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1
  • 1

分享

90页!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报告(下载)

2023-02-24

第3799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腾讯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报告》。基于对数字技术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向的一致认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指导下,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特邀共创伙伴青腾,于2022年5月共同发起“探元计划”2022项目,征集、遴选“前沿科技+文化遗产”领域内具有行业前瞻性与社会价值的创新案例、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形成多元协作保护传承新格局。本研究报告作为“探元计划”2022现状总结和趋势展望成果。

关键词回复【探元计划2022-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报告】获取PDF文件。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腾讯研究院



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赓续中华民族文脉、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载体。考文献而爱旧邦,睹文物而知传统,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崭新契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背景下,文化遗产数字化正在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资源孤岛”鸿沟大、数字化成本高难度大、沉浸体验与展陈表现力不强、市场交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是制约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实现创新驱动纵深融合的重要瓶颈。共识与欢呼,疑虑与诘问相伴产生。

基于对数字技术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向的一致认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的指导下,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特邀共创伙伴青腾,于2022年5月共同发起“探元计划”2022项目,征集、遴选“前沿科技+文化遗产”领域内具有行业前瞻性与社会价值的创新案例、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形成多元协作保护传承新格局。

本次研究作为“探元计划”2022现状总结和趋势展望成果,“探元计划”项目组通过问卷调研国内363家文博机构负责人,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触达不同等级和类型的文博机构;项目组联合腾讯研究院T-ask调研平台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大众认知调研;结合“探元计划”案例征集对166家企业和73位行业专家分别展开案例研究和深度交流,致力听取并传递文化遗产链条各相关方的声音,力求更准确地洞察国内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和未来趋势。


探元寄语


Digital technologies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to play in safeguarding cultural heritage. We appreciate Tencent’s contribution in explor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these two important fields at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The case studies collected through the Tanyuan 2022 and presented in the report showcas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at digital technologies can be used in 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making it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and in overall enhancing its social values. We hope these applications will be further developed, tested and applied widely, contributing to keeping our rich heritage aliv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nd realizing the role of culture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数字技术在保护文化遗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感谢腾讯在此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在探索这两个重要领域之间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联系。“探元计划 2022”通过对征集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向我们展现了数字技术用于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对公众开放以及全面提升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广泛应用。希望这些应用能够得到进一步开发、测试和广泛应用,为后代保留我们丰富的遗产做出贡献,并实现文化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夏泽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朝鲜、日本、蒙古和韩国五国代表

“探元计划”2022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可持续路径提供了有益探索,为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提供了文化遗产视角。其中的优秀案例将引发社会层面对文化遗产领域“资源孤岛”、文创应用、社会共创、数据安全、数字化成本等共性问题的思考。最后,“探元计划”2022提供了一个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交流平台和机会,这将有效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新格局的协同共建。

——高书生  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

“探元计划”2022通过整合行业技术、资源,为学界、业界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深度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切实解决了文化遗产领域过去重文物历史和艺术层面研究、轻技术层面应用和研究的短板。未来,希望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能够走向规范性、标准化,在多元主体协同探索的局面下,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王时伟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

从敦煌、长城,到故宫、北京中轴线,腾讯跟标志性文化遗产项目的合作,由来已久。在这些摸索尝试中,我们始终抱定一个初衷,就是用数字技术能力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和文化相向而行。

腾讯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这些探索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我们希望找到更多的可持续路径,来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实现更好的创新与活化利用。持续地去研究和探讨这个话题,持续地把它化为社会价值行动,不仅要靠腾讯自己的力量,也需要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同伴力量,久久为功。探元计划在这方面作出的一些创新,虽然还谈不上完美,但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和助力,程度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纵深宽广。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文化公司,腾讯一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技术应用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对美好文化生活的不断追求和向往,这也是腾讯科技向善的使命。期待探元计划的共创平台,能够作为一次全新的向善探索,秉烛前行,为描绘文化科技融合的数字社会新图景,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郭凯天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

(更多专家寄语详见报告)


宏观洞察:数字化焕活文化遗产新纪元


文化遗产数字化势在必行


政策层面:政策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视达到历史新高度。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化遗产做出重要论述与指示,2021年10月“十四五”时期文物领域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专项规划,2022年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布成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的助推器等,逐渐完善的文化遗产领域顶层设计为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以用促保”成为文化遗产政策聚焦点。自2016年起,“以用促保、文物活化”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陆续出台二十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相关政策。项目组通过提取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发现“保护”、“数字化”、“应用”、“修复”出现频率较高,从2016年至2022年的频次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保护”累计出现频次最高(达1113次),“应用”和“数字化”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达到提及频次高点。

市场层面:文化遗产数字活化进入市场机遇期,数字化成为破解供需矛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思路。从文化遗产资源端来看,数字技术推动海量文化遗产资源从数据化到资产化,从“文化圈层”走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圈层”,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从市场需求端来看,年轻消费者的“文化归属感”和“国潮认同”愈发凸显,消费者对于沉浸式、强交互等数字化需求升级,供需议价权地位驱动文化遗产供给走向“体验式”强调“传播力”。

