、意义论、主体性与社会、各种权力的编码相关,往往是一种具有中心化、以主体利益作为至高意义的等级制,而“代理”则是非人类中心的、槲科层化的视角与关系,指向一种思辩的关系。


作品名称:植物修复

作者:张竞文


设计说明:植物修复伦理争议是在生物伦理中,对植物修复这个技术的争议,例如用于修复的植物的处理方法、及植物修复的自愿与否、来源合理性的伦理争论。一综合了植物权利、生物中心主义、去人类中心主义等概念的综合名词。词源来自器官移植伦理争议,与器官移植技术相类似,植物修复技术同时也存在受者、供者、移植物三方关系。从器官移植技术的伦理争议出发,衍生出植物修复伦理争议一词。




作品名称:植映社会

作者:赵鑫鑫


设计说明: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是物质决定意识,这可以作为“植映社会” 这个词的理论支撑。从马克思理论来看,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思就是人的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是由物质影响而成的。(一切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不是某种抽象的理想,而是对这样一个事实的完全实际的认识:为了人类能够生存,我们总是需要来自我们周围世界的资源。)对照的这个词上来看就是,“植物的顶端优势”就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阶级”是人们的主观去划分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对应起来就是阶级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植物的客观影响而产生的人类意识主导着社会,从植物中看待社会阶级发展。


作品名称:弗洛拉效应

作者:王智钰


设计说明:随着历史文明进程发展,男权成为主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盛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女性与植物逐渐产生更紧密的联结。在18—19世纪那个时代植物被男性赋子性别,植物学也被认为更适合女性植物与植物学同时被定义。这是一种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参与所造成的文化现象。植物本身没有性别,花神本来也不代表花和女性,这本质是在父权社会下人类对植物的性别赋予,是对于权利和阶级塑造的行为,也是人类社会与植物社会的探讨。我们从女性参与植物学学科本身出发,探讨女性在之前的男权社会中突破社会影响且成就一番事业,映射到现代,就是在相对平和的社会语境下女性为获得平权所作出的努力。




作品名称;“H-H'-H"”

作者:匡慧


设计说明:「H-H'-H"」分别对应于:H-heterogeneity(异 质性),H'- hybridization(杂合化),H"hybrid(杂合体)「H-H-H'」致幻植物与人类社会的协同演化过程为例,看到植物客体与人类主体的非二元论关系——方面,致幻植物被人类管控,人们推崇其「药性」 部分,管控禁止其「毒性」部分,忽视默认其「神性」 部分;另一方面,致幻植物的功能性也在不断地形塑着世界的文化演变。作为一个视角,它提供了一个处在运动变化中的模型,看到异质性的万物在不同维度的条件催化中生成的有机的杂合体,以此重新认识我们居于其中的世界。



课程名称:美术馆语境下的策展实务

授课教师:宋协伟,纪玉洁,薛天宠

学术支持:张子康

特邀教师:蔡萌,高高,何一沙,刘希言,李垚辰,

李珂珂,任蕊,孙文杰,孙炜,吴鹏,王璜生,肖宝珍,

张子康




作品名称:心像雕塑

作者:陈志颖,张竞文,吴景茜


设计说明:本次展览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的展览空间,以意大利歌剧导演斯特法诺-波达(Stefano Poda)的创作历程为主线,多角度展示波达所塑造的宏大的舞台世界。艺术治疗通常运用心像做思考,具有象征性和不确定性,兼具时空的整合性和此时此地的真实性,可以透露潜意识的内容。观众透过作品潜入波达遵循直觉而创作出来的宏大的舞台世界,用自己的灵魂去触碰和体验他所赋予舞台的能量场和生命力。Stetano Poda是一位不停探索,不断追求突破的艺术家。他被誉为“五位一体”的歌剧导演,兼导演,舞美,服装,灯光和编舞为一身的全能型创作者。他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对普世的价值观和审美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分析,井将其融汇呈现于舞台之上。 Stefano Poda的创作既充满了瞬时的灵感和直觉,又拥有着严谨的编排和执着不懈的坚持。平衡于这两者之间,同时追求突破束缚而能彰显自由的精神,是他赋予戏剧艺术生命力的弹性准则。




