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理论前沿丨地方博物馆陈展体系构建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基于文旅融合内在逻辑

2023-03-02

摘要: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借鉴文化和旅游学界有关“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体验和文化旅游体验消费”这一内在逻辑推演的观点,围绕地方博物馆陈展体系构建“何为目标”“何以融合”和“何成体系”三个问题。首先强调构建“文化身份认同”是地方博物馆始终践行的社会使命,然后提出提供观展“文化认同体验”应成为博物馆深度融入旅游行业的触点,最后,以“文化旅游体验消费”视角,借鉴“唤醒”“凝视”“沉浸”等概念,结合国内博物馆实践做法,探讨地方博物馆陈展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

地方博物馆,在国内博物馆界又被称为地方性博物馆,通常是指某一行政区划地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涉及综合性、历史(纪念)类、考古类、艺术类、民族类等类型。在中国博物馆现行体制下,采用“地方(local)”一词,实为强调博物馆建设和管理主体来自于地方政府,其行为具有政府行政属性。与此同时,地方博物馆陈展体系的发展规律和规划路径也渐成学界焦点,宋向光在《博物馆陈展体系的特点及规划策略》一文中就曾强调“博物馆陈展体系属于博物馆整体业务体系中的子系统,要始终遵循践行博物馆使命、立足博物馆定位”。在新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实践中,陈展体系构建也已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博物馆视作陈列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使其渐成文旅融合发展前沿阵地。然而,在文旅深度融合现实趋势下,地方博物馆如何坚守“底线”,避免“博物馆变成游乐场”“博物馆旅游就是消费文创品”之误区?如何通过陈展体系构建,对旅游者构成“文化身份认同”吸引力,推动“文化旅游体验消费”?本文借鉴傅才武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内在逻辑与政策路径》一书中有关“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体验和文化旅游体验消费”这一内在逻辑推演的观点,针对地方博物馆陈展体系构建“何为目标”“何以融合”和“何成体系”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何为目标?构建“文化身份认同”

是地方博物馆始终践行的社会使命

我国博物馆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源于博物馆全面施行免费开放,且与国家文旅融合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中国的文化和旅游行业融合,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和旅游行业的自发探索,到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全面统筹文化和旅游工作,已上升为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重要的国家战略。关于文化旅游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学界虽有争议但已达成的共识是,文化具备旅游吸引物属性且让旅游具备身份标签意义,这不仅体现在旅游活动的个人身份意识层面上,而且也体现于国家、集体的身份认同构建层面。因此,文化旅游在国族认同构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很多国家政府进行民族教育和身份强化的一种方式。对于中国旅游者而言,由于生活在自古以来多民族交融共生、拥有强烈历史意识的中国,祖先智慧中包含的兼和思想,形塑、铸牢和延续了中华文化共同体,因此,中国各族人民的个体自带的中华文化共同体观念系统,能使其得以定位历史事件、空间与地点在自己生命史上的角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可以说,中华民族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相较于强调宗教认同、民族认同的西方国家,中国属于文化认同型国家,更加强调基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个体与国族身份同构。

表1 地方博物馆关于社会使命和陈展体系的表述

在以文化遗产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中,博物馆作为“保留着对于当代社会、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基因;以特有的身份参与社会,并通过其保护、研究和教育传播功能,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良知的代表者”,理应成为被关注和探讨的重要对象。尤其是以“系统保存、整理、研究本地区社会记忆载体,并将这些记忆载体通过展示方式向公众传播”为己任的地方博物馆,其陈列展览体系就是对地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阐释和传播,形成存在关联的若干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并整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或功能的有机整体。本文对近三年完成改扩建开放,以及有新馆在建的国内地方博物馆(主要选取综合性博物馆),关于使命定位和陈展体系的官方表述进行调查分析(表1)。可以发现,社会使命的表述上,与地方建设战略定位、地方全域旅游规划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布局紧密结合;陈展体系的表述上,尽管方式不同,但均紧扣该馆社会使命且强调特色;规划逻辑上,先明确博物馆的社会使命,再制定陈展策略,而陈展体系规划则是践行使命和实施策略的具体执行。由此可见,地方博物馆以特有的身份正在融入人文城市建设,肩负着“实现个人文化身份认同基础上的国族文化身份建构”的社会使命。新时代中国博物馆建设发展过程中,地方博物馆只有不断更新对社会使命的理解与表述,才能确保陈展体系构建拥有更加明确的目标。

二、何以融合?提供观展“文化认同体验”

