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聚焦海外年轻艺术家丨在欧洲,他们如何走出自己的路(下)

原创 2023-02-18


 


欧 洲大陆艺术中心分布平衡,包括巴黎、柏林、罗马、维也纳等主要城市在内的众多地区都有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艺术院校,每年都吸引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前来深造。据观察,相比此前同系列专题涵盖的英美地区,欧洲大陆的艺术院校与商业画廊及其他展览机会之融合相对欠缺和松散;而欧陆当代艺术行业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发掘和培养也较为保守。
艺术表达拥有穿透地理屏障和探讨身份叙事的特质,这些具有海外经历的中国艺术家也将自然将成为世界认知中国当代文化的窗口。他们不仅正在蓬勃而流动的全球艺术讨论中留下痕迹,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塑造当代艺术史的参与者。因此,我们希望以文字勾勒出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轮廓,为他们长久而可持续的创作生涯提供支持。



本期文章集合了来自欧洲大陆海外高等院校艺术硕士项目、于近年毕业的青年艺术家,观察其创作历程。本次涵盖的艺术家来自Artnet新闻中文网海外编辑的个人举荐,而接下来我们还会持续发布本专题报道。以下是本期的艺术家名单。我们欢迎读者在微信、小红书、微博等各个平台留言举荐(可附上艺术家个人网站)。

高郁韬

高郁韬

“学者型艺术家”是高郁韬给人的第一印象。阅读他主理的“藝林”公众号文章,能感受到高郁韬对当代艺术广泛的涉猎,以及对艺术史独特的切入角度。
高郁韬近期的作品,或许可以用“数码迷幻”形容。看他的《达摩克列斯之石系列》《二又二分之一圣物系列》《Pergamon祭坛系列》《建筑学2.0》等,有一种强烈的波普感觉,但这种波普并非美式的,更像是一种techno版本的波普,它建立在一种美国没有的东西之上:古典。高郁韬从宗教、历史、神话等久远的领域中采集形象,通过在扫描仪上的拖动,形成彩虹色的残影,仿佛“被发光的手抚摸过”。

高郁韬,《达摩克利斯之石系列:圣特雷萨的沉迷》,2018

除了图像以外,装置和行为也是高郁韬常用的媒介。例如他的《对白》:“在iPhone手机软件Siri的中文版本中,当你读出某个著名诗句的上半句,她会大概率地读出下半句。于是,我利用了这个功能,对着Siri读诗。准确地说是我一句,Siri听到后会马上反馈下一句,这样她来我往的相互吟古诗”。系列的其中一个版本中,高郁韬选择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描写游子思念的唐代诗歌,或许也是当时仍身在德国的艺术家的心灵写照。

高郁韬,《对白》,视频(此为截图),2分23秒,2020

高郁韬在2011年从川美毕业之后,经过三年时间准备,于2014年进入可以说是当代艺术梦工厂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有超过两百年历史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在二战后孕育了一大批当代艺术大师,每年只向全球招生80名左右,学制最短4年。高郁韬在那里师从女雕塑家弗里奇(Katharina Fritsch)。他此前已在波恩当代艺术馆、柏林候鸟空间、杜塞尔多夫Julia Ritterskamp艺术空间举办过个展,同时也参与了国内外多个重要群展。

高郁韬,《拒绝_收获》,Julia Ritterskamp艺术空间,杜塞尔多夫,2021

在旅德8年后,高郁韬准备在今年回国。本月,他将参加上海新美术馆的旅德艺术家群展,6月有一个美国大使馆的展览,10月有阆风画廊的新展。
个人网站:gaoyutao.com
Instagram:@gaoyutao
——袁政

刘广隶

刘广隶1990年出生于湖南冷水江,硕士毕业于法国尼斯国立美术学院-阿尔松别墅(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la villa arson à Nice)和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是一位工作和生活在法国巴黎的影像艺术家。
他曾在包括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林茨电子艺术节、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广东时代美术馆等电影节与美术馆放映,曾获得林茨电子艺术节电脑动画组大奖金尼卡奖及荣誉提及(2021,2022),以及卡塞尔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短片金钥匙奖等奖项。同时,他也是一位策展人。

刘广隶,《Your Hands On Mine》,视频(此为截图)