作品名称:发电站kraftwerk——极速隧道

作者:刘起,阎映西,李鑫儿,郑璐瑶


设计说明:Kraftwerk中文意为“发电厂”,中国大陆多译作“发电站”,是德国的电子音乐团体,在电子音乐开疆拓土的历史中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工业的发展、机械的运作,都是人们追求效率的结果。现如今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己经不满足于极速完成,而是追求更高效、更极速。因此以 “极速”作为展览主题的前缀。隧道一词可以表达三个层次:第一层:乐队从70年代至今不断的变化;第二层:观众以现代的视角回望过去年代的艺术品;第三层:曾经的艺术对后世的影响、观众对他们的理解、以及对它进行再创造。



课程名称:泛展览设计

授课教师:宋协伟,廖柳钧,李贝壳




作品名称:沉默的巨物——植物的无声呐喊

作者:胡婷儿,赵嘉慧,孙千雅


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任何植物的命运都不是孤立的,它们被裹挟在庞大的相互交织的自然环境之中,以非常复杂的方式感知、处理和响应它们的环境,达到与他者某种微妙的平衡。人类活动打破了这种平衡,使自然出现了一种“突出症候”——巨型植物。它们在气候危机与环境巨变的重重压迫下默默生长,无声呐喊,当它们巨大到其力量足以撼动整个生态系统时,这些个体出现的任何命运的逆转,都会“反弹到人类身上”。


本展览聚焦于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五种巨型植物(潘多、风滚草、巨型猪草、蜜环菌、海神草),模拟它们百年以后的生长状态,邀请观者体验与感知它们的精神世界及内在能量。是否只有当巨型植物不再“沉默”时,我们才能重新检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次主题试图跳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一般论述,将整个星球视为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植物威胁人类生存”的极端视角模拟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引发反思,质疑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宰地位。




作品名称:请植行:向系统、向网络、向共生

作者:王孜玉,陈志颖,杨佳宁


设计说明:自38亿年前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后,地球才有了一丝绿色和生命的气息。随着植物的不断发展、壮大,大气中的氧浓度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在高空逐渐形成了臭氧层,阻挡住了紫外线的直射,地球表面的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这才为其他生物和人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千百万年的植物作为这颗星球上古老的生命体己然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协作模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了令人惊叹的系统、网络。我们发现古老的生物,例如地衣、藻类生物,它们用绿色延续在地球上的生命轨迹。不论是它们自成一体的生命形态还是相互缠绕的交往方式都是它们生存的自然法则。当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更替,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水泥丛林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重新将学习视角重心放回植物。展览通过抽丝剥茧、层层剥离向观者讲述关于植物的协作系统网络,以“共生” 为暗藏的脉络,展示属于植物的“基本演绎法”。展览空间与展览系统相呼应,形似细胞却在此基础上建立展品之间微妙的网络联系。



课程名称:跨媒介创意策展

授课教师:宋协伟,潘镜如,薛天宠,曹宇嘉

特邀教师:于博,黄晓莹,张小伟




作品名称:雕云镂月——刀下的贵州非遗

作者:李泽美


设计说明:在展览主题选择上,学生选择了以制作工具——刀 方向进行探讨,贵州的大部分工艺美术的非遗项目都以刀而不是面笔进行传承,刀作为制作工艺的媒介亦有传承手艺的功能。从历史来看,刀的发明给人类们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能力。但我们生活在现代,刀经常被视为某种禁忌,每个携带刀的人都会经历一些负面的反应。刀被视为武器、其次才是刀具。但是不公平的是当人类心怀恶意时,铲子、棍子甚至是铅笔都可以当做武器。这次展览中,以制作手工艺的工具刀作为主题,从媒介的角度看待刀,在展览中用观众进行媒介的转换,让人和刀作为媒介作用的转换,让观众亲身体会创作过程中心、脑、手合一的自在创作过程,并在体验的同时了解非遗项目中的手工艺制作方式并了解贵州的风景、节庆、文化与礼俗。





