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论坛主旨演讲∣设计引领,开拓前沿

2023-01-15


点击视频查看2022(第八届)中国设计创想论坛-主旨演讲《在跨界实践中,探索新媒介的方向


01

按语


两年来,由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和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设计创想论坛”始终试图促进真实的对话、讨论和思考。2022年,论坛以“在前沿处探索”为主题,邀请娄永琪、辛向阳、关道文(Tom Kvan)、陈妍、胡丹和黄佳胜等六位探索前沿、开拓未来的设计教育家和实践者,呈现他们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下对设计教育的思考和洞见。


“前沿”是一个很流行的论坛主题词,我们所探讨的前沿,不是现有的、在远处的“先进”,而是仍在探索中的不确定。我们知道它们是前沿,因为前面已经没有路。这是一次需要勇气和反思的对谈。论坛邀请年轻的VR创作艺术家黄佳胜作为主旨报告发言人,他的VR探索是未来时代将超越想象的直白预告,切实提醒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必须有前瞻性。佳胜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一步一步走向“跨界”原创的来时路,为随后的教育和产业嘉宾对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场景,相信也对同龄人有宝贵的启发。为了“推波助澜”,论坛邀请对产业和教育有着很多思考的资深设计师胡丹做对话环节的主持人,在九十分钟的时间里调动五位嘉宾的智慧。


经过22年最后一个月直面大疫的“洗礼”,我们终于整理了报告和对谈的全文,分四期推出,以飨读者,期望为设计教育的持续探讨作出一点努力。欢迎您在留言区与我们交流。




02

论坛主旨陈述

设计引领,开拓前沿


在我国,设计领域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工业设计的定义不断被改写,对设计的诉求几乎无所不在,涵盖先进制造、元宇宙、产业战略、商业创新、社会创新等广泛的领域。设计领域的变革折射着科技、群体构成、环境和时代的变迁,以及政府、产业和行业之间交互的响应。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背景下,中国的设计如何从源头思考,并经由高等教育联结未来是本次论坛提出的主要问题。本次论坛邀请通晓领域历史和理论,具有自省和探索精神,始终在国内外设计前沿开拓的教育家和实践者,结合主旨演讲和小组对话的形式,深入探讨变化、挑战、应对这些恒久的问题,其不同之处在于以反思的精神,厘清观点的文化、历史默认前提,以互相尊重和坦诚对话的态度,互相启发的形式,立足在地和当下,为未来提出穿透性的见解。




03

主讲人



黄佳胜


VR创作艺术家,具有建筑学背景,获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学“卓越”硕士学位。过去10年持续进行知觉心理学研究,并创建了一套以知觉理论为基础的 VR 创作语言。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可商用的交互式重定向行走算法,在VR体验的过程中,在体验者浑然不知的状态下修正和引导体验者的行走轨迹。


除了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之外,黄佳胜也一直在进行艺术类VR体验的创作。他的首部VR作品《拟像》,作为其研究生时期的毕业作品在巴特莱特学院(The Bartlett, UCL)的毕业作品展上亮相。该作品也受世界闻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邀请,进行了内部专场的展出。2018年,黄佳胜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放映了第一个对外展出的VR作品《5×10》。2020年,为了进一步探索属于VR媒介的原生创作语言,黄佳胜开启了一个新的系列创作,并完成了该系列的首作 ——《睡神的遐思》。该作品入围了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评选的虚拟现实单元,入选了2021中国科幻大会的北京科幻电影周,并在2021年砂之盒沉浸影像节上斩获“最佳华人作品奖”。




04

主讲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和现场的嘉宾老师们,上午好!我是黄佳胜,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来这里分享和交流。我曾经是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时期主修的都是建筑学专业,2017年毕业回国之后,我就来到了深圳创业。


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面,我一直在“VR内容”这个方向上进行着研究和创作。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跨界实践中,探索新媒介的方向》,接下来我会通过3个话题来分享跟“跨界”这个主题相关的个人经历和体会。


我的本科学业是在武汉理工大学完成的。咱们国内的五年制建筑学专业,通常是面向的理工科学生在进行招生。我们当时同专业的同学,基本上也都属于这种情况。我个人在进入大学之前,是完全没有进行过任何艺术相关的基本功能训练的。所以,对于明暗、色彩、形体等美学相关的概念,都是在本科期间才开始学习的。


在开始本科的学业之前,我经历的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的教育,都是没有太明确的专业方向,而我也基本上是在完成了本科的学业之后,才对建筑学这个专业,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所以在本科期间,我对于自己所在专业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那个时候的我脑海中也并没有“跨界”这样一个概念。


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需要去学一些素描、水彩、摄影和手工模型的制作,大三到大五需要学一些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和方案的呈现。这里讲到的这些内容我个人理解里面都像是我逐渐认识了不同的画笔、色彩和工具,学习他们都是为了让在创作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这跟当下普遍认识的建筑学专业范围还是一致的,还没有涉及到跨界的内容。我开始对“跨界”的概念有所认识,是我在伦敦读研究生的时候。也正是我当时就读的学校,为我之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跨界的契机”。


