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观展 | 被展演的英雄故事——柏林国立博物馆群特展“施里曼的世界:他的生平、他的发现、他的神话”

2023-03-26


观看,是展览与受众之间最为传统和主流的沟通形式。无论知识背景和价值倾向,有所“看”之后必有所“感”。当我们想要去反思和推介一场展览之时,这种“感”都是不可忽视的。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希望有一千个观展者,便有一千篇宣扬着自我独立视角的观展文章。


观展88期丨评论


图 | 展览主海报,图片来源于海报设计方Smith广告公司网站。


展览地点

柏林国立博物馆群(詹姆斯·西蒙画廊、新博物馆)

展览时间

2022.05.13-2023.01.08

展览单元

第一部分(詹姆斯·西蒙画廊):泰瑟尔岛、阿姆斯特丹、圣彼得堡、美国、中国和日本、巴黎

第二部分(新博物馆):特洛伊、迈锡尼、雅典


主编推荐语:任何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博物馆对人物的展览也可以更有企图。除了展现人物的“贡献”之外,他的人生、他的故事、他所在的世界,都有可以被进一步解构和探讨。本期观展所关注的展览,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重新为观众“展演”一个英雄。


为纪念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诞辰200周年,柏林国立博物馆群(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举办了特展“施里曼的世界:他的生平、他的发现、他的神话”(Schliemanns Welten: Sein Leben. Seine Entdeckungen. Sein Mythos.)。施里曼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家境贫寒,通过经商积累了巨额财富,到中年才开始从事考古活动,根据《荷马史诗》发现了其中记载的特洛伊遗址,被视为现代田野考古学的先驱。过去与施里曼有关的大型展览,都重在展示他发掘的古希腊文物;本次展览则首次以施里曼的生平为主题,不仅展示了他的考古成果,还详细介绍了他在考古之外的人生经历。


展览以施里曼1870年开始寻找特洛伊古城为界,按时间顺序分为两部分,分别位于詹姆斯·西蒙画廊(James-Simon-Galerie)和新博物馆(Neues Museum)。两座场馆毗邻而建,都坐落在柏林的“博物馆岛”上,隶属于柏林国立博物馆群。观众必须先从詹姆斯·西蒙画廊开始参观,然后经两座场馆间的广场进入新博物馆。参观中,观众身边展板上的地点不断变换,整场参观就好像观众陪同施里曼走完了他的一生。


根据策展团队成员玛丽昂·贝尔特拉姆(Marion Bertram)博士的介绍,展览有两条线索:明线是施里曼的生平和发现,按时间顺序叙述,用地点串联起来;暗线是施里曼如何营销自己的形象,制造出种种“神话”。明线的叙事灵感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故事——他们拥有坚定的意志和超群的能力,四处游历,排除万难,最终达成目标,满载而归。这也是施里曼在自传中采取的叙事模式。


图 | 展览第一站“泰瑟尔岛”


走进展览,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画面是汹涌的海浪和摇晃的航船,画面上的文字像是航海日志。这一布景营造出紧张惊险的氛围,给观众制造了第一个悬念:这是什么地方?做记录的人是谁?他是否有幸生还?


走过这幅画卷,一块题为“泰瑟尔岛”(Texel)的展板揭示了答案:这是施里曼19岁时在荷兰泰瑟尔岛附近经历的一次海难。当时,他正乘坐一艘从汉堡出发的移民船,准备前往委内瑞拉。这次海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放弃了移民南美的计划,也没有返回汉堡,而是带着推荐信前往阿姆斯特丹,由此开始了周游世界的生涯。观众也随着施里曼的旅途,前往“阿姆斯特丹”展区。


和惊心动魄的“泰瑟尔岛”展板相比,其对面介绍施里曼童年和家庭的展柜朴素得多,以文字、照片和文档为主。1822年1月6日,施里曼生于今德国北部梅克伦堡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因家庭贫困,他14岁就结束中学学业,到商店做了学徒。施里曼在自传中声称,父亲在1829年圣诞节送给他一本耶雷尔(Georg Ludwig Jerrer)的《儿童世界史》 (Weltgeschichte für Kinder),这让他了解到了《荷马史诗》的故事,立下了寻找特洛伊的志向。针对这则广为流传的故事,展览在入口右侧的角落里展出了一本《儿童世界史》,在展品说明中暗示这个故事未必可靠:施里曼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学习希腊考古学,1875年才第一次提到该书对他考古的影响。所以,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施里曼成名后编造出来的。


