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观点|“生态”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力量

2023-04-01




编者按:

2023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以“生态融合”为主题。对“生态”议题的火热探讨,不仅出现在本次展览中,亦贯穿在刚刚盛大开启的,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的系列展览中的三大展览,它们包括:“合成生态-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生态融合-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以及“生态远见计划展-生”。今天恰逢2023年「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的盛大启幕日,展览将与论坛协同构造出针对世界面临生态危机的全球讨论场,回应时代变革与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家们将“生态”作为技术辅助与创作媒介,进一步拓宽了展览的边界,带来了崭新的审美体验,为今天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带来了更多的变化与可能。由中央美术学院策划主办的2023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以“生态融合”为主题,邀请15位中外媒体艺术家,通过多形态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来描绘其心中对“虚拟与现实”“科技与自然”“表象与本质”之间关系的阐释。展览试图深入剖析极速演变中的媒体艺术新趋势,介绍国际上正在发生的媒体艺术新形态,这些精心挑选的作品无论在观念上,还是数字技术研发上,都是艺术家运用“媒体”进行观察和思考的重要艺术探索。




“生态”成为全球重要议题



一段时间以来,对地球生态问题的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生态”成为全球各个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危机中,多种学科领域参与其中,共同进行保护地球的行动。


AR Tech《永生》系列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弃物这三大全球环境危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科学家们带来了众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例如,新能源与新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已使高污染能源的使用量逐步减少。可以说,科技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虚幻城市”AR艺术展

池田亮司  the planck universe [micro]  声音影像装置


文化、建筑、艺术等领域也作出了回应和努力。摒弃过去文学中人类中心主义情结的生态文学,以文字方式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关系;以米兰垂直森林与CopenHill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在满足减量、环保、健康、长效四个生态建筑学要求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大地艺术”“地景艺术”“生态雕塑”等艺术形式,正借助作品来探讨人与生态环境的话题,正如孙振华教授所说,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要将绿色、环保、可再生、可持续的生态观念贯穿在艺术创作中”,以艺术的方式推动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是在当今科技融合与发展、新媒体技术的进步、艺术创作内容与形式极大丰富的背景下,以构建艺术、科技等新兴媒介为思路,试图跨越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搭建创新与实践的艺术展示平台,形成交叉实验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人类往美好方向探讨和努力的思考。本届双年展以“生态融合” (Ecological Integration) 为题,旨在探讨“共生本体” (symbiotics) 的生态纠缠,同时借由“融合”这一隐喻,重新审视各种生态类型与系统之间彼此复杂、而又联系紧密的依存共生关系。今天人类社会在与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冲突中不断发展,尤其是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生态之间的碰撞逐渐显现,希望通过生态融合的理念,研究人类与不同生态之间的交融,实践自然之间、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行业之间形成新融合的可能性。透过数字技术等新兴媒介,共同探讨人类、科技与未来的深刻议题。


CopenHill




生态与新媒体艺术的渊源



生态与艺术的融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即便是在新媒体艺术领域,“生态”也并非是一个完全崭新的主题,而是贯穿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以植物象征自然生态的方法早有尝试。1974年白南准的装置作品《电视花园》(TV Garden)将各种尺寸的视频监视器放置在一丛植物中,监视器播放着《全球槽》(Global Groove)。在这片“花园”中,白南准使用了多种新媒介,创造了早期装置艺术的沉浸感。通过这个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了对自然与人工关系的探讨。


白南准 《TV Garden》 1974


早期“生态”被艺术家用作单一的视觉元素。约翰·惠特尼(John Whitney)在1975年创作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实验作品《阿拉伯花园》(Arabesque) 。在这件作品中,自然物被抽象化,作为图形创作元素参与其中。


约翰·惠特尼 《Arabesque》 1975


事实上,在进行计算机的绘图研究之初,“生态”便以人工生命的概念被包裹在作品中。1982年河口洋一郎(Kawaguchi Yoichiro)的作品《成长模型》(Growth Model)运用演化原理并进行电脑程序设定,使图像中的生物永远处于进化之中。可见利用生成艺术演绎生命进化状态的创作方式在历史中也早有出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生态”逐渐成为主体创作的媒介。1994年肯·戈柏(Ken Goldberg)的《远程花园》(Telegarden)是远程遥控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全世界的观者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为花园播种和浇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被链接。“生态”在作品中以真实的生命形式与观者发生互动,并且在以生态作为创作媒介的同时,人机互动的交互特性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也开始显露出来。


肯·戈柏 《Telegarden》 1994


VR技术的出现让“生态”开始与沉浸式体验相融合。加拿大艺术家夏尔·戴维斯(Char Davies)在1995年创作的《渗透》(Osmose)是一件交互式虚拟现实环境装置,观者使用头戴式显示器,身体借以沉浸在虚拟森林中,观者可通过调节呼吸来控制身体的沉浮。“生态”在这件作品中成为虚拟景观,通过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再现,促成身体与作品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态”更多作为被广泛探讨的社会话题介入新媒体艺术作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更多的新媒体艺术家将“生态”作为艺术项目主题,2010年《绿云》(Nuage Vert)用激光投射技术实时描绘夜幕中的化学排放污染物,将环境问题具体化、可视化,直观展示了环境污染的危机。


