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场馆丨江苏紫金大剧院焕新归来,打造文旅演艺新地标
-
2023-02-22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交汇点
2月1日上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重新装修、提档升级,阔别已久的江苏紫金大剧院盛装归来。蝶变成一座数字化现代剧场,以更专业、更艺术、更贴心的服务为广大观众营造一个殿堂级演艺空间,成为江苏舞台创作高处再攀高的展示窗口。
江苏紫金大剧院前身为紫金大戏院,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积淀、有温度、有情感、有回忆的剧院,是一个真正的百姓身边的剧院。
“建成的时候,观众席座位916个,总建筑面积11571平方米,配有升降乐池、电动吊杆和专业演出灯光、音响,硬件设施在当时堪称省内一流。”剧场老员工回忆,剧院始建于2000年,是江苏省为迎接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新建的一座现代化剧场,涵盖大型团队演出、电影放映、会议接待、出租场地等综合功能。
23年来,这里不仅承载着新世纪以来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记忆和温度,也是江苏精品文艺创作的一个精彩的展示窗口。平均每年演出150余场,涵盖歌剧、交响乐、音乐剧和传统剧、地方戏等多个舞台艺术门类,包括京剧《骆驼祥子》、话剧《世纪彩虹》、歌剧《运之河》《鉴真东渡》、舞剧《记忆深处》、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等江苏原创的有影响的剧目,服务观众数百万人次,服务国内外演出团体数百家,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准。“尚长荣、张继青、黄孝慈、张火丁、耿其昌、钱惠丽等众多戏曲名家在大戏院登台献艺过,‘看好戏,到紫金’已成为我们南京观众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南京戏迷丁阿姨说。
“这座剧院不仅承载了无数观众的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承载了无数舞台艺术工作者的希望、理想和荣光。”站在蝶变一新的剧院门口,已成长为省昆院长的施夏明回忆起青葱岁月,同样感慨万千。
2005年,施夏明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毕业,进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二年,省昆重排大戏《1699·桃花扇》,并邀请著名话剧导演田沁鑫执导,21岁的施夏明幸运地被挑选出演主角侯方域,并因此一炮而红。“《1699·桃花扇》是以昆四代为主的第一部大戏,虽然首演放在了北京,但合成彩排都在南京。我记得,当时我们在紫金大戏院排练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不断打磨、不停抠戏,所以后来到北京演出的时候,我们一点儿都不紧张。”梦想启航的舞台,离不开观众的支持。让施夏明感动的是,不仅全国各地的院团扎堆来演出,江苏地区乃至全国的很多戏迷、观众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观看演出。
2021年,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江苏紫金大戏院启动升级改造,邀请知名设计公司从里到外全新打造。如今,步入小火瓦巷口,就能见到一排鲜艳的红色立柱围绕着“江苏紫金大剧院”七个醒目大字,咖啡休闲区、艺术展示区、互动区等功能空间有序安置,一应俱全,承载着许多南京人回忆的紫金大剧院重装启幕,以“剧场+”的全新形象重新回到市民身边。据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王莉介绍,升级改造后的紫金大戏院更名为江苏紫金大剧院,一字之差体现了剧院更高的艺术水准和更多的包容关怀。改造后的紫金大剧院,有观众座椅927座,灯光、音响系统都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电动吊杆增至53根,灯光回路480个,充分满足各类大型演出需求。舞台机械、消防、电气、空调系统充分体现绿色高效节能要求。增设各类电子屏近50个。后台配备7个化妆间,可同时满足近200名演职人员使用,其中2间VIP化妆间。“通过几代剧场人努力,如今的江苏紫金大剧院已建成为标准、专业、具有国际视野的地标性的大型综合剧场。”王莉说。
“蝶变后的大剧院将成为满足大型演出需求的数字化现代剧院,成为集团的对外窗口、南京的文化标识、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志性大型综合剧场。”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表示,当前正值全国演艺市场加快复苏、大力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重要时刻,江苏紫金大剧院将肩负江苏演艺人的责任与梦想,立足江苏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专业级、艺术性、亲和力”为发展目标,聚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探索“戏剧+”新路径,将剧院打造成为引领大众审美、崇尚人文追求的百姓精神家园。
为艺术家搭好台,为观众选好戏。据介绍,接下来“紫金大剧院开业季”演出、江苏省演艺集团优秀剧目展演周、“回望经典·展望未来”经典剧目展演季、“纪念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交响音乐季等多个精彩演出季将轮番登场,隆重开启江苏紫金大剧院元年。在常规演出基础上,江苏紫金大剧院还将积极与世界知名剧院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将“引进来”“走出去”结合,引进国外各类优秀演艺作品。通过上游把握“为艺术家搭好台”的艺术格调,下游秉持“为观众选好戏”的文艺初心,以精彩好戏深化码头功能,以资源带动江苏舞台创作演出活力。
近年来,剧场的发展成为文旅融合的大舞台,江苏的剧场质量、数量都在不断提升,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记者了解到,与紫金大剧院一街之隔的江南剧院也将于今年6月完成第四次升级改造。回归后的江南剧院,其舞台机械设备设施、观众厅座椅、门头大厅等都将焕然一新。这座运营了40年的剧院,未来将打造成集成演出经营、剧目制作、文化交流、IP孵化的综合性小剧场。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