文化层面:文化遗产数字化所带来的优势,不但可以借助科技修复、数字孪生等方式平衡传统保护与创新应用之间的矛盾,还能够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模式,通过科技拉近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的距离,增强文化自信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豪感、推动文化遗产公共触达性与社会影响力有效提升,产生可持续的社会价值。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内涵


在本次研究中,项目组对学界、业界流传范围较广、使用频次较高的概念进行总结创新,认为: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物理世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虚拟世界的文化遗产数据,在完整科学地保存文化遗产信息的同时,利用转化过程创造新的价值,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性保存和活态化传承。

数字化过程贯穿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内容挖掘、智慧管理和活化应用等领域,将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与价值信息完整、客观、真实地转换为数字形态,并通过全周期、全链条、全场景的呈现,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实现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数说现状:

文化遗产数字化任重道远


数说一:社会观念呈现强价值认同和弱现状感知


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文博机构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多元价值表示认同,包括彰显文化的社会效益、促进交叉学科和人才培养、助力中小型文博机构发展、推动文博领域技术应用创新等价值。73%的消费者已逐渐形成“拥抱”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社会共识。虽然社会价值认同度高,但文博机构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的现状评价仅为5分(满分10分),未达及格线。


数说二: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处于探索阶段


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文博机构数字化应用以数字化采集、云展陈和实体文创为主流开展应用。58%文博机构已迈出数字化采集第一步,但数字资产形式以二维图像和文本资料为主。线上展陈成为数字资产应用最广泛领域,有82%文博机构开展。实体文创仍为主流,38%文博机构开展基于文化遗产元素提取的文创实体产品开发,有近半数文博机构尚未开展其他数字文创产品应用。

从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需求来看,文博机构在保护修复、内涵挖掘、智慧管理、活化利用环节,普遍对于多元技术创新应用表现出较高需求,相对现状应用比例增长30%-40%,部分差距已达60%,技术应用缺口与数字化发展潜力相辅相成。例如在文化遗产知识图谱应用、线下沉浸展/AR互动游览、虚拟仿真/XR互动教学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大空间。


数说三:文化遗产数字化可持续发展三大要素


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生态基础来看,超6成的文博机构认为存在人才、市场、创意和技术的瓶颈,超8成的文博机构希望获得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当前文博机构数字化资金投入有限,跨学科、数字化人才培养不足,技术内容开发浅层化、市场转化弱等问题成为核心掣肘。根据对“探元计划”2022项目征集产业主体的调研显示,22%企业认为存在科技支撑问题,15%认为存在内容创新不足问题,背后体现着市场开发和转化问题(13%)。围绕资金、人才和技术三大核心要素提升的解决方案是文化遗产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文化遗产消费者端来看,根据T-ask调研显示,受限于形式单一、缺乏新意(39.3%)以及不够沉浸,真实感不足(39.3%)成为用户体验的主要感知劣势。未来有超六成受调研者希望能发挥数字技术和设备优势、拓展创意体验形式,是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向。

数说四: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分化


头部和东部地区的文博机构数字化应用处于先发优势,技术创新应用比例高,应用形态更加丰富多元,在“数字科技+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开发、大众传播和体验等层面起到探索、带动作用。中小型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博机构,虽然文化资源也很丰富,但相对而言数字化资源存量不足且投入水平较低,数字化应用发展相对迟缓,需要关注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区域和机构差异下的协调均衡发展。

实践探索: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创新应用前瞻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创新应用体系


“探元计划”2022项目组通过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热点案例进行追踪分析,梳理搭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创新应用体系,供同行参考。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十五个应用趋势


数字孪生与预防保护:数字文保应用走向纵深发展


趋势一、数字化采集探索低成本、轻量化模式

数字化采集已成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首要步骤,面对形式单一、技术落后等痛点和庞大的文物存量资源,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势必要采取因地制宜方式,提出低成本、便捷化等技术应用需求。

探元案例:《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法的竹木雕三维数字化存储与数字平台的展示》

趋势二、游戏技术提升文化遗产数字扫描效率

游戏技术已成为助力虚实融合的重要技术力量,能够对文化遗产数据进行高精度、高质量采集,提升资产处理效率。并借助游戏引擎技术,对采集的数字孪生资产在游戏内进行实时渲染,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文化遗产的高保真三维展示。

探元案例:《光子照扫专项“投影游戏现实虚幻交互,实现高效数字留存”》

趋势三、数字孪生技术创新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一体化方案

运用单一角度、技术的传统保护方案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文化遗产前端保护需求。以数字孪生为底层支撑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解决方案将为文化遗产提供“监测-修复-保护”的一站式保护。

探元案例:《基于虚实融合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趋势四、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提供预防性保护方案

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国内文物保护领域应用范围较小,高精度数字化信息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等技术和手段的逐步应用,将为文物本体的监测与预防性保护提供有效的数字化方案。