是地方博物馆与旅游行业的融合触点


地方博物馆为践行“文化身份认同”社会使命,通过陈列展览体系构建,不仅回应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而且积极融入全域旅游等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地方建设战略布局。然而,博物馆与旅游两个行业的主体属性不同: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的博物馆行业具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属性,由政府主导;旅游业具有经营性,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同时,两个行业融合发展基础也不同,正如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界提出文化和旅游“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对保护有益的未尽对旅游有益,对旅游有益的却极少对保护有益”等争论,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的关于展览门票收费等公共文化服务收费问题,以及文物博物馆和旅游行业存在的技术类型特征差异等等。上述差异确实制约了融合,然而,承认差异的存在才是融合命题成立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清思路,思考陈展体系构建如何助力博物馆与旅游行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博物馆与旅游业融合既不是“博物馆+旅游”的简单连接,也不是两个行业全体合并,而是相互赋值的有限融合。跨越行业边界,形成新的产业业态是文旅融合中常见的融合方式,但这往往出现在具有经营性质的产业之间,例如,剧场、演艺、动漫等产业融入旅游业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产业。实际上,还有一种文旅融合路径,那就是行业各自保持清晰的产业边界,通过某些具有商品消费属性的文化产品或者服务,在行业间形成交叉领域相互促进影响。博物馆与旅游业的融合明显适用于后者,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陈列展览形成新的阐释传播方式,为当下博物馆和旅游行业融合带来新局面。

另一方面,博物馆旅游消费行为不仅仅针对博物馆提供的文创产品,而且还针对博物馆利用独有文物藏品资源创造并提供的具有情感属性的商品形态,即观展体验服务。这种无形的体验服务在博物馆旅游过程中被转换成一种特殊的商品形态——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博物馆旅游消费行为,可以加强旅游者主体(观众)与客体(陈列展览)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挥“体验”所具有的商品消费属性,满足观展个体最终指向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这是“一种不断深化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聚焦于人性的关怀与自身主体性的拓展与丰富”即文化身份认同的构建需求。可以说,“文化认同体验”就是博物馆观众最深层次需求。在文旅融合政策引领、文化市场消费升级和博物馆自我转型过程中,地方博物馆通过构建适应文旅融合内在逻辑的陈展体系,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观展“文化认同体验”服务,将成为地方博物馆与旅游行业的深度交叉融合点。以2022年3月起在湖南博物院多功能厅推出的“一念·辛追梦”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为例。作为湖南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该展由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共同打造,每周六下午上演两场,票价50元/人,因观众反响热烈,在国庆节和暑期曾多次加演。


三、何成体系?地方博物馆应结合

“文化旅游体验经济”规律构建陈展体系

美国学者托夫勒1970年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就曾提到“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浪潮后,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这是“体验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人们视野。随着文旅融合时代来临,以“文化是内容、旅游是载体”的“体用二分”为特征的阶段已经过去,借助旅游者自带的文化价值观系统,文化与旅游之间形成相互赋值的体验消费过程,这意味着当今社会已显现出文化旅游体验经济形态。地方博物馆不妨以“文化旅游体验经济”视角切入,跨学科借鉴“唤醒”“凝视”“沉浸”等概念,从博物馆陈展主题布局、展品阐释和展演化等方面入手,建立适应文旅融合内在逻辑的陈列展览有机整体,为博物馆特有的文旅体验服务提供策略指向。

(一)“通史类基本陈列+‘叙事型’专题陈列”模式,为“唤醒”过程提供文化认同逻辑基础

借鉴学界对文艺审美心理活动的描述,“审美感知是一切文艺作品接受的起点。与审美阈密切相关的是‘心里唤醒’,如何激发、唤醒接受者的审美欲望、审美情感,达到心理的审美愉悦,是文艺审美心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可以发现,观众进入博物馆时其审美感知意识尚处于潜伏期,而当进入陈列展览场域,启动观展体验这一消费行为之后,才有可能受到“唤醒”的激发:从审美的感知,提升至人文价值观的认可,最终接受和融入族群身份认同。这一“唤醒”的过程,就是博物馆观众在陈列展览中获得文化认同体验的过程,这是文化旅游体验的本质。对于中国的旅游者来讲,由于个体潜在的历史意识和中华文化观念,因此“体验经济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对中华文化艺术形式和核心价值的体验。”然而,这些文化核心价值和观念系统不仅对于旅游者个体来讲潜藏于日常生活和精神情感中,而且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三维视觉空间而言,还隐藏于被放置其间的文物展品背后。地方博物馆(尤其是综合性博物馆),如何通过陈展主题布局,为“唤醒”过程建构起适应中国旅游者个体固有社会记忆和历史意识的文化架构和认同逻辑呢?

