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10个文博提案建议 | 浙江文物工作将在11方面发力|河南发现570座古墓葬

2023-03-14

    2023年3月14日    


【两会】

■    文博界代表委员出实招建良言

■    杨朝明: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班果委员:共同推动青海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    祝响响:建议将“上山文化”编入全国中小学教材

■    郭进:释放博物馆活力,追溯人类起源的“根”

■    吕成龙:保障古建筑修缮材料供应


【综合】

■    从两高报告看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实践

■    浙江省文物局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应治中任义乌市文旅局副局长


【博物馆】

■    全国博物馆最新版名录公布,共6183家博物馆!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藏品捐赠征集专班赴东阳、龙泉、青田考察

■    山西将举办首届博物馆青年论坛

■    济南:推动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

■    聊城这家博物馆免费开放

■    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亚当·温伯格卸任,首席策展人接任

■    延吉恐龙博物馆,免费开放一个月!

■    圆明园管理处:攀爬遗址文物游客列入不受欢迎名单


【考古】

■    河南三门峡发现570座古墓葬 出土3组战国铜编钟

■    山西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地

■    河南安阳发现距今约7800年聚落遗址

■    考古确认陕西洛南盆地百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    山东淄博发现一处龙山时期遗址


两会 | 文博


特别策划:文博界代表委员出实招建良言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文博界的代表委员聚焦文物工作重点难点,从文物保护、考古工作、博物馆改革发展、文物安全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助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保护第一
多角度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文物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如何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出实招,建良言。

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各级文物部门和各个文博单位极为重视、积极推动的一项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成果频出。

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上,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青州市政协副主席王瑞霞建议,要以建立文物档案为目标,以文物考古工作为标准,建立多规合一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体系,强化文物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文物数字化计费标准,使这项工作列入预算时有章可循。组织文博从业人员进行文物数字化保护培训,让文博人了解文物数字保护的基本常识,使文物数字化保护成为由文物、考古人主导、多学科广泛参与的文物基础工作,真正达到文物保护的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黄林认为,走好新时代文物事业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在全社会普及推广文物保护知识,增强群众依法保护文物意识,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其次是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应统筹做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全面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   

关于石窟寺保护,黄林谈到,由于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方式与需求与其他类别的文物不同,石窟寺文物保护较为紧迫的本体预防性保护、保护性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展示利用、复原研究等,暂未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审批和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建议相关部门将石窟寺保护研究、保护技术研究、本体监测、数字化保护等纳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范畴,支持石窟寺保护工作的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一直从事古籍保护相关工作,如何更好地做好古籍保护,一直是她关注的问题。陈红彦建议推进古籍保护立法,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让古籍工作有法可依,让古籍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覆盖古籍工作的生命全流程、保障古籍在正确的保管利用手段下安全传承。同时,各级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专项经费,用于古籍工作,使古籍工作开展可持续有效,对从事古籍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基本保障和政策支持。

聚焦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建议,将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项目,由国家层面组织编制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统筹推动东北抗联遗址连片保护利用。中央财政加大专项支持力度,推动东北抗联遗址调查、认定,组织实施一批集中连片保护和整体陈列展示项目,确保东北抗联遗址得到妥善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还应加强东北抗联遗物和史料的征集与研究,”马萧林表示,四省(区)文物部门应联合开展散落民间的东北抗联遗物认定和征集,加强实物史料、文献档案和口述资料的搜集整理,注意规范搜集、科学记录、确保质量,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东北抗联研究的骨干人才和研究团队,深化学术研究。

健全机制
加强考古发掘成果展示传播

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装备和考古队伍不断壮大,在科技考古、多学科交叉考古、边疆考古、申报世界遗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海是中原通往南亚、西亚的重要廊道,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承担了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支点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班果介绍,青海已发现旧石器时代至清代遗址和遗迹6400余处,建议对有关考古和研究项目给予支持,理清青海边疆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加大考古成果创造性转化,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标识。同时,支持考古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和科研骨干多来青海工作,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以联合申报、跨省跨学科合作等方式申请课题,加强青海考古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考古发掘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占用大量时间,影响了考古发掘进度,不利于开展后续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考古发掘经费难以负担申请临时用地所需费用。”为此,马萧林建议要强化保障考古用地,相关部门联合推动理顺考古用地管理机制,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保障考古发掘用地需求。加强对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指导,统筹考虑考古工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公益性质,减省优化临时用地管理要求,对考古发掘项目不再强制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地方文物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指导考古发掘单位在实施考古项目前,向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做好临时用地备案后即可正常开展考古发掘,地方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卫片执法加强监管。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进一步做好考古成果的传播工作,利用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认为,作为古蜀文明的文化核心区域和古蜀文明遗址的杰出代表,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对于探索青铜时期中国文化多样性及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和社会形态演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加快推进古蜀文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址进程,相关部委应加大对古蜀文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尽早将古蜀文明遗址列入国家层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实质性进入申报流程;加强对古蜀文明遗址保护利用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专业指导,协调高水平专业团队开展申遗文本编制工作,并指导组建专家咨询团队。

浙江上山遗址发现于2000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正高级教师祝响响建议,将“上山文化”内容编入全国中小学教材,进一步拓展中小学生知识范畴,充分认识万年文化史,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鉴于上山文化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址的完整性、真实性,她还建议相关部门将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优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提质赋能
助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博物馆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我国博物馆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数字博物馆将文化与科技广泛结合于文物保护利用、展览体验、文化传播、管理运营等方面,可以实现从实体馆舍向数字云端的系统性转型,带来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与方式的认识变革。”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表示,为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应筑牢数字博物馆制度基础,加大数字化标准供给,推动国家文物数字资源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资金投入,更好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要提升博物馆科技支撑水平,加强数字化、虚拟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在文博行业类培训中增加文物数字化授课内容,提高数字化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重视交叉学科交流与建设,培养“文化+数字”多层次人才队伍。同时,实施个性定制,深化合作,为数字博物馆提质赋能。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在中国革命史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2019年来,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接待全国各地游客和红色教育培训学员600多万人次,带动了于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随着参观游客的激增,全国人大代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管理办主任钟敏坦言,当前2000平方米的展馆规模已无法满足需求,广大游客强烈建议于都改善展馆接待能力。为此,钟敏建议,加快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改扩建进程,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建议,降低各类博物馆申请国家免费开放基金的门槛约束,加大支持力度,让更多博物馆科普宣教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欠发达地区博物馆的资金支持给予一定倾斜,让科普教育真正实现公平。作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除努力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外,他还建议博物馆解绑自身,化解机制矛盾,探索“自食其力”的渠道。

“南京出土的文物大多数都和长江有着密切关联,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展示空间,不少文物还沉寂在库房中。”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建议建设南京(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她认为,这是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核心示范区的有效举措,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弘扬、传承,对于在长江文化带中凸显南京城市文化特色、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带动南京公共文化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群策群力
全方位提升文物安全水平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我国文物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安全风险多。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一直关注文物安全工作,“直接责任是落实文物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文物安全末端守护重要环节。”

张自成建议,进一步推进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向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延伸。规范明确直接责任,制订规范性文件明确文物博物馆单位直接责任,推动直接责任落实规范化、标准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文物博物馆单位公告公示制度实施以及直接责任履行等情况作为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同时,广泛开展文物安全政策法规宣传,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培训,切实提升文物安全队伍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

针对文物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张自成建议,在强化执法责任落实、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技术手段应用等方面入手,加强有效监督。通过严格督察督办文物违法案件等方式,进一步督促文物执法责任落实,明确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中,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文物执法工作,确保基层文物行政执法“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各地文物部门和文物执法机构要严格落实文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案件督办、明察暗访、巡查检查等方式,推动联合执法和区域合作,提升文物行政执法水平。省级文物部门要积极推广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在文物行政执法中的运用,及时发现隐患,将文物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随着文物保护研究的深入,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了解到,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劣化破坏,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损害已成为当前威胁文物长久保存和展示利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此,汪万福建议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等,以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石窟寺、壁画、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文物中生物类群及病害现状监测、生物损害文物机制研究、文物本体生物病害评估、动物防控、植物抑制及微生物防治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汇聚我国文物保护优质资源,组建以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及文物保护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不可移动文物有害生物防控研究科研平台,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现文物的长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和应急能力提升同样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马萧林建议,要不断压实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各地文物、应急和消防救援等部门,将文物建筑纳入消防监管重点范围,要强化提升火灾防控能力,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文物建筑消防设施建设,强化检查督导,努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指导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科学编制火灾风险清单和防控火灾事故的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面梳理应急处置流程,强化各项应急管理措施落实。大力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干部职工应急管理熟练程度和实战技能,切实提升文物安全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

杨朝明: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回答记者提问时分享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

