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王子锟、黄洋、纪玉洁、董卓创作谈

原创 2023-03-16


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院长靳尚谊先生于2019年设立的公益奖项“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其设立初衷,在于激励美院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在新时代的主题性创作实践中,打造精品力作、促进专业能力提升、发掘青年艺术家自身潜力。奖项的选拔思路综合考量时代性、原创性、学术性与社会影响,也让“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最具含金量的奖项之一。


本届从符合条件的近四十位青年教师中,最终评选出四位获奖代表:王子锟、黄洋、纪玉洁、董卓。四位青年教师,多年来在艺术创作中拥有突出表现,同时创作出大批兼具艺术性、学术性与创新性的优秀主题性创作。


王子锟参与了新版小学数学插图高年级组插图绘制工作及六册封面创作绘制,她以笔墨绘时代,在创作实践中探索传统学科如何彰显新时代之精神;来自版画系的黄洋,于版画自身历史沿革与新时代版画的创作之间,不断精进技巧开拓题材,以激发传统版画其丰厚精神实质在当下生发;纪玉洁以主创身份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主题性项目,并主导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个重要展览的视觉设计,身体力行实践“艺术服务社会”;积极投入美院修复学院教学的董卓老师,亦是在国家主题美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开始深刻认识到董希文先生所说“青年人成熟的早晚,取决于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


四位获奖优秀美院青年教师,在如下采访中,将围绕“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给予他们的鼓舞与激励,《第四届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获奖教师作品展》所展示出他们的代表性主题性创作,和作为美院青年教师在创作、主题性创作、工作教学中所收获的成长与思考,以及对于未来的创作与工作规划等等问题进行分享。


第四届“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 展览现场



 

王子锟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作品《育新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品展。绘制《数风流人物—功勋模范主题绘本丛书》系列。参与创作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邮票“我与祖国一起成长”,由中国邮政发行,刊登于人民日报。参与新版小学数学插图高年级组插图绘制工作及六册封面创作绘制。在山水画意向研究领域有持续输出,对构成形式与笔墨语言的融合以及山花人物图示符号的意像表达方面有深入思考,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沧州文联美术馆、保利时间博物馆、天大美术馆、国家艺术联盟、江苏盐都画院等单位收藏。出版《任运成象—王子锟山水画集》《叠像—王子锟作品集》。作品论文发表于《美术研究》《中国画艺术年鉴》《艺术品》等多本艺术核心期刊。



Q

王子锟老师您好,恭喜您获得本年度“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首先请谈一谈获得第四届靳尚谊奖的感受。


王子锟:感谢靳尚谊先生为我们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个人创作展示和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学校领导和评委老师对我的认可和鼓励,获此奖项我感到非常荣幸,深受鼓舞。从作为学生进入美院附中学习开始到如今作为专业教师工作教学,一路走来,感恩美院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Q

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参展作品。


王子锟:此次展览的作品包含了主题性创作工程的一部分创作稿: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作品展的《育新人》小稿(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绿水青山》参加百年征程精神图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题展;《数风流人物—功勋模范主题绘本丛书》李宏塔(李大钊之孙)的绘制图稿;创作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邮票“我与祖国一起成长”期中一枚“好好学习”小稿等。主题性写生部分:首届丽江写生双年展、庆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采风写生美术作品展的部分作品以及在山水画意向研究方面的个人创作作品等。 


《育新人》 160x400cm 绢本重彩 中国美术馆藏 2019

《远尘》 55x55cm 纸本水墨 2021

《壁》 138x35cm 纸本水墨 2021

《水中央》 138x35cm 纸本水墨 2021 


Q

“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设立旨在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请从参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出发,谈谈您的体会与收获。


王子锟:国家重大题材创作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描绘中国百年沧桑巨变,歌颂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充分体现艺术工作者在艺术构建文化繁荣方面、在反映现实生活,扎实深入的表现人民生活方面的时代责任。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有着引导和启发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自身要牢固树立崇德尚艺的人生追求,不断提高个人创作修养、教学水平和人文素养,脚踏实地,潜心创作,用艺术表现新时代,用艺术服务社会。国家重大题材的创作经验和收获能够更真切地引导学生关注时代,深入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雨后谷克德》 150x35cm  纸本水墨 2022

《宝船》之三 140x70cm 纸本水墨 2022

《和岛》 140x70cm 纸本水墨 2022

《鹤舞金沙》 180x50cm 纸本水墨 2022 


Q

作为一位青年国画家,以作品为例,请谈一谈您如何以传统笔墨语言表现新时代主题?这是否构成一种挑战?您如何在主题性创作中进行您的创作探索?


