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专家观点|美欧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达成,对我国影响几何?

2023-02-03



梁正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日,美国与欧盟达成了一项号称“关乎互联网未来”的人工智能合作协议。


这项名为“人工智能促进公共利益行政协议”(下称“行政协议”)的协议通过线上签署,拟在预测极端天气和应对气候变化、应急响应、医保事业、电网运行,以及农业发展等五大重点领域带来公共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美欧双方此次在AI领域的合作并不以数据共享为前提,双方在数据流通上仍有所保留。受访专家分析称,这与双方在关于数据跨境流动上有着不同的立场相关。而对于我国而言,在各国强调数字主权的今天,此次美欧的合作模式或提供了国际合作的一种可参考方案。

不共享数据的联合建模

这是美欧之间的第一份多方位的人工智能合作协议。一名美国政府官员称,此前相关合作协议仅限于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等涉及AI的特定领域,而此次双方将合作建立人工智能联合模型。


AI建模是运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形成符合逻辑的决策,有助于提高政府运转和服务效率。联合模型的数据量更大、数据更加多样,模型应用效果也更好。


以电网为例,美国和欧洲国家政府都在收集发电、电力应用以及如何平衡电网载荷以应对天气变化等方面的数据。双方达成新协议后,可利用这些数据共同建模,为负责应急管理、电网运营等人员提供更好的决策方案。


然而,此次联合建模并不相互共享训练数据集,也即美国的数据留在美国,欧洲的数据也留在欧洲,双方在数据流通上仍有所保留。据悉,目前合作仅限于美欧之间,但美方表示,未来几个月或有其他国家受邀加入。


此‘行政协议’是解决欧美双方既有矛盾、达成共识的较为可行的一种方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美国和欧洲在关于数据跨境流动上有着不同的立场。


具体而言,美国拥有多家大型数字平台企业,因此其积极鼓励其他国家数据流入,破除各国跨境数据流动壁垒,以获取足够可供利用的数字资源;而这恰恰是欧洲所不具备的,因而后者更加强调数据治理与数字主权。


随着《隐私盾协议》(Privacy Shield)的失效,且美欧之间尚未建立起数据跨境流通的新框架,他们的合作需要寻求一种符合双方诉求和利益的模式,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妥协。


目前合作的清单多集中在气候、医疗、农业等偏重公共利益、较易达成共识的领域,其实还有部分较敏感的领域是美国希望下一步能够推进的,比如自动驾驶。梁正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看来,美欧之间尽管存在治理思路的分歧,但是在面对所谓的潜在威胁对手、潜在竞争经济体而言,他们的价值诉求和立场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的。


从目前美欧之间关于数据跨境的一些妥协、协调、合作来看,美欧在面对外部挑战的时候,会最大限度的做出相互的妥协和让步,改变内部制度来满足彼此的需求,以此换取对外的相对一致的合作。


吴沈括进一步预测,“行政协议”可能会涉及与人工智能,包括数据问题相关的标准设定、产业转入门槛问题、商业生态的对接融合问题,以及所谓的伦理价值观标准问题等,这些层面的合作推进也能降低美欧之间的差异程度和潜在冲突,换取更高水平的合作,这正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对我国有何启示?

事实上,美国和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早有基础。


早在2021年欧盟-美国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启动之初,美国与欧盟就曾发表过有关人工智能发展问题的联合声明。而在去年12月召开的委员会第三届峰会上,双方还达成了对于一项“人工智能领域联合路线图”的共识,包括衡量人工智能可信度的指标和风险管理方法等。TTC是一个跨大西洋合作的永久性平台,涉及从供应链安全到新兴技术等多个领域。


吴沈括认为,此次“行政协议”的签署不应作为孤立事件看待,从美欧技术贸易共同体建设的大背景来看,它是美欧打造技术贸易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单是一个AI的交流共享机制。


“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美欧所面对的外部压力、外部挑战,推动他们拓展和深化合作的领域,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建构他们的合作机制。这也是为什么二者合作的领域逐渐从基本权利保护层面,扩大到了数字经济、数字生态各个方面。”吴沈括说,美欧合作归根结底是双方对自身所处数字生态当中的战略地位,以及未来的竞争格局的判断。


这背后与中国、欧洲和美国三者之间的复杂而敏感的三边关系脱不开关系。


梁正指出,随着美国对于中国技术一系列围追堵截政策的层层加码,如近期美国、日本、荷兰三国限制对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的各种传闻等。这迫切要求我国在国际合作中进行一系列思路上的转变。


一方面,我国的数字平台企业要争取走向国际,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从国家的层面而言,仍然要探讨如何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寻求国际间的科技交流。而美欧此次合作恰恰提供了国际合作的一种可参考方案——在各国强调数字主权的大背景下,在数据不流动的前提下通过多方可信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方式实现对数据价值的共同发掘和利用。


吴沈括则推测,此次“行政协议”后续可能将在技术研发层面形成相互融合的格局,同时在技术标准、行业准入。商业模式、市场、生态等多个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对中国来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过程当中,会面临来自于人工智能方面的准入要求。


“在人工智能乃至更广义的数字治理领域,开放和封锁、合作和限制将会是发展的两对关键词。”他谈到,美欧合作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其他主体排斥和封锁水位的提高。而在国际形势愈加复杂的今天,我国应尽可能基于自身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扩大交流合作途径,创新交流合作的机制,同时对于可能的封锁限制,也要有足够的预案和准备,并规划相应的应对方案。


“我国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与AI治理相关的各项国际议程,另一方面,也要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诉求,在规则的制定形成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推动建立平等、开放、互利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吴沈括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于我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来源 | 本文转载自21财经,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专家观点 人工智能

1146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