“这些年,我长期生活工作在山东曲阜,在这里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杨朝明介绍,现在许多文化经典作品已经进入中小学校,成为诵读教材。在千年古村——山东鲁源新村,可以处处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曲阜尼山是孔子诞生的地方,这里连续举办了8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这是一个文明交流的窗口,也是一条连接世界的纽带。每届论坛都有大批中外学者、外国使节、国际友人来到这里进行交流互鉴,杨朝明曾多次参加论坛,和他们一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杨朝明分享了一次论坛上的经历。在演讲后去参观的路上,有一位中文水平不错的欧洲学者和他一路交流,一起谈论东西方文化差异,特别提到了儒家思想。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时,这位欧洲学者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念非常赞同,认为这对于整个人类都是共通的。“以后我们又多次见面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很好的朋友。”杨朝明说,现在出版了《论语》多个外语版,他特意为这位欧洲学者准备了一本。

让杨朝明感到欣喜的是,即使走出国门,也能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积极影响。有一次,杨朝明受邀到巴西里约热内卢讲学。随着讲解的深入,在场听众兴致越来越高、兴趣越来越大,中间还不时有人提问。有一位外国友人问杨朝明:“你认为儒家思想中什么观点对世界最有影响?”杨朝明明确地告诉他,这就是“尚和合,求大同”,追求和谐与和睦,在和谐中共同发展进步,体现了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演讲结束后,这位外国友人又和杨朝明进行了多次交流,对杨朝明谈到的一些观点表示认可。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树干之所以又粗又壮,是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杨朝明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之一,也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中华文化研究者,杨朝明感到由衷自豪。他表示,作为来自文化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要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用自己的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奉献光和热。(国家文物局)

班果委员:共同推动青海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是中原通往南亚、西亚的重要廊道,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节点,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承担了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支点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班果介绍,青海文物考古工作对研究我国多民族统一历史进程及东西文化交流融合都有重要价值,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班果介绍,青海已发现旧石器时代至清代遗址和遗迹6400余处。考古证据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在青海活动。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出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较发达的旱地农业,农业人群开始大规模定居青藏高原,创造出宗日文化,为本地古代先民进入文明时代奠定重要基础;青铜时代,畜牧、游牧业在青海得到较大发展,省内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的河湟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承担了早期东西文化交流支点性作用;汉唐时期,青海地区成为汉羌交融、唐蕃互动、丝绸之路东西文化对话的关键枢纽,为研究吐蕃时期热水地区葬制葬俗、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文化史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班果建议,对三项考古和研究项目给予支持。在青藏高原东部北部开展史前人群流变与文化发展研究,在河湟地区、环青海湖地区、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青南高原等区域开展高密度区域调查,对各区域内重要先秦遗址进行适度考古发掘。在聚落考古理论指导下,针对青海史前文化遗存开展集古环境、动植物、人类学、古DNA、制陶工艺等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支持青海地区汉至宋元时期区域文化与多民族交融的考古学研究,以河湟汉晋墓葬群、都兰热水墓群、环青海湖城址群为基础,以丝绸之路“青海道”、唐蕃古道为线索,以古道沿线古城址、古墓葬、古烽燧、古建筑、岩画石刻、摩崖造像等遗存为抓手,理清青海边疆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以建设长城、长江、黄河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推动沿线考古和文物资源的梳理、研究和保护,加大考古成果创造性转化。推进热水墓群、喇家遗址、宗日遗址等大遗址研究、保护与利用工程,加快推进宗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标识,让文物活起来。

在加强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班果建议,考古领军人才、考古青年英才和考古科研骨干多来青海开展工作,助力青海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加大对考古研究人员、专门技术人员、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稳定、壮大人才队伍。以联合申报、跨省跨学科合作等方式申请课题,结合考古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文化遗址公园等项目,实施相关重大课题研究,推动形成以青海省考古机构为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知名考古机构密切合作交流的考古课题研究模式。(国家文物局)

祝响响代表:建议将“上山文化”编入全国中小学教材


“建议‘上山文化’编入全国中小学教材。”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正高级教师祝响响说,上山文化遗址群不仅是我家乡的遗址,作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重要文明历史发展节点的见证,不仅是浙江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独特标识。

祝响响介绍,上山遗址位于浙江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上山村,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入列国家文物局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遗址发现于2000年,经四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口盆、石磨盘、平底盘等1000多件文物,经碳十四年代测定,遗址距今约10000—8500年,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的史前文明上溯至一万年。

考古学家对上山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丰富的一万年前的稻作遗存,其中有4粒完整的炭化稻米,经分析研究,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连同上山遗址发现的水稻栽培、收割、加工、食用等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

历经20多年的努力,浙江4市11县(市、区)共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1处,以金衢盆地为中心分布,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早期新石器时代聚落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题写“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题写“远古中华第一村”。上山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入列国家文物局《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入选“考古中国”项目;入列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已增加万年上山文化的内容。

“上山文化相关内容已编入浙江省小学地方课程通用教材《人·自然·社会》,浙江广大师生积极探索跟进,身体力行讲好一粒米的故事,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祝响响说,为进一步拓展中小学生知识范畴,了解水稻起源于中国,充分认识万年文化史,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开展粮食安全国情教育和中华美德、优良传统教育,实现“五育”并举,建议教育部将“上山文化”内容编入全国中小学教材。

同时,祝响响也希望上山文化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事实上,为扎实推进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浙江省已做了一系列工作。”祝响响介绍,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等均明确提出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重要性。2022年4月,浙江省成立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当年10月,浙江省政府印发了《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方案(2022—2025年)》。目前组建上山文化遗址联盟,统筹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按照申遗要求修订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因此,鉴于上山文化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址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举措,祝响响建议,相关部门将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优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文物局)

郭进:释放博物馆活力,追溯人类起源的“根”


今年全国两会,有一位“熟面孔”,他就是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郭进,他还有一个身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

连续几年参加全国两会,郭进有一个不变的任务:为“石头”和“博物馆”代言。


“活”起来:让“冷门”化石博物馆人气“旺”起来

澄江化石地是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早期动物化石宝库,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澄江化石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有力的实证。

2012年申遗成功后,本以为会迎来一大波参观热潮,没想到坐拥世界顶级化石资源,博物馆却一度门可罗雀。

“只有让大家去了解化石资源的概念,它对我们生产生活有什么直接关系,对我们的生命研究有何意义,才会让大众意识到化石资源的珍贵,去真正保护它。”郭进指出了“症结”所在,他认为,博物馆应充分挖掘化石资源背后的科研、科普价值,合理地开发利用。

2014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新馆建设伊始,便确定了用科技让化石“活”起来的思路。

2020年,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新馆内,“海底隧道”用高清数码技术模拟还原了寒武纪时期海洋中生物活动的景象;VR、AR、化石扫描、4D影院等前沿科技,复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场景,以及地球生命演化的神奇壮美。

科技手段的助力,让沉默的、“其貌不扬”的化石灵动起来,博物馆人气渐旺。

阐释清:透过澄江化石了解“从鱼到人”的第一步

郭进深知,除了让观众眼花缭乱“看热闹”,更深远的科普价值是在他们心中留下一点思考:了解5亿多年前的澄江化石,对于我们观照自身有什么启发?

在5亿多年前寒武纪早期,也就是澄江生物群所处的时代,地球上突然爆发式地出现了20多个动物门类,300多个物种。它奠定了地球早期生命的蓝图,几乎所有现生动物的祖先都可以在澄江生物群中找到,对于追溯人类起源的“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进一步解释:“澄江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基础器官的缔造与形成。人类源自低等动物,在澄江生物群中发现的古虫动物门首创了‘第一鳃裂’,实现了呼吸系统的大升级。后来出现的华夏鳗不仅具有鳃裂、特有的脊索,还形成了独特的运动器官‘肛后尾’。比华夏鳗更高级的‘天下第一鱼’昆明鱼首创了‘第一头脑’‘第一脊椎’和‘第一心脏’。至此,在漫长的‘人类由来’进化链条中,昆明鱼迈出了‘从鱼到人’的第一步。作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昆明鱼已经形成人类的基础器官。”

可持续:释放博物馆功能活力,反哺其长足发展

“建馆时期我们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帮助,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如何良性运转下去,有很多地方需要破局。”郭进认为,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在科普阵地打造上下了功夫,也解锁了很多新的功能,但场馆营收反哺场馆运营方面还有桎梏需要化解,希望能凝聚各方合力,突破瓶颈。

在博物馆行业工作十余年,郭进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博物馆无论是在数量、类别、社会关注度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自然历史类博物馆仍分布不均,沿海及直辖市等较发达地区分布较多,而欠发达地区很少,甚至没有。”他补充道,“早期列入免开基金的博物馆及省级财政支持力度较大的博物馆运行相对良好,各项功能可以得到较好发挥,而财政支持力度小的博物馆则相对薄弱,科普活动很难良好地组织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郭进将“关于加强对博物馆科普教育职能支持力度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他建议降低各类博物馆申请国家免开基金的门槛约束,加大支持力度,让更多博物馆的科普宣教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对欠发达地区博物馆的资金支持给予一定的倾斜,让科普教育真正实现公平。

