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凤凰艺术 专访丨与龙星如一起,访问“太阳时间”的温和世界
-
原创 2023-03-03
“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
展览“大地热流”从北京特有的冬季供暖地貌出发,尝试讨论热量媒介如何成为我们理解技术文化和生态现状的视角,并通过动态“热流”的视角,邀请你共同展开一次关于融化的旅行。在旅程中,想象中的热联觉生物将同你们一起感受温度,追踪热量如何作为当代科技系统的伏笔而存在,并推想与“热”息息相关的熵与时间。每件作品都被纳入关于“融化”的叙事,“融化”可能改变对象的形态,或者让隐藏之物显现。可能剧烈,也可能寂静,正如技术本身同时作为一种动态的形塑性力量和揭示性力量而存在。
北京得天独厚的冬季暖阳会挥洒入在展厅更“热”的一侧,这里的作品探讨着我们的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网络交换、光纤)如何无时无刻不在汲取星球能量,并构筑趋于稳定的热量环境。《辐射生物》用生命体对太阳辐射的反应来比喻我们对于电磁信号的依赖,《铜树》提醒着我们支撑光缆和导线的铜元素如何从地脉生出,《多孔性溪谷》甚至想象了一种一半是矿物实体,一半是数字比特的活元素如何游走。当《追踪模拟太阳》用黑色空洞来替换人类视觉光谱中炙热的太阳时,《永恒的一日》却用一则荒诞不经的寓言暗示太阳耀斑爆发与电子系统之间致命性的关系。
《被捕获的自然》提示我们人造的“冷/热”系统如何持续创造着一种更为温和与宜人的生活环境,然而,这些调控技术也裹挟在这颗行星天然的冷热流动中——水、风甚至洋流都在冷却着轰隆作响的机房,光刻机依赖的氖也依靠分离设备对空气的低温蒸馏(《不要爱恋那氤氲的辉光》)。这种能量的镶嵌关系,暗示着人造技术环境脆弱的阴面,也引我们通向展厅更幽深寒冷的一侧。在这一侧,我们通过调控温度和热能所创造的稳定环境开始被扰动与扭转。远程地下服务器滋生的生命通过液体进入人们的皮肤(《恐水症》),三组与冰川相关的作品则描摹了冰层所凝固的关于能源开采、冷战设施和远古微生物的历史。
当那座计算机渲染的冰山同格林兰峡湾一般寂静坍塌(《熔于时间》),抑或计算机里的烟花无声散放(《烟花宇宙》),我们似乎感知到大地天然蕴藏着熵增的势能和逆熵的渴望,以及二者之间的张力,正如《濒危植物标本库》试图存储植物的生命,这种存储的有效性却依赖太阳的节律。在自然光源退散后,人造光源亮起前(《关于891次黄昏心灵活动的百科全书》)的混沌地带,在所有机器生成的文字随着热敏纸暴露在空气而成为模糊团块的瞬间(《一声叹息》),人们重新站在大地的热流之中,透过它去理解太阳辐射与岩石圈热结构之间的垂直空间里,极地冻土与赤道艳阳之间的地理疆域内,我们的技术和生态系统中所承载的万象,及其所见证的年岁。
凤凰艺术对话龙星如
凤凰艺术:作为这次北京双年展策展人之一,您认为在北京举办双年展的优势是什么?您对本次展览有怎样的期待?
龙星如:
这个展览很有趣的地方是它在形式上确实给了策展人很大的自由度,同时,我想来看展览的观众背景会非常非常多元——很期待来看展的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凤凰艺术:本次北京双年展兼具学术性和互动性,您可以具体向我们介绍一下在实际准备过程中,策展人与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是怎样的一种工作模式吗?您又是怎样在展览中处理这种艺术和技术领域的专业性以及观众的接受度和参与性问题的?
龙星如:
在准备过程中会收到一些来自老师们的反馈和建议,第二个问题其实或许是我所研究的方向比较难处理的一个,具体到《大地热流》这个展览,其实它是我做过的技术向的展览中看起来最不“高科技”的一个——也是因为“热量媒介”这个议题和某一具体的技术范畴/工具是有区别的,它渗透在各种新和旧的技术形态里(暖气片也是技术)。另一方面我也照例给展览写了一些小故事,从感性层面,我希望这个展览还是有很多入口的。
凤凰艺术:本次北京双年展以“共生”为主题,您也一直在研究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那么您是如何理解科技与艺术的“共生”关系的?
龙星如:
在艺术与技术的这条线索上谈到“共生”很难不想到西蒙东对于个体/系统关系的讨论, 和哈拉维受到生物学家Margulis影响,进而描述的Sympoiesis(在她的语境下,共生不仅仅是一个关系网络,也暗示着一种构建世界[worlding]的可能)。对我来说这个命题很有趣的一点是——如果我们暂时回到哈拉维的启发——技术和技术的“共生”可能是involution而不是”进化“(evolution)导向的。(在此没有将involution翻译成中文,是因为译作“内卷”的话,它目前在中文语境里是另一个解读…) 换言之,技术与艺术之间最有趣的状态恰恰是对目前来说由主流技术企业所设计的“线性未来”的扰动,甚至让一些被遗忘的古老技术翻卷出来,去探索一种不同的时间性。这一点我认为艺术创作是很有能力做到的。
凤凰艺术:可以谈谈【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这展览主题的灵感来源和深层含义吗?
