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上音助力“上海之春”,成就沪上演出“小阳春”
-
原创 2023-04-16
责无旁贷勇挑重担
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2023年初春,日子渐渐如常,上海的演出市场,也亟需一股强劲复苏的力量。大众期盼已久的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挺身而出”,从往年惯例的四五月“紧急提档”至三月中旬开幕,并用42台主体演出、12项主题活动以及多项展演活动,如愿为这座亚洲演艺之都带来了“小阳春”。
众所周知,自“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创办以来,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主要承办单位之一,上海音乐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责无旁贷,勇挑重担,以极大的责任感投入到了本届音乐节的开闭幕式重要演出及各个版块,既充分展示了上音的专业高度和推新力度,也用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富想象力的创新动作,将上音和“上海之春”的辐射力延伸至全国,为全国音乐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为西部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一座高水准的国际舞台,践行了蔡元培、萧友梅、黄自等先生当初确立的上音“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办学使命。
今年的“上海之春”,首次选择在上音歌剧院开幕。三位跟上音有着深厚渊源的音乐家——“七一勋章”获得者、上音杰出校友、作曲家吕其明,中国音协主席、上音特聘教授、作曲家叶小钢,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协主席、上音院长、歌唱家廖昌永共同登场,依次给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象征“留声机”装上唱片、搭上唱针、摇动按钮后,乐声如潮水,喷薄而出,倾泻进剧院内每一位观众的眼中、心里。
正如三位音乐大家的通力合作,在演出市场重启的关键时刻,上音人义不容辞地“全链条”参与了本届“上海之春”几乎所有的重大项目。在开幕演出《复兴的大地——献给新时代的交响诗》中,从创作到演出,都活跃着当下上音人的身影。
上音民乐系副主任、作曲家刘灏接受委约,和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赵曦共同创作这部包含序曲和8个主乐章的重磅作品,其中,第1至4乐章由他创作。在创作中,他将“谱写中国伟大复兴的图景”与“扎根于人民的音乐”完美融合,以人民可听可唱的主旋律为主,在音乐性上又有颇多创新,“其中有独唱、重唱和合唱,像其中的八重唱,就非常有特色。”
在演唱阵容中,上音声乐歌剧系主任方琼和青年教师、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以及青年教师、女中音歌唱家董芳等一起登台。他们都对“上海之春”的舞台非常熟悉,今年却又有了特别的意义。方琼说,自己对“上海之春”有着特别的感情,“我上世纪80年代还是学生的时候,就是通过这里迈向了更大舞台,这次我们和作曲家之间不断磨合,不断修改,一直持续到演出前,就是为了呈现更好的演出效果。”
除了名家,上音还有不少优秀的学生也受邀登台,体现了学校“教创演研一体化”和“大中小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业界肯定。“00后”的上音竹笛专业学生郑迪和“05后”的上音附中巴扬专业学生刘弋维都是这样的代表,她们接到演出任务后,开幕前的一整个月都在不断练习,“希望在这个重要的舞台上,发出当代年轻人的声音,而与这些前辈、师长、杰出艺术家同台,也会是自己艺术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闭幕展演——合唱音乐会《海上之声人民之城》中,上音人也是大放异彩,引起了不少媒体和观众的注意。上音音乐教育系混声合唱团和上海音乐学院阿卡贝拉社团,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分别为市民带去了《I Got Rhythm》和《这世界那么多人》,专业水准和合唱爱好者们,共同展现了上海合唱的群众基础。音教系副主任、上海音协合唱专委会副主任王海灵在闭幕展演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些多元化的作品和风格,集中体现了近十年来市民文化活动的丰富和上海合唱事业的迅猛发展。
本届“上海之春”紧紧围绕“圆梦新征程”的主题,着重强调力推新人新作的办节宗旨,创新性地设置了“闪耀新星”这样的新版块。这个新版块,正是由上音和上海音乐家协会共同创意策划的。
3月20日晚,两场演出在上音同时开场,颇有深意。上音歌剧院内,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复兴的大地——献给新时代的交响诗》,名家汇聚,大气磅礴;贺绿汀音乐厅内,《闪耀新星——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专业院校优秀学生专场展演》,青春力量,朝气蓬勃。这是一次舞台的对话,更是一次艺术的传承。“在上海之春推出‘闪耀新星’展演,是围绕我们教育的本质展开的,我们期待青年艺术人才,通过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又是以孵化为己任的平台上锻炼自己,尽快成才。”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音院长廖昌永说。
廖昌永介绍,自己和上海音乐家协会及上音的同事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上海之春”这个孵化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终,“闪耀新星”系列应运而生。“我们计划每年邀请四至五所国内专业音乐院校优秀学生代表,在音乐节期间来沪举办专场展演,用三年时间覆盖全国十一大音乐专业院校。”
今年,来自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所专业院校的学生代表,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分别带来了《“春日歌语”张群航独唱音乐会》《Liederabend 德国艺术歌曲之夜:金麦克和王博》《武汉音乐学院管弦乐音乐会》《第11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获奖学生与上海爱乐乐团音乐会》四台专场音乐会,涵盖了声乐、管乐、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不同艺术形式。这些受邀前来展演的专业院校,都带来了他们的高水平优秀青年人才,其中许多人揽获众多国内外大奖。
廖昌永说,在上音牵头发起成立“长三角区域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联盟”后,这个模式被证明是成功的。“联盟发展得非常好,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模式扩展到全国,推动国内11所专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他说,近年来上音通过“教创演研一体化”方针,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为全国专业院校的专业学生创造相互切磋交流的展示机会,既是上音的责任,同时也为上海搭建了更加专业宽广的引才育才平台。