郭进还在“通过释放博物馆功能活力解锁博物馆‘造血’功能的建议”中提到,作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除努力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外,还需要解绑自身,化解机制矛盾,探索“自食其力”的渠道。

吕成龙:保障古建筑修缮材料供应


“在古建修缮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尽可能地保护真实的历史信息。”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吕成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木结构为主体,瓦、石、灰等为围合材料,除了考虑木种一致或相近外,还要考虑修缮使用的木材与原构件在力学强度方面相匹配,以免产生新的受力弱点或造成新的结构损伤。”

为了解决古建修缮中原材料供应的难题,今年两会上,吕成龙提交了“关于古建筑修缮使用材料问题亟待解决”的提案。

吕成龙认为,为保证修缮工程质量,要求修缮所用材料在使用前应进行干燥、防腐、防虫等功能化处理,从而减少木材开裂,确保木材没带入虫害,甚至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虫害。可令吕成龙担忧的是,现实情况与理想状态相去甚远,如今,供应木结构古建筑修缮用木材的储木场几乎消失殆尽。除了故宫博物院、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等仅有的几家单位,我国绝大多数古建筑单位已再无可供备料的储料场可选,只能从相对固定的木材厂商那里购买。

“然而,实际情况是此类厂商经营的木材,往往不专门为古建筑修缮服务,即使有少数可提供服务,其储备的原木种类、尺寸也非常有限,更不会按要求提前做好各种预处理。”吕成龙注意到,当所需木材在上述木材厂商那里无法获取时,往往需要寻求其他供应渠道,达到要求的难度更大。

“瓦、石、灰等材料的质量问题较木材更为严重。”吕成龙说,因环保督查不达标,传统砖、瓦厂多被外迁或取消,致使按照传统工艺制瓦、烧砖瓦的工厂几乎消失殆尽。而且砖、瓦、吻兽等建筑构件,取材、成型、烧成等均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基本达不到文物建筑修缮工程需要。

吕成龙举例说,近年因环保和生产安全要求,河南省内多处砖瓦厂关闭,使得修缮工程材料预算大幅上涨,而且文物建筑修缮没有文物保护特殊制度规定,其用材标准也没有强制规定,文物保护工程用材与一般建设工程用材购买渠道相同,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往往以次充好,能满足文物保护工程要求的高质量瓦、石材料很少。这些问题使古建筑修缮工程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甚至会因修缮用材存在质量问题,而使古建筑修缮完后很快再次面临安全隐患。

作为古建修缮中另一个重要原材料,胶合材料灰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吕成龙介绍说,目前古建筑市场上同种材料灰的质量相差较大,工程采购阶段和结算阶段均参照《北京工程造价信息》计取材料价格,由于市场指导价格均为一般材料水平,因此,用这个价格很难购买到质量上乘的白灰、青灰等灰浆材料,这些灰浆材料对古建筑修缮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总之,“目前我国在古建筑修缮用材方面,缺乏可靠的、高质量的原材料来源,难以产生高效、稳定的供应渠道,这些是制约我国古建筑保护事业发展和确保修缮质量的关键因素。”吕成龙说。

针对这些问题,吕成龙建议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古建筑修缮所用材料供应基地,扩大基地认证类别,开设我国木结构古建筑常用木材储料场,探索建立针对各类木材的科学而高效的功能化预处理、存放和管理方法。制定古建筑材料的市场准入标准,认定符合传统工艺加工的原材料并调配价格,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使用优质、符合传统的古建筑材料。

“ 同时,鼓励应用新材料,加强对改性材料的研发,从机制上允许文物保护单位在古建筑价值较低的部位试用。”吕成龙说,还应探索实施滚动财务预算制度,从财务管理、方案审批到项目施工等,向属地审计部门、财务主管部门申请“开绿灯”,尤其是对实报实销制度进行探索。(国家文物局)

从两高报告看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实践

“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案开创以国内民事诉讼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途径,河北山海关、山西右玉法院建立长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机制。”“以公益诉讼保护涉台涉侨文物,让乡愁有寄托、家国驻心怀。”“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保护,指导河北、湖南、甘肃、宁夏等地检察机关开展红色资源、长城、古城遗址等公益保护;指导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地检察机关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保护。”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文物保护的司法创新实践,充分彰显了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文物工作决策部署的政治担当,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开创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途径

为何“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案会写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案显示了国家保护传世文物、守护地方民俗的态度与决心。

祖师信仰是闽南地区重要的宗教信仰,将祖师遗体塑成肉身像并进行供奉是该地区习俗。章公祖师生于十一至十二世纪,在福建阳春青龙山道庵修行并坐化,当地民众在宋代为供奉章公祖师像而建普照堂,章公祖师像受到当地民众供奉崇拜延续至今。普照堂及所供奉的章公祖师像属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和东埔村集体所有财产。

1995年章公祖师像被盗。2015年3月,荷兰王国居民奥斯卡·凡·奥沃雷姆(以下简称奥斯卡)在匈牙利展出一尊中国宋代肉身佛像。两村村民经与照片及祖师遗物对比,发现该佛像为被盗的章公祖师像。两村村委会向奥斯卡主张返还未果,于2015年12月向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返还章公祖师像。

“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案发生后,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与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及驻荷使馆密切配合,通过外交、司法及民间协商等多种途径开展追索工作。

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案涉佛像与1995年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普照堂内被盗流失的宋代章公祖师像具有同一性。章公祖师像在荷兰仅是一件具有异域特色的文物,但在中国章公祖师像的诞生地、保存地,则是当地祖师信仰的重要信物,承载着当地众多信众的精神寄托。于法而言,章公祖师像作为集体所有的传世文物,阳春村和东埔村村民对章公祖师像的集体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于情而言,作为祖师信仰的信物,章公祖师像应当返还给信众村民;于理而言,作为人类遗骸的文化财产,章公祖师像亦当回归其原始文化氛围和故土环境。在章公祖师像被盗、未经中国政府许可非法流失到国外后,阳春村委会和东埔村委会有权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跨境追索,要求非法占有人返还流失的珍贵文物。2020年12月,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奥斯卡向阳春村委会和东埔村委会返还章公祖师肉身佛像。2022年7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案开创了依据中国法律通过民事诉讼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先例,在探索涉外文物司法裁判规则、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方面具有示范意义;宣示了我国文物法律的域外适用,首次明确流失海外文物适用被盗时文物所在地法律,有力维护了文物流出国利益;彰显了我国坚定维护文化财产国际条约的立场,对国内法作出与国际条约目的和宗旨相符的解释。该案例为阻断我国文物海外流失提供了司法支撑,为当事人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索海外文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对文物销赃海外亦具有警示和防范作用。

探索长城司法保护新路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被告朱某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海港区文旅局支付修复费用24237元,并在全国性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2020年底,一则针对在长城墙体喷涂油漆行为的法庭判决引发社会关注。

作出判决的法庭,是河北山海关长城文化保护法庭,2022年6月30日该法庭挂牌成立,长城司法保护迈出创新步伐。长城文化保护法庭集中管辖秦皇岛全市辖区范围内涉长城文化资源和长城保护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涉及山海关古城内的不动产交易、资产置换、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相关纠纷、非诉执行等全部纳入该庭受案范围。截至目前已受理案件67件、结案65件。

与河北山海关长城文化保护法庭挂牌同日,由山西省高院、朔州市中院、右玉县法院共同设立的山西右玉长城司法保护基地挂牌成立,是山西省首个长城专门性司法保护基地,成为司法守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一个生动缩影。

相关负责人表示,右玉长城司法保护基地,是人民法院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彰显政治担当,司法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动实践,基地将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长城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持续强化司法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持续探索长城司法保护的新路径。

拓展公益诉讼助力文物保护新实践

多年来,国家文物局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紧密合作,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实践,建立健全公益诉讼、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在长城保护、革命文物保护、文物安全等方面,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合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文物保护难题。

近些年,在深化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合作中,国家文物局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同频共振,尤其是涉台涉侨文物保护,不断拓展公益诉讼助力文物保护的新实践。指导福建、广东等地开展涉台涉侨文物保护公益诉讼,重点针对相关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和古村落以及侨批、银信等文物和文化遗产,协同破解职责不明、养护不力、利用不足等难题。福建厦门、泉州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促进盐兵楼、余光中故里等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文旅融合发展,合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广东江门运用公益诉讼助推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综合治理,广大侨胞高度认可、踊跃捐款修缮。