首先,地方博物馆应以“在地模式”收藏观保留遗产,它们证实了土地与人群之间所具有的固定、恒久的关系,包括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活动的真实性和确凿性,这使得人民产生了对土地的归属感和对传统的认同感。其次,应该将藏品置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历史演进和地方历史文化脉络的逻辑关系中,进行历史维度的研究,才有可能发挥其对历史文化的叙事能力,进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在藏品研究阐释基础上,建立具有逻辑关系的若干陈列展览主题,以“满天星斗”说考古学研究为基点,阐释中华各族人民共同体历史源头和发展,同时,讲述地方历史文化演进和重要人物事件,引导观众将个体意识融入集体的国家民族文化。目前,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陈展体系主题布局通常呈现出:通史类基本陈列+专题陈列+若干临时展览的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常见陈展体系,在近年来出现创新突破。有地方博物馆专题陈列突破“类型学”陈列的单一做法,出现了以当地重大事件、现象、人物、考古发掘等为主题的“叙事型”陈列。例如,2021年12月对公众开放的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新馆推出“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曾侯乙”“楚国八百年”“越王勾践剑”“梁庄王珍藏”等试图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主题的专题陈列。“讲故事”是“叙事型”展览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借用文学“讲故事”的方法,对展览中的各种设备、展品、物件统一安排、调节成一个融合各种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综合整体,在展览中塑造出完整的“故事”。这类“叙事型”陈列不仅弥补通史类基本陈列和“类型学”专题陈列“千篇一律”的观展体验,而且为“唤醒”个体潜在的文化观念提供多种叙事可能。

由此可见,从陈列展览主题构架层面,地方博物馆应坚持中华文化共同体这一“文化身份认同”社会使命,以广泛而全面的通史类基本陈列为核心,以“叙事型”专题陈列彰显其个性,形成既有紧密逻辑关系又极具地方特色的陈列展览有机整体布局。

(二)走出“馆舍天地”的展品可视化与显性化阐释,为“图像凝视”体验提供广阔平台

英国学者厄里提出“旅游凝视”理论,认为“旅游者都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构历史感,将在遗迹中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国内学界进一步提出观点,认为“凝视”体验是“唤醒”过程的主要体验之一,具有文化旅游体验中最根本的视觉特性,因此“图像凝视”就是文化旅游体验的核心。这恰好呼应国内博物馆学界对观众学习行为方式的分析:观察是观众观展学习的主要行为方式,但由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传播媒介主体是以实物为核心的三维形象系统,“物”具有的信息隐蔽性和非连续性等特点,导致观众学习理解的困难,所以,需要展览阐释给予解读,而阐释的主要途径便是将“物”进行可视化与显性化的视觉传达。而阐释难点在于,如何将观者对“物”的视觉观察,提升到“物”“心”相连而形成知识的理解认可,以及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

当陈列展览逐渐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从“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消费品”,面对的“博物馆观众”扩展至“全域旅游的游客”时,地方博物馆的陈展体系构建,拥有更加广阔场域,并以更迫切姿态,深度融入地方旅游战略规划。地方博物馆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充分发挥辅助展品可视化与显性化阐释作用,才能将隐含在物中的信息阐释转化为可以被观察的现象,在地方全域旅游的“大千世界”里,为旅游者“图像凝视”体验提供更加多元的观察路径。

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定期举行的“点亮金沙:彩灯光影艺术展”为例,该展通常于春节期间在该馆园林区举行。2022年10月该展突破“馆舍天地”,以“古蜀文明彩灯光影艺术展”主题在成都旅游热门景点宽窄巷子举行,展出6组以太阳神鸟金饰、黄金面具、青铜立人等古蜀金沙文化元素为灵感创作的彩灯光影艺术作品,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彩灯基础上,融合光影投幕、机械传动、互动投影和玻璃钢材质等,为游客营造出古蜀光影之夜。在传统观念中,博物馆的展品仅限于以物的形态陈列于展厅的文物,实际上,博物馆陈列展览拥有多元混合的展览要素,展品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文物展品,而且还包括造型、场景和装置等辅助展品。可以说,成都的旅游者在宽窄巷子遇见的“金沙”,实际上是该馆借助辅助展品的“情景再现”进行的“现象还原”,将金沙遗址具有“文化身份认同”内涵的文物符号和现代生活图像进行的融合呈现。这是博物馆遵循“图像凝视”体验规律,发挥辅助展品的艺术再造、可视化和图像化功能的过程,为当地游客创造提供的博物馆特有的“图像凝视”体验。地方博物馆应加强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和全局意识,将这种极具“图像凝视”体验感的展览纳入陈展体系,成为突破“馆舍天地”走向全域旅游“大千世界”的特色观展体验。