除了“闪耀新星”,“上海之春”新人新作的展示平台“艺青春”,今年也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了第二届的专场音乐会《艺青春——乐动心弦:上海青年艺术家弦乐专场音乐会》。下半场音乐会,青年小提琴家、指挥家吴正瑜携手上音弦乐团演奏了多个经典,而来自上音附中的八位天才少年,则齐奏了高难度的经典炫技作品《纳瓦拉舞曲》,这些上音新人,在音乐会上大放异彩。
上音的名家,也在主动为年轻人铺路。3月30日晚举行的《传承·创新·融合——孙铭红与他的学生们双簧管经典作品音乐会》,以上音管弦系双簧管教授孙铭红四十年教学轨迹为脉络,由孙教授带领学生同台献艺,希望通过“以演带教,以教助演”的模式让优秀的人才和作品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对新人来说,‘上海之春’是非常重要的锻炼平台,我们有责任为学生们提供成长的空间,提供这样的展示舞台。”孙铭红教授说。
事实上,正是因为上音不遗余力扶持新人的传统,双簧管演奏艺术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上海地区的双簧管演奏水平和教学成果近年来在演奏系统化、教学理论化、科学化等方面突飞猛进,呈现出多元化分类培养人才成果。国际双簧协会董事局双簧管主席姚桑琳也特意从香港飞来上海参加这场音乐会,足见国际双簧管业界对上音的看重。姚桑琳在致辞中说:“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双簧管专业的教学和演奏水平,是真正和国际接轨的水准,而且相当国际化!”
这,正是力推新人新作的意义。
本届“上海之春”,是上音拆除校园围墙,让大学校园融入街区之后第一次举办的音乐节。来上音歌剧院或者贺绿汀音乐厅看音乐会,顺便在“音乐城堡”等多座历史保护建筑之间徜徉,感受音乐街区的春日暖阳,成为很多市民和观众的一种选择。
“高校要通过校园开放,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目标,与周边单位、地标等充分融合,形成多维度的城市文化空间,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打开校园围墙,就是希望把学校的文化资源分享给更多百姓,让大家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艺术氛围。”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院长廖昌永曾向媒体表示,上音始终秉持“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办学理念,既要培养职业音乐家,也要肩负起城市文化建设的责任。
上音提了很多年的“打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用学术成果服务社会”,在物理上已经实现,而上音服务社会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上音的“音乐开放周”已是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今年的开放周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在此期间,学校特别策划一系列表演形式多样的活动、音乐会、讲座、排练、参观等内容,在校史馆、艺术实践展示厅、教室以及上音歌剧院、贺绿汀音乐厅等场所举办,采取预约领票、向大中小学定向开放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学生开放。
东方器乐博物馆今年举办了主题为“寻访都市深处的印尼宫廷音乐”活动,以及《寻访东南亚乐器》《中国民族乐器——“笙”》《对话国乐琴童---上音附小附中优秀学生音乐会》等讲座和音乐会。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导赏、讲解和演出,让市民感受音乐之美,提升观众音乐素养。
开放周期间还举办了当代音乐剧场《与古为新》《火热大提琴乐队音乐会》和《春天的律动——上海音乐学院民乐新人新作专场音乐会》等3场音乐会,让市民感受到了音乐之美;除了音乐会,上音还向上海相关音乐院校师生开放了部分精选课程,开放“上海之春”参演项目的排练过程,积极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
同是上音传统的,还有由上海音乐家协会和上音联合举办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会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这项活动的意义,旨在推动对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会策划管理、音乐审美接受等领域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朝聆赏高层次发展的同时,加强音乐艺术理论的研究及实践,更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有效引导市民聆赏音乐会。
作为今年“上海之春”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市教委,联手各大文艺机构推出上海学生音舞展演,包括了交响乐、民乐、舞蹈和合唱四场。其中,上音作为最重要的承办方,无论是组织、搭台还是宣传,都在积极主动地用专业服务学生,为他们提供高规格的舞台,让这次展演活动成为全市青少年才艺的一次集中展示,充分展现上海学生的文艺特色和青春风采,体现了上音的“美育领头羊”作用。
作为全国知名的音乐专业院校,近年来上音不断拓宽公共服务的外延。在本届“上海之春”,作为上音“文化润边”的重要成果之一,“守护三江源”大型生态情景音画――《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巡演》登陆了上音歌剧院。这台演出是我国首个以母亲河长江、黄河为主题,以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为主线的作品,演员阵容为100余人团队,包括少数民族非遗乐器、西洋乐器、民族管弦乐团跨界融合创新形式,向世人展示一幅幅鲜活的美丽中国,团结进步的新时代奋进画卷。它也是2021年上音专家团队多次往返上海和青海果洛打造出来的作品,如今已经成为果洛州重点文化文艺品牌项目,并于2022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级而来的“守护三江源”大型生态情景音画――《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巡演》,正是上音这座厚植“红色基因”的学府,通过持续不断高水平创作演出,来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少数民族音乐事业、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体现。
“上海之春一直跟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廖昌永说。他表示自己十分期待上音人,尤其是上音青年,能在成长过程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将一代代上音人的责任感和担当,传承并发扬,“习德、学艺、修身,迎接更好的自己。”
来源:艺术处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郑荧馨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上海音乐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