王子锟:中国画作为传统学科,要把增强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陈出新作为重要课题,要将艺术创作融入到人民现实生活和社会服务中去,把中国画蕴含的人文理念传播好。山水传统中的以兴起意、与物相谐等重要理念都是历史积淀的精华,与此同时,要把握新的时代文化条件,在创作的主题立意和视觉表现上彰显时代精神。在传统笔墨与在山水画意向研究方面坚持研究和持续输出,对构成形式与笔墨语言的融合以及山水花鸟图示的意像表达方面坚持研究和实践,创作作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关照山水世界,试图营构出人与自然这个传统命题新的意境。


《如初》 200x120cm 纸本水墨 2022

《三秋》 140x70cm 纸本水墨 2022

《生长》 180x100cm 纸本水墨 2022 



 

黄洋


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获博士学位。

现为版画系副教授。


获奖

2022 第四届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

2021 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舞台多媒体视觉创制工作,获第二届“徐悲鸿奖”

2019 “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优秀作品奖

2006 中央美院第四届“学院之光”作品展银奖

2003 中央美院冈松家族奖学金一等奖

2002 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版画年会“学院奖”       


参展

2021百年征程 精神图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四川美术馆

2018 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1 版画·概念,第二届中国当代版画学术展,今日美术馆

2009  开放的视域: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捷克国家美术馆


Q

黄洋老师您好,恭喜您获得本年度“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首先请谈一谈获得第四届靳尚谊奖的感受。


黄洋:感到非常振奋!作品能够受到评委会老师们认可,对我继续从事教学和创作是莫大的鼓励!同时也充满感激和些许惶恐。因为从版画系到别的院系,比我优秀、成就更大的青年老师还有很多。尤其是前几届获奖者,对我激励很大。这都是靳尚谊先生无私大爱的结果。


《抗战中的文艺·十二位左翼作家木刻像(1)》:陈望道 鲁迅 茅盾 冯雪峰 胡愈之 田汉,材质:纸本单色平版,尺寸:70×35.9cm件,共6件,年代:2022

《抗战中的文艺·十二位左翼作家木刻像(2)》:丁玲 夏衍 叶圣陶 阳翰笙 周扬 郁达夫,材质:纸本单色平版,尺寸:70×35.9cm件,共6件,年代:2022


Q

请您整体介绍一下此次参展作品。


黄洋:参展作品有三类。一是以人物肖像为主体的木刻版画,如表现抗战左翼作家的历史人物肖像,以及表现新时代劳动者风采的当代人物肖像等;二是能够体现我在版画艺术本体语言方面所做探索的代表性作品,如《木刻三十六景》《行于道,醉于野》和《漫游》系列等;三是近两年来我通过视频录播方式给学生做的教学示范作品,尺寸较小,侧重中国传统版画和现代水印版画的创制技巧。第一和第三类作品公共性较强,带有研究和普及功能;探索类作品有点像内心独白或私人写作,以曲折多变的刀法记录心迹,用沉郁的普鲁士蓝来体现记忆中的时空映像。


《万历十六年》 纸本水印 452×722cm 2014-2017


Q

“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设立旨在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您如何看待版画艺术在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中的时代意义?


