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线上课程更新 |  艺术何去何从?——看懂当代艺术的当代病

2023-03-14




 艺术,从来不只为了艺术,
 艺术,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

 本课程从时代与灵魂的关系出发,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仅让你看懂当代艺术本质,
 建立鉴别坐标,
 更以艺术为镜,洞察自身及时代症结,
 再次明确自我创作及前行的方向。


 THE NIRVANA OF ART 
 艺术何去何从?
——看懂当代艺术的当代病 
 线上课程 

主讲人:徐薇

 课时总长:共24讲(约720分钟)
 授课方式:线上课程专栏,随时无限次观看 
 策划方:库艺术教育 

 点击或长按二维码 

 立刻开启无限次学习 




 Project introduction 

  课程简介  




《艺术何去何从?——看懂当代艺术的当代病》是一门为当代艺术“确诊”的课程。主讲人徐薇老师与常见的艺术史写作或艺术哲学写作者不同,她将抛下知识体系的桎梏,从时代灵魂角度解析中西方当代艺术,透过艺术看本质。结合社会现象深度分析媚俗(Kitsch)、虚拟现实、钱权至上等艺术问题,让人真正理解艺术目的为何,而又是什么成就了艺术,充满人性的温度和深彻的洞见,无论是专业艺术从业者还是大众爱好者皆能从中获得全新了悟。

线上课程共24讲,从时代与人性弊病的观察出发,在人人都能共情的体验中,帮助读者扫除各种障碍直接进入艺术本质,更有可能在这些案例中反省个体灵魂的自身问题,为时代中的每个灵魂寻求治愈与解答的药方。



 Lecturer 
  主讲人简介  


徐薇
Xu Wei

生于上海。艺术写作者,独立策展人,国际创造性艺术教育与治疗协会IACAET中国区理事,著有艺术评论文集《艺术的末法时代》。徐薇与传统艺术评论者不同,擅长从社会现实与心理角度分析艺术本质,帮助大众跨越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障碍,建立当代艺术与大众间的联系。徐薇长期于线上线下开展艺术教育讲座,帮助更多人进入艺术本质,从艺术中获取提升自我、改造现实的力量。


2022年《艺术的末法时代》新书发布活动现场

2022年策划群展《存在与重复》开幕现场导览 上海春美术馆





 Course catalogue 
 五大课题介绍 


  课题一  
“聪明误的艺术”

第一讲:何谓“聪明误”
第二讲:区分“造物”与“人造物”
第三讲:无效的“新形式”
第四讲:不动人的“正确”


简介:今天,艺术家的困境不在于如何变得聪明,而是如何不做一个聪明者。

艺术与任何人参与的领域一样,“真”总是稀缺之物,事实上在重视效果和效率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艺术”不再纵向深入生命,而是在浅表无限横向延展,满足各种缤纷的人造欲望。这是一种假装进步的艺术,以先进的方式制造着限制,将生命限制在“新鲜-厌倦”的闭环中疲于奔命,不知归途。假装进步的艺术,也是被聪明所误的艺术,试图认清并跨越这聪明的障碍,是走向真相的第一步。


王庆松《跟我学》2003
知识是否等于智慧

徐冰《背后的故事》

艺术是智力圈套吗?



深度学习算法生成的伦勃朗画作




  课题二  

“生于媚俗”


第一讲:何谓媚俗(KITSCH)
第二讲:欲罢不能的媚俗
第三讲:媚俗的次第
第四讲:对媚俗的反思
第五讲:媚俗“疫苗”

是什么样的艺术在挤压着严肃艺术的生存空间?答案早已遍及生活每一处,我们在千篇一律的手机旋律中醒来,在快速的碎片式阅读中获得某种满足,在综艺或电视剧中获得短暂的感动……你也许会疑惑,这难道不是最日常的生活样式吗?而这些顺滑提供浅层愉悦的体验,都来自一个同样的源头,那就是“媚俗”(Kitsch)。



网红打卡成为了展览的主要功能


艺术家不可能真正批判令自己受益的系统


KITSCH原指廉价旅游纪念品



  课题三  
“艺术与恶的距离”

第一讲: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垂危
第二讲艺术为何垂危:抽象病
第三讲如何抵抗文明的抽象病
第四讲走向真理的艺术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是德国哲学家阿多诺1949年在《文化批判与社会》一文中提出的名言。为何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纳粹军官可以一边欣赏古典音乐,一边有条不紊地屠杀生命?为何艺术的优雅无法滋养出悲悯的灵魂?在艺术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究竟什么出了错?在本次讲座中,策展人徐薇将深入本质分析当代艺术中心灵日益抽象化的危机,对当下悄然滋生的“文明病”与“艺术病”予以矫正和提醒。


《美国精神病人》
展现了文明极度发达后的精神异化

艺术成为教化的工具时,与恶接近



理查德·塞拉《倾斜的弧》 1981

自我存在是否要建立在侵害周遭的基础上?




  课题四  
“艺术的‘妥协病’”

第一讲:艺术上的“退行”
第二讲荒诞,可笑的悲剧
第三讲发泄,向下的快慰
第四讲利己,积极的颓废
第五讲虚无,无期的否认
第六讲接纳中超越

当意志面对威逼利诱,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坚守原则的能力。当“妥协”成为了一种可以安置恐惧、乃至获取利益的方式,它变得如此流行和畅通无阻,以各种面目融入了生命。妥协的艺术,是一种在无法进取后令行为“合理化”的艺术。今天的艺术像一个超市,为受挫的意志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模块化方案,你可以随时选择一个妥协套餐,沉浸其中,享受短暂美好的幻觉。改变从自知开始,让我们从艺术中,寻找这些线索。


岳敏君《垃圾山》 2003
发现荒诞是觉醒的开始

安尼施·卡普尔《向角落射击》2008
施暴并不是真正的战斗


梅迪·哈迪扬卢《不可抵达之美》2022

妥协让意志退行进入封闭的精致乐园




  课题五  
“谁是真正的艺术家”

第一讲:区分“艺术”和“像艺术的东西”
第二讲:美不等于艺术
第三讲:技术不等于艺术
第四讲:趣味不等于艺术
第五讲:如何认出真正的艺术家

“艺术家”,一个已被滥用的词。在采访或广告中,插画师、商业设计师、装饰画者都被称为“艺术家”,各领域也都有“艺术”,爱的艺术,语言的艺术,烹饪的艺术。在越来越多被称为“艺术”和“艺术家”的对象中,是否有一些显而易见的混淆?博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却不是“人人都应该叫自己艺术家。”其中的区别是,艺术是心灵的行动,是忘我的过程,而不是功利的目的,人人都可以运用创造力投入生活,而不是将“艺术家”作为身份的象征。本次讲座试图清晰“艺术家”与“艺术”的概念,帮助我们在这个以假乱真的时代,看见真正艺术的价值。



艺术家不再贫穷的时代,如何认出真正的艺术家?


如何穿越时髦和流行的诱惑



如何区分艺术和“像艺术的东西”









咨询热线:010-84786155

投稿邮箱:kuart@126.com
库艺术媒体 | 客服微信:kuyishu001
库艺术教育 | 客服微信:kuyishu003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路4号8号楼418室

*本微信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均为《库艺术》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库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线上课程 当代艺术

1109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