我的研究生阶段是在伦敦大学学院完成的,这所学校跟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同属于英国的五所“超级精英大学”,并且这所学校的建筑专业在全球的排名也经常会在前三的位置,这所学校的建筑学院在获得了足够专业认可的情况下并没有扮演保守的角色,而是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教学方式,非常鼓励学生带着已有的建筑学知识做着跨界的研究,无论研究的结果是有助于建筑学还是其他专业的发展,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认可。


我在参加学院迎新会的时候,看到了学长和学姐们的研究项目,它们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方向:


第一类偏向于计算机方向,研究的是参数化、模块化、自动生成相关的内容。


第二类偏向于仿生学的,项目组有的在养蚕、有的在培养细菌和真菌,这个小组的冰箱不敢乱动,很难判断是吃剩下的食物还是研究的项目。


第三类是偏向材料学的,他们的老师在郊区有一个农场,经常会在周末的时候带学生去那边研究和调和一些新的材料。


第四类偏向于交互和表演方向的,他们做的项目跟编程、机械装置和新媒体艺术都有一些关系。


如果把这些内容跟本科所学的内容对比起来,这些研究项目基本上都处于建筑学专业领域的“边界”,甚至有些已经跨出了这个专业的界限。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在研究生时期也完成了一些建筑学专业之外的项目,其中包括机械装置、新媒体艺术、仿生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以及最终影响了我职业发展方向的虚拟现实技术,也就是我们日常常说的VR技术。


在我进行VR相关研究的初期,我依然使用着自己最熟悉的思维方式建立对它的认识,把它当成工具这样的角色。这种工具能够辅助我去呈现一个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虚拟空间,并且还能够置身其中去感受和推敲人与空间的关系。


随着我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越来越多,我的创作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然后就完成了我的第一次VR创作,那是一段纯粹的空间体验,这段体验从我们当时在现实中常用的一个会议室开始,逐渐走进了一个类似于太空空间站的空间。


作为第一次创作的结果再加上这是2016年的时候VR技术自身所独特的沉浸感的影响,我自己当时对这段体验非常满意,并且乐于分享给其他的朋友们。进入VR体验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给出了相对正面的评价,尤其是有同为专业背景的建筑学同学在体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更多新的想法和创意。每位观众进入这段体验之后,我都会在一旁观察他们的行为。他们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惊喜的状态,会给我带来很大的鼓励。



在观察他们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每个人都会伸手去触摸里面的墙壁。”如果你之前有试过这类的VR体验的话,你很可能也有这样的动作。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小动作,因为大家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所以它显得非常的正常。为什么我会说是“显得”非常正常呢?现在想要邀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想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上次有意的伸手摸一堵墙发生在什么时候?”不能把墙上开关纳入到考虑范围,因为目的地是开关不是墙。


大家发现现实中除了少数情况依靠墙壁辅助我们保持平衡之外,基本上不会摸那堵墙的。所以,刚刚这个很微妙的小动作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共有的动机,那就是,“我们希望通过触摸墙壁的动作验证虚拟世界的真实性。”



观众发现自己的手臂可以穿过墙体的时候,对虚拟世界的信任差不多也就开始崩塌了,接下来的体验里,面对各种虽然在现实中没有办法实现的空间就会表现得格外地理性和冷静,这对于我的研究方向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副作用。从研究角度来讲这个发现有着它的自身价值。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它也让我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关键的选择。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在“人类空间感知的方式”上VR体验提供帮助会非常有限,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从建筑学角度来说是完全不够用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虑之后我决定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希望通过其他专业的知识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选择也让原本就处于专业边缘的我又往外迈出了一步。


扩大了研究范围之后很快就从游戏领域里面找到合适的理论基础和一些实践方法。最终参考思路类似于我国的一句古话,叫做“大禹治水,疏而不堵”。


因为第一次创作的VR体验是纯粹的空间体验,里面只提供了基本的运动功能,当观众想要去验证这个虚拟世界真实性的时候,触摸墙壁就变成了最直接也最简单的验证方式。


根据这样的思路,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是在于已经发生的动作上,而是没有的动作。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二次的创作,这次创作内容中除了空间体验之外,加入了很多游戏的元素,有了可以交互的物体,有了更沉浸的内容,并且加入了游戏中“引导”的概念。通过对注意力引导的情况下可以让能交互的物体更大概率地被观众发现,在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可以尽可能延长观众的“沉浸感”以及虚拟世界的“真实性”。


第二个作品完成之后我邀请了更多的观众,为了获得更多的反馈。观察他们的过程中发现之前的问题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结合游戏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之后,不仅解决了之前的问题还产生了一些收获,这样的结果对于迈出跨界第一步来说是非常有效的肯定。但是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新的问题,新的问题是有很多观众告诉我不太记得在这个体验中经历了什么东西。