黄洋:版画一般都尺幅较小,但在中国近现代革命进程中却是不折不扣的大画种,贡献了不少经典力作,如李桦《怒吼吧!中国》、胡一川《到前线去》等。版画的力量感来自图像,跟原作的尺寸无关。然而当年不像今天有投影、LED屏、大型喷绘等多媒体手段对其充分展示,长久以来就使人产生“版画是小画种”的印象,总认为它与重大题材的“大”不协调,于是版画家也尽量扩大画面,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去呈现视觉的震撼。我此次展出的黑白木刻《抗战中的文艺》历史名人系列,前身是为国家话剧院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所做的舞台美术创作,是和费俊、陈卓老师等团队成员一起工作的成果之一。对于剧中人物的时代美学风范而言,黑白木刻简洁有力,也符合抗战时期文宣图像的年代感。由于作品的展示空间为多媒体实况舞台,因此我突出了在大型LED屏幕上的图像效果,而在美术馆中就呈现刀法组织与油墨、印纸所形成的原作质感。历史上版画的图像和原作这两种身份,使得它在当代国家重大题材创作方面,既要严格遵从政策、专家的指导,强调跨部门跨领域的集体合作,又要注重个人对项目的理解和专业技巧的有效发挥。实际上从早期新兴木刻到延安木刻,版画家一直有明确的创作宗旨,跟我们今天理解的“自由创作”内涵不同。因此在新时代版画创作中,让版画家们重新去研究和适应这样的创作方式,无论对消除突出自我时所造成的焦虑和虚无感,还是让作品获得更加广泛的受众,都是非常迫切且必要的。


《山海贲华》纸本单色木刻 90×120cm 2017 

《行于道,醉于野》纸本彩色木刻 180×120cm 2019


Q

您曾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谈到了传统版画在当代转换方面所蕴藏的无穷可能性,也对自传统而来的水印版画保持着长期的关注与研究。在今天的当代艺术创作中,您如何理解传统版画的精神与活力?在实现传统与当代的转化与连接过程中,您是否在现阶段有了新的体会?


黄洋:传统版画主要是一种社会化集体创作,跟现代版画提倡的“自画、自刻、自印”相矛盾。我注意到在主流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研究传统版画的精美刻本,认为只有刀功、印工双绝的版本才比较有艺术价值。但客观地说,流传于世并起到实际效应的,反而是大量廉价的坊刻、家刻以及翻刻本。它们大多都看起来比较粗糙,不入文人法眼。我恰好认为这才是传统版画的活力所在。尽管它们可能是工匠三心二意、仓促赶工的结果,但这是历史生活的主体,到今天依然能感受到鲜活的美学印记。如果初学者把尽善尽美的版本当做临摹对象,不仅意味着在技术上没有将错就错的余地,也不利于把传统版画当做长久创作资源去理解和规划时的心理建设。因此虽然精美版本做到了“雅”的极致,但主要是用于鉴赏和收藏;相反,“俗”的传统存在于那些由古代民间匠人批量制作的年画、画片和书籍插画中,它们带有原生主义艺术那种特有的随性天真,糙而不陋,俗而不鄙,刚好能满足普适性最强的大众化审美需要。鲁迅让版画家学习汉唐石刻、明清插画、年画等,其实就是强调一种源自民间的艺匠思维来激发想象力,便于创作者放松自己,从而体现个性化发挥的意义。有了这样的体认,现代版画一人包办所有制作流程的做法才显得合理,才不会感觉到与传统的割裂。不过现代水印版画虽然保留了些许我国古代版画的基因,从工具、技术上却与日本浮世绘联系更为紧密。一般介绍水印版画的书,都是先把伟大的中国古代版画史供起来捋一遍,等到谈具体方法的时候却脱离了传统印桌、鬃刷等硬件,改为浮世绘那种闷纸浸润、以纸对版、用马连单纸套印的方式了。如此一来,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在核心技术上没有继承传统做法,在具体的工艺操作上又不能全部套用日本浮世绘木版画,于是就成为一种全新的、以水性材料为基础的版画品种。版画系从黄永玉先生带着教学任务去荣宝斋拜师学艺创作《阿诗玛》,再到徐冰老师用雕版印刷制作《天书》……很多的成就其实跟突出水印版画的“新”无关,反倒是黄先生为了搜集素材跋山涉水,徐老师坚持自己刻字、当孤独的“面壁者”等行为,都指向了传统版画丰厚的精神实质——扎根本土生活,以不变应万变。


《“漫游”系列之村口》 纸本氰版 108×76cm 2022

《“漫游”系列之家宅》 纸本氰版 108×76cm 2022

《卯岳》纸本传统雕版餖版套色木刻 21×29.7cm 2023


Q

当下的版画艺术创作面对着越来越多元的媒介与技术冲击,从每年版画系的毕业创作所呈现出的丰富作品形式可以看出。您如何看待版画创作的“边界”与“突破”问题?作为版画系的教师,您在教学中是否也存在着这种挑战与思考?


