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深度解读 | ​“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展评

2023-03-10

再现江南永续生机,共绘水乡美好生活

“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展评

蔡静野 严石涵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是一座聚焦长江下游文明史、深耕在地社会文化的特色博物馆。以2003年吴越春秋、江南市镇、水乡风情等内容为基石,2022年全面改陈通史展的同时新增东部馆区,高起点再创精品主题展览“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


“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序厅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与公众阔别三年的临平博物馆换羽归来。改陈不负众望,在西部馆区通史展“此地自古繁华——地方历史文化陈列”焕然一新的同时,东部新增建馆区主题陈列展览“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是为近年来国内较高水准的力作。

该展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博物馆陈列语言,温情的社会文化视角,清新淡雅的展览风格,为公众形塑“江南印象”视觉盛宴。展览一经推出,即成为江南水乡文化的视觉代表,亦成为临平百万民众的精神家园。



“春风又绿”,展览标题借王安石诗句为公众勾勒出江南水乡的诗意画面,使公众个体经验快速与展览建立链接,又使整个主题展览饱含文人情怀。对公众而言,江南春色并不陌生,然何谓“又”?一个“又”字,不仅引人入胜,亦回应了该陈列展览的多处创新成果亮点。



史前江南文明寻绎,又现新成果


临平区域内的茅山史前聚落遗址,出土了珍贵的良渚文化稻作农业遗迹,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完善史前社会面貌的重要材料,对其进行学术研究与社会化阐释工作意义重大。江南史前农业遗迹所承载的先民智慧与蓬勃生机,是抚慰公众全球新冠余悸,坚定地域永续发展信念的一剂良药。


“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注重科研反哺社会教育,致力于考古学术成果创造性视觉转化。临平茅山遗址出土了国内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水稻田遗址,主题展览首次为公众呈现了茅山遗址出土的水稻田、田埂和牛脚印等泥质遗迹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展览不仅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展示出土遗迹,还通过展版等辅助手段还原了史前农业的面貌,揭示了史前江南农业社会面貌,奠定了展览的学术高度。 



茅山稻作泥质遗迹极难提取和保存,相关遗迹拼合出的史前江南地区道路系统、灌溉系统,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稻作农业资料中首次发现的新类型。


展览将遗址出土用于犁耕、中耕和收割的成套农具按功能复原展示,为公众爬梳对史前水稻耕作面积和产量等研究过程及成果;揭示史前江南地区在先进农业科技和生产力的支持和推动下,手工业分工的高度成熟。史前文明社会的先进性在展览整体阐释中呼之欲出,静默数千年的史前田野在展览中变得亲切又灵动。


同一片生机盎然的热土,春风又绿,千百年来孕育着新希望,周而复始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田。独木舟、田埂、牛脚印等出土遗迹与据此重构的原始水稻田和史前农业远景图共同组成复合展项,远眺满载鱼米的独木舟和田间踱步的耕牛,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巧妙地弱化了展陈设计痕迹,将考古研究中的已知与未知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自然生动地演绎,将公众的思绪引领至史前原生的情景。


展厅内感受到江南水乡亘古不变的春和日丽,展览传递给公众隽永不息的信念和勇气。



美好生活永续发展,又创新江南


江南水乡的美好不仅存续在过去,更在携手创造的未来。“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以史前农业精耕细作为五千载富庶江南的内容铺陈下,逐渐发展为衣被天下、农工相济、商贾辐辏、人文风采等板块,内容设计逻辑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形式设计更是带动公众共同延续江南水乡建设,完美诠释了展览对美好江南的无限愿景。



富庶江南是什么样的?公众喜欢在博物馆寻找自己的独家记忆。展览在“江南百业、昌盛济民生”板块,还原了老底子江南工商业从萌芽到繁荣的历程,写实且浓缩地再现了江南一幕幕繁华变迁。江南的工商业萌发较早,极为兴盛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经济互动,促进了农村商品化生产的发展。


览遴选出极具典型代表的江南视觉画面,通过复原场景以静释动,联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些栩栩如生、细节生动的江南故事,正是年长观众追忆回味的,也是青少年观众渴望一窥的,它们使江南水乡的气息于博物馆空间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江南水乡文化多元一体,陈列展览亦汲取其开放包容的理念。公众在博物馆品读江南水乡文化,展览既要铺陈“领读”的线索,又要尊重观者个体经验,满足差异化需求。


