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设计江湖」回顾丨辛向阳:设计立场的背后是设计信仰

原创 2023-04-15

2023年3月8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长聘特聘教授、XXY Innovation 创始人辛向阳做客「设计江湖」。以下是根据现场对话梳理的简要概述性回顾,与读者们分享。

辛向阳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XXY Innovation 创始人


01

Q:请辛老师聊一聊自己的经历?
A:生命中的贵人是自己,真诚是最重要的。

我的经历可能对今天在场的任何一个同学都没有(直接)借鉴的价值,因为我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遇到了太多贵人。我一方面在感恩他们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我的生命中有那么多贵人。


后来我来到内地工作后,我也很希望无私地将手里的资源和机会同身边的年轻人们分享,希望他们也可以获得成长,成为一个让别人尊重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选择帮助的人一定是特别让我放心的人,帮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为其他人的付出。而且我一定是不计回报的,因为我在生命中遇到的贵人都是不计回报的。 


这样很多次之后,我意识到一件事情: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是你自己。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贵人。你能够让他放心并不是因为你们之间存在利益的互换,而是他看到了“这个人值得我去为他做这些事情”。在高人面前,其实你是透明的,所以真诚最重要。



02

Q:您如何看待“设计信仰”?
A:我们的设计立场决定了原则如何设定,而设计立场的背后写着我们的设计信仰。

现在讲以人为本的设计(human centered design),有那么多不同的human,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龄、性别……那什么群体的需求是我们最后要满足的需求呢?这个需求其实没法完整量化。我们在企业环境、行业竞争等特定的语境下,会进行用户场景的需求的量化,但实际上不同群体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这个问题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这一点成为了现在的主流的困惑。


So there is no truth,no right and wrong. 包括post-human也是一样的道理,那我是先满足小蚂蚁的生命需求,还是满足街边植物的生长需求,还是解决大熊猫等濒危动物的安危问题?只能说我们是在特定的场景下,做了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我们的设计立场决定了原则如何设定,而设计立场的背后写着我们的设计信仰。


再往上说大一点,现在全世界很多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面临着信仰危机。举个例子,LGBTQ的问题为什么在今天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毫无疑问与技术条件、互联网、自媒体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融合潮流相关。总体来看,现在开放和融合成为全球的主流,而在开放和融合中,人们的观念和信仰就发生了改变。大到不同的文化群体、不同的人种,小到我们个人,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depends on what I believe.


这给设计带来的挑战是:你不知道什么东西是对的,似乎很难做得好设计。利益相关者之间有两类非常典型的冲突,一个是社会与商业之间的冲突,另一个是企业和个人决策过程中的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之间的冲突。而设计师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帮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找到最合理的立场的支点。我们在特定语境下,面对特定社会群体,解决某一类特定问题时,“选择什么样的设计立场”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以商业利益为主,同时兼顾社会利益,还是以社会利益为主,例如通过公共的机构去提供一些特定的服务……这是设计的社会运营,对设计师的要求会比过去更高。


03

Q:辛老师提到过XXY Innovation的目标其实不仅是帮助企业实现商业上的成功,而且是找到企业的使命;不是为了让产品有更好的使用体验,而是让它的意义感更好。您觉得这件事执行起来有多难?
A:中国的企业并不缺乏能力与执行力,重要的问题是企业的发力点与方向。

Not easy, but very rewarding. XXY Innovation的使命,是帮助企业理解智慧的力量。中国的企业不差能力,但企业的能力和执行力应该用在什么地方,是非常值得讨论的战略问题。


我为华为公司做咨询时,问他们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的使命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我们要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说你们把微软拿出来看看。巧合的是,微软是“Our mission is to 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 ”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价值传播策略却又截然不同。任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更好地运用自身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源,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盈利、能够创造社会价值、能够带领行业整体健康发展、能够成为命运共同体中受人尊重的领导者。2019年,我在华为“用户体验技术大会”作报告时的PPT最后一页是哥白尼的雕像。哥白尼是因为信仰被烧死的,也就是说,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其实和科学、工程是密不可分的。在文艺复兴时期是这样,在今天仍然是这样。


还有另外一个做涂料的企业,原本针对不同的市场和客户群体,有四个不同的技术储备板块。四个板块有四个箭头,每个箭头指向一个关键词:环境、功能、成本和美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原来有四个箭头的时候,其实这个企业是没有特定方向,或价值取向的。后来我给他们改成了两个箭头,企业在慢慢淘汰两个技术路线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上下游体系的构建问题,以此来找到企业的大方向。企业到了一定的时候,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企业很多时候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所以我做设计咨询时更多是带领企业的设计师寻找产品方向。有了大致的方向,再确定产品细节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确定和细化目标的过程。如果你要有能力帮助企业中的人员解决典型冲突(商业利益和社会价值之间,短期利益和长期战略之间),就需要找到他那个特定的决策场景下的决策立足点。



04

Q:目前的传统的设计学科是以造物为导向的,但我们刚刚讨论到的设计师的立场问题好像已经脱离了造物的行为,而上升到 “意义”这个层面上。目前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或者社会环境好像并没有提供一个特别好的氛围,您对我们在这种背景下的意义的建立或立场的探索有什么建议吗?
A:把产品做好不一定能保证你的竞争力;各种新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会出现。