图 | 耶雷尔的《儿童世界史》


阿姆斯特丹”展区用剪影展示了几位在这里帮助过施里曼的人物。在荷兰,施里曼开始为从事国际贸易学习外语。他一生共掌握了12门语言,被时人视为语言天才,其学习方法也广为流传。展区的一角用视频装置和展柜介绍了著名的“施里曼学习法”,其主要步骤包括背诵外语文章、用外语写作、请母语者批改等。视频中,策展团队成员模仿施里曼的老师,依次用不同语言朗读同一句话。观看这一视频的观众,既可以站在施里曼的视角,跟随视频学习外语,也可以扮演施里曼的老师,对着视频装置说自己的母语。展柜则展示了19世纪末介绍“施里曼学习法”的文章,指出这一方法得到了他本人的认可和推广。


接下来的两个展区是“圣彼得堡”和“美国”。“圣彼得堡”展区的叙事从1846年开始,这一年施里曼被派往圣彼得堡担任商务代表。该展区展出了他在俄国交易的货物,如染料、矿物、军服等,并介绍了这些物品在当时为何有利可图,让施里曼成为一方巨富;还通过展板上的照片和书信,介绍了施里曼在俄国的妻子和子女。“美国”展区则通过地图、账本等物品和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了1850—52年施里曼在美国“淘金热”中的活动。1852年,施里曼从美国回到俄国,直到1864年都主要居住在俄国;因此,按照时间顺序,“美国”展区被设计为“圣彼得堡”展区中间的一个小插曲。


1864年,热爱旅行的施里曼开启了环游世界之旅,经印度前往中国和日本,于1867年出版了游记。在中国,施里曼到访了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在日本,他先到了外国人聚居的横滨,然后又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到了当时少有外国人踏足的江户(今东京)。“中国和日本”展区就根据他的游记,展示了一些他重点描写的物品。这些展品反映了施里曼观察东亚文明的视角,以及当时的东亚民众对欧洲人的态度。


图 | “中国”展区的场景布置。背景是描绘中国商业街的画作,红色展板上的文字引自施里曼的游记,展品是人力车模型。右边的人物是德国著名演员卡塔琳娜·塔尔巴赫(Katharina Thalbach)扮演的施里曼,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他在中国的见闻。

图 | 19世纪中国官员的官帽和顶珠。施里曼注意到了顶珠的不同材质和颜色,并试图解读它们的含义。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在他后来的考古活动中也有所体现。

图 | 歌川芳员《横滨见物图绘》之《异国人》,1860年。当时的日本刚刚开国不久,日本人对外国人感到十分新奇,这幅浮世绘就反映了日本画家对他们的印象。施里曼是第一批前往日本的欧洲人之一。


走出“中国和日本”展区,观众经展板组成的长廊来到“巴黎”展区。这一展区使用的主要媒介是文字、照片和文档。1866年,42岁的施里曼移居巴黎,开始在巴黎大学进修。展板上展示了他修读过的课程,包括古典语文学、考古学等。这时的考古学仅限于研究地表的遗迹,尚未建立一套发掘地下遗迹的科学方法。施里曼根据古希腊文献的描述,到希腊和小亚细亚考察古迹,收集文物。1869年,他把考察报告作为博士论文递交给罗斯托克大学,获得了该校的博士学位。同年,他和俄国妻子叶卡捷琳娜(Jekaterina Lyschina)离婚,同17岁的希腊女子索菲亚(Sophia Engastromenos)结婚。这场婚姻也是他考古计划的一部分:施里曼希望迎娶一位受过良好教育、喜爱《荷马史诗》的希腊女性,让她协助自己考古。展厅出口处的展柜展示了他的博士论文和学位证书,展板介绍了他和索菲亚的婚姻。索菲亚这个人物在展览的第二部分还会多次出现——她的确如施里曼希望的那样,成了他事业的得力助手。


展览的第一部分结束于1869年。此后,施里曼踏上了田野考古的旅程,观众也走出詹姆斯·西蒙画廊,进入与之相邻的新博物馆,参观展览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施里曼在土耳其和希腊的考古活动,以及他的晚年生活。新博物馆展厅中希腊风格的立柱,正与展览内容相得益彰。