用刘广隶的话描述,他的创作围绕着“虚实”“格式”和“媒介”的概念:“我关注‘虚实’相关的一些课题,例如虚拟、虚构、虚假的图像和物件是如何和我们所处的‘现实’互动及彼此生成的;‘格式’则是研究这些课题的一个落脚点,例如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叙述很大程度都被我们所谓的语言格式,社会规范等限定了,因此去讨论这些‘规范’是如何形成,以及是否会有新规范出现的可能性,对我来说都很重要;而‘媒介’则映射一种方法,我通常通过媒介研究的方式去展开工作,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一个模糊的当下的位置。”

刘广隶,《非常、非常、非常地》,视频(此为截图)

以《非常、非常、非常地》(2021)为例,作品以虚拟货币和数码垃圾为视觉线索,试图探讨数位空间发生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如何结构性地与现实互动,也映射了“两种现实”如何在地缘冲突中共存。短片《直到海里长出森林》(2020)中,刘广隶将一些他在互联网上搜寻及在法国视听中心找到的历史影像,结合虚拟游戏引擎,重新让这些历史资料在虚拟语境里发声。由于影像作品相比许多其他媒介涉及到更复杂的制作时间线,所以每件作品都是一次新的挑战。

刘广隶,《直到海里长出森林》,此为作品海报 @ Guangli Liu

疫情以来,他更多尝试虚拟媒介的创作,以摆脱物理空间的限制。事业逐渐走上正轨,他也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参与到更多不同性质的项目,为进一步确保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创作打下基础。近期,刘广隶正在准备国内的一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群展,以此为契机,也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将线上线下观影体验有机结合,让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形成呼应。与此同时,他还在筹划几个新项目的制作,“有许多文本上的工作需要完成,会更多转向互动装置方面。
虽然近年来的工作重点在欧洲,但随着疫情稳定,他希望能多回到中国去创作和展示,“希望在三五年后能够在两边的往来中找到一个平衡。”未来,他希望能实现一件构思了数年的作品,结合VR、纪录片、舞台设计以及参与式艺术的大型互动装置。
个人网站:guangliliu.com
Instagram: @liu_guangli
——Georgina Zhao

张恺童

张恺童

张恺童长期工作、学习于德国卡塞尔。和当下英美流行的风格相比,他的作品是理性且克制的。主题常引用历史、哲学、心理学当中的符号与图像,以此对自身的心理和情绪作分析与思考。“人类从钻木取火到空间站上天,科技令物象的变化如此之大,但人内心中的情绪一直还是那几样……所以我还是通过分析性并相对抽象的画面,来投射和描绘内心中的心理状态。” 张恺童的作品以一种理性、疏离、自省的视角审视人类普遍的情绪波动,试图使作品到达一个平静的“真空地带”。

张恺童,《书法练习-二》,木板丙烯、综合材料,13x18cm,2018

对于张恺童来说,现在的创作状态来之不易。本科学习的平面设计专业与纯艺术创作的向往存在差距,因此张恺童在毕业后的两年,独自在北京的艺术区摸索、创作,直到2016年赴德,其后又经历了两年的探索与尝试,18年终于进入卡塞尔艺术学院深造。
“那两年做了相当多的作品,但到最后一看基本都不成立。经过反思之后想到这个经历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让自己之前的能量释放了很多,变成一个自我清空的状态,从而认清自己——借用一行禅师的话就是,让波浪知道自己本来的身份其实是水。”

张恺童,《无题》,布面丙烯,74x88cm,2022

卡塞尔艺术学院的经历让张恺童迅速进入艺术家的状态。德国的逻辑思辨传统让张恺童的创作思路变得缜密,重视理论的自洽。而欧洲对社会与多元文化议题的关注让张恺童决定在毕业后留在欧洲发展。

张恺童参与的群展“The situation is excellent”现场,Glue Berlin,柏林,德国,2022

此前,张恺童已在柏林与北京的艺术空间参与过多个群展。去年,他在科隆的Projektraum Grains举办了个展。今年3月他会在雅典设立新的工作室。2月与5月会在柏林的Daumenlutscher画廊和Spoiler项目空间参加两个群展览,3月将在南京那画廊举办个展。
个人网站:kaitongzhang.com
Instagram:@kaitong_zhang
——袁政

