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策展手记丨当代主题叙事型策展的新实践——以沙洲优黄博物馆为例

2023-03-12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贴近公众文化、审美、情感需求等多个维度的基础上进行展陈设计实践已经成为当今策展行业的重要课题和探索方向。因此,以展览主题为切入点开展当代策展叙事也是当今中国博物馆策展转型的重要尝试。以沙洲优黄博物馆的主题策展实践为例,针对展览主题的提炼过程以及如何结合展示设计,从而与观众形成完整的叙事对话进行深入探究,全方位展示氛围营造和主题故事叙述等方面的设计实施手法,归纳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主题策展新思路。


一、当代博物馆的传播需求分析
新媒体时代,传播出现了全新的表现形式,以社交媒体、自媒体、互动媒体乃至游戏为元宇宙的数字新生态开拓了当代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领域。当今的新媒体传播凸显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传播者的非专业化、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传播过程的多元化。基于以上媒体传播的转变,博物馆的策展传播需求也将面临全新挑战。
需求一:非专业观众占主体的社会传播现实,对博物馆的策展叙事部分提出了在保证专业性前提下更加贴近受众,以便其理解的策展需求。特别是知识性较强的专题博物馆,策展叙事的传播语言更要努力提升其对非专业受众的传播力。
需求二:由于传播媒介多样化的发展现状,当代博物馆应打破信息孤岛,与现代互联网媒体建立全新的线上线下链接,从而打通多次元策展新需求。
需求三: 对博物馆提出丰富策展维度的新需求,以满足不同观众对于展览内容个性化的要求。
需求四:由于当今社会传播过程的多元化,针对策展流程设计,需要涵盖从展前到开展、再到展览长期开放后完整的传播流程的控制以实现展览的全过程传播优势和效果。

图1 沙洲优黄博物馆

因此,当今博物馆和展馆要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取得展馆传播的优势,主题化的策展叙事成为了当代展览成功路上的必然选择,下文将以沙洲优黄博物馆(图1)主题叙事的策展实践进行多维度的深层剖析,就如何通过策展的主题叙事实现传播效果进行广泛讨论,展示出当代博物馆主题叙事型策展的勃勃生机。
二、全媒体时代公众的观展特点
当今时代,公众的知识信息获取渠道较上个世纪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其观展模式也发生了深刻转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观众参观前的信息获取方式更为广泛。因此在策展实践中,良好的在线媒体平台互通性可以有效提升观众对展览的参观意愿和参与感,提升观众对展览的预期值,形成其对策展主题的基调和初步印象。观众在参观展览过程中更注重沉浸式的体验感受,因此,在主题策展中如何有效融入沉浸式展项、如何生动立体地设计沉浸主题成为主题策展的重要抓手。
其次,观众在观展过程中更期待能接收到即时的知识、信息,并能与展览产生互动交流。为此,在主题策展中需要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和背景知识,针对观众的五感和情感线索进行串联设计。
最后,观众在参观展览后更重视对观展过程体验的分享与传播。在主题策展中,精心设计打卡点、设置体验展项时,更需要对展览主题策展的叙事手段和展示内容做出深度融合。
三、展览的媒体属性与主题叙事的逻辑
(一)具有媒体属性的展览主题如何提炼

展览主题的提炼是展览策展叙事的第一步,一个好的策展主题是策展成功的核心要素。第一,明确策展目的。策展主题的提炼需要配合好博物馆的主题定位、目标受众、发展远景。所有策展主题都是和博物馆的核心定位统一并有机结合的。第二,整理内容,凝练主题词。主题的凝练需要对拟展示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并提出主题词,然后对主题词进行遴选、比较与推敲,对一些谐音,多意的主题词要慎重选择。第三,嵌入叙事逻辑检验。主题词是否合适还要与展览的内容进行有效对接,能涵盖策展意图、加强展览主题认知和品牌认知,即为好的策展主题。