(三)固定陈列“展演化”,为“沉浸体验”提供专有空间

2013年,南京博物院在“一院六馆”陈展体系中开创性地设置“数字馆”固定陈列,之后,随着商业展览中数字光影技术的成功运用,国内地方博物馆掀起了数字沉浸式陈展热潮。2022年11月,工信部网站发布由工信部、教育部和文旅部等联合编制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鼓励一二级博物馆设置沉浸式体验设施设备,将再一次掀起博物馆沉浸式展览热潮。“沉浸体验”由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物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提出,之后,国内文化旅游学界提出“沉浸体验”由以下九个维度构成:目标明确、及时反馈、技能与挑战平衡、知行合一、全神贯注、潜在的控制感、意识丧失、时间感扭曲、有目的的体验。实际上,沉浸体验在博物馆观展体验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般沉浸理论对博物馆陈展的沉浸体验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例如,在知行合一维度,博物馆陈展叙事空间的代入感,让观众身心和观展体验行为融为一体;在全神贯注维度,观众忘记了自己身体和生理状况(饥饿、疲倦),没有心思和精力顾及其他想法、忧虑或干扰;在意识丧失维度,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观众自我意识与环境氛围相融合,会出现暂时的自我意识弱化或消失;在时间感扭曲维度,观展会感觉时间比平时过得快,观众失去对时间的正确估计和判断能力,同时对时间流逝非常敏感。尽管在观展体验的消费行为中,沉浸体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但仍然可以发现观众沉浸体验的构成维度,并以此分析特征和作用机制。简而言之,一旦旅游者进入了“沉浸”状态,就意味着“身份遗忘”,并且是在一个被设计的“闭合空间”或“感动情境”内所发生的身份遗忘或者情绪失控事件。

然而,数字技术手段如果运用不恰当,会抢压陈展主题和文物本体,产生过度虚拟、过度娱乐化的“不实”之感,甚至会影响文物安全和观展安全。因此,相对于展厅里的数字体验或“剧本杀”活动,将独立空间定期举行的“沉浸式展演”固化为陈列展览,并纳入博物馆陈展体系,成为更加稳妥和可持续性的做法。湖南博物院依托相对固定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在该院多功能厅推出的“一念·辛追梦”马王堆复原动态展,就是由文物复原展示与光影秀、汉代舞蹈、京剧表演、戏剧等表演形式相结合,利用舞台装置和多媒体视觉影像技术创作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数字技术不仅将文物符号放大,而且借助服饰、妆容、道具和场景营造,以及屏风样式的舞台空间的来回转换,助推了展览故事逻辑的叙事推进。博物馆在馆内特设这个具有剧场功能的“闭合空间”,不仅可以更彻底地发挥数字媒体技术,实现舞台设计效果,而且让观众在这样具有叙事行为的“沉浸式展演”中,再次强化其已在陈列展览中被激发的文化审美感知,并跟随展演的故事逻辑从低到高完成“唤醒”的过程:“首先是承认,即对特定文化价值指向的认可;其次是接受,即个体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同一性;再次是融入”即进入“沉浸体验”这一深度观展体验形式,达到博物馆旅游主客体互动、情景交融和文化认同的深层次愉悦境界。


四、结  语


21世纪持续深入的全球化进程,非但不会削弱一些国家构建国族身份的目标,反而会强化其重新定位文化战略。正是在这样的世界经济政治大背景下,中国博物馆与旅游行业的融合,不仅仅为获取市场经济效益,更多地体现为国族文化的建构价值。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地方博物馆新馆建设高潮迭起,陈列展览体系化并形成适应文旅融合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这些正是中国博物馆界回应当前世界文旅融合发展趋势的行业自觉。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地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可以视为“文化旅游装置”发挥“可以回溯到时间深处的索引”功能,引导旅游者在观展体验过程中,完成自我身份与中华文化共同体之同构,由此找到自我文化身份构建的历史合法性来源。但文化研究的成果表明,这种结果的出现,并不只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旅游者个体还被要求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消费技能”,即个人的专业知识、习得品位和审美能力,因此,这需要国家和社会投入极大的资源,进行持续不断地引导和培育。

为阅读方便,注释从略,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管晓锐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本文刊载于《策展研究》2022年第2期

编辑:高文思  雪晓楠

审核:耿   坤

文章来源于:中国文物报社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End-

博展联盟 | 文博行业交流协作服务平台。以行业社群为基础,“共建·共享·共生”为主题,搭建的文博行业协作平台;整合展陈行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解决方案;以行业大数据为驱动力,为平台用户创新赋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推动展陈产业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 官 方 网 站 /www.518bwg.com


排  版|博小二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展联盟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理论前沿 博物馆陈展

2051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