朱丹

朱丹

朱丹的画中布满瞳孔。这些或重叠或藏匿在角落里的目光和犹如柳叶、银杏叶、双螺旋的抽象形式交织在一起,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空间。在朱丹看来,虽然绘画从视觉上来说十分直观,但与影像相比,它不会对观者的聚焦时间有所要求,所以可以说它是反时间线和无因果论的——人们能不断在作品中回到原点。

朱丹,《The collection of the gaze》,布面丙烯,40x30cm,2022

受希尔玛·阿芙·克林特(Hilma af Klint)、超现实主义和荣格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所影响,朱丹对灵媒、精神性创作,以及主观的心理状态和客观的现实事件之间有“意义的巧合”十分关注。她常常被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吸引而展开创作,并在高度集中的绘画过程中,与过往的一些场景再次连接:参观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的小禅房时看到的拱形门洞和当时的斑驳光影,会无意识地成为她的笔下之物。

朱丹,《The chestnut on the shore》,纸上水彩及丙烯,115x178cm,2022 

朱丹从小看着父亲绘制森林害虫和树木,逐渐培养出对艺术的兴趣。因为对奈良美智在《小星星通信》里叙述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生涯心生向往,朱丹来到德国学习,不过直到荷兰皇家艺术学院(Rijksakademie)的两年驻地期间,她才得以在与其他艺术家和艺术界人士,以及作家、生物学家等跨领域专家的沟通中,高强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她的作品就像是阿姆斯特丹自由意志使馆(Embassy of the Free Mind)中的立体书一样,可以被层层剥开,仿佛是在探索宇宙的纵深。
朱丹在Tabula Rasa伦敦空间的个展现场,2022

在取得深圳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传播理论学士与设计硕士学位后,朱丹入读德国黑森州艺术与设计大学,并为荷兰皇家艺术学院2018-2019的驻地艺术家,获得2020年荷兰皇家现代绘画奖(Dutch Royal Modern Painting Prize)。同年,她还获得了荷兰当代艺术收藏家基金会(Collectors of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的C.o.C.A年度奖项,并在梅利艺术中心(Kunst Institute Melly)举办个展。2021年夏天,曾收藏过其画作的荷兰林堡省玻璃宫殿(Schunck Museum)委任朱丹为建筑楼梯间绘制壁画。2022年,她的首次英国个展在伦敦的Tabula Rasa画廊举办。
Instagram:@_danzhu_
——沈逸人

于林汉
 
于林汉

如果说本科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学习让于林汉快速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创作方式,那么德国不来梅的留学经历则让他明白一位当代艺术家是如何创作和生活的。这两种教育经验的结合让于林汉迅速融入到当代艺术的体系之内。从2018年获得不来梅艺术学院大师生学位以来,于林汉已在北京、柏林、不来梅和汉堡等地的机构和画廊多次举办个展。

于林汉,《逃逸速度 1》,布面综合材料,150x230cm,2022

在有旅德经历的艺术家中,于林汉的作品显得颇具表现力,然而相较于英美体系中的绘画,这种表现力仍然受到一种科学和理性的视角的引导。比如,在近作《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系列中,红与绿的冲击、错位的重影效果,共同创造了一种抽象的张力,然而作品的主题——蛋白质的编码结构、眼周肌肉、DNA片段——则显得科学而客观。内容上,这似乎是他之前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关注身体和器械互动关系的个展主题的延续。方法上,它们都是从一个具象物体开始,逐渐向抽象转变。

于林汉,《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 1》,布面综合材料,200x200cm,2022

“作为职业艺术家其实保持创作线索很重要,如何发展看缘分,变化因素不可控,可控变量只有作品。”在保持创作线索的基础上,于林汉的职业生涯发展正进入一个左右逢源的状态。3月,他将在柏林的Nadan画廊做一个个人项目;5月在柏林、8月在勃兰登堡州有两个群展机会;10月,将在东京Supermarket画廊举办个展;同时,国内方面,2月和7月在重庆和上海都有群展的计划。
个人网站:yu-linhan.com
Instagram:@linhan.yu
——袁政

王凯凡

王凯凡


王凯凡于1996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年起移居德国后,柏林的经验极大程度地进入了他的艺术创作,并与他远方的故乡呼和浩特时常形成隔空的对话与共振。《响沙》系列创作正是从柏林街头的一颗进入眼睛的细沙所带来的刺痛开始的——童年在内蒙关于沙尘暴的记忆,关于蒙汉/中西文化身份的感知与疏离,初到柏林后频繁搬家的经历,个体对“陌生—熟悉”的环境、语言、经验的感知、接受与转译的过程是他作品中持续探索的主题。