黄洋:版画创作的“边界”有两种,一是可见的,也即品质优良、具有一定工艺难度和印刷美感的传统形态的版画。二是不可见的,即版画的诸多专业概念,比如复数性、饾版或印痕等。在我看来,无论用版画概念去移用到别的媒介上去,还是坚持做味道很正的版画,都只是在维护“边界”而已。真正的“突破”不是对专业领域的瓦解或击溃,而是让作品体现你守护边界所采取的行为策略。因为我过去就是带着击溃版画边界的野心创作了木刻动画《采薇》,表面上似乎把版画和动画都消解掉了,其实反而是突出了两者的形式魅力。所以对边界的维护和突破是同时发生的,你是一砖一石坚持古法垒砌,还是用钢筋混凝土塑形加固,外界看到的只是“突破”的表象,其实质是你艺术生命与版画之间的融合度。版画系每年的毕业作品的确是形态各异的,也多少折射出多媒介技术冲击下的时代焦虑。有的同学担心做得不够新,赶不上潮流。尤其对于古老的传统木刻、石版画等手工程度较高的版种,他们一是实践时间有限,浅尝辄止,建立不起感情,二是觉得版画不容易卖出高价。这些担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大家都在讨论版画家的出路问题。当然现在情况显然已经今非昔比了。然而教学就是这样,哪怕再陈旧的问题,只要有一位同学为此迷茫,也要以最大的耐心去破除疑虑。因此我在教学中的挑战是怎样帮学生放下追新的包袱,做好选择,将版画当做镜子照见自己,“修业不息版”,见证成长。


《山林十景之“岚”》 纸本水印木刻 40×52cm 2022

《“漫游”系列之火门纹章》 纸本氰版水印 108×76cm 2022

 《AR科技青年创业者史晓刚》 纸本彩色版画 60×80cm 2022


Q

请从教学、创作等方面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未来的计划。


黄洋:我会围绕版画系一工作室传统版画方面的课程,继续优化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目前我正在根据版画系历史传统以及版种实验室各项技术菜单,和技术导师制定最新方案,完善中国传统版画、现代水印版画和减版水印版画三种工艺美学和基本制作技巧的教学范例,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做出优秀作品是最基础的工作。另外就是利用导师工作室因材施教的制度属性,突出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人都体会到知识、实践与心灵之间的作用关系,从而建立起长远的艺术信念。其实教学就是创作。比如我会给一工作室做那种节奏明快的科普视频,除了希望用它来吸引学生关注传统版画外,主要还是自己喜欢鼓捣剪辑。我想创作也好平时的作业也罢,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要先让自己激动起来,舍得抛弃利益思想去玩、去游戏。



 

纪玉洁


艺术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总监/设计部主任,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设计顾问。

主要从事展览设计、当代设计策展及展览策划。


主创完成100多项展览设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彩车设计组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会场设计组成员。曾获第四届“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第二届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奖”,“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铜奖,“美国印制大奖”优异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王式廓吴咸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奖)”,2010届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创作奖”;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国内艺术人才赴海外艺术机构交流项目”;设计作品曾入选“首届全国青年平面设计作品展”、“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年度奖(TDC)”、“千里之行——201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等。


出版专著:《变革与趋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设计展策展研究》。出版译著:《创造力与幼儿美术》;在《美术研究》《艺术与设计》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包括《视觉转译、空间叙事与思维赋能——设计之于策展的价值初探》《设计博物馆的叙事语法》等。


曾担任“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时潮共燃”主题版块联合策展人,“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联合策展人,“生生不息——叙事的黄河”执行策展人、“转换——六个面向”青年艺术群展策展人等。“多维的感性”策展项目入选文旅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Q

纪玉洁老师您好,恭喜您获得本年度“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首先请谈一谈获得第四届靳尚谊奖的感受。


