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荣誉再“+1”!《国之英豪》入选2023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舞台剧类!
-
2023-03-02
再添荣誉
★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示了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同济大学2个项目入选。其中《国之英豪》入选2023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舞台剧类。这也是继2022年入选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部委联合开展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之后,该剧再添“国字号”荣誉。
(2023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单公示截图)
(《国之英豪》演出现场图)
《国之英豪》舞台剧是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学院党委共同统筹策划下,由我院钱正老师担纲导演、海力洪老师担纲编剧、董逸老师担任表演艺术指导,我院于智毅、饶丹云老师担任语言艺术指导,以我院表演专业学子及校友为演职人员主体的一部大型原创大师剧。该剧历时4年倾力打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高度凝练的舞台艺术表现艺术再现了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教授毕生心怀爱国报国赤诚、为国奋斗不息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其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科教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形象。该剧先后公演三轮五场,直接观众超33万人次,曾入选上海市教委“名校大师剧创编巡演计划”以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第四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等。
(组图:学院举办的各类特色活动)
以系列精品剧作为依托,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凝练学院学科办学特色、集聚师生共创合力,聚焦一流大学文化建设发挥中坚作用、承担重要职责、彰显育人特色,着力弘扬“同济天下”文化传统,深耕挖掘同济百余年兴教办学的历史人文资源,先后创编排《同舟共济》《国之英豪》《铸诗成剑》“同济校史剧三部曲”和红色歌剧《江姐》《志丹,志丹》等代表性高水平艺术创作,以部部原创力作打造聚心育人的“澧水清泉”,以师生共育打造沉浸式育人情境,以全向引领打造打响“同济出品”文化育人品牌。系列原创剧作不仅在校园舞台上精彩演绎,更为同济代言,走出校园丰富繁荣社会文化,在文艺浸润中积蓄育人的强大精神力量,持续推动着“同济故事”传唱经久不息、“同济人物”脉动时代当下、“同济出品”响亮教育阵地。
英 豪 之 声
更
多
了
解
01
以人映时:
用真挚投入呈现精品力作
“为什么手握着简单的仪器,建筑和桥梁就拔地而起?为什么年轻面庞如此的沉静,日后能拯救病弱的国民?为什么此时只有无声的静寂,却听到热血涌流的声音?”……在《国之英豪》全剧开篇有着这样一个特色唱段,通过“别开生面”的三连问为全剧的主旨表达设问,随后展开的幕幕场景皆在回扣这一设问,以生动的故事层层渐进式地回答讲述起这其中的“缘由”。全剧在人物刻画上始终细腻感人,拒斥平白直叙的乏味,转而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融入在了具体人物、具体环境乃至具体对话当中,透过对主角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来丰满人物形象。
(《国之英豪》开场场景)
为此全剧共设计了烽烟寻路、狂风大浪、西行东归、迎接黎明、逆境求索、两个转变、历史作证共7大主要场景,跨越式讲述了老校长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不同时期,表达了无论风雨变幻他内心始终如一的爱国赤忱情怀。例如在第四场“迎接黎明”的故事设计当中,李国豪老校长刚从警察局保释出了进步学生,在组织安排下见到了章萍老学姐,困惑于面前严峻形势的中年李国豪原本心灰意冷,在章萍学姐对未来理想画卷的描绘和激昂情感的带动下转而又再次燃起了理想、信念和豪情。当中人物情感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潜藏在角色人物的对话表达中,前有“暗线”后有承托,整体上又一脉相承。
(《国之英豪》演出现场)
如此的艺术表达收获了“以人映时、以小见大”的出奇效果,舞台之上呈现的是李国豪老校长一人成长的时间旅途,但却牵出了国家从开天辟地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的大国崛起脉络,牵出了以李国豪老校长为突出代表的一代代同济人投身革命事业、服务国家建设的荟萃群像。收获到的众多赞美是该剧创作高质量、高水准的最为真切的写照,不少观众在观看后纷纷表示:“情感真挚,字字血泪,泪目,不愧是国之英豪”“话剧制作精良,是最生动的思政课”“看得好感动”…… 国豪书院2022级本科生孙慧航曾在观演后满怀感动地提到:“君之厚德兮,天下扬。思之报国兮,忠为道。忘身殉国兮,乃忠良。国德洋溢兮,遍辉煌。国于四道兮,古无双。”
02
原汁原味:
用最同济的元素打造文化“名片”