“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在“领读”环节,首先为江南水乡文化“划重点”,即博物馆为公众保存历史记忆。但能在展览中出镜的,往往是经过总结和提炼的精彩画面,藉此建立共识与共情。


与此同时,展览注重科技赋能,建构出公众抒发自主意识的平台。如观众通过大型数字交互装置,可在展览中布局规划出理想中的水乡小镇等。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与公众携手一起描绘江南水乡的美好希冀,契合当代博物馆应承载的社会角色。



宋以后的江南,晴耕雨读两相宜。随着南宋政治中心南移,江南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历史演进中,市镇广泛兴起,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社会领域的一系列变革,绘就了江南繁荣富庶、文化厚重的底色,江南的美好生活成为文人墨客反复诵咏的主题,更为江南当代的发展凝聚了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和人才吸引力。



展览结尾用开放性语境升华核心价值,春风又绿,江南盛景今胜昔。当下江南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为秀美富庶、文脉昌盛的江南大地勾画出更宏伟的蓝图。新江南正以蓬勃朝气与满腔情怀,开拓创新,迎来全新的时代,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新江南”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展览叙事把江南的未来交予每一个观众,交给每一个新江南水乡人。 



高起点常设展改陈,又增新惊喜


陈列展览改陈工作,比全新创作难度要高许多。一是,博物馆行业发展迅速,不仅展览观念和技术不断革新,考古学、藏品研究在内容方面的新变化及博物馆学理论研究新成果等皆推动着陈列展览质量提升;二是,近些年博物馆受众群体成长速度快,观众审美和学习能力快速提升,观众更熟悉博物馆社会教育环境,督促着展览行业加快发展步伐。加之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常设展2003年就已获得社会高度评价,亦为改陈工作增加难度。此次整体改陈不仅从内容设计上厘清了历史上江南的概念、区域范围等学术问题,还从以下几个展览理念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历史秩序与夹叙夹议,多重并举  


展陈设计如何兼顾分众需求?“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最显著的创新即多重逻辑览线,线索多重并举且巧妙铺陈。2100平方米展陈空间,以历史时空览线为主轴,地域、经济、生活、文化以及“新江南”等五个单元专题在主览线中夹叙夹议。览线整体沿着历史更迭,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体会其当代价值。各单元根据主题和内容的差异,调整传统或数字化等形式设计的手法。以藏品立本,重点突出,语境丰富,能满足不同知识结构、背景和需求的观览体验。



  文化风格与时代风格,传承与创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改陈工作难度在于对既有展览的比较,挑战在对固有展览风格的承袭与创新、传统与当代风格的结合。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文化多元一体且独树一帜,细节丰富而自成风格,给公众的视觉印象早已根深蒂固。


“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相较西馆区改陈前最大的变化即是,将蜕变中的江南文化风格反复凝练、概念化、符号化。新展空间内,江南古韵犹存,风格元素被提炼后予以保留,现代材料和工艺却使其变得更讨巧、更科技、更智慧,更有时代气息,符合青年观众的学习和感观习惯。



  温情引领核心价值观,注重过程性引导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承担着引导公众价值观念的职责与使命。


“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定位于为公众提供江南水乡文化学习资源,展览内容科学客观,语境温情内敛,陈列语言精准作用于公众的视知觉心理。公众更愿意相信自己辨识出的真理,展览理念输出部分注重与公众同理心和文化认同的过程性建构,将价值观念悄无痕迹地融汇于展陈空间,是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论的成功转化。


大爱无言,观览江南水乡文化展在公众心里留下的每一份视觉审美的触动和暖意情怀的抚慰,都将滋养个体思想的健康成长,又作用于美好新江南的的当下与未来。 



结 语


“一个小馆办了个大展”。近年来临平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协会、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的关心和指导下,陈列展览品质持续攀升。一个好展览,不仅先期研究、策划、创作难度大、周期冗长,而且后期持续维护、改造提升、学术价值挖掘与成果推广等工作亦重要且艰巨。


“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开放一年,又一次引发了学界和社会对江南水乡文化的关注。围绕展览开展的高水准学术活动吸引了行业专家、学者接踵参访交流。展览更借科技赋能、题材新颖、分众策划的社会教育活动持续发酵,成为当代大学生和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打卡地。


不同年龄的观众自发在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上推介江南水乡文化、分享观展体验,他们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为临平博物馆所阐释的江南水乡文化,拓展了无限的展示传播空间。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深度解读 江南水乡文化展 展评

1953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