作品名称有生于无一非遗的艺术

作者:刘叶宁


设计说明:天下的万物都是生于看得见的物质,而看不见的有形物质却生于不可见的无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以及贵州民族一体的宇宙观与老子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相结合。此次展览用末来的视角看待非遗的神性与生命的意义,用技术的手段将非遗与当代艺术融合,引发人们对非遗的思考,展览从四个方向演译贵州非遗独特的诞生方式与存在形态以及最后复归于无的过程。不同的维度对“有与无”的本质与形态进行探索,从非遗一体的宇宙观的角度思考媒体时代非遗发展的的意义与价值。有与无的关系并非存在和不存在的关系,也不是有和没有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的、有形的因素与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因素的复杂的综合体,虽然它们是水乳交融、彼此难以分高的关系,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后者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便是非遗的艺术。



课程名称: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

授课教师:宋协伟,薛天宠,王乃一,李贝壳

特邀教师:方振宁,纪玉洁,龙星如,吴晶莹,杨国龙,

张 黎,Lucy Steeds,Alison Green,

Lee Weinberg Prem Krishnamurth 




作品名称: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

作者:贺彦朝,秦漫,任庆齐,张千艺,黄筱茜


设计说明:“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是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发起和策划,在网龙网络公司技术支持下完成研发,致力于当代超现实数字艺术策展的实验和实践。项目假设了一个真实存在却从未经验的火星场景,在虚拟星际移民的环境中探讨自我意识,生存危机、制度更迭以区文明演变的可能性。


“火星”项目是未来虚拟展览体验的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已经顺利举办了4次线上展览、开辟了7个火星展场、邀请了40多位青年艺术家参与创作。我们希望基于这个线上展览平台,不断探索数字艺术策展艺术与科技结合、游戏式交互体验,为“非物质性策展”模式与策略提供了讨论与延展的可能。


参展艺术家:艾逸天、程毕迪斯、方政、费笑天、葛宇路、宫一宁、胡帅、胡婧飞、胡婧、黄筱茜、康艺、李若菡、李思慧、李思奇、李尚儒、梁嘉慧、梁文华、陆琦、雷宏才、连吴楚、毛嗡𠵴、彭嘉、沙靖海、苏永健、邱宇、全力、宋冠璁、王东翰、王鹏、王一才、温晓彤、吴碧琳、肖靓、熊淼、熊樱菲、许小艺、薛若哲、杨日升、杨松、张熙





作品名称:暗箱_电子游戏中的女性

作者:贺婧,李昕璘,郑璐瑶,伊莎贝尔


设计说明:本展览以手机端H5线上展览的形式,进行模型设计与展览板块分布。通过展现游戏生活中女性角色被性符号化、女性玩家受到歧视、女性游戏设计师被忽视等真实现状对女性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归根溯源,最后打开游戏生活中女性的“暗箱”,让“暗箱”被世界聆听,被众人注视。根据电子游戏中的女性这一展览话题,我们联想到黑白灰盒测试的概念并选用这个逻辑代指我们的策展结构。黑白灰盒测试是对工程产品的测试方法,寻找其与 “电子游戏中的女性” 这个话题的相似性,并总结出以下三个板块:1.黑盒子•竭蹶:游戏中女性所受到不正常待遇的现状;2.白盒子 •溯源:纵观历史形成游戏中女性现状的本质;3. 灰盒子 • 她朝:女性主义的努力与展望未来性别公平。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吴靖

编辑 / 付虹羽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设计策展 策展实验

1185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