2020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明确将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作为检察公益诉讼新领域的重点予以部署推进,为各地检察机关积极用好现有政策和法律依据、加大保护力度提供指引。截至2022年底,共有18个省份将文物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围。
近些年,在各方的共同的努力下,文物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家文物局将不断加强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沟通协作,在打击文物犯罪、加强执法督察、保护文物领域知识产权、探索公益诉讼等领域形成合力,大力推进文物法治建设,为文物保护筑牢屏障。

两高报告里的近年文物内容回顾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1年
审理一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和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案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福建法院加强古厝、廊桥等文化与自然遗产司法保护。
贵州法院积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土文明。

2022年
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旗帜鲜明保护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存。河北法院审理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一体化保护长城遗迹和历史、环境风貌。江苏法院完善大运河司法保护机制,促进河道治理和文化遗产保护。福建法院在世界遗产地、历史文化街区等设立巡回法庭,保护文化根脉传承。贵州法院发出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令,守护乡愁记忆。

举办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论坛,在甘肃敦煌举办中华司法研究论坛,深化中华司法文化研究。

2023年
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案开创以国内民事诉讼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途径,河北山海关、山西右玉法院建立长城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机制。

举办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论坛,发挥中华司法研究会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法治发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0年
规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拓展办案范围,积极、稳妥办理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生物安全、妇女儿童及残疾人权益保护、网络侵害、扶贫、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公益损害案件。

2021年
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检察机关开展长城保护专项监督,新疆检察机关开展文物古迹专项保护行动。

2022年
发布典型案例,指导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5554件。

办好法定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积极稳妥办理网络治理、金融证券、知识产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妇女权益保障等新领域案件。

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铸魂,学党史忆检史,传承红色基因。

与7部门共同制发烈士纪念设施规范管理意见;会同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展专项监督,发出检察建议4995件,推动修缮烈士纪念设施9400处。

2023年
以公益诉讼保护涉台涉侨文物,让乡愁有寄托、家国驻心怀。

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保护,指导河北、湖南、甘肃、宁夏等地检察机关开展红色资源、长城、古城遗址等公益保护;指导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地检察机关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保护。

协同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展专项监督,推动修缮烈士纪念设施2.3万处,做实尊崇英烈、永远铭记英烈。(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文物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浙江省文物局关于报送2022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浙文物〔2023〕20号

省人民政府:
现将《浙江省文物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呈上,请审示。
浙江省文物局
2023年2月6日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坚持变革重塑、唯实惟先,在大战中砥砺奋进,在大考中担当作为,在履职中开拓进取,全面推动文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高站位、强谋划,开启文博强省建设新征程
(一)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我省文物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成功召开。省委书记易炼红作出批示,省长王浩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视频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主持,时任副省长成岳冲出席会议,省级相关部门、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30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表扬了全省文物工作成绩突出集体17个和个人54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就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博强省作出全面部署,在我省文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我省文物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是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首个战略合作协议,也是国家文物局与省(市、区)政府签订的首个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文物局明确将在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打造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和世界一流博物馆、开展省域国土空间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体系试点探索等8个方面对浙江提供大力支持,为我省建设文博强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三)省委、省政府作出系列重要部署。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博强省的意见》。提请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并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为切实抓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联合印发《文博强省建设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和世界一流文博机构创建计划》。

二、融大局、推改革,推进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超额完成2022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乡村博物馆建设任务。出台实施全国首个《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采取示范引领、政府推动、结对帮扶、多轮驱动等手段,高质量推动全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截至2022年底,共验收认定乡村博物馆464家,超额完成年度预定目标,为我省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全国试点也为全国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省政府成立由时任副省长成岳冲担任召集人,由省委宣传部等11家省级部门,绍兴、金华、衢州、台州4个设区市党委政府和浦江、嵊州、仙居等10个县(市)党委政府及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的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并明确了每一家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了调查研究常态化、分析研判常态化、协调服务常态化和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确立了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省政府相继召开两次专班工作例会,授权省文物局印发《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实施方案》。

(三)文物数字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浙里文物”应用被省委深改委列入2022年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2”目录,并于12月正式上线运行。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应用完成迭代升级。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杭州余杭区“良渚遗址5000+”应用、温州市“古系列保护•云端守卫”应用、泰顺县文化遗产(廊桥)保护监管等一批应用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数字文化系统优秀应用和全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指导临平博物馆建成“文物指纹-基于文物微痕比对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应用”,因其在防止文物调包篡改、精准守护馆藏文物上成效明显,被省科技厅列入“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荣获大奖,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浙江省博物馆《冷冻干燥稳定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技术研发和应用》分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精布局、强管理,抓好业务工作收获新成果
(一)考古工作成果丰硕。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开工建设,承担国家文物局《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建设指南》制定工作。温州千年商港——朔门古港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温州古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填补了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及预备名单的海港遗址均缺乏港口码头考古遗迹支撑的空白,为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支撑,获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推介,并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依托重大课题及重要考古发现,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我省牵头的《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2023—2032年)》《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2021—2025年)》被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全省开展主动性考古项目18项,承担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含抢救性考古)项目561项,涉及考古调查面积136.02平方公里,考古勘探面积856.87万平方米,线路调查长度1278.20公里,出版考古报告和研究成果34册。

(二)博物馆建设与管理成效显著。配合国家文物局编制《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遴选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评分细则》等相关文件。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总数达420座,数量居全国第二。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重要文博场馆建成开放,并成为一票难求的热门打卡地。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成立4个工作专班,对新馆即将推出的《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和《宋韵》《青瓷》等3个专题陈列进行反复讨论研究。浙江自然博物院首创“24小时博物馆”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中纪委官方网站专题报道。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杭州大厦共建“国丝•时尚博物馆”,并成功承办第三届“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温州市积极打造民办博物馆之城,出台《关于温州市建设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的实施意见》《温州市促进民间博物馆发展扶持补助办法》等政策性文件。

(三)文物保护管理扎实推进。杭州、温州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我省“海丝”申遗联盟城市增至4个。组织开展“三普”登录文物全面复核和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申报遴选,稳步推进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文保单位保护修缮、革命文物资源调查、石刻文物拓印管理等工作。加强社会文物管理,联合省教育厅印发全国首个省级高校文物藏品管理办法,新增文物拍卖企业3家,审核文物拍卖会127场次、标的87947件/套,撤拍标的1382件/套。开展高校文物鉴定评级工作,为中国美术学院鉴定文物2188件/套。

(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稳中有进。浙江革命纪念馆发展实践经验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中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峰会•2022”上作典型介绍。组织开展全省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基本形成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联合团省委开展2022年“革命文物青年说”活动。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等4家单位入选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四、除隐患、守底线,强化文物安全监管实现新提升
(一)“文物安全整治年”行动高效有力。持续深入开展全省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切实加强文物安全督查,督导全省整治文物安全隐患8566处,依托“七张问题清单”对11处重大文物安全问题进行督办。牵头组织省民宗委、省公安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开展文物安全工作专项督查,实地随机抽查文博单位53家,发现并督促问题隐患整改215处,提请省消安委挂牌督办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文物保护单位16处。加强执法督察,持续推进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对14起重大文物法人违法案件进行重点督办。联合省公安厅开展新一轮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侦破文物犯罪案件14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2人,摧毁犯罪团伙39个,追缴文物3877件。省文物局在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推进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二)文物平安工程深入实施。针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覆盖率不高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召开全省文物安全防护工程实施推进会,督导地方加快推进文物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建设。指导各地做好文物安全防护工程项目库储备工作,全年审核文物安全防护工程实施计划99个项目,核准项目设计方案107个,竣工验收项目57个。组织专家对浙江博物馆之江新馆、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指导80多次。宁波市启动文物平安新基建工程,计划针对1698处文物保护单位(点)投资6.7亿元,建立“1+2+3+N”平安体系。

(三)文物安全群防群治格局不断完善。组建省级文物安全督查队比并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出动922人次,检查文博单位264家处,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652处。相继组建丽水“律师护宝团”、鄞州“金鄞花护宝队”、瓯海“民营企业家护宝队”等30多支护宝志愿者队伍,舟山市文物局会同市委政法委组建“东海渔嫂”护宝员队伍,绍兴市柯桥区文物“护宝”志愿队获省政府办公厅表扬,基层文物安全守护人队伍持续壮大。杭州、宁波、金华等地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文物安全检查评估。

五、聚合力、重赋能,推动文物活起来彰显新活力
(一)文博主题展览有声有色。“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亮相国家博物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中,我省博物馆获得“大满贯”,获精品奖1项、特别奖1项和优胜奖3项,浙江省博物馆获评“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浙江青瓷巡礼”云展全球版在10余个国家开展,有效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2个展览项目入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荐名单。“良渚博物院——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览等9个展览入选“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中国丝绸博物馆“明之华章”项目获国际博物馆协会服装专委会60周年奖二等奖。

