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蒋志:诚实与爱

原创 2023-02-11

蒋志



受访:蒋志

采访及编辑:陈颖



蒋志作品中的智慧和诗意都来自他个人的生活体验,正是由于这种“诚实”,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他的艺术实践所指涉的问题和媒介都相当复杂。要从这些作品中梳理出特别清晰的线索,是一项连艺术家本人都看为困难的工作。


作为“深圳当代艺术家系列”最新一期展览,蒋志个展《刻舟的人》正在坪山美术馆展出,展览借“刻舟”之名,在深圳这个对蒋志而言具有开启性意义的地方,尝试寻求“新剑”。


在他们设置的观看方式中,观众的观看空间被缩小,我们在调暗亮度的隧道中窥视,试图把缺乏时间顺序的面貌与变化召回,但“舟”早已行远,混淆于当下的时刻之中。


是为了追寻存在的事实吗?在蒋志看来并不是,是为了发生另一种真实。新的光之下没有旧事,意义的生成只在当下。展览所提供的情况,目的并不在于再现过去,而意在打开新的未知空间。


展览期间,打边炉与蒋志进行了一次对话和一次笔谈,有着丰富书写经验的蒋志在面对我们对于某些“真相”执着的追问时,不时会回问,你想要听种版本的故事?这是一种了然于心的回问。实际上,在蒋志的世界中,任何问题都不存在某种标准的答案,更不存在所谓客观的真实,一切都只是幻觉。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他所偏爱的影像媒介中,真实与虚幻如此相接。正如他所言,艺术家要做的,不堵塞,而作为人,关注和理解每个人“幻觉中的真实”,是爱的前提。





1


ARTDBL:在观看方式上,《刻舟的人》做了特别的设置,观众需要走进暗道内,视线也被限制于不同的洞孔之中,这种方式经历了怎样的思考过程?


蒋志:这次展览,我们只设置了一种观看方式,观众不能走近作品,只能通过事先被设置好的洞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看。在我们的设想中,视线经过了阻挡,失去了大大小小的参照物后,所见之物就如同被放大了一样,有些洞孔甚至会产生透视的错觉。

能顺利在空间上实现这种新的观看方式,与坪山美术馆团队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很大关系。我们对观看视线的设计进行过多次调整,作品的位置,以及作品和阻隔墙的距离定下来以后,再根据想要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一个个对着看,经过几次校正,最后才决定洞孔的大小和深度。


我们想要作品被看到多少,洞孔就设置多大。一些洞孔的设计,特意只让看到作品的某个局部,看不到全貌。比如在《娇羞的,太娇羞的!》对面的作品《照耀》,通过一个大的洞口往里延伸,产生了近大远小的透视感,《谢幕》反而是透过一个小孔营造了一个大的剧场。有一些对我作品很熟悉的朋友,从那些局部里反而获得了与过去的不一样的认知。


这几年比较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展览的宣传依靠现场的场景和人流,观众更是热心于与作品合影。这让我想起没有手机之前,人们观看作品还是比较专注的,有了手机之后,看作品这个行为的重点被转移了,转移到了“我要让别人看到我在看展览和作品”之上。发到朋友圈的姿态成为了主要位置,作品成为了衬托个人形象的功能配置。虽然不是绝对的,我们也并没有作出评判,但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这种布展方式,是针对那种让人感觉到悦目的拍照现场,想要做一个没有“现场照片”的展览,重新建立看作品的专注度。


艺术不是先入为主的摆设,是要在作品与个人的主观意识发生一对一的沟通后才生成的,“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它的发生是因自每个观者自己的创造。所以,我们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隔离,而是为了“探视”,真正去“看到”。



ARTDBL:展览除了艺术家和策展人,还加入了观察员的角色,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讨论展览,这是一个怎样的碰撞过程?


蒋志:一个展览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时间过得太可惜了。展前的研究模式设置,一是因为我不只想做一个展览,而更想就这个机会有新的学习;二则为了实现“刻”这个动作的可能性。研究方向和兴趣不同的参与者同在一条船上,各自刻自己的印子,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内容,人和人关系的重新建立是其一。我们的对话很多都是闲聊,疫情期间的工作,其实很需要闲聊,因为彼此都很难见面。疫情虽然阻隔了物理空间,但又激活了很多其他层次空间的连接,我们无视了地域的差异频繁地接触,反而可以更无间地聊艺术问题,聊国际政治问题,甚至聊到了个人情绪问题和一些生活小事,整个过程都不断在改变,恰好都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重要的部分。不是一切都要围绕着展览,而将展览归入到了日常生活里去。


