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未来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的探索与构建| 北师大“未来设计种子基金”项目

2023-04-12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以北京师范大学现有优势学科为基础,根植于艺术、科技、教育的交叉领域,开展在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社科等领域的研究和广泛的跨界合作,以及研究、教育、实践一体化,形成以学科互补、问题驱动、项目导向为特色的教学,设立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设计与教育三个研究方向。


基于以上三个研究方向,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推出“未来设计种子基金”,面向全球遴选优秀创新设计或研究项目。首届“未来设计种子基金”入围的26个设计、研究项目,基于新技术革新及新文化形态建设,具有实验性和市场前瞻性,有助于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设计与教育三个研究方向的延展。


北师大希望通过扶持项目,创造北师大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关于未来创新设计的合作机会,搭建设计学科交流平台,开拓创新型教育合作伙伴,促进北师大设计学科发展、融合。







作为北师大“未来设计种子基金”最终入围项目之一,“未来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的探索与构建”项目从艺术与科技研究方向出发,通过编译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 | Center For Art And Media)出版的学术专著,建构全新视角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研究新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关系,着力探讨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技术、艺术与人文等多个交叉领域的基本问题。


01


请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为什么想要做这个项目?


沈阳:这个项目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已出版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媒体艺术研究成果中甄选出一本学术著作《分子美学》进行翻译出版,以建构全新视角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同时,项目通过组织策划相应的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和研讨会,探讨未来新媒体艺术的可能性及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力。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推动ZKM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开展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拓展。


《分子美学》译著





02


项目亮点是什么?项目进展如何?


沈阳:编译《分子美学》这本著作是我们项目的核心内容,这本著作涵盖的内容很多,其最大的亮点是跨领域艺术表达过程中的转换逻辑与基本原则。每一个转化步骤必须是可逆的,而非主观性的,就如分子音乐一样,并不是我看到分子振动,然后重新创作一个音乐,而是通过不同的设备和仪器转化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体,但是音乐体并不是创作本身。另外,如果创作跟科学逻辑没有关系,反之变成另外一个东西,这样是不能起到启发科学研究的作用,也不可能为创作提供帮助。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也就是说在科技可视化中的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和纯艺术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这个项目最特别的地方,也是中国在这方面最缺乏的东西。


自2020年至今,本项目团队在“未来设计种子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按时优质地实现了全部项目目标,如学术著作《分子美学》的翻译和出版、部分文章在核心期刊杂志的发表以及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和研讨会活动的如期举办。目前项目已经进入结题阶段。




03


我们了解到,之前你们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了分子美学展览,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展览


沈阳:这个展览是以《分子美学》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来策划的。整个展览分为八部分,每一部分展出的内容都能与《分子美学》这本书中的内容一一对应。


展场中间的悬挂物,展示的是23个改变世界的分子,包括富勒巴克球、反应停、青霉素、吗啡、阿司匹林等23个分子图。通过分子结构图的形式展示,在每一张分子图下面附上二维码,观众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每一个分子的运动轨迹和详细介绍。另外,观众可以戴上3D眼镜来感受每一个分子图的立体效果,从而获得更多元化的视觉体验。


整个展览以23个改变世界的分子的悬挂物为中心,展出了《分子美学》书中的七部分核心内容。第一部分——分子美学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子之美;第三部分——材料之美;第四部分——形式和资源;第五部分——跨界和转化;第六部分——探讨与设想;第七部分——结构之美。


展场图节选




04


这个展览的效果如何?您希望项目出版的书籍《分子美学》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沈阳:这个展览是项目所开展的学术活动。展览开幕后,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持续报道,其中包括光明日报、雅昌艺术、搜狐、新浪、艺术头条、MANA等。展览还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我们通过举办研讨会的方式开展了关于美学与科学之间新的对话,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分子美学》这本著作是我们项目的核心内容,我们希望通过全新视角重新定位新媒体艺术的学科地位,同时开阔新媒体艺术学科研究的国际视野。

 

展出作品节选




05


为什么申请未来设计种子基金?您期望本次申请的种子基金项目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沈阳:ZKM在2011年至2013年间举办“改变世界的分子”展览,我们项目组成员赵令杰老师当时在现场看过这个展览,对展出的原作感到十分震撼。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ZKM后来出版的《分子美学》,是2011年研讨会的后续产物,集合了学者的论文和艺术家的作品,旨在建立分子科学、视觉艺术和音乐的最新发展之间的联系。


项目组希望通过翻译《分子美学》这本书,为国内从事艺术领域和科技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个研究样本,从而促进我国科技和艺术的不断融合和发展,这是我们申请“未来设计种子基金”的初衷。同时,我们也希望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之间搭建交流的桥梁,促进二者共同建构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和学术话语平台,探讨未来艺术与设计的更多可能性,引领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方向,为中国新媒体艺术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维度的艺术哲学理论与视觉支持。


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在京举行">相关报道:当艺术在不可视和未知的世界里——《分子美学》新媒体艺术文献展在京举行



项目主创人员简介





沈阳


2007年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艺术系,副教授。


出版著作(部分):

《史料与史识——摄影术传入至今的中国摄影书写Material and Idea: Chinese Photography History 1840s-2011》 ;

《中国造像·创意摄影精品解读》;

《摄影基础》;

个人学术专著《她的声音:沈阳作品》;

《分子美学》。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三个研究方向


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

Design and 

Future Production /  Lifestyle


面向未来生产、生活方式

及未来社会形态的综合性设计


“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在新型互联网文化、智能化社会及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基于对技术变革主导的未来文化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探索,推动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的设计教学与研究。该领域的研究注重人文精神和技术伦理,衔接设计美学与智能制造,涵盖文化生活与生产实践,专业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等已有专业方向;拓展未来生活方式研究、未来人居环境设计、未来体验设计等具有前瞻性专业方向。


艺术与科技

Art and Technology


面向前沿问题的概念性研究


“艺术与科技”基于科技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的全面拓展,对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设计、交互设计、人工智能可视化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前沿方向进行概念性探索与实践。该领域的研究对接国际前沿学科,争创一流学术研究成果,以前沿问题为导向,以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模式的技术性变革为基础,坚持可持续性创新探索。


设计与教育

Design and Education


面向设计专业的教学及

未来设计教育发展方向研究


“设计与教育”是在教育学领域所作的创新研究,旨在培养未来设计所需的新型人才,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该领域研究面向设计学科的教育规律研究,青少年“设计思维”,中小学“美育教育”以及教育场景(校园、教室、桌椅、教具、服装及其他教育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该方向研究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突出师范类院校特色,开创设计跨学科教育的新方向,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编辑  |  文 雅       设计  |  董姗姗

责任编辑  |  余晓瑜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190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