(二)主题叙事的框架如何与展陈结合

确定展览主题后,即需要对叙事框架进行合理规划。展览的叙事框架一般可分为时间顺序类型框架、地理类型框架、人物类型叙事框架等等。不同的策展主题应对应选择最有利于表达主题和重点内容的叙事框架,历史类型的展馆多采用的是历史时间顺序的叙事模式,而对于红色革命主题或重大单独事件主题展馆,除一般时序的叙事方式外,突出重点的断面时序与对比时序的叙事框架也是不错的选择。凡此等等,展馆的顺序模式是可以多种选择的,而面对更多类型的展馆,特别是综合性展馆的主题叙事往往也可以多种叙事框架综合应用。同时,在具体的主题叙事中,展览也经常出现局部插叙或其他综合叙事框架的复合应用,合理的、多层次地应用主题叙事框架,也是检验策展团队策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叙事手法中沉浸式展陈的合理应用

在当代主题策展的实践中,沉浸式展陈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越来越为观众所青睐,在主题化的策展当中,为实现策展主题的深入人心,提升观众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态运动等多种体感中的全方位感受,以及更好地理解展览的主题内容,沉浸式展陈技术已经全面渗透进当代的展览设计之中,甚至成为某些展览的唯一属性。主题策展的核心是展览的主体内容本身,好的主题策展要求展览在应用沉浸式展陈技术时必须确保其与策展主题的高度契合。同时,由于当今沉浸式展陈技术在经济性上仍然存在短板,因此沉浸式展陈技术的应用更要在合理慎重的条件下进行深度讨论。

四、沙洲优黄博物馆案例解析

(一)策展实践

沙洲优黄博物馆位于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沙洲优黄文化园,是文化园核心展示区,与陈酿酒库、传统酿造车间、黄酒小镇、彩虹书屋等28个功能景点组成了全国首个一站式的黄酒文化园区(图2)。接到策展设计任务后,在深入对接中国黄酒文化、苏派黄酒文化和沙洲优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策展团队从主题叙事的策展手法入手,由此开展整个展览的策展和设计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与三轮策展大调整,形成了最终的策展设计方案。

图2 馆内场景图

1.主题提炼
对于展览的主题提炼,策展组最先提出了与酒相关的六大主题词,而后以主题词引出了“本色——一粒米的旅行”“当歌——一个人的五大情怀”“从前——一方富饶的土地”“味道——一家创新的企业”“暗香——一种美妙的生活”“浮动——一次微醺的体验”这六个主题叙事的框架基础,把酒文化的主题从微观到宏观、从理性的酿酒技术认识到感性的人生情怀等多个维度进行合理概括与详细说明。
2.叙事设计
在叙事框架设计上,展馆的叙事框架既有时间顺序框架,又有人生断面的叙事框架,还有工艺流程的叙事框架,多种叙事框架综合表达,让展馆的主题展示更具历史的广度和艺术的张力。展览通篇以叙事情节为索引,打造集雕塑、绘画、多媒体、互动等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场景,形成具有立体感、穿越感的衔接空间,让陈列升华,大大增强艺术感染力。观众在展馆中,以第一人称视角融入策展主题叙事,走进古今,感受黄酒在人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与空间产生共鸣,并在展览中找到感动。
3.线索规划

图3 沙洲优黄小米粒

主线索结合叙事框架,让观众和一粒米一起旅行,与古人对话,与文物对视,聆听黄酒的故事,走进孕育黄酒的土地,进而通过品鉴和系列沉浸式展陈真正了解黄酒的文化;在辅助线索规划上设计了沙洲优黄吉祥物小美(图3),以小米粒的可爱造型与观众一同融入叙事,并伴随观众的观展走遍全馆。

4.情景交融的场景叙事布局

与传统博物馆不同,沙洲优黄博物馆构筑了可步入式的舞台叙事空间,让参观者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走马观花,而是形成第一人称视角去沉浸式了解、感知黄酒。将观众的观展过程与黄酒的故事讲述共同推进,一同感悟黄酒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生哲理。

5.情感共鸣设计

构建引人入胜的多个体验式场景,让观众在多重时空中穿梭,获得新奇丰富的文化体验,自然而然地学习知识,调动观众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实现文化共鸣。

通过数字媒体的介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提升大众在观展过程中的沉浸感、空间情境感,与此同时,互动体验的设计也拉近了人与展览的距离,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与投入感。

(二)空间激活

1.主题艺术化空间设计 (一粒米的旅行)