实际上,观看方式一开始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问题,前面几个阶段的主要想法都聚焦在作品的梳理本身。期间遇到了一些阻碍,比如一些新的影像作品不适合在这次展览当中呈现,那么,过往的作品在当下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过往的作品和写作,评论和观看就都成为了策展团队需要重新看待的材料。在观众前面设置的障碍,也是这次展览提出的态度,这场观看既凸显了观众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又重现我在创作这些作品时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身份,重现了一场“正在观看的观看”。



2


ARTDBL:刻舟求剑,在传统的语义上,是旁观者对缺乏常识以及恪守古板者的不屑与嘲讽,你在《刻舟的人》里的想象,深入到一个正常的当事人的个体叙事中,并且从中看到你自身的投射和介入。这种介入,超越了词语在历史描述中的局限,是什么样的现实,引发你展开想象和介入?


蒋志:这次发生在深圳的展览,似乎是要去达到某个目的,或者寻找某个东西,行为的本身,让我们想到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剑”也许代表着过去的事件和记忆,而“刻”这种方式在我的身上可能更为凸显。我对周遭的事情和面孔比较敏感,曾经都随身带着DV,到处拍摄身边的片刻,那一部分的作品也成为展览中被重要看待的内容。我的那种观察和记录,刻下了我当时的观察,也刻下了当时的蒋志。这次,我们在美术馆这张“船”上刻的这一刀,似乎是要找回“过去”对我的意义和影响。


当你努力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刻舟”,但所刻和所得往往是不成对应关系的。所谓只能“回味”,过去的画面和那时真正的感觉,人和事,甚至你的想法和欲望都不断在变化。过去的剑找不到了,但“刻”这个行为过程,又发生了新的事情,产生新的对话和意义。所以,刻舟这个行动,求的并不是过去的剑。就像“旧颜”也曾经是我们讨论的一个阶段,一个“旧”字,牵扯出了时间问题,但也意味着重新看待事物的可能性。彼岸不是最重要的,观察的方式和观看的方式被重新看待,这个过程中,新的未知空间和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被打开,顺其自然地产生新的认知,这比寻找过去更有价值。



ARTDBL:这次展览的作品年份跨度比较大,在作品线索的梳理上,主要有哪些考虑?


蒋志:这个展览,经过了多次计划和讨论,之前一直都围绕着“他人”这个概念,想把“他人”和“礼物”做个关联。因为新的作品不能展出,我们在定期策展研究碰头会上,就说那干脆把“旧”这个概念好好说一说吧。陈柏麒说“以古(旧)鉴今”是需要质疑的,我们更应该提出的是如何“以今鉴旧”,这样更有说服力,我们都是在以当前的眼光来看所谓“旧事”。新的眼光之下没有旧事。改变我们的眼光,是让现实改变的第一要素。


“旧”这个概念,从时间上而言,也涉及到我和深圳的关系。我在深圳生活过六年的时间,很多的早期创作活动都是在深圳发生的。刘晓都馆长去年冬天发出邀请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展览将会很特殊,也会为我带来在其他空间做个展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首先,这个展览系列里,深圳这个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的作品从来没有体现过地域性的概念,我认为我是一个艺术家,与地域无关,甚至一直避免去谈地域性这个标签。当这个展览提出了“深圳”这个概念,我想,确实也是,我1998年底来到深圳,2005年底离开,离开十七八年后,那些年在深圳相遇的人和经历的事,以前在深圳拍的一些片段和场景,过去那个时光里发生的情景和画面,就有某种时代感和地域感,越来越显出它们的独特性,甚至觉得可能在别的城市做不出这样的作品来。



3


ARTDBL:那么,深圳的特殊性在哪里?


蒋志:在深圳那几年是我创作的早期阶段,也正是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探索人性极为感兴趣的时期,这种兴趣一直有,只不过那时的兴趣更为新鲜,对什么都好奇。深圳当时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有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在致富的道路上拼搏和迷惑,这对我来说充满“戏剧”和“画面”,而且和北京相比,在深圳街头拍摄这些影像,很自由,被拍的人也无所谓。



ARTDBL:如果说回寻意义,深圳对你而言,是何种意义上的故乡?


