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招聘:科研助理

2023-02-06

(文末有上一任科研助理对这份工作的精彩回顾和心得,不要错过!)


招聘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招聘岗位:科研助理

教授简介

罗涛
助理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罗涛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交互设计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教育者,入选2021年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他的研究专注于跨平台的微交互、交互原型以及描述交互的形式化方法,重点探索新平台、新场景下(如Mixed Reality)的交互技巧。罗教授在广州中山大学获得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在韩国国民大学获得交互设计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担任国民大学助理教授和韩国公司 SK Telecom 的 UX 设计经理,负责智能手机、手表以及汽车应用的交互设计。罗教授是5项交互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著有《交互设计语言:与万物对话的艺术》和《通用交互手势词典》,并开发了基于该语言的编辑工具和原型工具。自2019年起,他以及培养的学生们在学校与企业中,通过该语言及其工具产出的交互发明专利申请累计30余项(中国、美国、韩国)。通过从设计的视角探究交互的深层规律,罗教授致力于提高设计师在各类平台上交互创新的效率,用新颖、优雅的交互形式,把不断进步的技术转化成令人愉悦的用户体验。他的主要工作请参考:www.ixdlanguage.org。


研究领域(如涉及以下任一领域,欢迎申请)
  • AR/VR/MR 场景下的交互创新与开发
  • VR电影的叙事技巧与技术研究
  • 实体交互装置的交互创新与开发
  • 跨平台交互技巧与用户主观感受的定性/定量分析
  • 数学与交互设计的融合研究
  • 交互设计与人工智能
  • 基于交互设计语言的开源工具平台研发
  • 基于交互设计语言的教学培训方法研究


工作职责
  • 与课题负责人紧密协作,组织和实施研究项目;
  • 根据指导进行设计和研究活动;
  • 协助进行研究基金申请和论文写作。


任职资格
  • 具有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如工业设计、计算机、电子工程、心理学和社会学等);
  • 熟悉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的基础理论、流程、方法和工具;
  • 对于探索各类新平台、新场景下的交互形态有较强的兴趣;
  • 具备良好的中文和英语水平(书面和口语),工作语言为中文(或英语);
  • 欢迎具备撰写科研经费申请经验的候选人应聘;
  • 欢迎具备Unity3D,C#/C++,版本控制工具(git)和混合现实开发能力的候选人应聘。


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按照南科大科研助理标准执行。


工作时长
1年(可商议)


应聘流程及联系方式
请将求职信和您的简历(中英文版本)和相关材料(作品集、个人网站等)发送至:luot@sustech.edu.cn。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luot@sustech.edu.cn。


招聘日期
该岗位于2023年02月发布。申请将被滚动审核,直到该岗位被填补。入职日期须经双方同意。全职或兼职皆可考虑。


上一任科研助理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南方科技大学18级计算机系的周心怡,下面是我从计系的学生、到Young-Avengers兴趣研究小组、再到设计学院罗涛教授研究助理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1.     对交互设计的兴趣

真正从一堆编程项目中抬起头来审视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是从大四开始的。作为一个已经在计系的实验室里面研究了两年的人,我总觉得在实验室埋头写代码,跑代码,开组会的我,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我。它们是一部分,代表一个严谨工作的我。但我好像还有另一部分自己,它希望做多加一点人情味的东西,做一些不是那么“面向未来”的、我难以估计实际落地效果的东西。


在计系的课程项目中我一般都会去写前端的代码。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在意每一个UI组件的位置,还有跟用户交互的逻辑。当然,由于课程项目时间紧迫,也都是点到为止。后来我还去了一个初创公司做前端,与设计师有了更多的接触,甚至觉得我好像也能当个“设计师”,这便是我对交互设计的最初印象。


2.    加入Young Avengers

2021年的9月26日,我在邮箱上看到了罗涛老师在致仁活动室举办的讲座,内容是我感兴趣的交互设计。一直以来,我以为创意的点子是凭空产生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甚至在表达上,都不一定找得到最精准的方式。但是罗老师的讲座令我感兴趣的地方,就是他可以用交互设计语言表达一个交互,甚至快速产出新的交互方式。于是讲座结束后我也跟罗老师讨论相关问题并加了微信。后来看到了老师Young-Avengers交互兴趣小组的招募信息,因为我还想更多地了解设计和交互,便申请加入并成为了Young-Avengers的一员。


罗老师的交互设计讲座

从2021年的十月份到现在(2022年的12月份),我参加了一年多 Young-Avengers的周末会议。Young-Avengers集合了对交互设计感兴趣的同学,从最开始的智能家居魔方项目,到后面的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项目,我们探讨了很多的交互形式,包括产品调研、各功能模块的交互逻辑、将各个交互方式转化为交互设计语言打磨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被推着去考虑很多以前写编程项目不会考虑的东西,比如某些步骤和原理是不需要暴露给用户去理解的、每个步骤的提示是不是人性化和到位、整体上UI界面需要跟其他模块的风格统一。在这样的讨论中,我需要想多种方式,跳出现存的流程和思路,再去思考与之配对的技术方案。这跟我之前“只用想一种能实现功能的技术方案”的思维方式很不同,也让我体会到做好交互设计的不易。

