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不会画画的文学家不是顶级戏剧大师……
-
原创 2023-02-13
艺术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1921-1990年
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瑞士都在稳步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瑞士都保持着中立态度,故深处欧洲也未受战火波及,可以称得上是一片安定的土壤。而相对开放和平的时代,往往能造就杰出的艺术家。
于是,1921年出生的迪伦马特让在文艺界被碾压多年的瑞士终于扳回一城、扬眉吐气。他成长于牧师家庭,随后在苏黎世大学和伯尔尼大学深造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1946年完成戏剧处女作《立此存照》(Especially steht geschrieben)。
艺术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在工作室内
那些留名青史的大师,活着的时候知道自己会被载入史册吗?迪伦马特知道。因为在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艺术训练的情况下,他就在绘画、戏剧、文学三个领域都展现出了非比寻常的天赋……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自画像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在工作中
01
不为人知的绘画天赋
1935年,这个14岁的男孩开始陷入深深的苦恼:成为艺术家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该去画画还是写作?尽管最终迪伦马特选择了后者,但终其一生,他也从没有放弃过绘画。
童年时期,他曾和姐姐一起走进乡村画室描摹大洪水和古战场。此后,其一直视绘画为嗜好,自学并自我欣赏,对成名后的迪伦马特来说,绘画无疑是一方自由天地,身处其中无须受旁人眼光桎梏,可以肆意传达心中所想,不亦乐乎。
迪伦马特《自画像》,纸板水粉,102×72cm,1982年
迪伦马特共创作了上千幅毛笔画、油画、漫画、铅笔画和版画,受家庭氛围熏陶,画作大多围绕神话、文学、宗教一类主题展开,中后期也不乏映射现实之作。但这位艺术家在世之时,这些绘画作品一直被“藏着掖着”,不为外人所知晓。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迷宫:贬低的米诺陶洛斯》,纸板水粉,75×51cm,1962年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物理学家》,纸上拼贴与综合媒体,102.5×71cm,1973年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耶稣受难记》,纸板墨水,48.5×36.2cm,1942年
2010年,《新苏黎世报》头版刊印了迪伦马特的绘画作品《联邦银行的终极会议》,并借此体现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创伤。画面中是银行家集体自杀时的惨状:上方的人吊死在水晶灯上,中间的人面向良肴佳馔围坐,用枪指着太阳穴,而最下方的人早已逃脱一切、倒地长眠。
迪伦马特在排演《一家私人银行的歌剧》(Frank der Fünfte)期间创作了这幅油画,整幅作品借绚烂的金色反衬主题之殇,荒诞夸张的同时又传达出焦虑暗黑的社会风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通过绘画,我可以表达出文字无法表达的东西。”迪伦马特说。
迪伦马特《联邦银行的终极会议》,油画,75×51cm,1966年
02
只两部,定乾坤!
1964年电影版《老妇还乡》海报
凭借《老妇还乡》,迪伦马特彻底火了,那时他才35岁。没有太多的苦心经营,年轻的他是罕见的“一举成名”选手,迅速征服了世界舞台,改编作品无数。
日本版《老妇还乡》剧照,2017年
北京人艺版《老妇还乡》剧照
孟京辉基于《老妇还乡》的改编作品《蝴蝶变形记》剧照
另一部重要剧作是迪伦马特于1962年创作的《物理学家》(Die Physiker)。提起“物理学家”,你第一个会想到谁?牛顿还是爱因斯坦?如果他们相遇会发生什么?迪伦马特将牛顿、爱因斯坦和数学家莫比乌斯放在同一部作品中,可见其野心。这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摇身一变成了疯人院的病友,随着反转又反转的剧情深入,艺术家对彼时冷战局势的思考也浮出水面。
迪伦马特的剧作既有喜剧的外壳,亦有悲剧的灵魂。他是“做着鬼脸讲真话”的艺术家,句句嘲弄世俗的对白如棱镜般折射出真实的人性。扭曲的心理,可悲的境遇,面目全非的世界……字里行间无不透着荒诞怪异,好似一场不知所云又震颤人心的梦,沉睡时朦胧混沌,梦醒时又回味无穷。
《物理学家》剧照,2016年
03
意外成为销量王
1952年,迪伦马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法官与刽子手》。英国媒体《观察者报》将之连载,并呼吁广大读者为这位年轻的创作者捐款。原本只是想赚点小钱养家糊口,但无心插柳柳成荫,迪伦马特意外开拓了一项新业务——小说家。
因为侦探小说,迪伦马特收获了百万粉丝,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售之王。之后的几年,他又著《隧道》《抛锚》和《诺言》,反响依旧热烈。没有概念化的模式与黑白善恶,玄机暗藏的情节之下是创作者关于现实的思考。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生活照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与家人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私人住宅,现已改为美术馆
在2021年,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诞辰100周年之际,瑞士国家图书馆、瑞士文学档案馆和迪伦马特中心曾举办系列活动纪念这位艺术家。而这位全才艺术家于1990年辞世后将自己所有的作品资产赠予祖国。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迪伦马特的作品、思想和影响力仍未褪色,在漫长文艺长河中熠熠闪光。你觉得迪伦马特的绘画如何?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文 何羽青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