蒋志:我对“意义的回寻”不知道如何回答,也许有回寻,但意义不会在过去某个地方,意义都是在当下生成的。之后还是如此,尽量能不断做作品,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做展览,在流动的境遇中去刻下一个个印记。


深圳对我而言,不单纯是城市空间的概念,更多是一段重要的时间,“深圳当代艺术家”这个系列,引出了深圳那段时间对我的影响。我们不是想做一个关于深圳的展览,而是想,为什么要在我身上提出“深圳”这个概念,背后的东西是什么?策展人王尤的学科背景是媒体学,她从媒体的概念进入,但又警惕于只陷在媒体的讨论当中。我在深圳那段时间的经历,我的工作和生活,是我毕业之后很重要的一段创作时光,内容和工作属性,最直接地影响了我当时的创作。



ARTDBL:如果“刻”联系着过去与当下,那么在你看来,与你的“深圳时期”相比,你如何理解深圳当下的地方性?


蒋志:我没有在这边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了,所以也没有对当下的深圳的地方性有多少体验。你有没有觉得,城市之间的差异性是不是越来越少了?这是一个全国不同城市的双年展主题都会使用一样词语的时代。



ARTDBL:艺术家曾经都避免某种地方性标签,在对艺术与地方性的关系认知发展过程中,你经历了哪些思考?


蒋志:我理想中的创作,基于个人生活的体验,有感而发是我个人坚持的原则,语言很难说明白,我比较适应“诚实”点的方式,自己一旦有违这种方式,作品往往是我不喜欢的,但是我难以告诉别人什么是“诚实”。


在哪里生活就会有在那里的生活体验,但是创作并不只是对具体生活的直接反映,对生活的感受还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心境、观念和积累的经验,如何获得新,就需要对自己的感官有所突破,要有所超越。关于地方性,我的句式是,“当然有,但,不仅如此”。



4


ARTDBL:日常生活是真实的,却也是模糊的,普遍存在但又不可见,你录像作品中的全景式观察,在镜头的转换下,日常被观测、筛选并且放大,构成了一幕幕即兴戏剧,你的捕捉是敏锐的,你的观察方式是什么?


蒋志:你说得没错,每一次注视,都是一次筛选,一次放大。我的观察方式并不是一直都统一的确定的,也是模糊的。艺术家都有那种“我偏偏要用和大家不一样的观察角度和方式”的劲头,我想正是因为这种执着,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就多了很多。



ARTDBL:如果说在当年DV影像还是稀缺之物,那么当手机成为了日常,社会日常空间里产生的影像过剩,艺术中情景戏剧的概念是否依然成立?


蒋志:长远来看,DV和手机都会过时,AI会过时,元宇宙也会过时,思想也会过时,概念也会过时,稀缺之物永远都是自由的感受力。



ARTDBL:《片刻》中的内容来自你真实的周遭,但镜头与我们实际上所感知的东西有多大的距离?你如何看待镜头下的真实性?


蒋志:都是幻觉,我们只有在幻觉中的真实,作为人,要特别关注和理解“每个人”的“幻觉中的真实”,这是爱的前提,至于怎么做,怎么思考,是这之后的事情。



ARTDBL:在你创作生涯最初的阶段,也许因为记者的身份,你在作品中带出来了社会新闻学的视角,这种视角在《片刻》中较为明显,而《木木》系列在社会学中介入了“他者”的视角。在你看来,记者的角度或艺术家的角度,镜头下的真实性有区别吗?


蒋志:创作这个事情其实很复杂。我从美院毕业后,进入了杂志社工作,原来是以美编的身份被招进去的,因为有一些写作能力,阴差阳错之下被派到北京,变成了编辑和记者,但这超出了我的专业范围,我不是新闻专业或中文专业的,我对新闻必须真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概念。九十年代流行图片报道,我却开始构思一个虚拟的图片报道,所谓的“假新闻”。我从当时克隆羊的新闻里得到了启发,凑巧之下,麦当劳可乐里的吸管触发了我的思绪。我说我在某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吸管人王国,它以吸管作为工具,什么食物、水、能量、思想、新闻,都靠吸管来运作,建立了一个“吸管人王国”。但杂志社认为这个行为不知所谓,图文都不能刊登。如果我是新闻专业的,出于新闻原则,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抹杀了,但我是学艺术的,通过别的方式,我将这种想法实现了出来。


记者和艺术家作为个体来说都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只是作为长期以来的职业要求,记者被需要成为“真实的记录者”,这也甚至影响到对艺术家的要求,只不过会换成“艺术的真实”、“事物的本质”、“物自体”、“内心的真实”等等这种说法,因为大家都需要“真实”,有个“真”的东西,大家好安放“自我”,只不过,有这种欲望在,其实更不能安放。这是我的想法,也不便深入地说。



ARTDBL:你在文字里提到,很多时候你看一本小说,常常在文字的缝隙中出走,在空白处看到另外的故事。但你同时也对“平滑”提出质疑,认为障碍并不需要治疗。你是否通过“从现实出走”和“保留障碍”这两个方面打开感知,到达“如是”?