(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新突破。安吉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晋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首创“政府主导+社会投资+专家坐堂”模式,入选“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浙江省第二批大花园耀眼明珠”“浙江省第二批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余姚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绍兴宋六陵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良渚老虎岭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湖州市毘山考古遗址公园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遗址公园初具雏形。

(三)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有新作为。浙江省文物局与浙江大学共同编纂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和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历时17年圆满完成并全部出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越地藏珍——浙江馆藏文物大典》《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第一辑)出版。启动编撰“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完成宋韵文化博物馆建设方案编制并通过省级专家审查,建设宋代文物数字资源库,完成6万余件宋代可移动文物、1800余处宋代不可移动文物入库。举办“最宋潮——宋韵迹忆文创与全国百佳文创作品展”“风雅宋——最是宋韵在绍兴文物大展”“宋韵传承——临安宋代历史文化展”“形而上下——宋韵视野下的龙泉青瓷”等展览和宋韵数字策展大赛。

(四)文博文创体制机制改革有新进展。举办“五百五千•百县千礼”2022年浙江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大赛,共收到144家博物馆的438件/套参赛作品,评选产生富有创新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优秀文创产品100件/套。良渚博物院编撰出版《良良和汶汶》《良良的申城之旅》等绘本读物并获全国文博社教优秀案例,“一起:寻找文明之光”计划获2022“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良渚文化”文创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推出刻画符号系列、良渚风光系列、良渚小鹿系列等主题自主研发文创产品100余款,与深圳百泰、周大福、知味观、王星记扇业等企业达成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90余款,与周大福联名合作的精美黄金配饰,上柜三月销售额已超3000万元。

(五)文物事业社会化发展有新气象。“跟着考古去旅游”“诗画浙江宝藏游”等活动深入开展,持续掀起文博旅游新国潮。举办51场浙江省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鉴定咨询器物4054件/套。永嘉县启动“百家修百屋”护宝行动,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采取捐资、集资等形式助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计划5年内实现全社会文物保护利用投入5亿元以上。

六、夯基础、强力量,强化文物工作基础支撑成就新高度
(一)机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新增文物保护机构(包括行政科室和事业单位)10家,新增行政和事业编制170多个。其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增编59名、总编制数达120名。温州市挂牌成立文物考古研究所,核定事业编制20名。设立浙西考古工作站(衢江)、下汤考古工作站(仙居)和浙西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龙游),考古工作站增至13个。绍兴市增挂文物安全监管处、革命文物处牌子,市考古所增挂文保所牌子,成立宋六陵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中心,增加编制13名。

(二)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与浙大城市学院共建全省首个考古学系,招收第一批本科生30人,首届学生录取分数位列该校各专业第二。支持台州市文物局、临海市人民政府、临海市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与台州学院共建大树文物与历史建筑学院。继续实施文博人才新鼎计划,培养新鼎计划优秀青年文博人才16人。举办全省文物管理干部培训班、乡村博物馆建设业务培训班、文物安全监管和执法督察业务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0余期,培训各类文博人才超1万人。

(三)先进团队、优秀人才不断涌现。1个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集体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3人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当选新一届国际博协执委,2个集体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1人入选“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1人入选中宣部青年典型采访对象,1人入选第五批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1人入选全省宣传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1人入选“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4人入选第三届“最美浙江人•最美文旅人”。

(四)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工作更加扎实。2个案卷分别获评2022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罚“十佳案卷”和“优秀案卷”,省文物局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向省人大提交《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情况报告》,嘉兴市出台《大运河嘉兴段涉建项目管理细则》(试行)。办理行政审批及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420多项,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清理、信访、政府信息公开等工作。舟山市首次以公益诉讼方式保护凉帽蓬墩遗址、定海公墙和普陀山龙寿庵本体安全隐患问题等3处文保单位(点)。

(五)文物事业影响力持续扩大。组织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等文博节日主题宣传活动。抓好浙江文物网等自有宣传平台建设,开设浙江文物微信视频号,在自有宣传平台累计发布图文、视频信息2700余篇,并开设“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浙里看乡村博物馆”等10多个专题。联合相关媒体组织开展“新时代浙江考古新发现”评选、考古公开课等活动。中国丝绸博物馆《8K看纹样里的中国》视频获评“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

七、重学习、强党建,筑牢思想根基开拓新境界。
(一)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年召开全局干部大会12次、局党政联席会议18次,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并每次指定党政联席会议参会人员结合实际谈学习体会。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建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传达学习、跟踪办理和台账管理机制。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印发《浙江省文物局机关党总支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汇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资料。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线,充分发挥浙江革命文物资源优势,举办“信仰的力量——馆藏中国共产党文献特展”和“信仰的力量”等主题征文活动,组织西泠印社等文博机构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展览,为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氛围,持续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三)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局主要领导、局党总支书记和各支部书记为党员上党课,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有效引导党员干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审核文物展览展示和宣传传播产品,有效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定期开展政治生态、党风廉政建设季度分析,完善党风廉政闭环管控机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牵头组织开展2次省级文博片党风廉政季度分析会,制定本单位“五张责任清单”,走访调研或明察暗访省级文博片单位和厅属其他单位17家次,提出整改建议13条。

国家文物局,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人大科文卫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省文化和旅游厅。
浙江省文物局综合处
                                 2023年2月6日印发

浙江省文物局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浙文物〔2023〕35号

各市、县(市、区)文物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各省直文博单位 :
现将《浙江省文物局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文物局
2023年2月28日

浙江省文物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省文物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以加快打造文博强省建设为战略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实施文博强省十大工程和世界一流文博机构创建计划为抓手,着力除险保安、活化利用、守正创新、变革重塑,努力构建“大文物、大保护、大融合、大安全”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为我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实现“两个先行”贡献文物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1.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常态长效开展对党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成效,确保理论学习全覆盖、有实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内涵,切实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一体谋划部署、系统推进落实,确保全省文物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局党政联席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传达学习、跟踪办理机制,引领全省文物系统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合一上下功夫,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工作跟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穿到文物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有效引领我省文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全面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着力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双建争先•提效创优”工程,健全“四优四强”班子队伍,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严格落实“五张责任清单”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加强文物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研判管控,着力加强博物馆展陈审核备案和文物安全舆情监测管控,坚决守牢文物系统意识形态阵地。

二、扎实贯彻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
1.细化分解任务。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任务分解方案,清单化分解《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工作打造文博强省的意见》《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文博强省建设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和世界一流文博机构创建计划》等重要文件涉及的重点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处室和单位,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强化督导问效。按照省委宣传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动态跟踪督导全省各地和各单位抓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十四五”文博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全面推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落细。

3.探索启动文博强市、强县(市、区)创建。创新条抓块统工作方法,积极争取文博强市、文博强县(市、区)创建列入省级创建示范项目计划。指导龙游县、宁波市海曙区率先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文博强市、县(市、区)创建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三、大力实施中华文明浙江标识行动
1.着力抓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深入实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实施方案(2022-2025)》,定期召开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工作例会,加强上山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和环境整治,指导上山文化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争取上山文化遗址群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推动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同时争取已入项目不调出。继续提升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良渚古城遗址、大运河(浙江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努力把良渚打造成为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典范和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支持杭州市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城市。完成《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报批,指导大运河沿线5个设区市遗产保护规划修编。配合省人大开展《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执法检查。

2.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牵头做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2021—2025年)”“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2023—2032年)”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着力推进上山、河姆渡、良渚等史前考古研究,高规格举办良渚论坛和河姆渡遗址发现5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全面梳理并选树反映中华文明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浙江文明标识,力争2家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文明标识名录。

3.扎实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快推进南宋皇城、宋六陵、两宋青瓷考古遗址公园群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南宋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施方案》,启动南宋皇城遗址综保项目。继续做好洞霄宫遗址、南宋太庙遗址、富阳泗州造纸遗址等宋代遗址考古工作。推进宋韵文化博物馆选址工作和绍兴南宋皇陵博物馆建设。组织开展“宋韵千年——百馆联动十年巡展”等宋韵主题系列展览和活动,积极开展宋朝服饰和礼制研究,探索复原宋朝礼服。加强宋韵文化传播弘扬,推进宋韵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出版和成果转化利用,完成《黄岩沙埠窑出土文物集萃》图录编撰,启动编撰《庆元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龙泉大窑瓦窑垟、瓦窑路窑址发掘报告》等著作。

四、着力实施文物安全提升年行动
1.充分发挥文物安全督查考核导向作用。持续深入开展全省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争取省委政法委、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支持,进一步优化调整文物安全在全省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党委(党组)意识形态专项检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和“平安浙江”考核等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争取省司法厅支持,将文物安全纳入“法治浙江”考核指标体系。牵头组织开展文物安全工作专项督查,充分发挥“七张问题清单”牵引作用,督导重大文物安全问题整改,进一步压紧压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2.着力提升文物法人违法查处和行政执法效能。变被动为主动,实施文物安全精密智控工程,创新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定期开展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涉建项目监测,精准遏制违法建设。加大文物执法巡查工作力度,曝光一批重大违法案件,努力将文物违法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实现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数同比下降20%的目标。实施全省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专项整治“回头看”行动,重点督导违法整改落实、文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等情况,组织开展年度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