从学校层面来看,我觉得同济设创有兼容并包的氛围,可以包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学术流派。要想讨论信仰,就要允许信仰被讨论;要想讨论立场,就要允许立场被直接讨论。任何事情都有战略语境,而在我看来,同济设创正拥有这样的语境。设创也在逐步推动设计成为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心。我相信同济是种下这个种子的地方。


从企业层面来看,现在的很多企业仍然都在关注产品层面的问题。但现在“产品”存在的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原有的竞争力会消失,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销售渠道、人口红利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少。


因此,接下来的问题其实是organization design。尽管20世纪我们的设计对象很多时候是“物”,包括二维、三维、软件……但我个人认为21世纪的设计对象更多地应该是组织和文化。组织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例如一个公司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公司定位、财务、生态链、上下游系统、人事制度……公司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从运营层面进行设计的。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企业,例如服装企业Patagonia,他们的一个理念是“地球是我们唯一的股东(Earth is now our only shareholder.)”。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吸引消费者的营销口号,而是企业确实会将一部分的销售额投入世界各地的环保项目。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企业”。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企业的社会功能和mission也在发生变化。除了企业,20世纪其实还有很多的政府、私人企业、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非政府组织)还有一系列各种各样的组织都是被设计出来的。


总体来看,在未来,我们有两点机遇和挑战:一是把产品做好不一定能保证你的竞争力;二是各种新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会出现。



05

Q:身边很多同学说感觉我们的工业设计像是在培养产品经理,您怎么看?
A:设计师需要有产品思维。

当然要做产品经理了。不做产品经理,你就是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当你能把那个“所以然”说清楚的时候,你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了。当你设计一个东西,你选择了这个造型,但“这个按键为什么要这样布局,为什么是这种风格?”你要把这些理由都讲清楚。做设计师你要有产品思维,不管是二维的、三维的,最后它都是一个产品。


06

Q:您说在设计中提出问题和提出方案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他们可以同时发生,那我们该怎么界定构建问题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他们的关系?
A:问题即答案。当你把目标弄清楚了,就基本有了答案。

我之前做过一个项目,项目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确定目标的过程。项目开始,企业的诉求是围绕三个群体,青少年女生、30岁左右开始体重管理的职业女性和50-60岁初老女性,寻找运动领域新的机遇。我所在的小组,研究的是50-60岁初老女性。结合桌面趋势调研和前期用户访谈,我们发现并决定针对五十岁的妇女群体可能出现的一些类似腰疼、膝盖疼的一些问题,寻找产品机遇。界定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方案的方向性目标。再往下推进,查专利,哪个专利最少就意味着机会最多。当我们建构问题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排除了很多解决方案,甚至方案的雏形也开始出现了。过程中,有很多不断更新对问题的理解,重新确立目标的时候,建构问题和提出方案不是线性的。目标的不断明确和细化的过程,就是解决方案不断明晰的过程。当然了,在实际项目管理的时候有很多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时间节点,给人的印象感觉好像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但实际上并不是。


07

Q:现在很多消费品其实是符号消费,我们从哪种角度介入,确定此符号是否对用户有意义?是否可以从媒介切入?
A:身体、心理、信仰和社会因素无法分开。现在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对性别的关注,产品的社会标签,与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都需要考虑。


08

Q:工业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看似类似,但工作方法和思维理念感觉像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A:交互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产品思维的,但二者之间缺少一个共通的工具。

这取决于做交互的人如何理解交互。交互解决的不止是interface,交互解决的是某一个特定场景下一个任务执行的流程设计,而这是需要产品思维的。产品思维的很多特征和理解用户是关联在一起的,如果所有人的重心都放在用户上,那应该会有一套相对稳定的平台语言。不能很好的合作其实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个共通的工具。



09

Q:我们的教育正在转变期,在这个时期您建议学生怎么去学习?
A:扩大视野,辨别通识和技能。

作为设计师要关心社会,要看新闻。设计师自己要有生活经历,但每个人能经历的事情是有限的,而在看新闻的时候其实是在经历别人的生活。不要等到做项目的时候才看。看多了你就会找到看似不关联的事件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要知道哪些能力在未来的成长中是通用的能力,哪些是特定的技能。一定要会辨别通识和技能。设计最后比的是如何帮企业找到合适的价值立足点,如何在短期、长期的利益间找到支点。当你的视野扩大了,你就不会害怕改变。







关于「设计江湖」

「设计江湖」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自2016年3月起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该课程通过系列讲座的形式开展,是面向学院所有专业方向学生的通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勾勒未来职业生涯的轮廓,使学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有相应的准备,并更主动且有目标地利用各种机会学习锻炼。
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开展职业规划类课程,是学院的一次全新尝试。「设计江湖」也因此被同学们贴上了「创新课堂」的标签。该系列讲座邀请的主讲人囊括了学界名师、业界著名设计师、企业高管、创新创业者等大咖级人物,让同学们在步入社会前就有机会与名家、名师、名企面对面;主讲人分享的话题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围绕职场接地气;讲座现场的随时互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如何规划未来职业生涯、了解相关专业岗位对能力及水准的需求、明确个人职业取向与定位、了解未来发展空间;系列讲座带来的隐形成果是使更多同学了解到如何客观评估自己的技能,从而发现自我价值,同时,为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目前,这门创新课堂已经成为学院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场记 | 孟子聪 陈思伊
摄影 | 胡沁萱
排版 | 杜雪怡
编辑 | 榴莲
责编 | 雪青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设计江湖 设计立场

1982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