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岁岁又年年,过个风雅年。
-
2023-01-18
“年”最早来源于农业,有“谷熟”的意思,“过年”则就是远古人们庆祝收获的节日,产生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随着农历新年愈发近了,街上的年味渐浓,每个人都盼着新年的到来。这个春节,不妨和我们一起穿越回宋朝,过个风雅韵味的新年!
在丰盛的年夜饭上,宋人毫不含糊。《武林旧事》《梦粱录》等书中就记载了两百多种食物,从蔬菜水果到肉类,从腌制凉拌到烧烤,光馒头就有寿带龟、子母龟、欢喜、捻尖、剪花、小蒸作、骆驼蹄、大学馒头、羊肉馒头九种。七碟子八碗堆满餐桌,有鸡有鱼有荤有素。
宋 赵佶《文会图》局部
不仅如此,宋人的年夜饭里也少不了腊货,“腊月内可盐猪羊等肉,或作腊法鱼之类,过夏皆无损坏”。旧时家家户户用猪肉、羊肉、鱼肉腌制腊味,腊味不但可作年货,还可以储存到来年夏天。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
宋人过年也吃饺子。饺子也称“交子”,以谐音意为“更岁交子” 。“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图个吉利, 期望来年更好。
据考证,现在“饺子”的词源来自宋代的“角儿”,而饺子最后的成形则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演变来的。
俄罗斯饺子——佩尔梅尼
当然,饺子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也是始于宋代。宋代时,饺子传入蒙古,很快得到了性格豪放的蒙古同胞喜爱。加之饺子方便携带、做法简单,实为“居家旅行、征战讨伐之必备食品”。经过蒙古人的改造,饺子的样式也由原来馅小皮薄变成了馅大皮厚。饺子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扁食”。随着蒙占帝国的四处征伐,扁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出现了俄罗斯饺子、哈萨克饺子、朝鲜饺子等多个变种。
宋 佚名《夜宴图》局部
除了吃得丰盛,宋人过年都要饮屠苏酒,这种风俗在宋代很盛行。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过年饮屠苏酒正好相反,却是从最年少的饮起。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局部
年夜饭后,据《武林旧事》记载:“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意思是小孩子负责守岁大人休息。大家围炉坐定,享用十般糖、澄沙团、蜜姜豉、蜜酥等各色“消夜果”,互话家常,十分温馨。
说到宋人过年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动,那简直就是从除夕夜玩到元宵节都不带重样的!
宋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庆贺新春
除夕夜当晚就有爆竹驱傩两项活动。宋朝的时候已经开始将火药放在纸包里做成烟花爆竹,此后燃放烟花爆竹也就成了我国过年必备的节目,直到今日仍旧兴盛。
放爆竹
而驱傩则是一种驱除疫鬼的仪式,最早来源于东周,“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参与仪式的人需要用夸张的妆容和吓人的装扮来驱走疫鬼,还会扮成天兵天将,惟妙惟肖!
宋 佚名 《大傩图》
玩至除夕夜天将亮前,孩子们要跑到街上唱儿歌:“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谓之“小儿卖痴呆”。这一风俗,饱含着宋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的心愿。
宋 儿童卖痴呆《中国历史民俗100图》之一
宋人过年期间,除了访友拜新年,还可以看歌舞杂耍,每天都有各色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猜灯谜……所谓“奇巧百端,日新耳目”。不仅如此,店肆林立好不繁荣,正月十五还有闹花灯……就这样一直可以热闹到元宵。
南宋 李嵩《骷髅幻戏图》
表演猴戏的商贩
文人雅士们则通过宋画鉴赏、古琴演奏、南宋花艺等多种雅集形式来进行社交娱乐。一群文人雅士正相聚一堂,以文会友、饮酒斗茶。
宋 赵佶《听琴图》局部
明 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局部
不得不说,相比被手机、电脑绑架的我们,宋人的春节仪式感拉满,过年的乐趣也更加纯粹。但是宋代生活的趣雅,也不止这么简单。
我们从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挑选了多位宋人进行二创设计,再配上现在的流行语,制作成年味十足又简单实用的“宋人说今语”表情包专辑,赶紧来看看吧!
最后,点击上方表情包,再点击右下角“添加 ”即可在微信聊天中使用更多有趣的宋人表情包!重庆凤凰数字艺术中心也将持续更新宋人表情包系列,敬请期待!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画游千里江山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