3.全链条提升文物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文物领域安全管理改革,紧紧围绕“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构建文物安全防护监管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实施文物安全监管方式创新工程,全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双管齐下、“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两端强化的文物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出台全省文物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实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全省文博单位消防技能大比武。开展民居类文物建筑用火状况专项调查,并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杜绝文物建筑内违规使用明火的行为。配合省公安厅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有效震慑文物犯罪行为。加强文物平安工程实施进度督察通报,推动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覆盖率达70%以上。开展文物安全风险检查评估,分步骤建立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一点一策”机制。开展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责任公告专项督查,全面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

五、全力推进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工程
1.建设一批考古遗址公园。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建设浦江上山、义乌桥头、仙居下汤、龙游荷花山、嵊泗黄家台等考古遗址公园。修订《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开展省级以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评估,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规范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的申报、建设和运营管理。

2.建成一批景区化文博场馆和公共文化共同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博场馆景区化建设,创成A级景区文博场馆10家。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延时开放、夜间开放等手段,积极推动重要文博场馆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文旅消费新平台。引导全省各级公共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乡村博物馆,通过与图书馆、美术馆横向联动或纵向合作的方式,共享公共空间及设施,强化公共服务场景多元集成,提升文化空间综合效能,构建公共文化共同体,积极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3.推出一批文物主题研学旅游产品。着眼让文物活起来,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深入开展“跟着考古去旅游”“跟着博物馆去旅游”,在系统梳理全省文物主题旅游资源基础上谋划推出一批文物主题研学基地和旅游线路,树立浙江文物主题研学旅游品牌。

六、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创新力度
1.创新博物馆文创开发机制。在坚持事企分开原则前提下,加快推进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等列入国家试点的博物馆,通过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设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企业。支持省文投集团参与之江文化中心运营管理,在全国率先打造公共文化空间运营商。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文创基础好的博物馆列入省级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举办第二届全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大赛,评选推出100个以上设计精良、市场叫卖的“浙派好礼”博物馆文创产品。

2.创新考古与文物保护区划管理方式。大力推进土地储备考古前置改革,出台《浙江省土地储备考古前置管理规定》,迭代升级“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应用场景。指导地方做好项目谋划,根据“先考古、后出让”“先考古、后建设”的要求,及时完成项目前置考古勘探工作。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区划实现“一张图”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开展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优化调整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推动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信息纳入国土空间治理“一张图”。

3.创新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科技集中攻关和应用推广。加大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成员单位科研标本库与数据库建设力度,加快全省文物科技资源库建设,加强已有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以揭榜挂帅等形式对南方潮湿地区土遗址保护展示、杭州飞来峰石窟寺造像风化病害防治的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加快推进我省承担的文物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研究进度,完成“传统村落保护适宜性技术和活态利用策略研究”“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发”等重点课题。

4.深化文物领域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浙里文物”应用,夯实文物治理数字化底座,优化多跨协同、上下联动功能,研发“盗窃盗掘防范”应用场景,提升完善文物宝藏、展讯功能、云上观展、数字策展、周周鉴等模块和社会监督、舆情监测模块,上线运行“浙里文物”应用2.0版。完成“文物指纹”等试点项目并做好应用场景成果推广,正式上线运行“大数据智能监管平台——文物拍卖标的智能辅助预审系统”。

5.创新社会文物服务监管方式。健全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规则,组织开展公益鉴定服务不少于50场,推出并打响“鉴宝•周周鉴”活动品牌。进一步加强拍卖文物标的审核、文物进出境审核、涉案文物鉴定等工作。推进慈溪古陶瓷培训基地建设。针对利用互联网进行文物拍卖交易等新情况,有效提升文物流通领域监管和服务水平。开展进出境文物审核新业态试点,探索创新海关文物邮检和自贸区文物艺术品进出境管理工作机制。

七、不断优化“百城千馆”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
1.高质量推进博物馆建设发展。全面启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工作,率先推动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积极争创世界一流博物馆,力争1家以上进入创建名单,培育一批国内精品博物馆。高质量完成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建设和展陈项目,确保亚运会前建成开放并精彩亮相。支持浙江自然博物院启动安吉馆区扩建项目,积极打造“零废弃”博物馆。推进义乌中国商业与贸易博物馆、宁波中国灌溉博物馆等国字号博物馆,良渚博物院二期、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绍兴浙东运河博物馆、绍兴博物馆新馆、嵊州浙江越剧博物馆等专题类精品博物馆,以及德清县、越城区、仙居县、遂昌县等一批县级博物馆建设项目。支持温州、绍兴等地打造“博物馆之城”。

2.高标准推进乡村博物馆提档升级。本着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的原则,按时并超额完成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新增乡村博物馆220家任务。制定出台《浙江省乡村博物馆星级评定办法(试行)》,完成《乡村博物馆运营管理规范》编制,评定首批星级乡村博物馆30家。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确保已建成乡村博物馆的常态化运行,推出全省乡村博物馆线上地图。支持余杭区百丈镇、青田县方山乡等地建设“博物馆小镇”。

3.高水平抓好博物馆运行管理。根据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博物馆运行评估,积极引导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资源共享化、服务网路化、展陈精品化、运行一体化水平,力争全年举办陈列展览3000个以上、社会教育活动15000场次以上,接待观众7000万人次以上。积极探索独立策展人制度,继续举办数字策展大赛。做好第20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的组织申报和指导。深化推广24小时博物馆、博物馆+商业综合体等创新做法,倡导建设智慧博物馆,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云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展陈展示体系。优化全省博物馆征藏体系,拓展藏品征集范围和征集途径,加大文物藏品数字化保护力度,探索文物藏品社会化利用途径。加强省内高校文物藏品管理,指导高校文物藏品建账、建档工作。

八、全面夯实文物考古工作基础
1.切实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四普”前期筹备工作,完成全省“三普”复核和标志标识挂牌工作。加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组织开展规划评估工作,重点推动线性文化遗产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遴选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升格命名一批、恢复保护一批、活化利用一批、修缮一批”原则,开展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利用试点,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修改完善《浙江省石窟寺及摩崖石刻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推进省古建院石窟寺保护基地、龙游文保基地建设。

2.持续完善全省考古工作体系。指导支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良渚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全国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和稻作文明文物基因库。召开全省考古工作会议,合理布局考古工作站,完善省市联合考古工作平台体系,建立区域考古调查和配合基本建设开展的考古调查联动机制。

3.有效提升文物考古成果转化利用能力。加快推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点项目,深入推进“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编撰工作,启动“黄宾虹大系”“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第二辑的编撰。持续开展“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加强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研究和出版,编撰出版《浙里文物故事》《启明星——浙江文明菁华》《丝绸文化系列绘本》等面向社会的通俗化普及丛书。继续开展考古公开课、营造浙江、丝路课程进学校等活动,举办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活动,支持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申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举办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论坛、遗址博物馆与中华文明起源论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和第三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

九、切实抓好革命文物守护弘扬
1.着力推动革命文物片区建设。支持丽水市创建“红绿融合”发展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牵头或参与编制《浙东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闽浙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积极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发展的“浙江路径”。

2.系统开展革命文物资源管理研究。开展馆藏珍贵革命文物核查定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基本信息和保存状况核查工作,围绕“一条主线”“两个见证”,对见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重大改革、重大建设、重大事件、重大成就的革命文物开展专题调查。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数字化档案编制,完成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继续开展珍贵革命文物三维影像采集。支持“浙江大学——南湖革命纪念馆”申报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重点开展早期党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新时代革命文物等专题研究。

3.广泛推介革命文物资源价值。围绕改革开放45周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主题,推出一系列线下宣传作品和线上宣传活动,融媒立体打造浙江革命文物标识。继续开展“革命文物进高校”活动,争取全年进入50所高校。推出“红心跟党走•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革命红色圣地(纪念馆)研学游活动,通过与旅行社合作,从省内、省外两个维度,推出一批革命圣地(纪念馆)专题研学线路。

十、努力提升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1.积极服务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围绕迎亚运主题,积极推动亚运场馆所在地的文博单位,超前谋划、主动推出一批迎亚运主题系列展览和活动,争取成为亚运贵宾接待场所,努力推动浙江文物元素融入其中、大放异彩。推出“亚洲礼品展”“五彩亚细亚:亚洲民族服饰展”“大宋全运会——宋代休闲体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等系列展览,支持杭州市开展“亚运风采 文博添彩”主题系列活动。指导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做好亚运会贵宾接待工作。