纪玉洁:谢谢,能获得这个奖项,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内心充满了感恩。首先我要感谢靳尚谊先生将奖金无私捐赠并设立这个奖项,让我有机会获得来自中国最高艺术学府的学术认可与鼓励。在我看来,这个奖项不仅体现了靳先生对美院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的殷切关心,更体现了靳先生对美术学院深深的爱与情感。这让我回想起,二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正在备考美院的我给自己立下“非中央美术学院不上”的决心,而这份决心的萌芽就源自学画期间从画册上临摹靳先生的大量素描作品,作品中扎实的造型,生动的人物神态,娴熟的笔法,深深的吸引并打动了我,也让我开始憧憬这所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很幸运,后来,我顺利考上了美院本科、攻读了硕士研究生、留校在美术馆工作,期间考取了博士学位。现在主要负责美术馆的形象设计展览设计、学术活动及出版物设计以及设计策展和设计管理工作,并同时在设计学院授课,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一名美院学生转变为一名美院老师,在美术学院度过了人生中最珍贵的二十年。


《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海报设计 2017

《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

展览海报设计 2017

《太虚之镜:雷安德罗·埃利希》海报设计 2019



在这段时间中,美术学院深厚的学术底蕴滋养了我,优秀的学术资源与平台培养了我,特别是工作在美术馆这样一个具有学术前瞻性、充满艺术创造与创新活力的机构,让我有机会接触来自全国乃至全球最顶尖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不仅为我的设计提供了优秀的创作内容与素材,打开了设计创作的视野;更让我从艺术家身上、尤其是美术学院的一位位艺术先贤、艺术名家、先生身上学到了如何为人,如何从艺、如何确立艺术创作的价值观与方法论。靳先生曾经说过:“风格不重要,水平才重要。”这个观点尤其适用于展览设计。任何展览都要依赖设计完成视觉呈现,而展览设计归根结底是为艺术家和艺术群体服务的,要体现他们的艺术成就、艺术理想和艺术精神,不是设计师个人风格的无限张扬与放大,因此一方面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为每一个艺术家和每一组艺术群体的展览,找到适合他们的视觉表达方式和空间叙事语言。另一方面,要将设计尽量隐藏在艺术作品背后,以高水平的视觉传达来凸显艺术家的成就。


在设计实践工作中,我还极大的获益于美术学院领导、美术馆领导、同事的指导、学习与交流。近年来举办的百年辉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名家系列展览的设计,都是由范迪安院长亲自指导完成的,他对展览的视觉设计定位之准确、对展览空间的判断之敏感,还有凡事都追求创新性与先导性的态度,让我深受影响,获益匪浅,在他的指导下,我和设计团队高质量的完成了多个艺术名家展览的设计呈现,并获得广泛好评。所以,我要特别感谢学院院长,也是我的博士导师范迪安先生,感谢他一直以来的悉心指导、帮助与关怀。同时,我要诚挚感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教授,我的设计启蒙、设计的专业基础,得益于本科、硕士阶段宋老师的谆谆教诲与指引。我还要感谢张子康馆长及馆领导们在工作中给予我的指导和极大信任,让我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设计理想。还要感谢我的美术馆同仁、设计部的同事,任何展览的视觉呈现都离不开你们的通力合作与帮助、支持。还要衷心感谢本次奖项的评审专家对我专业能力的认可、感谢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工作与付出。


《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海报设计 2018

《人生如画:戴泽先生百岁艺术展》 海报设计 2022



Q

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参展作品。


纪玉洁:这次我的参展作品主要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是展览海报设计、第二类是展览印刷物料设计(请柬设计、画册设计、场刊设计);第三类是展览空间设计。从项目的内容来看,包括一系列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名家展所做的设计,如“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为新中国造型: 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岁诞辰展”等。还包括国际交流展的展览设计:“德国8: 德国艺术在中国”、“文献展的神话: 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 “太虚之镜:雷安德罗·埃利希”,以及主题性展览“百年征程 精神图谱”“大美之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造与美育影响”、双年展“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和实验”“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学术研究展“钻石之叶: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的展览设计等。其中有很多展览不仅在展览界具有重要影响,更参与书写了当代艺术史,具有重要的社会与时代价值。


《桃李桦烛:李桦诞辰110周年纪念展》海报设计 2017

《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海报设计 2020

 《“百年征程 精神图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展”》海报设计 2021


Q

您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总监/设计部主任,主导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的视觉方向,又曾多次参与重要国家项目,您如何思考设计的原创性、学术性与社会影响之间的关联?


