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闭展倒计时 | 策展团队带你深度解读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
2023-03-14
错过这一次
下一届还要再等三年
你,还不来吗?
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展出的主体展分为五个板块:
“展现国家形象”
“推动产业转型”
“助力文化建设”
“引领社会风尚”
“改善生态文明”
展出案例96个
作品1050件/组
今天
让我们通过策展召集人
和策展人的视角
共同走进本届大展主体展
各板块背后的策展思路
以及精彩作品
策展召集人
杭 间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
这次的大展主题是“新起点·新风尚”。“新起点”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我们国家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发展的新起点上,中国设计跟民生有关,跟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关,因此设计和国家的两个一百年新起点的目标、步伐都是一致的;第二层含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设计有了快速的发展,从对西方的学习、消化,到了中国制造的崛起。尤其在最近几年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设计界飞速成长进步,已经跟全球最优秀的设计水平站在同一个起点,因此今年这一届的大展是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全球化下中国本土设计的“新起点”的重要的节点。
“新风尚”很好理解。设计跟国计民生,跟中国千千万万的人的日常生活有关,因此设计所呈现的生活方式,以及它的美学价值、对生活方式的提倡,都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优秀的设计来倡导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是对社会形成的新风尚非常重要的提倡和主张,这也是设计的重要作用。
策展召集人
汪大伟
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副主任、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
本届大展以“新起点·新风尚”作为策展的主题,是从以下几方面考量的:首先,作为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我们设计界把这一目标看成一个新的起点,并且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设计这个专业的前沿引领性,以及对提高生活品质的作用?第二,作为新的风尚,设计还要对如何建立中国式的生活价值、新的生活方式,展开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带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去影响和引领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基于这样的考虑,本届大展主题围绕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作为核心,展开了五个板块的分主题设计,围绕这五个主题,进行了设计与公共艺术的案例策划,而这又紧紧围绕着国家战略、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发展的需求展开。
*策展人顺序按姓氏笔画排序
金 江 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的红色文化是国家形象重要的载体,在“展现国家形象”板块的“红色基因:公共空间的精神传承”案例中,设计师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地通过红色文化来表达,弘扬革命奋斗的精神,让其成为城市空间中重要的公共教育和红色教育的载体。
比如,潘鲁生先生的团队为中共一大会址做了宏伟的、具有鲜明视觉特征的壁画。该壁画尺寸长15米,高5米。设计师将工艺美术的技巧运用在城市的空间载体当中,也把红色精神通过主题性的塑造来表达初心。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厅壁画《日出东方》
潘鲁生、赵芳廷、刘文建
2021年
韩 湛 宁
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
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顾问
“赛事中的美学:重大体育项目的视觉设计”这一组案例,展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中的会徽、服饰、吉祥物、VI系统、导识系统、服务标识,以及场馆和建筑设计,比如滑雪道路、游泳场馆等等。该组案例云集了中国顶尖的建筑师、平面设计师、服装设计师,既标志着中国体育发展的高峰,也展现了国家形象。
比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用冰壳包裹大熊猫的设计,以既可爱又与冬季有关的视觉传达受到全世界的喜爱;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采用了展开的扇子形象,传递了西湖背后的中国文化。这些都是时代设计和中国文化的结合,这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视觉传达。
杭州2022年亚运会、亚残运会会徽设计
袁由敏、陈正达
2018、2021年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团队
2019年
*策展人顺序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昀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秘书长
“科技强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设计”这一组案例中的作品之一是中国的高铁。高铁这样的产品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移动的居住生活。整个中国高铁的发展,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城际列车、风景旅游专线等等,车型非常丰富,有不同的车厂和科研院所在研究、细化这样的一些问题:
比如,东部地区大流量大密度的城际列车,如何提高出行的舒适度、方便度以及使用效率?西部的高铁在运营中,如何提升搭载的效能、效率?因为所处场景不同,设计方面要思考的问题也不同。
另外,阿里云为浦东机场做了一个数字孪生项目,以真实的机场为基础制作数字版的建模,把真实的场景投射到虚拟的空间中,然后通过虚拟空间来调配资源,大概能使机场人流和登录的效率提升到17%,目前也在不断的进步中。
新型无接触网供电城轨列车设计
王志伟、刘晋、潘硕、黄硕、王建暖
2020年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设计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王婉、廖敏月、张璐璐、隋惠婷
2020年
兰 翠 芹
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在本板块的“数字赋能:3D及4D打印服饰及产品设计”案例里,我们选择了北京服装学院团队研发的数字生物服饰。
这一产品整合了创新技术,将技术变成产品来引领和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设计团队向自然界的生物学习,将生物表皮的色彩机制用参数化的设计技术,整合体素打印技术,研究出可以随着光影区域变化色彩的材料,以此实现色彩的动态化。
简而言之,人们穿上这套衣服,只要其所处的环境、氛围、灯光不一样,那么衣服可以随类赋彩。
并且,该产品不需要印染织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促进了纺织产业面向科技引领层面上的转型。
参数化服饰智能设计机器人
北京服装学院 王涛、崔艺铭、张帆、兰翠芹等
2020年
《Infinite Bézier · 无迹》
4D 打印参数化服饰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 贺爽、宋佳珈
2020年
《Illusional Fashion in Motion》
