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立德树人|2022年上音研究生教育回顾
-
原创 2023-01-19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厚植爱国情怀,持续深化“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022年,上音积极落实“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点”上海高校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计划,开展第一批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工作,将总课题细分为若干子课题,由各学科、专业负责人担任各子课题负责人,扎实开展研究。为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培养目标、报考条件、课程体系、学位授予等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学术支撑与决策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积累,我院申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音乐专业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获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22年研究生教育课题资助。
同时,经过充分酝酿、科学论证,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增设“歌剧学院”,聚焦声乐、指挥、歌剧音乐指导等专业,对标学科布局调整推进人才分类培养。
12月,依照2022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的要求,完成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申报工作。经过本轮调整,我院研究生教育将加强优势实践型专业领域“音乐专博”“戏剧与影视”的远期规划和建设发展,丰富传统学术型一级学科“艺术学”的建设内涵,同时探索音乐人工智能、音乐科技与运用、设计与融媒体、音乐康疗等新兴学科的布局策略,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以适应人才发展和社会需要。
上音研究生教育获得两项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新与实践”获一等奖,“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获二等奖。
顺应教育部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后带来的新变化,以提升“育人”能力为逻辑起点,研究生部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推行新课程研发。全年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侧重实践性的专业主干课、协作实践课与侧重理论性的音乐研究方法课、音乐理论课,共同构成研究生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目前,在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要求中,作曲、音乐科技、艺术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占总学分的42.3%,表演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占总学分的46.2%,占比均接近一半。
3.落实机构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质量保障为目标,引领研究生教育新发展。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自9月起,我院研究生教育落实二级管理,研究生部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统筹、管理和服务。为此,研究生部跨前一步,主动做好工作衔接,第一时间增设“导师与研究生服务中心”,密切联系各院系师生,为导师与研究生提供服务,解答咨询、处理诉求。
同时,结合本次机构改革,研究生部修订《研究生手册》中有关学籍管理、教育培养等类目,调整《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中的相关表述;新制定《上海音乐学院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办法》《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工作细则》《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学位作品基本要求及学位音乐会、专业实践展示要求》;更新《2023年硕士招生简章》《研究生艺术实践学分手册》中的有关信息。
2022年上半年,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研究生部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擦亮上音研究生教育“稳、准、暖、前”名片。研究生部对课程质量严格把关,开展线上课程督查工作,对研究生课程进行全时段、全覆盖式的听课、查课,做好师德师风、课堂秩序、出勤率等方面的工作台账,确保教学工作不受疫情影响。
2022全年共完成136门研究生公选课程的申报审核、排课及选课工作;共有8门课程入选2022年度研究生精品课程,2本教材入选2022年度研究生精品教材;组织完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140场;举办学位音乐会、专业实践展示153场。
上海音乐学院2022年研究生精品课程与规划教材名单
精品课程
规划教材
同时,以线上办公室为平台,陆续举办“用好重大艺术科创平台,举办助力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线上交流活动,上海音乐学院2002级博士班“回母校”、专业学位建设等系列讲座。设立“空中教室”,面向全体上音研究生开放了共28门课程,累计听课研究生近2000人次,使更多研究生近距离学习研究生精品课程,感受名师风采;充分探索并发挥全线上论文答辩的优势,并在遵守论文答辩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有序公开学位论文答辩会部分环节。
4月部分开放课程列表
作为上音“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我院研究生实践基地继续作为“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传输带,于11月至12月分别与共建单位贵阳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开展原创作品专场音乐会、歌剧选段专场音乐会,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舞台。同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上海民族乐团达成艺术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将于2023上半年举办上音研究生原创民族管弦乐作品专场音乐会。
9月,作为上音人以优异的创演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要求的具体表现,原创歌剧《康定情歌》近期成功上演,声乐歌剧系胡斯豪、张功浩、金瑶、马鑫芮、谢昕宇等硕博研究生在剧中担纲主角。学校各系部多位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排练,以及合唱、乐队演奏等演出实践,是上音“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
