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阿那亚友邻来信 | 爱是有一天,我们微笑作别

原创 2023-03-28



编者按:                                  

3月18日,电影《脐带》在中国内地正式公映。阿那亚包场邀请邻居们观影之后,四期业主“维尼像太阳”给我们发来一封信。她前后看过两遍《脐带》,情真意切地写下了自己的观影感受。电影里的母亲,让她想起了自己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也想起了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由”时刻。

感谢这位业主的分享,我们也想把这篇动人的文章分享给更多人,愿大家能在这部温暖的电影里,收获更多力量。



文/ 维尼像太阳(四期业主)


我的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强悍的代名词。


一双小脚、目不识丁,在全家从城里遣返回乡、甚至受到亲人的白眼时,撑起一个家。现在我无法从细节还原,她是如何软硬兼施、灵活地周旋在大队干部和复杂的亲戚邻里之间,不仅成功要回了已经被分给贫农的祖屋,还照顾多病的爷爷、并把5个孩子一一送出了农村。


她在家中的威权,从不曾因肉体的垂垂老矣而崩解。80岁前后,她因摔倒多次骨折卧床,又总是在三个月后坚强地站起来。直到第N次撞到头部,才开始了阿茨海默症的退化之旅,从记忆衰退,到意识、吞咽甚至呼吸逐步衰退,就像等待极夜,终于有一天,人生迎来永远的黑暗。


但其实,她留给我的最后印象,不是那些强硬或脆弱,而是一张明媚温柔的笑脸——与她相处的二十几年里,我只见过那一次。



那是在她已经忘记我们之后,她的婚姻和她作为母亲、祖母的一切。记忆停留在16岁,她还是寄养在姥姥家的少女,脸上的皱纹那一刻都是温柔舒展的,她眼睛里透着不合年龄的羞涩和一些不安,喊着自己的儿子“大哥”:“已经中午了,我不能在你家吃饭,得赶紧回家了。”那一刻,是难过,也很意外,原来我从不曾想到她在变得强悍前,也有过生机勃勃、温柔明媚的时光。


这样一个中国女人的形象,那种神情的灵光闪现,我在巴德玛脸上好像见到了。电影里的娜仁左格虽然已经生病,但太多细节透露出,她是一位“正常”时勤劳善良的妻子和母亲。


她理解马头琴对小儿子的意义,“那时候一直在外面忙,还好他有音乐”;她关心那些迷途的牛羊,甚至是蚂蚁,这也许就是曾经日复一日的工作;她搂着丈夫的旧袍子不再争辩,也许触动了某些朦胧的记忆;包括大儿子最后喝光那碗齁死人的奶茶,也影射着母亲几十年操持家务的时光......


可是,只有她在草原上翩翩起舞时、在聆听那些儿子捕捉到的草原的声音时,身处天地之间的一些时刻,她脸上才浮现出轻松,甚至是一些俏皮——不是作为母亲或妻子,我想那些神情也许更贴近记忆的“生死树”下,那个尚无忧虑的年轻生命吧。


一个人可以有那么多切面,投射在不同人的眼里,呈现出不同的“我”的影像。那么我们自己,关于“我”,想要的又是什么答案呢?


娜仁左格当然是爱她母亲的角色的,电影里她少有的清醒言语都是在与儿子的相处中。她抚着大儿子的后背,所遭遇的禁闭、粗暴都全部理解。“我的儿子,你太累了。”那一刻,母亲的形象立体起来,深沉节制的情感,不再是刻板的病人。还有她恶作剧地用绳子把两个儿子缠在一起时,究竟是病着还是醒着?都可以解释,因为爱的出发点并没有变化。


而电影的戏剧化,恰恰源自遗忘。我觉得,正是因为病症而忘记自己的社会身份,娜仁左格才开始了自己的自由之旅。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利用早晨的一段碎片时间去公园。身体健康是初始目的,最终发现更重要的是精神疗愈。宝贵的半小时,我不是谁的妻子或者母亲,也不必思考日常的种种琐碎,甚至不必想自己是谁,眼里只有玉兰花苞每天的变化、麻雀为什么总爱在某棵树上聊天。我想,这也许就是属于我的“心灵自由”时刻,当身份背后的责任让人厌倦或者窒息,逃离就是获得自由的出口。



第二次观影时,我还产生了一个跑偏的疑问:回到儿时的故乡、见到故去的父母,这是来自真实的濒死体验,还仅仅是对“回归”的经典象征处理?亦或者,唯有面对故乡、父母这些“强大”的庇护,母亲们才终于可以承认自己的柔弱,体会到被呵护的安宁?


两次观影的泪点,都在母亲尿床那场戏。儿子安慰她没什么,“小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母亲却突然抱住儿子,说:“爸爸,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一个庇护了家庭几十年的女人,终于卸下了她的盔甲。


像我的奶奶和巴德玛这样的中国女人是不会主动逃离的,她们会把母职的责任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么容我姑且心怀浪漫的想象,她们至少曾在病痛中有过那么一些时刻,回到不需要强大的时光、回到亲人相与的岁月,重温世界的温柔以待。


所以这样看,“脐带”的隐喻还是很不错的。它是羁绊。毕竟只有割断,孩子才成为脱离母体的独立存在。娜仁左格被动“割断”了身份,开启了自由的旅程;儿子阿鲁斯主动割断了绳子,理解了母亲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命最后的追求。


但它更是连接。明线上,阿鲁斯与草原重新连接,“回归”给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认同,阿鲁斯找到了自己的身份。我觉得,暗线上是爱的连接,即便母亲忘记了一切,也不曾忘记自己的亲人。从祖辈到母亲到阿鲁斯兄弟,故乡因为爱的记忆才得以成为故乡就像那棵生死树,生死轮回,却生生不息,这或许就是能够打动中国人的家庭观吧。


作别的漫漫旅途,我们会厌倦,但从来不孤单。







THE END

作者:维尼像太阳 | 视觉:关子玉
供图:电影《脐带》
公众号承办:智璞文华



©本文版权归“阿那亚”所有,如欲转载请联系授权






E-MAIL
马|寅|信|箱


如果你对阿那亚有任何的建议、意见、投诉,或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法,欢迎写信给村长马寅,每篇来信村长都会及时阅读、回复,阿那亚希望和你一起成长。
mayin@aranya.cc







THE QR CODE
感|谢|关|注


度假热线 400-115-5500



人生可以更美 
中国·北戴河新区·
 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APP美好上线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开启美好生活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阿那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电影艺术

1037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