纪玉洁:这其实涉及到设计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问题。在我的粗浅经验和理解中,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原创性是其重要属性之一。然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绝对的原创是不存在的,在图像爆炸与设计高度发展的时代,任何图形或者图式都能找到与之类似或者局部雷同的图片,那些具有颠覆性的功能创新设计更是凤毛麟角,例如曲别针的设计,很难实现突破性的创新,曲别针已经在大量设计师不间断的设计中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设计极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原创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尽管如此,我给自己定的设计原则是在有限的创新空间中,去追求原创性。在设计实践中,一方面我会尽自己最大可能去探索设计本体语言的原创空间,另一方面还从其它学科的维度来探索原创的可能。例如,我会利用logo灯的图像语言特点进行展览主视觉设计,还会把版画、摄影等艺术属性很强的视觉语言运用到设计中,追求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来实现设计创新。


美术馆作为传播优质视觉文化的公共空间,发挥着提升公众艺术审美素养的功能,肩负着实现社会美育的重要职责,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是当下美术馆发展的重要议题。我所在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学院性质的美术馆,它以“智识”服务社会为宗旨,强调以学术性、专业性和实验性的展览与社会各界分享时代文化。我的设计素养、专业基础与能力都是由美术学院培养的,因此,学院所强调的学术性、实验性既是我所在机构美术馆的诉求更是我个人的专业追求。我把每一个展览的设计都视为一次创作,一次挑战,力图在众多可能性中抓住一个可以突破或者有所创新的点,深耕其中。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设计部的设计原则:1- 强调学术性与实验性;探索美术馆设计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以“跨界别”思维方式思考和实现设计;2- 强调美学功能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反对“过度”设计和“形式主义”设计;3-强调特定媒介与空间(场域)中“信息传达”的有效性;。4- 倡导“无干扰”设计,将设计“隐”在艺术作品背后;5-倡导团队协作,广泛而活跃的开展多元化的专业协作。在这种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我和美术馆的设计团队经过10多年的努力,助力了美术馆对外优质学术形象的确立和社会影响的扩大。


《钻石之叶: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第一回)海报设计 2012

《毋失勿忘:雕塑家滑田友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海报设计 2021


Q

请从教学创作等方面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未来的计划。


纪玉洁:我在设计学院主要承担策展、书籍设计的教学任务。我发现最近几年大家对于展览策划的兴趣越来越高,有很多同学选策展课,策展课程的年级设置也逐渐下沉。设计学院在本科二年级阶段就有“美术馆语境下的策展实务”、“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等课程,很重视策展思维的建构与培养。我一直参与前一个课程的组织与讲授,强调策展与机构属性的密切关系,希望未来能够实现该课程的作业在美术馆空间的落地实施,进一步增强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能力方面的互塑,培养学生在学术策划与项目执行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美术馆的设计实践方面,一直有计划想要拓展美术馆视觉形象与展览形象的动态设计。动态视觉是展览设计领域的一个趋势,势不可挡。可能的话,也许会先从策划举办一个动态设计主题的展览开始。或者以与动态设计工作室合作的方式展开。另外,美术馆的新馆发展到今天已经近 15年了,在视觉设计方面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回望与反思。未来美术馆的视觉形象应该如何发展,是否需要转向,可能也是一个亟需纳入讨论的问题。在国内同行快速提升的今天,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和学习的态度。




 

董卓


2014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教师

2021 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 教师

2022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获奖记录

2014 《般若》  十二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收藏

2014 《般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6 《翻越雪山》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9 《国家的脊梁》 中国美术馆

2021 《科教兴国战略-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展览记录

2016 《翻越雪山》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年展览

2019  《月下情歌》“中华家园”重大历史题材创作

2019 《国家的脊梁》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21 《追忆》 心相-维度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绘画作品邀请展

2021 《科教兴国战略--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21  《智造-速度》 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


Q

董卓老师您好,恭喜您获得本年度“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首先请谈一谈获得第四届靳尚谊奖的感受。


董卓:首先感谢美院感谢靳尚谊先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这么一个至高无上的学术交流和发展平台。非常荣幸获得这个奖项。在美院学习、工作也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感受到在美院前辈对晚辈的成长,老师对学生的成长都一直遵循着“传帮带”这一传统。传授知识、传授技能,帮助我们成长,带领、带动我们从事艺术实践,言传身教!这一次的展览就是前辈、先生、老师对我们的传帮带!