10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展演在北京举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博士生赵麟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入选该系列音乐会,作曲指挥系博士生张橹、民族音乐系博士生王俊侃也分别以指挥家和笛箫演奏家的身份参加了这部作品的全国巡演。
11月8日至12月7日,上音研究生艺术实践、展示才艺、交流思想的重要舞台——第十七届“奏鸣·研究生艺术节”举行。本届艺术节以“学习二十大,逐梦新征程”为主题,包含一场新生音乐会、一场研究生原创作品音乐会、一场研究生歌剧选段专场音乐会、一场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两场博士生科研课题项目中期汇报会、两场乐谈分享会、三场讲座、八场读书会、一场作曲大师班、一场乐器工作坊、一场研究生论坛,旨在激发上音研究生的学术积极性,点燃研究生的创作热情,使研究生在新征程上怀抱梦想、脚踏实地。
立足新时代,研究生部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等核心要素,以“科研育人”书写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新篇章。我院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学风建设,不断完善质量评价机制。3月,以线上形式召开上海音乐学院2021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颁奖暨研究生学风建设宣讲会,2位获奖论文的导师和2位获奖博士分别从治学、科研、写作等方面谈了各自的体会。
2022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也于年底完成,共有3篇论文获评。
姓名 | 导师 | 研究方向 | 论文题目 |
陈玲俐 | 徐孟东 | 作曲理论(复调) | “BACH”音名主题的陈述方式及其复调形态研究 |
郭莹 | 廖昌永/钱仁平 | 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 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声乐教育教学研究(1927-1937) |
盛汉 | 杨燕迪 | 西方音乐史 | 音乐话题理论的批评性研究 |
近年来,我院持续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的音乐院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项目,本年度我院三位博士研究生成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专家评审,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入选国家留学基金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
研究生部陆续推出“上海音乐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博士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学术活动专项计划”等研究生科研激励机制。通过积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及所在学科、专业的助研、助教工作,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乃至职业发展潜能均得到显著提升。本年度硕博研究生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音乐艺术》《中国音乐》《人民音乐》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文章20余篇。同时,研究生部面向我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含高年级硕士生)公开征集科研课题,共有46名研究生申报的课题得到正式立项,较去年增长140%。我院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在“《中国音乐》第三届音乐学硕博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
博士生课题中期汇报现场图片
12月24—25日,我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做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研判面临的困难挑战,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统筹做好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组考工作,积极且勇敢地面对“史上最难研考”。学校充分认识到本次考试组考工作中所面临的复杂且严峻的形势,面对学校考务人员规模小的实际情况,我院举全校之力,院领导亲临一线且承担大量工作,与全体研招人员同奋斗、共进退,按照“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安全平稳”的总体原则,从考生、考场、考卷、考务等多方面协同兼顾,紧盯关键环节;在坚持科学规范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次协调、沟通,逐项细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各类型考场安排方案,并不断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同时通过上音官微、上音研究生教育官微等平台,及时发布各类考试信息,答疑释惑;全力确保考试、防疫“双安全”,顺利完成本次研考的组考工作。
7月25日至8月2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研究生部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培养”开展集中授课阶段。该项目以如何研究和评论新时代中国交响乐为主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实施进阶式人才培养计划,引领高质量人才健康发展,助力中国交响乐创作攀登新时代艺术高峰。
自2022年5月启动以来,该项目面向全国招收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敦请国内外顶尖理论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开设学术讲座、举办艺术活动,理论研修、学术交流、艺术实践并重,旨在使学员成长为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理论与评论的拔尖创新人才。项目采取集中授课、分组研讨、独立撰写结业论文的进阶式培养模式,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交响乐的海外传播与国内推广”“中国交响乐的创作思维与复调技法的运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交响乐创作与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响乐创作中的新思维与新技法”“中国作曲家交响乐创作的结构思维与结构特征”“中国交响乐创作中的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中国歌剧中交响乐写作的思维和方法”“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交响乐思维”“百年中国交响乐创作研究与评价法”等。授课专家包括叶小钢、许舒亚、徐孟东、杨燕迪、周湘林、郝维亚、贾国平、钱仁平、钱亦平、郭文景、彭志敏,以及迪特·马克(Dieter Mack)、特里斯坦·米哈伊(Tristan Murail)等国内外交响乐创作与研究领域的知名作曲家、理论家、媒体编辑、记者等。
来源:研究生部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郑荧馨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上海音乐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