展览第二部分的第一展区是“特洛伊”。展板文字介绍了施里曼发现特洛伊遗址的历程:1870年,施里曼开始在土耳其寻找特洛伊古城。他受到英国人弗兰克·卡尔弗特(Frank Calvert)的启发,认定希萨利克(Hisarlik)是特洛伊遗址的所在地,1871年正式开始发掘。施里曼认为,如果在同一地点一直向下挖掘,就可以在最下方找到特洛伊战争时代的地层。1873年,他果然发现了一大批金银器和饰品。他用《荷马史诗》中特洛伊国王的名字,将这批器物称为“普里阿摩斯的宝藏”,让妻子索菲亚戴上发掘出的金首饰拍照。展览展出了这张著名的照片,并指出索菲亚并不在发掘现场——这只是施里曼为提升知名度制造的又一个媒体事件。


图 | “特洛伊”展区。右侧的展板背景是施里曼考古报告中的特洛伊遗址示意图,中间的屏幕上播放着遗址的航拍视频。

图 | 索菲亚穿戴金饰的照片


当时不少考古学者认为,自学成才的施里曼只关心金银器这样的宝藏,他的发掘方法也严重破坏了地层,对他不屑一顾。针对这一观点,展览把文字和实物结合起来,详细介绍了施里曼的发掘方法和学术贡献。施里曼起初的确不会清理地层,但他的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他在特洛伊共发掘出了一万余件文物,其中有许多小型陶器、石器等,他都一一收集起来,做了记录。为了体现这一点,展柜内不仅展出了著名的金银器(部分为复制品),还展出了不同地层出土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标明了它们的不同年代。


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特洛伊遗址的地层划分和断代过程。晚年的施里曼意识到特洛伊遗址存在不同时期的地层,与考古学家威廉·德普费尔德(Wilhelm Dörpfeld)合作进行断代。1890年施里曼去世后,德普费尔德继续主持发掘,将遗址分为九个地层,现代研究者又加上了最上面的一个地层。这十个地层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时代,直到公元600年的拜占庭帝国时期。其中,“普里阿摩斯的宝藏”出土的地层是特洛伊II,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如果真的发生过,其年代应为公元前1200年左右,对应的地层是特洛伊VII。


下一个展区是“迈锡尼”,展示了施里曼在希腊迈锡尼、奥尔霍迈诺斯(Orchomenos)和梯林斯(Tiryns)的考古工作,以迈锡尼为主。《荷马史诗》等古希腊文献对这些地点的描述,成了施里曼的考古指南。1874—76年,施里曼在地表发现了迈锡尼城墙和狮子门,并在附近发掘了一批贵族墓地。墓地中出土了大量金器,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的“阿伽门农金面具”。这一展区以展示施里曼的发掘地点和出土文物为主,并通过展板介绍了迈锡尼文明的基本情况:它是青铜时代欧洲最早的发达文明之一,其繁盛时期约为公元前16—11世纪。


图 | “阿伽门农金面具”(复制品)。图片来源于展览官网

图 | 索菲亚为奥尔霍迈诺斯出土文物撰写的标签,记录了每件物品的出土时间和地点,体现了施里曼夫妇细致的工作态度。


施里曼追随《荷马史诗》中英雄的足迹四处考察,也有意把自己塑造成当代的“考古英雄”。最后一个展区“雅典”以他在雅典的宅邸“伊利昂宫”(Iliou Melathron,“伊利昂”即特洛伊)为中心,介绍了施里曼的晚年生活。“伊利昂宫”1881年以古希腊风格建成,内饰充满了希腊文学艺术中的题材,以及施里曼本人的考古发现。施里曼夫妇在这间宅邸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展览重点介绍了其中的一位——德国生理学家和政治家鲁道夫·魏尔肖(Rudolf Virchow)。魏尔肖对考古学和人类学颇感兴趣,热心向德国政界、学界引荐施里曼。魏尔肖曾陪同施里曼前往埃及和特洛伊遗址,展览展出了魏尔肖拍摄的考察照片,让观众对这两人的生平都有了新的了解。在展览出口处,策展团队搭建了一条走廊,复制了“伊利昂宫”宴会厅的天花板和地砖图案。天花板把施里曼夫妇的形象融入希腊神话题材的绘画,地砖图案则来自施里曼发掘的文物。施里曼以此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故事联系起来。


图 | “伊利昂宫”宴会厅的天花板和地砖(复制品)


