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点亮美好生活 “夜经济”大有可为
-
2023-02-27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台相关举措发展夜间经济,鼓励夜间餐饮、文化娱乐、旅游等活动。让城市找回烟火气,更好满足百姓便利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还需打好组合拳,让火起来的“夜经济”持续火下去,不仅要“出圈”,更要“破圈”,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以高质量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
丰富“夜经济”产品供给,形成以“夜游、夜景、夜秀、夜读、夜市、夜娱”等为代表的产品链条。在夜间餐饮、夜间购物等常见业态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引领、品牌引流,推动新业态向品质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优化升级,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夜生活更舒适、更丰富、更便利的期待。比如,培育夜间游览、休闲健身、医疗保健等多种夜间经济业态,促进城市“夜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夜间经济更加丰富多彩,让城市更有生机活力。
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把城市历史文化肌理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源与文创产品。比如,依托当地文物古建、非遗资源等,策划组织戏曲、歌剧、音乐、相声、电影、读书等主题鲜明的文化休闲活动,树立文化地标,擦亮城市文化新名片。发展24小时实体书店、便民书房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艺术街区、小剧场、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形成沉浸式体验模式,吸引更多消费者。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政府要发挥好“有形的手”作用,一方面,加强对夜间消费产品、服务质量、价格的监管,营造开放、有序、活跃的夜间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各经营主体诚信经营、保证质量、强化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夜经济”既丰富多彩,又安全有序,持续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推动“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各地要因地制宜,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在对接消费需求上出实招。比如,完善夜间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灯光设施、环卫设施、公共WiFi及5G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点亮夜间消费场景。
(作者:俞使超,华东政法大学党建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基地研究员)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图片来自网络,经全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夜游专委会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全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夜游专委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