2.策划推出系列对外展览活动。高质量举办“2023丝绸之路周”系列活动。借助驻外使领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平台,持续办好国丝汉服节、天然染料双年展和时尚盛典、“千年宋韵”“丝绸与丝路”“杭州全球旗袍日”“来自江南的宝藏”出境展等一批国际性文物外展和活动。

3.持续扩大国际伙伴“朋友圈”。依托中国丝绸博物馆、良渚古城遗址等文博类国际人文交流基地,积极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行动和文明古国论坛等多边机制活动。实施中外联合考古合作项目,探索实施与国外博物馆、高校开展学者互访计划。指导浙江省博物馆实施好“浙江•青年文物大使(亚洲)行动计划”,浙江自然博物院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自然博物馆、俄罗斯达尔文国家博物馆等开展深度合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赴丹麦举办“万年上山:农业革命与文明探源”展览。

4.积极参与文化遗产领域国际治理。充分发挥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作用,参与国际博物馆事务。深度参与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等国际平台建设。持续做好援吴哥古迹柬埔寨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管理工作。

十一、进一步凝聚文物事业发展合力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多层次、多形式组织开展文物系统干部队伍大培训,推动文物系统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大提升,努力培养一批知法懂法、又红又专的明白人,锻造一支忠诚担当、创新争先、敢打敢拼的文物铁军。继续实施“新鼎计划”,用好各类文博人才培养、文物保护科研平台,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层次文博人才和紧缺型管理人才。举办第二届全省博物馆讲解员大赛,评选培育一批高素质的金牌讲解员,建设一支“懂文物、会传播”的讲解员队伍。

2.优化行业协会体系。健全完善全省文物领域行业协会架构体系,推动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更名为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完成省博物馆学会、省考古学会换届工作,更好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博物馆学会开展“全省百大镇馆之宝”推介活动。

3.壮大文博志愿者队伍。会同省文明办着力开展“百城万名文博志愿者”队伍建设行动,指导推动各市、县(市、区)至少建立1支文保志愿者队伍,争取每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至少拥有1名护宝志愿者。推进博物馆志愿者扶持政策落地,开展“四个100”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推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推进文物安全巡查队常态化开展巡查,并适时扩充力量。

浙江省文物局综合处
2023年2月28日印发

应治中任义乌市文旅局副局长


近日,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公布最新人事任免事项,决定任命应治中为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决定免去王志坚的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职务。


应治中,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5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历任义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主任、义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委员、义乌市佛堂镇党委委员,现任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文物保护所所长,任现职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2月。

全国博物馆最新版名录公布,共6183家博物馆!


3月1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了2021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共有6183家博物馆信息公布。其中国有博物馆4194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3252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942家)、非国有博物馆1989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1218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04家、国家二级博物馆448家、国家三级博物馆566家。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

文物博函〔20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

为做好备案博物馆信息的公示公开工作,依据《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予以公布。

2021年,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194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3252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942家)、非国有博物馆1989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1218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04家、国家二级博物馆448家、国家三级博物馆566家。全国博物馆基本信息及2021年度开放运行情况可通过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nb.ncha.gov.cn)查询。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继续做好博物馆数据的备案与公开工作,逐步完善博物馆年报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发挥博物馆公益属性和公共服务功能。

特此通知。
国家文物局 
2023年2月22日

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藏品捐赠征集专班赴东阳、龙泉、青田考察


为丰富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展陈内容,浙江省博物馆新馆藏品捐赠征集专班于近日前往东阳、龙泉、青田三地,开展定向捐赠的有关工作。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纪云飞、工艺部主任范珮玲、陶瓷部专家蔡乃武、保管部主任王静参加本次考察。丽水市博物馆、龙泉市文广旅体局、龙泉市博物馆、青田县文广旅体局、青田县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中心、青田县文保所相关领导陪同考察。


专班成员与龙泉青瓷大师徐朝兴现场交流

专班成员与龙泉宝剑大师陈阿金现场交流

专班成员与青田石雕大师张爱光现场交流

专班一行实地走访了东阳木雕、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大师工作室,向大师们介绍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筹建的相关情况。大师们纷纷表示愿意将自己的精品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专班班长纪云飞和部分大师达成了初步的捐赠意向。(浙江省博物馆)

山西将举办首届博物馆青年论坛


“山西省首届博物馆青年论坛”将于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论坛面向山西省各博物馆、纪念馆开展。


图说:“山西省首届博物馆青年论坛”将于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官网截图

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作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山西主会场系列活动之一,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山西省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山西省首届博物馆青年论坛”拟于5月15—16日举办,论坛的主题为“青年视角——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论坛将以青年的视角来审视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旨在引领青年成为博物馆的主力军,让博物馆界的青年发声,让青年论坛成为青年群体共同探讨未来博物馆发展方向的重要平台。目前论坛正向各会员单位征稿,稿件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15日。(山西省文物局)

济南:推动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


3月13日,济南召开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记者从会上获悉,济南将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求突破。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硬支撑。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统筹开展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推进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开发、三官庙汉墓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黄河、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城子崖、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沿齐长城、沿黄河、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提升洛庄汉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水平。重点做好八路军四支队驻莱芜办事处旧址、中共莱北县委旧址等革命文物修缮保护。优化提升考古前置工作,守牢文物安全底线。

加快博物馆体系发展。推进市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研究制定博物馆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鼓励发展一批非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院和类博物馆,年内登记备案博物馆超过80家。

推进“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以申遗工作为统领,推动古城保护提升,打造世界级文旅核心吸引物。强化遗产价值研究,搭建专家智库平台,编制完善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加强遗产要素点修缮、展示利用和环境整治,推进申遗工作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启动非遗名城建设“一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实施重大工程深度融合计划,推进泉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工坊、非遗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非遗创意设计大赛、非遗技能比赛等活动,让非遗真正“火”起来。(大众日报客户端)

聊城这家博物馆免费开放


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传承的民族自觉性,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切实做到新时代创新发展中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即日起,中国阿胶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社会公众可预约参观。

中国阿胶博物馆位于东阿县阿胶街78号,建于2002年,是我国首家以单品种中药材阿胶为主线的专题性博物馆。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承载着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使命。场馆建筑面积1200余平米,共11个展厅,展陈有医学典籍、历史壁画、贡品阿胶等馆藏文物1200多件,通过实物陈列、影像展示、实景模拟等形式,生动展示了东阿阿胶三千年的历史、古代东阿人的造胶智慧、曲折的产业历程以及东阿阿胶“以金牌的工作质量创金牌的产品质量”坚守初心的工匠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以厂为家”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当代青年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踔厉奋发,勇往直前。(齐鲁网)

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亚当·温伯格卸任,首席策展人接任


亚当·温伯格据《纽约时报》报道,亚当·温伯格(Adam Weinberg)在担任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20年后将卸任,现任博物馆高级副馆长和首席策展人的斯科特·罗斯科普夫(Scott Rothkopf)将于11月1日接替温伯格的职位。在他担任馆长期间,惠特尼博物馆从此前长期所在的上东区野蛮主义建筑搬到了现在时髦的米特帕金区。《泰晤士报》指出,鉴于温伯格今年68岁,罗斯科普夫46岁,这一人事变动反映了整个艺术界正在发生的世代交替,婴儿潮一代的白人男性领导者正逐渐让位于X世代或千禧一代。旧金山美术馆和费城美术馆近期也经历了类似的人事更替。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罗斯科普夫曾任《艺术论坛》资深编辑,2009年他离开杂志,成为惠特尼博物馆策展人。他在职场上经历了几次快速晋升,2018年升任副馆长。罗斯科普夫与艺术家关系密切,并在加强博物馆员工多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澎湃新闻)

延吉恐龙博物馆,免费开放一个月!


