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场馆丨上海百年剧场“茉莉花”重启,时代注脚见证艺术变迁
-
2023-02-18
本文转自:文汇报
立春之际,万物起始。2月3日晚,话剧《大桥》首演暨茉莉花剧场重启仪式举行,位于北海路247号的茉莉花剧场在这个温暖的春天重启,将依托黄浦区的地段优势和文化氛围,积极打造演艺大世界活力艺街区新地标,继续探索更新潮、更多元的文化联动。
启动仪式上,主持人王一楠为大家讲述了茉莉花的前世今生,历史悠久的茉莉花剧场自1922年始建以来,经历了从影院到戏院、从戏院到现代化剧场的多次变迁。1970年,茉莉花剧场归上海市总工会运营管理,并由此赋予了其深厚的工人文化底蕴,2020年,茉莉花剧场在上海市总工会的牵头下开始进行改建。
嘉宾们手捧象征着茉莉花剧场重启的第一抔沙,共同洒入启幕装置中。时钟中心的“247”标志渐显,这个数字既是茉莉花所在地“北海路247号”的地址,也蕴含着茉莉花剧场亮起“24小时x7天,精彩不间断”招牌之意。
作为剧场的揭幕作品,话剧《大桥》以上世纪80年代初开发上海浦东为背景,以开发浦东的第一战役——建造南浦大桥为切入点,从建设者们豪迈、沸腾、乐观又艰辛的生活中取材,通过塑造建桥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的群像,重现了这一艰苦卓绝的重大事件。
1991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团排演了话剧《大桥》,演出反响热烈。当时话剧《大桥》的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正是那个时期的工人们,编剧贺国甫也是其中之一。贺国甫原为上海工人,后参加市工人文化宫戏剧创作组,在和工人的朝夕相处中,写下了这部献给工人的话剧《大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工人形象,展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人阶级的奋斗图景,工人们质朴真挚的情感、热血坚定的精神都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剧场和戏剧之间,故事和时代交相辉映,见证着时代发展。上世纪90年代的话剧《大桥》将南浦大桥的修建往事搬上舞台,记录下了这段挥洒汗水的热血记忆,致敬那个时期新一代的建设者,也滋养了文化宫剧场(茉莉花剧场前身)这个“工人的学校和乐园”,让艺术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工人们的业余生活。30年后的今天,重启的茉莉花剧场也在定位上承袭了工人文化的“匠心精神”,以全新的面貌拉开大幕,在这里,重新演绎的话剧《大桥》也将见证这座百年剧场的重新出发,从话剧《大桥》开始,再创一个又一个新经典。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