笔者认为,整场展览最重要的展示方式是“展演”(Inszenierung)。根据德国文化学者阿莱达·阿斯曼的观点,历史展示的基本形式有叙述、展览、展演三种,而当下是历史展演的时代。展演最大的特点是体验性,它往往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历史发生的空间,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施里曼的世界”展中,“展演”几乎无处不在。展板的排布方式限制了参观路线,让观众只能按规定路线走完施里曼的一生,整场参观就仿佛跟随他一起旅行。各展区内部也都运用了“展演”的手段,通过布景、展品、声音等方式营造体验感。例如,观众走进“伊利昂宫”宴会厅的复原场景,不仅可以欣赏装饰图案,还会听到优雅的古典音乐,从而联想到这里举办的舞会。展览插入了许多视频,其中有不少以施里曼的第一人称视角呈现,这种叙事方式增强了“展演”的临场感。观众在展览中观看这些视频,就好像直接同施里曼对话;施里曼的扮演者塔尔巴赫是德国国宝级演员,她的知名度和精湛演技也增强了视频的吸引力。“展演”的元素甚至延伸到了展馆之外:展览两部分之间的广场上立着三块展板,它们一面是《荷马史诗》中英雄战士的想象图,另一面是史诗中对应的文字描述。观众进场、转场、离场都需要经过这个广场,广场上的展板与展览的内容相互呼应,扩大了展览营造的“历史空间”。


图 | 通往“中国和日本”展区的走廊。观众必须穿过这一长廊,才能进入下一展区,这模拟了施里曼前往东亚的漫长旅途。

图 | 广场上的展板,描绘了特洛伊战争中将领驾驶战车的场面。


从观众的热烈反响看,“展演”手段的运用非常成功:截至2022年10月27日,已有超过十万名观众参观了这一展览。馆方因此延长了展期,把展览结束时间从11月6日推迟到了2023年1月8日。


根据展览官网的介绍,展览要把施里曼的生平和考古两个“世界”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因此标题中的“世界”是复数,展览也分成了两个部分。展览副标题的三个关键词是生平、发现、神话,三者看似是并列关系;但在实际参观中,笔者发现观众往往会在第一部分的“生平”处花费很多时间,参观第二部分的“发现”时已有些疲劳,而作为展览暗线的“神话”如果不刻意寻找,又没有导览指点,很容易被忽略。展览图录的导言明确指出,施里曼不是英雄,却把自己“展演”为英雄;展览摘取、运用了他人生中戏剧性的元素,但并不重复施里曼本人的英雄叙事。然而,笔者在第一次独立参观展览时,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施里曼人生的传奇性,以及他与古希腊英雄的相似之处。这可能是因为整个展览都以他的探险经历为线索,“英雄之旅”的叙事通过一个个场景的“展演”得以加强;破除“神话”的展品和文字说明则较为零散,缺乏整体结构上的冲击力。例如,入口处的海难场景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视觉震撼,而破除施里曼童年“神话”的《儿童世界史》偏居一隅,很容易被观众忽略。


此外,如果不跟导览,部分展品缺乏背景介绍,会显得有些突兀。例如,“中国”展区展出了吸食鸦片的工具,配文只说明了它们的材质、年代和用途,却没有说明19世纪的中国为何鸦片泛滥,这和施里曼又有什么关系。听了策展人导览,笔者才得知施里曼在游记中表达了对中国人吸食鸦片的不满,而整个展区的展品都是根据他的游记选择的。展览图录也介绍了中国鸦片战争的历史。又如“特洛伊”展区同时展出了不同地层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一批罗马帝国时期的石像和石碑摆在展厅侧面。导览以一块罗马石碑为例,说明施里曼发掘出的文物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展品说明并没有写明展厅中的所有文物都是施里曼发掘的,那么观众就可能认为这些罗马文物和他无关,从而错失了一个深入了解施里曼考古方法和成果的机会。


无论从学术性还是公众影响力看,“施里曼的世界”都是一场优秀的展览。它首次把施里曼的生平和发现置于同等地位,运用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施里曼波澜壮阔的一生,特别是他考古之外的人生经历。它还向观众们阐明,考古不等于寻宝;施里曼的考古方法虽然还不成熟,但他有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愿意和学术界交流,这促进了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展演”的展示方式,更是成功地营造了历史气氛,增强了观展时的沉浸感,让展览内容深入人心。这几点都可以为未来的考古展、人物展提供借鉴。




作者 | 宋舒杨

柏林自由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邮箱:shuyang.song2@fu-berlin.de


(未标明出处的展览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End-



博展联盟 | 文博行业交流协作服务平台。以行业社群为基础,“共建·共享·共生”为主题,搭建的文博行业协作平台;整合展陈行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解决方案;以行业大数据为驱动力,为平台用户创新赋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推动展陈产业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 官 方 网 站 /www.518bwg.com

排  版|博小二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展联盟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展览展示

1455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