从延吉恐龙博物馆了解到,2023年3月11日-2023年4月11日期间,博物馆所有展馆免费对外开放。开放展馆包括2号馆“恐龙星球”展厅,3-4-5号馆“龙兴延吉”展厅。

延吉恐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吉林省首家恐龙专题博物馆,延吉恐龙博物馆自对外开放以来深受广大游客的关注和喜爱,“延吉恐龙”成为了延吉市重要的文化标识和宣传名片。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市民及游客走进恐龙博物馆,了解恐龙文化,进一步加强延边文化宣传力度,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博物馆决定开展“穿越白垩纪·探索恐龙奥秘”科普月活动。游客可通过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1号馆服务台进行预约参观。(延边晨报)

圆明园管理处:攀爬遗址文物游客列入不受欢迎名单


3月12日,圆明园管理处通报,已将攀爬遗址文物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禁止入园游览。

  
圆明园遗址公园微信公众号3月12日发布通报称,针对3月8日游客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翻越护栏、攀爬遗址文物的行为,园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在现场进行了劝阻和教育。事发后,管理处开展了相关遗址文物的检查,经评估,相关文物未受到损害。目前,公安机关已对涉事人员依法行政拘留,管理处已将涉事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禁止进入圆明园游览。
圆明园管理处表示,将继续采取措施,做好遗址文物的保护工作:一是提高巡逻频次,加大管控力度,增强安保力量,发现游客不文明行为第一时间制止并提醒;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官网、公众号、微博、门区LED屏、园内广播等多种途径宣传文明游园相关要求,实时提醒游客自觉遵守景区规定,保护文物安全;三是发动园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力量,持续做好文明引导工作。
圆明园管理处呼吁广大游客爱护文物、文明游览,服从园区管理,共同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民日报客户端)

河南三门峡发现570座古墓葬 出土3组战国铜编钟


从河南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三门峡陕州城墓地遗址发掘570座古墓葬,共出土3组青铜编钟,是三门峡正式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该墓葬区的发现,为研究东周时期墓地布局、社会政治变迁提供了丰富考古资料,也为研究春秋战国过渡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丰富实物材料。

本次考古共发掘墓葬570座,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汉、唐、明清等,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其中春秋战国墓228座。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燕飞介绍,经初步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器物组合多为东周三晋文化风格,该墓地或为战国早期魏国公共墓地。其中,墓葬M379是四鼎贵族墓葬,为此次发现规模最大的墓葬,共出土随葬品96件套,包括1套9件战国铜编钟和1套10件石编磬,为研究春秋战国过渡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丰富实物材料。此外,陕州城墓地还发现戎人墓葬,其随葬器物已有中原化趋势。(央视新闻)

山西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地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对外公布东周时期后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州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原与北方文化的交融。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后寨村,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为配合朔州市新殡仪馆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朔州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东周时期墓葬321座。

大部分墓葬未出土任何随葬品,仅有68座墓葬的出土陶器可修复辨识。随葬器物主要以陶器和铜器为主,包括鼎、鬲、壶、罐、陶带耳罐以及铜镞、铜剑等。

根据主要陶器组合差异,可将后寨东周时期墓葬陶器墓划分为3组。A组的带耳陶罐、深弧腹绳纹罐等器物与内蒙古的东周墓葬出土器物相似,应是一个与内蒙古中南部文化有别的考古学文化。B组以鬲、侈口鼓腹罐为最常见组合,这类组合在清涧李家崖东周墓、河北平山北七汲墓地均有发现。因此,B组人群可能与白狄(先秦狄族的重要分支)有关。C组以鼎、豆、壶等陶礼器为典型器物组合,其中,出土较多的最大腹径位于上腹部、尖圜底的鼎多出土于忻州、太原一带,该地区为赵国的势力范围,因此,C组人群应为赵人。

据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马昇介绍,后寨墓地东周墓葬器物种类多样,表示出十分复杂的人群特征,这与东周时期当地复杂的历史进程有关。从后寨墓地出土器物看,朔州地区应该已经被并入赵国的势力范围,但本地人群并没有很快遭到驱逐,而是与赵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甚至死后埋葬在同一墓地。

马昇认为,后寨东周时期墓葬文化因素十分复杂,是研究赵国向北扩张过程及与晋北土著文化交融情况的重要材料,对研究东周时期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交融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新闻网)

河南安阳发现距今约7800年聚落遗址


记者近日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河南安阳八里庄发现一处以裴李岗文化为主体的新石器中期聚落遗址,7000多年前的先民生活图景正依托丰富的考古材料被不断还原。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申文喜介绍,安阳八里庄遗址分布区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最宽约230米,南北长约150米,现存面积约2.7万平方米,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遗址距今约7800年至7400年。“我们在遗址西南侧,钻探出一条古河道,大致呈西北—东南流向,河道宽约100米,初步推测,八里庄遗址先民依河而居。”申文喜说,整个遗址地层堆积清晰,文化遗存丰富,保存状况较好。
  
考古勘探发现,八里庄遗址区内广泛分布红烧土块,多数上面有植物茎秆印痕,初步确定应是房屋红烧土墙体残块。此外,还发现疑似半地穴房基遗迹,及数座长方形或椭圆形的灰坑。“这些灰坑可能是具有不同用途的窖穴。”八里庄遗址考古发掘领队孔德铭说,这些建筑遗迹的发现表明当时的先民已经过上定居生活,为探讨7000多年前先民们的居住生活形态提供了考古线索。

河南安阳八里庄遗址出土的红烧土墙体。(图片来源: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根据出土遗物显示,八里庄遗址拥有发达的手工业,主要表现在制陶和制石方面。“遗址出土最多的便是陶片,均为手制,相当多的陶片已经摆脱了原始特征,质地较硬,火候较高。”孔德铭说,出土的陶片器型有泥质红陶小口双耳壶、平底罐、三足钵,夹砂侈口深腹罐等,夹砂陶片器表多有纹饰,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水平。
  
遗址还出土有多件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生产工具。“这些石器的加工技术令人惊叹,制作方法有打制、磨制等。”孔德铭说,从砍伐树木到翻土耕种,从收割谷物到脱粒加工,整个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石质工具应有尽有,充分显示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进入了锄耕农业时期。
  
此外,考古人员通过对古河道探沟内的填土进行筛选和浮选,获取了较多的细碎动物骨骼和植物炭粒。“初步观察,哺乳类动物有猪、狗、鹿等,水产类有蚌、螺、鱼等,还有一些鸟骨。”申文喜说,这些发现表明采集和渔猎是八里庄遗址先民谋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当时的生业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
  
据了解,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遗址的发掘而命名,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原地区的核心文化。
 
“新石器时代中期诸多考古学文化中,以裴李岗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它的迁徙、扩张造成了一系列文化互动,带动了周边考古学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奠定了‘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雏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孔德铭说,安阳八里庄遗址是目前所知裴李岗文化分布的最北界,其发现填补了安阳地区乃至整个豫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空白。
  
“目前,八里庄遗址发掘研究工作刚刚起步,下一步,将围绕遗址文化内涵、聚落分布等展开多学科研究,为推动中原地区裴李岗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更多资料。”孔德铭说。(图文转自:新华网)

考古确认陕西洛南盆地百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位于洛南盆地的夜塬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确认了洛南盆地百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该盆地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存在百万年前人类活动信息的重要地区之一,对研究中国远古人类与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洛南夜塬遗址发掘工作照。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洛南盆地是中国旧石器遗址分布最密集、出土石制品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盆地内发现的手斧、三棱手镐、薄刃斧、大型石刀等阿舍利工业类型石器,对研究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类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洛南夜塬遗址第三期石制品。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夜塬遗址位于洛南盆地西部,属于旷野类型旧石器遗址。本次发掘区位于遗址东南部,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证实遗址地层堆积厚达24米,出土石制品12000余件,类型包括备料、石核、石片、修理工具、断块和碎屑等。
  
经研究分析,夜塬遗址在不晚于距今110万年前便有古人类文化遗存,当时人类的石器加工技术属于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体系,工具主要为简单修理的刮削器、砍砸器等。距今约78万年至25万年前后,虽仍为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但古人类的石器技术持续进步,工具中新出现了单面修理、形态较规整的手镐。

洛南夜塬遗址第11层原位埋藏的单面修理手镐。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从距今约25万年开始,人类活动进入繁盛期,并一直延续至距今10万年左右,古人类在此期间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物,在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继续发展的同时,新出现了形态规整、修理精细的手斧、三棱手镐、薄刃斧等具有阿舍利技术特点的工具。

洛南夜塬遗址发掘工作照。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洛南夜塬遗址第36层发现的石制品。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专家介绍,本次发掘出土遗物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初步构建起了洛南盆地百万年以来古人类石器技术的发展脉络。此外,本次发掘也为中国境内阿舍利技术的出现和流行时代、早期人类的迁徙扩散以及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类文化交流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中国新闻网)


山东淄博发现一处龙山时期遗址


在山东省淄博市人民路一处建设工地,考古工作者近日发现一处史前遗址。根据现场出土的陶器等,确认该处遗址为4000多年前的龙山时期基层聚落遗址。目前,对遗址的科学发掘与保护工作正在进行。
  
“看,这个陶鬶就是龙山时期的典型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房书玉展示着手中的一个陶器。据介绍,龙山时期距今约4350年至3950年。
  
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于2月14日正式进场开始进行清表工作,2月20日开始发掘。

3月9日拍摄的考古现场。(图片来自受访者)
  
“通过目前的发掘,我们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龙山时期的面积较小的基层聚落。此次发掘,对于探索了解龙山时期基层聚落的基本结构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房书玉说。
  
通过勘探,该处遗址南北长约144米,东西宽约134米,分布面积为2万平方米左右。由于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高南村原址,遗址被命名为高南遗址。新华社)


编辑:高莉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文博提案建议 浙江文物工作

8302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