探元案例:《佛光寺数字化展示》、《石窟寺表面风化速度定量测定研究》


机器学习与知识图谱:文化遗产内容的智能挖掘与转换新手段


趋势五、知识图谱技术创新文化遗产传承和转化范式

文化遗产知识图谱作为内容挖掘的新型手段,正在为学术研究、艺术表达和社会传播提供全新思路和途径,通过构建“解构-归类-关联”链条,实现数据到文字、文字到视觉的转化,知识图谱将赋予文化遗产数据二次转化生命力和更强的造血功能。

探元案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挖掘与知识图谱绘制》


数据中台与可视系统:文化遗产智慧管理的创新模式探索


趋势六、SaaS应用模式为考古行业提供低门槛数字化转型方案

数字考古已成为信息时代考古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面对考古领域数字化发展水平不够均衡,信息化投入高、见效慢的现状,文博机构可通过“软件即服务”的云端自动化服务模式,探索“全流程+高便捷+体系化”的数字考古新局面,促进考古工作在技术方法和工作模式上实现数字化转型。

探元案例:《智慧考古SaaS云服务平台》

趋势七、数据中台统一格式规范,助力文化遗产数据流通

随着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格式将打通作为“数据来源”的文物本体和作为“数据出口”的产品市场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针对不同格式形态的文化遗产数据,设计流通范围更广、编目成本更低的数据格式规范将为文物数据转换、共享提供重要保障,进一步满足数字化工作需要。

探元案例:《基于文化遗产信息模型(CHIM)的场景应用开发》

趋势八、可视化体系为文化遗产管理提供智能化交互体验

以视觉表征手段呈现文化遗产数据已成为文化遗产智慧管理的时代趋势,以“二维数据-三维图像”的转换突破传统纸质化、平面化的数据呈现与管理方式、文化遗产可视化管理和交互关联展示,将有助于提升文物信息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增强文博领域信息管理的数字化水平。

探元案例:《数字化技术在文博美术领域的应用创新》


虚实共生与多元体验:文化遗产“以用促保”活化新场景


趋势九、多维数字技术应用探索“在线+在场”展陈新体验

基于3D打印的文物复制、基于虚拟现实的云端体验等多维度数字技术应用,正在成为文物内容释放的新出口,尤其为大体量不可移动文物带来沉浸式、强交互的“在线+在场”数字展陈新途径。

探元案例:《基于3D打印和VR技术的文化遗产传播与利用》

趋势十、游戏化互动拓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方式

游戏化互动将有效激发大众层面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理念,通过将文化遗产内核与游戏化产品相结合,有望打造具有“生动化、沉浸感、深交互”等特征的文化遗产游戏传播链路,推动游戏化应用成为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创新载体。

探元案例:《基于AR/VR技术的文化遗产游戏类项目—VR曾侯乙编钟音乐游戏研发及展示》

趋势十一、文化遗产数据融入城市历史、助力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持续加速,城市中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群)等空间文化遗产的存在,亟须更灵活、也更有效地认识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关系。通过构建“历史空间”和“当代人文”之间的逻辑链条,建立起历史城市空间信息的动态模型,在保护并传播城市遗产的符号信息同时,还可以延续城市鲜活的生命力。

探元案例:《再造长安:基于文本大数据的历史城市分析与生成系统》

趋势十二、虚实交互营造文化遗产游览新体验

传统静态文化遗产展陈游览的体验日益固化,无法满足游客对于文化遗产内容获取和交互体验升级需求。通过探索AR/MR技术,文博机构能够为游客营造场景内容丰富、视觉效果逼真的增强现实游览空间,创造文化遗产展陈游览的新体验场景。

探元案例:《三星堆MR导览‘古蜀幻地’》

趋势十三、智能设计应用助力文化遗产实现市场价值转化

文化遗产元素资源将为数字化文化设计生产提供源动力,通过智能设计技术提取文化遗产元素,实现元素数据“提取-设计-转化”的关联链条,为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提供素材源泉,最终通过数据资产化实现文化遗产数据的市场价值。

探元案例:《基于智能设计方法的中国风格数字文化创新与设计应用》

趋势十四、文化遗产数字IP化,拓展活化多元场景

IP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遗产国潮IP注入商业基因,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并运用科技化、艺术化手段将其转化为数字艺术IP,数字技术企业可借助“数字内容+实物产品”的双重模式构建优质国潮IP商业生态,有效实现线下线上消费的双向转化。

探元案例:《“画游千里江山”项目》

趋势十五、虚拟仿真教学推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和推广

文化遗产在美育教育中有独特价值,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教育培训创新场景,有效支持文化遗产的大众认知和人才培养建设。VR互动式教学、虚拟仿真平台教学等教学新趋势正在重构文化遗产教育模式,为突破文化遗产教育浅层化、单一化、质量低等痛点提供了新可能。

探元案例:《传统技艺创新创承中可持续发展的元宇宙构建---“预见珐琅”》

社会共创: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探元计划”2022打造文化遗产数字化多元社会角色的“共创平台”,面向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中的核心痛点,通过打通以文博机构、数字技术企业、消费者为主链, 政府、高校与投资机构等主体为支撑底座的共创链条,探索新一代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创新生态,助力共建、共享、共益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格局。

《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报告》全文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文化遗产数字化 研究报告

1467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

syw_142954 2023-05-21 回复

【探元计划2022-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