在创作之初,充分展现出同济特色的原汁原味是该剧的另一忠实诉求。早在2017年,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下,该剧的创作编排就列入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议程,立有专项资金配套支持,并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统筹,学院负责成立主创团队具体实施,全程还得到了学校学研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的多方位支持。要用深功夫创作出带有同济风味的精品剧作成为了当时专项工作团队的普遍共识。为此主创成员先是到档案馆查阅了所有相关资料,又调研走访李国豪老校长的家乡,认真研究了老校长的一生,并访谈了相关的亲属、朋友、学生,才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剧本初稿。2018年底,学校还专门组织召开了“李国豪大师剧建组会暨创作研讨会”,多方听取校内外专家宝贵意见,不断完善打磨剧本,力争创造精品。
(李国豪大师剧建组会暨创作研讨会现场)
剧本创作是全身心投入的“砍柴功”过程,从一大沓的厚剧本到舞台上的立体呈现又需另一番投入。为让剧目创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打磨过程,该剧采取了边创作边推演、边打磨边精进的模式,成熟一部分内容就率先投入到学生观众当中,既让该剧最快服务到学校师生,更是为了聆听最为真切的反响,做到立行立改。依托学校多样化的校园舞台,该剧陆续在学校迎新晚会、校庆活动和毕业晚会上推出了先期的2-3个片段。2019年底该剧在我校嘉定体育中心首演之际,现场还专门邀请到了李国豪老校长之子李沪曾、李乐曾,以及李国豪家乡梅州市相关领导共同观演。演出结束后他们均对剧目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除去观演者之外,让参演学生思考人物、接近角色也是演出前频开的“必修课”,围坐夜谈剧本创作、节假日聚在一起加紧排演等等都是创排演全程的常态。取材校史的人物故事、全校上下的关切关注、学院师生的全心投入……也正是这些汇聚同济人、时、物的元素最终造就了贯穿全剧最为独特的同济“风味”。
(2019年《国之英豪》在嘉定校区首演)
(《国之英豪》依托校园舞台进行片段演出)
03
以戏化人:
在创演全程营造育人场域
舞台艺术诚然应该把人物故事的呈现摆在前,但更为重要的思政育人宗旨远在舞台之下,也更要意义深远。作为该剧主创团队的一员,钱正老师曾表示,在创作之初全体主创人员便有着共同认识,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与要求来指导剧目的创作,通过李国豪老校长华彩的人生故事、新时代同济文化的涵养来推动学校整体的立德树人事业。剧目编剧海力洪老师曾介绍到,在整个创作过程希望青年大学生观众能够透过剧目去思考:是何种因素或哪些缘由,令如当年李国豪一般的普通少年,在人生的路途中不断成长,直至成为“国之英豪”与“共和国脊梁”的?进而反观自身,置身于新时代中的自己,该从哪些方面把握人生,该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前行之路?
(《国之英豪》剧目排练幕后)
一以贯之的育人主题切实反映在了剧目从排演演绎到舞台呈现的全过程,通过在其中协同推进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美育育人与新时代同济文化涵养深度融合,思政教育的实效就此有了最为生动的载体。一方面,剧作主创人员与演员均为学校师生,创排过程中舞台即讲台、剧本即课本,师生共同参与到创作全流程当中,从台前聚光灯下的绘声演绎到幕后忙上忙下的工作人员,经验传授、知识习得、技能提升等等都发生在身边耳旁,谆谆教诲、殷切叮嘱、时时提点等等别开生面的“打开方式”打造出了思政育人的沉浸式场景,有效实现了“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本质。
(相关案例在大艺展中获奖)
另一方面,该剧系列汇演联通了学院表演专业学子的课程实践,课上学到的人物呈现技巧和情感表达方法都能很迅速地投入实战,剧目排演中凝练的成果又能顺畅地返归纳入在教学培养体系当中,依托各类精品创作也由此搭建形成了“教—演—学—研”进阶式专业课程体系,为此《国之英豪》这一剧作也成为优良学风涵养的领育“蓝本”。相关总结案例《及人之美,教化于艺》荣获第六届全国大艺展一等奖,面向全国高校推介分享;相关教学成果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汇演实践和育人成果也获有人民网、新华网、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还专栏报道了这一艺术精品育人成效。
(《光明日报》专栏报道红色艺术育人成效)
“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的秘密,就藏在她的心跳呼吸;济人济事济天下,同心同德同舟楫。”剧目中的设问早已作答在了同济人的心之所向里,而《国之英豪》作为同济艺术精品走出校园繁荣社会文化的故事仍在努力回答中。先前为丰富社会公众文化供给,《国之英豪》系列演出既辐射服务了学校周边社区居民,也适时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步开演的形式,以数字化的手段为大家提供了指尖可触及、生动可感知的文化盛宴。今后《国之英豪》也将持续依托“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等开展巡演活动,联动依托更多媒体传播平台持续扩大这一主题精品剧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李国豪老校长的故事响彻在他所热爱的教育阵地中,传颂在他所挚爱的神州大地上。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