第二个作品里面观众进行的VR体验已经长达10分钟左右,在体验过程中交互部分的内容让他们很惊喜也投入不少的精力,但体验之后记的内容非常有限,平均不到10%。针对体验中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和综合。我曾通过设计的手段强化里面的视觉元素,只加强里面部分内容带来的印象,然而对于整体的体验效果没有很大改善的。在我多次尝试都没有取得突破的情况下,我采纳了一位电影专业的朋友的建议,他帮我分析问题的时候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老式的电视剧出故障的时候出现的雪花屏幕。


我们常看的电影就是在通过连续变换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电视机出故障的画面同样也是连续变化的画面,然而我们不会认为这种画面也是电影,因为只有变化,却没有叙事结构,也没有向观众讲任何有意义的故事,即使观众看半个小时,也不会觉得里面有什么样的内容。


从叙事的角度思考,我更进一步理解了朋友给我的建议。我通过视觉设计的方法突出里面局部的元素,就像放大了雪花里面的某个点变成巨大的正方形,刷成一个非常鲜艳的颜色,这样的话确实让红色的正方形带来更深刻的印象,但依然没有向大家讲述任何故事或者内容。



我当时所面临的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单个元素强度够不够,而是前后元素之间没有建立任何联系。更谈不上像电影叙事结构和系统性框架的知识存在。所以这次交流为我打开了电影领域的大门,开始接触更多电影专业的知识,也开始像电影学生一样看一些经典镜头的分析。



在创作第三个作品的时候我就借鉴了电影的叙事语言,在里面加入了场面的调度,准备了很多分支的剧情还有多样的结果带给观众,体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创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创作过程中看到了VR更大的潜力。VR就如我刚开始认识的那样是画笔、颜色和工具,作为“绘画”那样的角色,但是“绘画”这样的角色不是为了我所读的建筑学专业设计的,是人类创造出来一种专门用来表达创意的媒介。在我最初认识它的时候,因为我所处的专业背景和自己的视角导致我看到的是与我最相关的那一面,当我用更多的专业视角观察新媒介的时候才让我跳出了一个单一的画面,想象一个可能是三维事物的样子。


当不把VR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工具而是新的媒介看待之后我在内容创作方面又有更多的提升,很快就有当时所有的VR创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长时间VR体验会导致观众出现头晕和呕吐的现象,这被大家称之为“晕动症”。如果虚拟世界里面通过手柄方式移动的话,视觉会判断我们正在进行运动,现实世界中身体依然停留在原地,身体又会判断我们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当视觉判断和身体判断出现冲突的时候就会引发刚刚说的晕动症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学术界里面出现了“重定向行走算法”这样的研究方向。这个方向上有几所高校已经有十多年的研究,依然无法出现足够成熟、足够完善的成果。当时为了找到可用的解决方案,我把高校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拜读了一遍,发现研究都在计算机专业里面展开,他们的理论框架全部都是从数学的角度出发,里面完全没有考虑到“人与空间的关系”以及“人对空间的感知方式”等重要因素。在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我从“空间感知”角度出发重新搭建新的算法框架。并把这个方向作为研究生毕业的项目。


理科生的数学基础、建筑学本科期间“人对空间感知”的知识,以及在研究生阶段的编程和VR项目的经历都在这个项目上发挥了缺一不可的作用。我最终比较顺利完成了项目的研究,也以最好的成绩拿到了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回国后申请发明专利,并且创业的初期就拿到很关键的一笔融资。这之后就进入了研究、创作和创业三条路并行的阶段。


这是我第一次从“跨界”的角度来回看过去的一些亲身经历,以及这样过程中我逐渐形成的不一样的认识。从我个人的经历而言,“跨界”从来都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方法。它不一定是最优的方法,也不一定是唯一的方法。


 “跨界”对我们来说,它可能也像是一种颜色。如果我们正在进行创作的这幅画需要这种颜色请不要犹豫,如果创作这副画不需要这种颜色的时候也不要勉强。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李旭

审核:黄佳胜


预告

对谈部分的内容后续将分三期推出,敬请期待!



- END -



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

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简称“创基金”,于2014年正式注册成立,是中国第一家由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室内设计师自发成立的公益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创基金开展了多个与设计教育相关的公益项目,助力中国设计教育和设计行业发展。2019年被深圳市民政局评为4A级非公募基金会,益总支出累计41,122,726.17元。



南科大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作为深圳市“新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由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负责筹建,作为筹建的第一步先在南科大成立二级学院。学院正式成立于2020年4月8日,经过全球遴选,聘任墨尔本大学前副校长及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前院长Thomas Kvan教授(关道文教授)担任创始院长。关教授以其在设计、设计教育、数字环境、设计管理及虚拟遗产方面的开拓性研究而享誉国际。





你也“在看”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论坛

1100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