罗老师每隔一段时间还会让我们聊聊对讨论方式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在今年的五月份,我们还一起去大鹏半岛边团建边讨论了之前大家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地方,以便后续改进。我们整理出了“Young- Avengers要与不要系列”。这种根据成员的特点,对设计过程本身的反思,也跟我经历过的其他会议不太一样,拓宽了我的设计思路。


Young-Avengers 大鹏半岛团建会议


3.     成为罗老师的RA
由于毕业了之后我选择春季再去读研究生,所以有半年的gap year。本来我打算找个开发的实习,但后来觉得既然自己对交互设计很感兴趣,Young-Avengers正好有混合现实Demo开发的需求,我就自告奋勇申请了罗涛老师的RA。在这半年里,我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交互设计语言开发混合现实中新型交互方式的Demo,并帮助罗老师完成一些调研和辅助工作。

我们做的是混合现实中按钮交互方式的创新,主要在微软的HoloLens和Meta的Oculus平台上开发Unity程序,实现设想中的交互效果。对我来说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最开始大部分出现的问题,是“按钮距离的远近”、“物体是空间锁定还是相机锁定”这些与最核心算法关系不大的东西。这侧面说明就算核心算法再高级,如果其他辅助的部分没有给使用者创造舒适的体验,那么这些核心交互逻辑的好与坏,人们是没法准确耐心判断的。

同时,在使用相同的一套逻辑编写不同场景物体逻辑代码的过程中,我第一次非常强烈地感觉到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从前做课程项目,是写一个丢一个;后来实习,也是直接接手别人的代码,写完之后也很少迁移到别的地方;现在要用自己写的初版代码迁移到一个相对新的场景上,各个模块之间耦合,甚至以前没有深刻体会到的很多代码设计模式突然变得重要了起来。不同的设计模式,把方法按照不同粒度分开调用,竟然真的会决定一个项目的迭代效率和使用效率。


我在测试混合现实中不同的按钮交互逻辑


在开发任务之外,我还会帮老师调研一些东西。讨论的时候,我经常会被老师问的回答不上来。因为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我最开始只会直接地搜索相关内容,总结一下放到PPT里面,但是不会加入自己的思考,不会对其中的一些点感到好奇想要深挖,导致会错过一些关键的细节。老师的解释是,我没有把调研的东西完全当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一个目标去做,而只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这个我承认确实有,毕竟当学生的这么多年做了太多“老师给的”作业了。后面我有尝试把自己放到一个更加主动的位置上去做调研,的确会更细致一些,但是问问题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


其实我以前不太会关注计算机软件领域有什么新的技术,我老感觉自己是在学习计算机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相关的知识并没有融入我的生活和关注内容。所以在老师让我去查为了实现xxx目标,现在有什么技术的问题时,我下意识的反应都是“应该搜不到吧”,而老师就会说“先搜搜看”。最后的结果是,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不曾知道的应用,原来确实有人在这些我想不到的发展方向上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开发技术方案。有很多发现一个新领域的瞬间,他们在做的一些事情都会让我觉得计算机竟然可以做到这些事情,让我感到自己的专业在我的面前活了过来,不再是课堂上的一页页PPT了。


最后我还参与了一段时间有关论文实验设计的讨论,开发了一些用于实验的新场景。其中最深刻的体验就是:程序员的存在确实是帮助设计师实现很多很多想法的、一个重要的角色;会编程的人在大家提出一个方案转头问你能不能实现的时候,除了感到压力,还会觉得自己真的像一个魔术师。虽然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求设计和开发是上下游、由不同人完成的工作,但幸运的是罗老师课题组这个环境,允许我在作为一个开发人员的同时,参与设计创意的讨论,磨练自己的设计思维。


课题组讨论后合影留念


4.     对交互理解的变化

原来理解的交互,就是用户在操作UI组件时,被设计师设定的流程。虽然会考虑一些用户的体验,但是我对如何最大化交互的舒适度和流畅性只有很模糊的概念。同时,我也一直以为创造/设计的点子都是Aha moment里突然想到的。


在接触了交互设计语言,特别是看了企业里使用者的访谈之后,我意识到该语言整理好了很多交互的元素,把设计交互的逻辑拆成了控件-联动-物件三个部分,能让设计师通过排列组合快速脑暴创作新的交互方式,这让我对交互设计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同时,我们现在正在尝试的加速度可以通过调节速度、加速度阈值灵活地反映用户选中、经过、撤销等的意图,也让我对不同的交互在反映用户意图不同的程度上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而不同交互形式之间的区分和对比,比如长按和快击之间,长按会显得更机械,加速度和速度之间,速度会显得误触率更大,也都让我对灵活表达用户意图,而不单纯是完成功能有了更深的体会。


5.     对Young-Avengers的祝语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们的团队逐渐变得多元了起来,第一代南科大的Young Avengers们也逐渐成长成为了项目的主导者,开始推进攀登计划项目。希望今后大家也可以不断地在团队活动中收获经验和提升自己,能够在团队中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交互方向,丰富自己的阅历。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招聘求职 科研助理

1337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