蒋志:韩炳哲在《美的救赎》里批判当今社会的“平滑审美”的倾向,不要深度,掩盖创伤,消除否定性……献媚的普遍化。我应该是在不同的访谈里分别提过“平滑美学”和“障碍”,这两个没有放在一起谈过,我还不知道怎么说。


对“障碍”来说,我认为没有所谓客观真实的障碍,与我们的期望不一样,就会认为是障碍,我没有说过“保留障碍”,遇到障碍是“我”过不去而已,“我”的局限还在,障碍就还会在。我们遇到障碍,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去发现自己转不过去的卡,也许自己的成长来说可能更有帮助。



5


ARTDBL:你的作品有相当丰富的形态和思想,你的观察和体悟,是如何剥离现实转向语言的?你的方法是什么?


蒋志:曾经有人说“艺术家像一道光,能够照耀到事物被遮蔽的暗部”,这种说法一直都被认为是正确的,我的思维方法就是,大家都这么认可这句话,难道不值得怀疑吗?首先,我认为事物本身不是客观存在的,人不可能真正地见到真相和物自体,所有事物的事实都是人的主观产生的。事物本身透过感觉系统被生成,然后通过大脑告诉你,你看到的是什么,起决定性的是我们里面的“显示系统”,这是注定的。我们以为我们看到了一杯水,这是大脑告诉你的,别的生物不会认为这是一杯水,鱼对水的概念肯定和人的感知不同,拥有怎样的感觉系统就获得怎样的世界,佛教说凡事皆虚幻,不是说事情不是真的,而是说人只能看到显示出来的形象。这句话首先认定了“世界是客观的”,而且还将世界分成了暗部和亮部。但这不过就是某个主观的判断而已,使用主观意志去断定客观的存在,这里就存在逻辑问题。


我所见的就是真实的,这是人最大的问题,这导致了人去分别你和我,分别文化和宗教差异,形成冲突,导致了“他人即地狱”。


如果说有工作方法的话,我的方法是破除思维的局限性。不要认为目的和意义都是自有的,固定地摆在那里等着你去寻找,都是执念而已。一个创作者,无论是写作者还是艺术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能够逃脱某种不自由的囚牢。为什么我们在写东西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愉悦感?因为我们感觉到了另外的东西在自动地生产,已经超出了我和现存语义的局限。局限性就是自我,在那种状态下,自我消失了,词语自己在说话,或者有一个神在抓住你,你成为了空壳,是祂在写作。创作的享受对我而言,一般是基于此。



ARTDBL:我很早就看过你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经历了过去三年,却能从《悲歌》和《片刻》这两组语言形式截然不同的作品中读到了同样的残酷感和痛感,这就是你所说的,没有客观存在,只有主观意志吗?


蒋志:每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他自己所能看到的,每个人所想到的都是他自己所能想到的,这是我认为的——作为人,我们所见并非客观的意思。


你说在两组语言形式截然不同的作品中读到了同样的残酷感和痛感,同样可以这么来解释,作品并不客观存在你所读到的东西,因为我们主观的相近,我们存在理解和共情的条件。



6


ARTDBL:《旧颜》似乎是对一个曾经的真实时代的回望,在中国,很多时代的历史书写都是不清晰的,最后留下来的可能都只是艺术。包括我们经历过的这三年,也将会混沌地过去,随着主观感受的湮灭,在未来变成不真实的历史。请你谈谈,你在这个系列中所探究到的主观感受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蒋志:在七八十年代,我家就有塑料花,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塑料花,这是一个时代特征。那时还离打击“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年代不远,我记得小学有个女同学因为用手帕擦鼻涕还被同学检举揭发,说她有小资产阶级小姐的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前夜和初期,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有了政治上的条件,虽然还不太敢把鲜花插到玻璃瓶里放在家里的桌子上,但是塑料花也是花啊,它以一种看起来带有禁欲意味的、无香假色的花来暗放欲望。


《旧颜》是在2017年拍的,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让我想起了那个同样处在大变化的年代,我复原了一些七八十年代老百姓的家居景象,但是我想拍的不是当时的情景,我想拍一种看起来是错位的时空,我假设那些花如果一直在,会是怎样?所以用的是旧花,那时的花虽然是难以褪色的塑料和玻璃制作的,但是已经过了几十年了,它们原来的形态和颜色已经变了。当然这需要仔细去看,也需要仔细地想想。



ARTDBL: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似乎一直面向某种现场,在你看来,现实越困难,艺术是否越开阔?