王凯凡作品展现场

海绵是王凯凡《响沙》系列绘画和《围墙啄木鸟》中的装置创作的主要媒介。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他收集了许多离开柏林的留学生的旧床垫,这一代表着安全感且与人们自身关系几乎最为贴近的柔软物体,经历转卖,剥离原有的亲密感,成为了其装置的骨架与肉身。同时他切碎其中的海绵作画,开始时未吸水的海绵裹挟颜料与画布激烈摩擦,在其中留下尖锐、带有“痛感”的痕迹后,他选择用油画棒、炭笔等材料去逐步涂抹与覆盖,在不同媒介之间创造差异的侵蚀和消解,直至最后形成的肌理掩埋最初的冲突与锋利的印记。

王凯凡作品《A cloud of dust III》

这种自我约束与化解式的绘画逻辑,植根于王凯凡个人对多个宗教的践行与探索,构成了他各种创作要素的基底。对强烈鲜明的色彩与暖色调的偏爱,大多源于凯凡曾信仰十年的印度教的艺术形式,与各类宗教宣传插图中的色彩记忆。对天主教、佛教、以及圣经的研读,使他在创作中时不时回溯教义信条中的秩序与仪式,从而在艺术冲动迸发之时进行有意识地自我干预,将创作中的叛逆与激情收束、包裹在笔下的秩序之中。

凯凡作品展现场

王凯凡于2022年获得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自由艺术专业硕士学位及大师生(Meisterschüler)荣誉学位后,目前工作、生活于柏林。他曾获得德国museum FLUXUS+studis 新锐青年艺术家奖,并于2022年在柏林裕宝银行艺术空间举办首次个展《围墙啄木鸟》(Mauerspechte)同年,他获得由伦敦国王学院现代文学和文化中心与雕塑家安娜·马勒和艺术家索尔·勒维特的工作室联合颁发的伊万·朱尼兹(Ivan Juritz)奖,并在2023年初作为驻地艺术家受邀前往意大利斯波莱托进行驻留项目。今年他的第二个个展项目《响沙(Whistling Dune)》,亦于上月在柏林GNYP画廊闭幕。
个人网站: wangkaifan.com
Instagram:@w_kaifan
——董一新

韩子石

韩子石

站在韩子石的作品前,不难发现从远处看近乎完美的机械装置里头有许多打破规律的细节,而从精巧却脆弱的结构中刻意暴露出的人为痕迹则为机器增添了生命力。无论是渔网般的大型吊挂式装置,还是在植物园内溢出水汽的喷雾系统,抑或是在黄色和金属架中隐约显现的格斗现场,都遵循了艺术家在规矩和框架下对自由的探寻这条主线。

韩子石作品《Out of mist》

在韩子石充满变化、不断延伸的装置中,始终存在的要素还有介于作品和观者之间,用以激活前者和激发后者感官的媒介。低音炮、气味、黏湿的空气和雾气等介质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出发,多维度地笼罩着观者,唤起强烈的个人意识和连接。

韩子石作品《Yellow》

作为研究型艺术家,韩子石尤其关注跨文化人物的多面性。通过深入挖掘档案材料、书信和多方考证,他往往能潜入繁多的报道和记录及由它们所塑造出来的公共形象里,找出被忽略的细微之处,然后把这些交织的矛盾点呈现在装置之中。韩子石有意不在最终的作品里表述任何用意或引用,而是传递他在研究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情绪、张力和氛围感,将观者裹挟进他多层次的感官体验中。

韩子石作品《Exuviae》


拥有理工科背景的韩子石从清华大学的工程系毕业后,来到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工业设计,现正在法兰克福美院攻读第四年的硕士,师从Haegue Yang(梁慧圭)。他曾在德国梅明根MEWO美术馆举办个展,也曾在德国柏林的户尔空间(HUA International)、意大利科莫的安东尼奥·拉提基金会(Fondazione Antonio Ratti)和伦敦的白教堂美术馆(Whitechapel Gallery)参与群展。
——沈逸人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艺术家 欧洲

1509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