“生态”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对今天来说有着重要的启发性。历经数次演变,“生态”从早期仅被艺术家们用作视觉元素,到逐渐成为创作主体媒介,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继而成为作品探讨的重要话题,并依托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形式。尽管这些探索并不都是一直延续下去的,有的艺术家也只是在一段时间内从事这样的实验,但是他们共同为未来的艺术发展方向打开了新的探索空间。




“生态”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内容



“生态”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内容,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维度与表征。新媒体艺术作为融合了科技、艺术、人文的交叉领域,有无数可能性在等待着被挖掘,艺术家们在探索可能性的过程中将“生态”作为艺术创作内容,通过作品来展现他们的视角与观念,如今“生态”成为全球重要议题的背景下,“生态”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态”构建了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重要观念。伴随“尊重自然”“去人类中心主义”“万物都是地球的主体”等理念的发展,新媒体艺术家们将其作为创作的观念来源,产生了新的灵感与实验。在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艺术家阿里尔·布斯塔曼特(Ariel Bustamante)、艺术史学家卡拉·马基雅维罗(Carla Macchiavello)、建筑师阿尔弗雷多·蒂尔曼(Alfredo Thiermann)和电影制片人多明加·索托马约尔(Dominga Sotomayor)等创造了一个沉浸的视听装置,由某种生物材料制成的屏幕展示了泥炭地的变化影像。这件作品无论是影像内容,还是媒介材料,都表达着对自然生态的敬意,“生态”作为观念启发创作的同时,也借助新媒体艺术作品向观者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与观者产生了一次关于探讨生态和人类关系的对话。


邱宇 《微·声》 2021


其次,“生态”成为新媒体艺术重要的视觉媒介。图像具有的直观属性让艺术家喜爱将象征“生态”的物体作为作品的视觉部分,“生态”作为被观看的客体,艺术家更重视其生成背后的逻辑与意义。例如在2023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的作品中,邱宇的作品《微·声》中,人们可以通过观测植物体的微观世界、聆听其谱写的“交响乐”,发现它美丽且迷人的“生命宇宙”;乌尔夫·朗海因里希(ULF Langheinrich)的《消失的陆地》则借助工业式算法生成的噪音、位移线条及海浪的视听影像,让观者身处在一种凝胶状、易碎,却又弥散着锐利感的暗物质海洋;费利西蒂·哈蒙德(Felicity Hammond)在《泻湖》中用世界各地的照片制成动态拼贴视频,展现了一个她想象中的海滨城市……“生态”正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成为众多作品的视觉媒介,传递着艺术家的的生态观念与想象。


费利西蒂 · 哈蒙德 《泻湖》 2021


第三,“生态”为新媒体艺术家启发了新的创作方法。当下对“生态”话题的激烈讨论推动着艺术家们持续寻找新的突破口,以新方法、新视角阐释创作理念,艺术家黑川良一的作品《重构》便尝试从建筑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自然与人造的关系。作品通过激光扫描出建筑、废墟和自然的3D数据,将这些数据扭曲并重建。废墟、被自然侵袭的建筑和年久失修的建筑被动态叠加和重建,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散发出自然和艺术的力量。在某种意义上,“生态”成为了灵感之源,启发作者探索出新的创作视角及方法,赋予艺术表达以新的可能性。


黑川良一 《重构》 2020


第四,“生态”衍生出新的新媒体艺术互动体验。伴随着可触式界面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在今天的新媒体艺术中,交互性几乎成为了艺术作品中的必备属性,于是交互与反馈成为了构成作品的重要部分,在2023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马克·李(Marc Lee)的《我曾经的家园》是一件实时互动的作品,观众可以实时通过谷歌地球不断飞往世界上各个精准的位置。那里的人们将动物、真菌和植物的观察结果拍下,传送到iNaturalist.org,在同一个国家过去30年内发生濒临灭绝或已灭绝的物种会通过RedList.org实时自动添加,观众在显示屏上实时看到世界上多样的生物图像,极具警示意味。众多新媒体艺术家们在以“生态”为议题的探索中创造出观念与形式相契合的交互方式,互动体验的过程本身也在不断影响和塑造着艺术表达,引发观者深入思考。


第五,“生态”已经成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内容,甚至工具。艺术家的创作行为是一个从想法构思到形成展示的完整过程,“生态”作为创作内容,以上述观念、媒介、方法、互动等形式贯穿始终,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创作工具,工具作为实践性行为的一部分,它会产生其自身的不同视角,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艺术家们使用这把工具探索出了多种多样制作作品的新方法与艺术手段,使“生态”成为构建从虚拟想法到展览实物的重要桥梁。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以“生态”作为内容的新媒体艺术不仅在尝试提出问题,也在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持续探索。新媒体艺术家们在面对生态议题的思考中,向全人类提出了众多相关问题,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创作,于是作品成为了问题表达与回应的媒介。在以艺术语言探讨人类、其他生命与生态环境关系等问题的过程中,关于问题解决方式的思考也融入了作品内部,艺术家们也在努力将艺术作为方法,用来解决生态问题。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作为视觉艺术被观众注视,成为一种通道,链接艺术家与观众的思绪与想象,于是带有深刻思想与启发作用的作品能够从意识形态上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教化意义;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作为科技、生物、人物等多种领域的集合体,具有潜在解决问题的强大能量,艺术家们正朝着用艺术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方向作出努力,并在尝试过程中探索出了艺术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作者陈慰平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逸轩系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生

此文章发表于《艺术与设计》2023,1(02),第152-156页




主编|朱莉

审校|王姝

排版|杨柳青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央美院艺讯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数字技术 生态融合

3105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