蒋志:先不说所谓的困难对艺术创作的好处,对于某些人而言,遭遇的问题艰巨,反而是有好处的,有探索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才意味着能够成长。但并不要求所有人都要去经历艰辛,如果强度能成为推力,有欲望,我觉得才是好。我还算比较强悍,过于舒适对我反而还不太好。


对艺术家来说,首先要接受某种事实,即我们就在这个现实里面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之道。我过去思考过关于解放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满A的统治,历史的方法就是用B去顶替A,那艺术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我不坚信或不认同符号A的意义,我们的工作不是要找到意义B或者C,来重新进行意义统治,而是要敞开,不再树立新的权力感。如果从前形容月亮是银盘,那么现在假如推翻了过去,要说月亮是金盘,这依旧是霸权。不是这,也不是那,艺术要做的,就是打开,尽量不收住,不要去堵塞。



ARTDBL: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在经历苦难的现实时说道,要读就读儿童读物,要留就留赤子之心。我们在“木木”身上和你的部分写作中都看到了童话性,你认为童话和现实是什么关系?


蒋志:如果说人要变得无拘无束,还是要有如儿童的状态。童话这个题材是自由的,什么事物都可以说话,随便都可以进行塑造,我比较倾向于这种童话的状态。人长大以后会遭遇很多现实上的问题,我们肯定都会经历过一段被现实所困的时间,但其实,你认为现实坚固,它才坚固,如果你认为你能够把它看破,它是不坚固的,不会对你造成那么大的影响。现实之所以困住你,是因为你的显示系统把“现实”看作了客观的存在。但它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形状和你的主观状态有关系。事物不重要,你如何去理解事物才是重要的。艺术的工作也许能在里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7


ARTDBL:过去三年,有哪些感受一直在撞击你的内心?它们会如何左右你对艺术的思考?


蒋志:我感觉人的分裂和隔阂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不仅仅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不同政治观和文化宗教观的人,也有每个人自身的分裂。“他人”和“自我”的问题更加迫使我去面对和思考。


前两天还和一个老朋友谈起现在是一个大撕裂的时代,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追求个性,还认为越撕裂越能体现自己,现在都有了小孩之后,有了一个让你牵挂和关心的“他人”,还是希望人和人之间有爱的联结。


我在这段时间里做了几个录像作品,其中有与身体检查有关系的思考,但并不限于这个历史时段。身体检查是一个想要了解你的过程,用仪器探测你,用手摸寻你,是要获得关于你或者你的身体的知识。你是不是有问题?带了什么东西?你是不是会有不正常的举动?获取知识的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操控。知识是一种权力的建构,就像人类自作主张,对动物植物进行分类,都是“我”认为应该如何分类。没有一个科学家100%地认为这种权力建构出了真理,我们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所限,是一种权力的实现。身体探索更集中地体现出这种权力,我有权获得关于你的知识,有权去判断你是否正常,判断你是否危险。除了权力,还有什么理由这么做呢?我将权力,包括人探寻意义的欲望放到一起去思考,也是我对权力的感知和判断。


在这期间,我也有过一些本能性反应的绘画作品,比如《皮袋骨》,是突然接触到大量快速的生死变化,但绘画的过程反而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你问我有什么工作方法,还真没什么工作方法,就像走路一样,如果你问我走路有什么方法,就没法儿走路了。



ARTDBL:在你看来,今天的艺术面对着一个怎样的现实语境?


蒋志:政治正确比以往更加被强调。“有心成美,必致多事而争胜”,过于强调,过于强行,会造成很多新的问题。但大家又都喜欢有更多的“问题”,我也不知如何评价,只是希望艺术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ARTDBL:在当下的创作阶段,你认为艺术是什么?


蒋志:不知道。我对艺术是什么没有兴趣,我不必要知道它是什么才做,如果有天我觉得自己知道艺术是什么,那一定是我愚蠢到家了。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打边炉ARTDBL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展览展示

1108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