图4 一粒米的旅行

为生动地介绍黄酒产生的工艺流程,展览通过一粒米的视角,历经酿造黄酒的全工艺过程,设计出专门的沉浸式空间(图4)。
沉浸式水晶森林打造出没有边界的视觉艺术,营造酷炫视觉效果的同时,也模拟了米粒经过的春抽芽、夏拔节、秋丰收、冬酿造的四季历程。水晶森林分布的米粒以艺术泥塑的形式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了传统黄酒的酿造步骤,虚实结合,构建出故事与沉浸空间的变幻组合,形成了独特的网红打卡空间。
2.情感对话空间设计(一个人的五大情怀)
展览以五个与中华酒文化结合最为深刻的人生故事为基底,让观众与古人对话,搭建起酒文化与人生情怀和人生哲学的时空链接。

图5 剧幕式的主题场景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中融化了世态人情与人间沧桑。“金榜题名时”“喜结连理枝”“曲水流觞席”“他乡遇故知”“煮酒论英雄”五大步入式舞台的演绎令观众体会酒在人生不同境遇时扮演的角色,仿佛切实游历了一遍人生(图5)。该空间中剧幕式的主题场景、生动的对话与互动氛围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3.背景知识空间设计(一方富饶的土地)
图6 发光稻穗设计
以当地酒文化、文物和实物,特别是江南稻作农业的历史起源为展示内容,利用闪动靓丽的发光稻穗烘托其空间的主设计氛围(图6),把土地提升到视觉中心,予以展示,深刻地揭示有了一方好的水土和这方水土所孕育的人文,灿烂的酒文化才能从这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并得到永续的传承。观众观展过程中,与黄酒相关的文物信息、地方地志和人文知识在富有沉浸感的空间里也得到了有效传播。
“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门五日一尝新。”如同唐寅《姑苏杂咏》里所描绘的姑苏津渡四通八达、风物闲美的景象,正是富庶的江南好水土才能酿造出醇美的黄酒。漫游从前繁华姑苏,且看后塍这一方富饶土地,如何滋养出这一碗黄酒飘香。
4.实景厂区空间设计(一家创新的企业)
图7 “九曲黄酒”艺术装置
实景厂区空间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酒窖,顶部“九曲黄酒”艺术装置,如一股从酒坛中倾倒而出的黄酒,蜿蜒曲折,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黄酒色泽,中和了工业风空间的冷峻(图7)。陈酿大罐阵列艺术装置、创新工艺互动墙、厂区铸铜模型无不反映着沙洲优黄酒厂恒久的热忱以及在技术革新上的精进,正是这样的匠心,才使它从百年前的作坊,变成了如今行业巨头。
5.文创体验空间设计(一种美妙的生活)

图8 文创体验空间设计

展厅里,品酒和文创体验空间、产品品鉴、文创体验销售、互动工坊等功能设计一应俱全(图8),在空间设计中,主动融合了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多种互动场景,赋予了该空间极大的实用价值。
在此空间,品一杯好酒,感受其中凝聚着的酿酒人的奉献,亲近一方水土的精华,体悟一方文化的情怀。同时,品酒的过程也是感受艺术的过程,空间为品味黄酒营造放松舒缓的氛围,专业的品酒教程带领观众品尝沙洲优黄的馥郁芬芳。
五、新型策展团队在主题策展中的工作模型
作为沙洲优黄博物馆的建设团队,和氏设计与沙洲优黄紧密合作,将“打造情境共鸣式展览”的设计理念践行其中,力求突破传统博物馆的界限。以空间为媒,营造丰富的感受氛围;以内容为体,展示源远流长的酿酒历史。做到弘扬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凝练展示沙洲优黄始终如一的匠心品质。在两年多的策展和设计合作中,双方团队通力配合,形成了独特的主题策展的工作模型,从主题提炼、框架确认、内容设置、重点展项设计,再到展示呈现的方方面面,留下了独特的新型策展团队的完整工作模型。
(一)策展工作模型的构成
本次展览一开始,为保证策展和设计的全流程的质量把控,业主方与和氏设计团队就组成了专门的策展工作组,包括核心策展组、设计组、制作组、宣传组等几个主力策展团队,为策展的主要工作内容提供了充实的决策和人力资源保证。
(二)核心策展团队的成员构成