龙星如:
其实展览原本的场地是废弃的天竺锅炉房,因时间限制无法改建完成,但我站在那里的时候立刻就想到了一个“被不小心封存的熵值混乱的时空”。“大地热流”一开始想聊的就是冬季供暖——这一点即使场地不在锅炉房,我想在北京生活的大家也立刻能有所感受。那阵子也恰好在读Nicole Starosielski的《地质媒介的热量文化》(Thermocultures of Geological Media)和Yuriko Furuhata的《气候媒介》,作者们在我们都已经熟稔的“媒介物质性”的视角之外,也观察到技术过程中的热量控制(不论是数据中心的冷却,还是光缆中铜元素提取的热加工),以及温度的控制作为一种更广义的政治及环境技术自身的历史。在这个展览里,我选择的作品几乎都是在讨论关于“冷”与“热”的课题,它们也分布在展厅有自然冬日阳光,和晒不到太阳的两侧,“融化”则是我试图提出的一种贯穿两侧的方法。
凤凰艺术:在展览的构思和准备过程中,您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有什么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龙星如:
这个展览是在12月开幕的,那时候刚好是防疫政策改变,很多人都在短时间内患上covid-19,我很欣赏云鬯在展评中描绘到的那种“例外状态”和“日常”刚刚在交替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极为切身的。在某种巨大的、不可描摹的现状之前,我们其实有非常多的理由不做展览,或者说不思考艺术工作,但仍然去做展览的话,内在的驱动力也需要非常真切。这可能不是一个“故事”吧,但确实在一个艰难的时间完成一个展览,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内心的确认。
凤凰艺术:在作品的选择和展厅的布置上,您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和突破吗?
龙星如:
先前有提到作品会被分布在展厅“热”和“冷”的两侧,此外,所有展签和展览网站(earthheat.coud)在设计上都采用了一种从蓝到黄的过渡色,如果细看的话,会发现那些讨论“寒冷”(如《向冰学习》、《冰的背面》、《冰虫计划》等)的作品展签会更偏向蓝色,而讨论“燃烧”和“热”(如《辐射生物》、《不要爱恋那氤氲的辉光》、《铜树》等)的作品展签会更偏向橙黄色。因为场地自身条件的限制(它很像一个迷宫),在不想建展墙的前提下,其实没有去规定过于明确的动线,而是希望大家可以自由穿行。还有一些小细节是我讲故事的私心了,比如覆膜玻璃上写着“万物在此开始融化”,离开前地面的投影写的是“现在,我要回到太阳的时间里去了,希望你们在这里停留得愉快,来自温和世界的访客。”
凤凰艺术:您觉得科技和技术可以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和视觉想象带来什么?
龙星如:
或许想象空间恰恰在于“未来还是不是未来”。
凤凰艺术:通过本次展览,您希望引起大家怎样的共鸣?
策展人 龙星如
个人网站:irislong.xyz
策展人将在北京艺术双年展闭幕前举行线上平行讲座,具体信息详见链接。
重要作品介绍
我们是辐射性动物。就像其他生命体对太阳辐射的反应一样,许多当代人类的行为都是由电磁景观和信号地形塑造的。我们为地铁的安静区域做准备,并注意到当我们在网络和跨地域之间移动时,数据速度是如何变化的。作品是一系列古怪的无线路由器,探索这种敏感性,并询问我们如何设计我们的无线基础设施。每个路由器都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无线网络,它的行为和功能都是出乎意料和古怪的。我们的辐射倾向性是否可以被利用来调整我们对其他生命体和行星力量的方式?
作品是一个由60秒延时视频循环组成的三联画,展示了24小时内的太阳轨迹。 与我们的正常感知相反,太阳并没有在图像中徘徊,而地球似乎在旋转。 这种表面上的中立观点实际上是通过一个专门的仪器精心策划的。模拟太阳追踪器是一个安装在三脚架上的电动旋转相机,它又平行于我们星球的轴线安装,计算到每个具体位置。因此,相机被允许在24小时内完成一次旋转,在画面中心保持对太阳的跟踪。为了这幅三联画,艺术家去了三个地方。上海、鹿特丹和Kjølleford,彼此之间相隔20度纬度。在每个案例中,录音都是在9月,接近赤道的时候进行的,随后被编辑成一个一分钟的视频循环。这三段视频是同步的,似乎显示了从三个不同地点观察到的一个太阳日。
展览介绍 /
- 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 -
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
Earth Heat Flow: The Visitor Who Returns to Solar Time
展览时间丨DATES
展览地点丨VENUE
北京友谊社区(原北京友谊商店)
FRIENDSHIP ART COMMUNITY
参展艺术家|ARTISTS
Tega Brian/陈欣&张文心/陈哲/ Fragment.in/高峰/贺子珂/金雅瑛(Ayoung Kim)/
Johannes Langkamp/李启菁/龙盼/Anastasia Mityukova/ Christoph Oeschger/
朴在勋(Jaehun Park)/Susan Schuppli/施政/Jakob Kudsk Steensen/赵玉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采访/肖戈、解雅祺 编辑/解雅祺 责编/索菲)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