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观展·特稿丨物与非物——对博物馆展览中的一对关系问题的诘问

2023-04-03


主编推荐语博物馆最为根本的载体即是具体的、具有唯一性的文物或自然物证。博物馆展示语境中的策展即以“具有唯一性”的“物证”为本体,将不同类别和属性的物品有序地摆放在一起,反映着某种人与世界、人与过去之间特定的关系。然而,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博物馆以“物证”为核心概念的收藏与展示体系也开始面临新的变化,“观展”栏目将围绕该主题推出系列访谈。

·博物馆的收藏体系是否还局限于实体的“物”?
·展览中该如何展示“物”以外的“非物”部分?
·当展场移动至虚拟空间时,又该如何表达“物质性”?


“策展4:物与非物”第四届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会分为四个板块:#1-概念与定义,对“物”与“非物”的理解。#2-实体空间中,“非物”的展示——媒体技术与空间叙事。#3-虚拟世界中,物的收藏与物的展示。#4-实体空间中,“非物”的展示——社会再现与文化阐释。

在为期2天的研讨会中,21位来自相关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学者与策展人,围绕展览的“物与非物”展开发言与交流,以多元、开放的立场,动态、流动的身份,对博物馆以“物证”为核心概念的收藏与展示体系,展开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广度的讨论,既有学界关于对“物”与“非物”的概念探讨,又涉及实体空间中“非物”的展示;虚拟世界中,物的收藏与物的展示。(点击查看)

图 | “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的线上展厅。整个展览,包括场地和展品都位于一个“非物”的虚拟空间,面对这样一个没有“物”的展览,我们不免开始思考:虚拟空间中是否存在“展示”、如何表达“物质性”?(图源于网络)


针对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物与非物”,与会嘉宾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知,首先来看各个板块的主持人都是怎么说的:

图丨“概念与定义,对‘物’与‘非物’的理解”板块的主持现场,主持人为魏峻


魏峻(复旦大学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于博物馆中的“物与非物”是存在不同认知的,而且彼此之间的认知差异会比较大;包括关于博物馆学未来研究的重心到底是“物”还是“人”这个话题。国内外部分学者认为自新博物馆学诞生后,博物馆关注点存在着从物到人的过程,其实“人”与“物”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博物馆实践中的“以人为中心”不是以“人”去取代“物”,而更应该是在重视“物”的基础上,加大对“人”的关注。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博物馆界更加关注观众对于博物馆的理解、观众在博物馆中的体验,以及观众在参观中的学习效果。

图丨“巨石阵的世界”特展(点击查看)现场在展品旁设置了相关的图文展板,博物馆观众可借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展览内容,从而获得更好地参观体验(图片由杜圣伦拍摄)


抛开这些方面来讲,在新博物馆学的语境下,博物馆作为一个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在发挥效用的过程中,依靠的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对于我个人而言,物和人,物与非物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存在一个从物到人或者从物到非物的变化过程。换言之,博物馆在以前只是单纯的比较重视物,但现在开始向物和人并重、物与非物并重的方向转化。第一天上午的三位嘉宾分享,既有宏观分析,也有微观观察;不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嘉宾都认可了“物”在博物馆的策展活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图丨史家胡同博物馆基本陈列(点击查看)中的一处场景复原,展览想要给观众传递的并不局限于这些物品本身,而是把物品背后的使用者及他们的生活图景这些“非物”的部分也囊括其中(图片来源于史家胡同博物馆)


同时,嘉宾讨论了“非物”的问题,这是一个更能够引发深入思考的话题。嘉宾们的分享中提到从物到非物的转化,以及这种转化促使博物馆重新认知博物馆中的“物”、重新认知博物馆自身的功能和性质,进而指导博物馆后期的展览实践等内容。本次关于“物”与“非物”的话题讨论,不仅使两者在概念上、实践上及相互关系上更加明确,而且能够指导博物馆在未来策展中开拓思路和丰富手段,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

图丨“行走的故宫文化-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展览现场。现场的场景是基于“文物”本体(古画)的数字化再创作,已经脱离了“物”的属性,可被纳入“非物”的范畴。面对这种类型的展览,我们不免发出疑问:历史之物被数字化后的“替身/备份”(可复制)与本体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收藏物的“物质性”是否可以有更加面向当代与未来的、具有普适性的认识?(图源于网络)