Q

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参展作品。


董卓:这一次参展作品主要分成两大块,一个是国家主题性大型美术作品创作;一个是个人创作思考。国家主题性大型美术作品展出了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庆祝活动中创作的《革命永不掉队》、《国家的脊梁》、《科教兴国战略-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智造-速度》等作品。个人创作思考板块中展出了《般若》、《摩灭》、《追忆》等作品。两个板块作品都是研究中国传统壁画后对中国传统壁画语言在现当代创作当中的践行。


《国家的脊梁》 布面综合材料 288x480cm 2019

 《国家的脊梁》色彩第二稿 布面丙烯 90x52cm 2017

《国家的脊梁》色彩第三稿布面丙烯 90x150cm 2018


Q

“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设立旨在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请从参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出发,谈谈您的体会与收获。


董卓:从2017年参加文旅部组织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开始,我积极投入到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当中,在过程当中深刻认识到董希文先生说过的“青年人成熟的早晚,取决于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是一项高标准、严要求的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在过程中要解决造型、色彩、构图、形式、材料等绘画核心问题,还需要解决升华主题、统筹项目、梳理总结研究成果等学术科研能力。所以参与国家重大题材艺术创作让我自身受益匪浅,让自身创作有了进步。


《科教兴国战略--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布面综合材料 480x300cm 2020

 《科教兴国战略--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素描稿、纸本水彩 100x85cm 2020


Q

在我国,艺术品修复的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修复学院作为中央美术学院近年来成立的新学院,对艺术品修复专业发展的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作为在修复学院教学第一线奋斗的老师与创作者,请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修复学院的教学情况与模式,其如何区分于综合类院校的文物修复专业而体现美院特色?


董卓:“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最重要就业领域是文物机构及博物馆系统。近几年中国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博物馆热”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新时尚。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文物部门所属国有博物馆3825家非国有博物馆1710家。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5130.19万件/套,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3955.38万件/套,且半数以上需要修复。而目前全国行业从业人员约16.24万人,即便全员上岗也难以满足修复需求。现今各博物馆都认识到青年修复力量的重要性,近年均在扩大招聘规模,积极扩充保护修复团队储备力量。除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具有文物藏品的机构单位也对修复师有着实际需求,尤其是美术馆,各种门类的艺术藏品需要各方向专攻修复的人员进行日常保护和修复工作。


《般若》 板面综合材料 240x600cm 2014

《革命永不掉队》 综合材料 150x300cm 2015

《灵-隐-1》 中国画综合材料 150x150cm 2016 


随着高等院校陆续增设和发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校系统对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也逐渐上升,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设有博物馆美术馆等具有藏品收藏性质的部门对修复师的需求,二是设有文物保护修复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部门对教研人才的需求。此外民间艺术品修复也需要大量人才,市场和修复师需求量庞大。在国家文化战略指导之下和中央美术学院学科序列完善发展的要求下修复学院成立,并在2021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目前修复学院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的教学。目前教学模式为工作室制度,在本科的课程设置上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本科一年级重视通识和方法的学习,既要学习和掌握造型艺术创作基础,又要深入了解与艺术发展史并行的修复史和遗产学理论。2、二年级重视跨界艺术学习,以及培养学生跨学科整合运用与修复师思维逻辑的能力。3、三、四年级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修复实践、团队合作、资源整合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可以马上进入实际工作的能力。有志向继续深造的优秀学生可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摩灭-1》 布面岩彩 300x229cm 2022

《智造-速度 布面综合材料 482x300cm 2021

《追忆》布面综合材料 150x150cm  2016


中央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课程结构大致可呈现为“通识史论教育 → 造型能力训练 →传统技法训练 →理化专业知识 →现代科技文保→设备仪器操作→修复实践实习 →博物馆认知”这一完整循序的线性进阶,定位于培养兼具艺术与科学研究能力、人文素养、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语应用和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学生,输出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Q

请从教学、创作等方面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未来的计划。


董卓:在教学上继续深化“中国传统壁画语言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拓展与创新”与“在美术视角下文物保护与修复”两个课题。在创作方面一个是目前创作瑞金市博物馆委托的大型主题性美术作品,另一个是积极准备2024年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继续创作《摩灭》系列。



采访、编辑|艺讯网

图文资料致谢艺术家及主办方




主编|朱莉

审校|王姝

排版|杨柳青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央美院艺讯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访谈

1412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