图9 博物馆序言

核心策展组主要由设计方主创策展人和业主方主创、主创设计师、执行设计师、主工艺师组成,为展览组策展核心,负责全面把控展览设计的方向和主要策展节点。核心策展团队应首先确保团队的代表性,工作模式应在具体的策展决策中保持统一性,同时保证设计手法和表现手段的开放性。在沙洲优黄博物馆的核心策展团队中,既有和氏设计的主力策展设计团队,又有最为了解黄酒文化和黄酒酿造工艺的甲方领导。值得一提的是,沙洲优黄的董事长黄庭明先生,亲自撰写了博物馆序言,成为博物馆文案创作的点睛之笔(图9)。这种富有代表性和专业性的核心策展团队的组成为展览的策展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单一策展人核心策展组更符合中国国情?

近年来,策展人这一概念反复成为中国展览界最为火热的主题词,然而就实际的策展人定义上看,我国策展界对于策展人的定位还处于望文生义的认识阶段,在成熟的策展人机制下,策展人应该是资金、话语权、收益三位一体的统筹管理人员,是打通业主、展品、策展、展览设计、制作、展览公共活动(含社教活动)的桥梁。这种机制即使是在当代西方,策展人的欧洲发源地,也逐步被策展团队所取代,独立策展人制日益萎缩为小型艺术展所采用,要驾驭大型综合展览,乃至一定学术水准和规模的临展、特展也已经离不开一个高水平的策展核心团队的集体决策了,特别是当代策展进入新媒体、自媒体为主的大众媒体时代后,为避免可能因个别策展人的知识和经验局限所造成的不利传播后果,核心策展组机制将日益显示出其在策展中的优越性。
(四)多团队的协作机制
为使展览项目合理有序、稳步按既定计划目标推进,即使有了良好的团队模型,也需要规范安全的协作机制以保障展览的有力进行,为此展览组策划了以下三大协作制度:
1.时间进度表制度
从策展流程一开始,工作组就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进度表,不仅包括进度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也包括负责人安排,以及各节点的重点和难点。
2.联席会议制度
正式进入策展程序后,和氏设计团队与业主沙洲优黄博物馆团队,即确定了定期举行联席会议的机制,通过每周的联席会议,保证了策展过程中的各个设计节点的顺利推进。
3.安全设计协作
优质的展览工程一定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完成的,整个布展设计团队,在设计上和制作施工上,始终保持对安全的敬畏,在展览设计和布展的全过程中,与建筑土建方、业主方、监理方保持了完整的有效配合,使得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六、向展览的每一个参与者致敬
展馆最后以留名墙作为结尾(图10),宛如两个小时的电影播放后出现的卡司名单,这种形式是国内博物馆界的首创。它把每一个参与博物馆创作、制作的人的名字镌刻,体现的是对每一个付出劳动的人的尊重。包括创作班组、施工班组、内容制作班组等等的投入才能搭起整个博物馆的肱骨经络、血脉神韵。博物馆作为铭记人类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为其营造者留下一个空间,也是为博物馆的历史本身留下传承的基因烙印。

图10 留名墙

从沙洲优黄博物馆的主题叙事策展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主题叙事型策展代表了当代中国展览策展的发展方向,不论在展览的教育、研究、欣赏还是传播属性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策展传达效果,同时,好的主题叙事策展也需要在团队、流程和协作上做好配合,才能实现最佳的展览呈现效果,创造精品展览工程。

为阅读方便,注释从略,请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李江涛 / 苏州和氏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刊载于《策展研究》2022年第2期
编辑:高文思  雪晓楠
审核:耿   坤
文章来源于:中国文物报社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End-



博展联盟 | 文博行业交流协作服务平台。以行业社群为基础,“共建·共享·共生”为主题,搭建的文博行业协作平台;整合展陈行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解决方案;以行业大数据为驱动力,为平台用户创新赋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推动展陈产业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 官 方 网 站 /www.518bwg.com

排  版|博小二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展联盟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策展手记 当代主题叙事型策展 沙洲优黄博物馆

5708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