图丨“实体空间中,‘非物’的展示——社会再现与文化阐释”板块的主持现场,主持人为陈浩(左一)


陈浩(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认为本届研讨会的主题“物与非物”整个话题就非常有意义。例如,放在20年前,我们可能就根本想不到这个话题;放到10年前,我们或许会想到这个话题,但由于10年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现在不同,在当时提出讨论的话,时机应该还不成熟;但是放到今天,这个话题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即便如此,我认为这个话题放到今天看还是比较前卫的,包括第二天上午三位嘉宾的发言角度完全不一样,听下来之后,我觉得对我本人都是一种启发。

对于“物”我们很好理解,在博物馆的库房里,这个“物”就是藏品;但如果把藏品放到展厅里面,它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就成为了博物馆的展品,与观众建立了一种互动的关系。那么什么是“非物”?我想可以分为显性和隐形两个方面。显性方面,就比方说现在非常热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地方甚至都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博物馆要做这方面的展览,我觉得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讲。

图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览现场(图源于网络)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信息会通过多媒体等载体与展览进行一种交融,最终传播出去,因此相较于以往的博物馆展览,现阶段的展览所涵盖的信息量更大。而且从形式上讲,数字信息的引入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作用。现在的博物馆观众中年轻人很多。根据我的了解,一些做得好的大中型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18岁到35岁这一群体,其占比基本上能够达到或者超过70%。因此,当数字信息用多媒体形式进行传播的话,就更为接近年轻的博物馆观众的习惯。这就是我刚刚提到的显性的“非物”。

图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图片由赵毓拍摄)


还有一种无形的、隐性的“非物”。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陈列展览,传播的仅仅是一种知识,例如自然博物馆做一个蝴蝶标本的展览,传播的是关于蝴蝶这种生物的知识。对于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来说,他们举办的展览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该主题具体通过物境、情景,通过物的组合进行呈现,进而传递一种思想,我觉得也是博物馆中的一种“非物”。

所以说在当下,我们怎么样把“物”完美的呈现给观众,怎么样把“非物”和“物”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从而使我们展览更为百姓所喜爱。我觉得对于博物馆来讲,要走的路还很长。


图丨位于美国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将公开发布并长期保存的Apple Lisa源代码,包括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源代码、系统属于数字遗产,是没有物理性质的“物”,具有可复制性。面对这类“物”,博物馆的收藏边界在哪里?如何收藏?如何调整(或是重构)博物馆收藏的价值体系?(图源于网络)


图丨“虚拟世界中,物的收藏与物的展示”板块的主持现场,主持人为龚良


龚良(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目前,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天嘉宾的分享中,我们也从实践应用的层面得到很多启发——数字技术不仅仅是展览的技术选项,而且承担着展览内容的深化和体验感的增强等责任。

国际博协去年专门把博物馆的定义做了修订,其中“体验感”是博物馆要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数字技术在博物馆里面的应用其实是大有可为。研讨会中也涉及到了这一点,我认为非常有必要。


图丨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的展览现场(点击查看)。将作为“物”的建筑构件与建筑整体的线图相融合后,我们似乎能够理解展示对象中“非物”的部分,也就是这个“物”实际的功能与属性。而展览中的“多媒体动画查询长卷·西湖清趣图”实际上在文物(书画)本体的基础上,对于画面之外的“非物”进行了展示。这种处理方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这个问题:实体展示语境中数字技术与媒体叙事如何实现了对“非物”的展示?(图为胡龙超拍摄)


注:图片均由杭州博物馆提供,感谢杭州博物馆对于本次系列采访的大力支持。


-END-


微信名:源流运动
ID: wellspringchn


-End-



博展联盟 | 文博行业交流协作服务平台。以行业社群为基础,“共建·共享·共生”为主题,搭建的文博行业协作平台;整合展陈行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解决方案;以行业大数据为驱动力,为平台用户创新赋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推动展陈产业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 官 方 网 站 /www.518bwg.com

排  版|博小二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展联盟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博物馆展览

1871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