3D色彩视幻时尚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 贺爽、宋佳珈
2021年
*策展人顺序按姓氏笔画排序
陈 岸 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史论系主任
该板块中的“智能制造:苏绣与拓扑的邂逅相逢”这组案例,最主要的参展艺术家是国家级非遗代表传承人姚惠芬,她是整个苏绣领域里技术最高超的其中一位。
她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时,和艺术家合作用50多种针法重构了南宋李嵩的《骷髅幻戏图》,该作品亮点在于密集地采用不同的针法,以及针法之间形成的冲突,在整个苏绣艺术和产业发展里面具有突破性。
之后,我们清华大学的“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数学中心”进行合作,史无前例地把姚老师整理的苏绣的针法变成数学函数,然后用其进行人工智能计算产生新的针法。
另外,我们也创作了立体的苏绣作品。我们都知道,所谓的针法是在二维平面上上下运动形成的轨迹,这是可以被三度空间化的,所以我们和漆艺传承人钱之初合作,用藤条来编织了一个三度空间的作品,表层涂上天然大漆,也可以说是苏绣和漆艺跨界的作品。
《骷髅幻戏图》交互程序设计
清华苏绣数学化课题组、姚惠芬工作室、姚智皓
2021年
苏绣针法雕塑
清华苏绣数学化课题组、钱之初
2021年
李 翔 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
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在文化类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把传统中国建筑空间的理念,包括我们的园林、院落等,在当代进行文化转译,来呈现在我们精彩纷呈的美术馆和大型的公共建筑当中。
此外,在当代建筑中运用新材料和新科技时,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也要不断地把最新的设计材料、设计技术呈现在我们的作品之中。这一板块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新的可持续材料和技术,以及参数化、数字化的最新进展在作品中的呈现。
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设计
家琨建筑
2020年
吴 海 燕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我经常提的12个字就是:“传统如何活化,设计如何转化”,来形成我们真正的东方中国的范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论是大城市是乡村,都在积极地关注并践行着传统手艺和工艺的形制、使用的角度等方面的活化。
《天圆地方》服装设计
徐蕊、姜绶祥
2019年
金 江 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理念,是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作为纲领,用设计来赋能非遗的活态传承。所以设计师在国家的倡导下“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走进并融入大众生活,走上一条崭新的复兴和振兴之路,让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最具有老百姓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书写当下品质生活。这些案例,代表着文化自信和非遗传承人走向自强,在展现着“助力文化建设”这一主题。
《陆地与海洋》青神竹编首饰系列设计
章莉莉、金丹、殷瑛
2021年
韩 湛 宁
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
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顾问
这个板块中有一组案例是中国的手表设计,像深圳的飞亚达、玺佳,以及一些新的品牌,囊括了很多全球顶尖的手表设计奖项。另外还有华为、小米等品牌的手表、手环设计。今天的手表不只是显示时间的设备,它既可以展现时尚设计、传递情感与精神价值,也可以对我们的日常健康进行监测。手表的设计已经成为能够承载多维度理念的媒介。
敦煌(飞天、胡旋舞)主题珐琅腕表设计
飞亚达手表
2019年
X 系列·大猩猩腕表设计
张建民、深圳市玺佳创新有限公司
2021年
*策展人顺序按姓氏笔画排序
吴 海 燕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每年贵州的8月,大部分当地人都到深山里边去采摘板蓝根,这让人思考,如何把这种植物的蓝色,变成中国文化里的底蕴的色彩?比如,少数民族布依族有布依蓝,苗族有苗族蓝,我们汉文化有汉文化的蓝。
用科技去解读传统文化,这就不得不提到蓝染。以前的手艺人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把握每个颜色需要多长时间来达到理想的色牢度。而如今,大数据能精准确认工艺过程中的染色程度,实现了从传统到设计时尚的转化。
“少不入川”蓝印花时尚特定系列服装设计
“李宁”品牌“正兴染坊”合作项目
2021年
《秋分有度 ·草木杉》服装设计
郭瑞萍
2021年
姜 俊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理论工作室研究员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
我负责的板块更多的是跟公共艺术有关,有两个和社区营造相关的案例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其中一个是成都麓湖的A4美术馆,在当地的艺术社区当中不只有一个项目,更多是与社区民众共创的,比如iSTART儿童艺术节、西南建筑师的一些公共艺术的项目。设计师可以把社区中的居民组织发动起来,形成一种对于自己社区的共创活动。
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应该只是一个物质化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它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今天的中国公共设计在这个方向上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对于本土、本乡,或者本地社区的在地性营造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是广州的“未来社”。它也是一个自我营造的社区模型,比A4美术馆社区稍微小一些。这里的“未来4景”这个项目,也是由艺术家进入到社区,和社区的在地的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的民众形成了互动关系,从而用一些非常亲自性的方式来呈现艺术,他们和周边的群众在展览中有着讨论和参与的环境。在今天的公共艺术呈现上,非物质性进入到一个人和人关系的营建当中,民众的参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重建非常重要。
iSTART儿童艺术节
A4美术馆
2014-2021年
*策展人顺序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 翔 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
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快速建造的抗疫空间借助新材料、新技术提供多种应对途径,如苏运升老师研发的可移动式“火眼”产品系列,空间载体本身可收纳可展开,易于运输,能够快速响应疫情爆发地需求。
另一方面,保持社交距离重塑了人与物及空间之间的关系。面向日常生活的抗疫产品、空间方案全面融入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比如,“聚·隔”展亭则提供了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时代,为公众设计用于聚集的空间,在这样看似矛盾的要求下,是一种新形式的探索。
可移动式火眼实验室系列产品设计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苏运升、娄永琪、周冰洁
2020年
“聚·隔”苏州国际设计周展亭设计
北京临界空间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20年
本届大展将于3月16日闭展
趁着春光正好 阳光正暖
来一场和设计艺术的邂逅吧!
扫一扫,免费预约看展
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线上展厅同步上线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