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年度艺术人物 | 武艺:在自我与现实之间保持自由观照的距离
-
原创 2023-02-02
编者按
年度艺术人物推荐词
ARTISTS OF THE YEAR
皮道坚先生在展览“记忆美学”的前言中写道:“武艺算得上是最早将当代水墨激进的文化态度转换为一种平和的关注,并在自我与现实之间保持一段自由观照距离的艺术家。”正是这种“距离”,让武艺在过去令大多数人焦虑彷徨又精疲力尽的三年中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境与专注的创作状态,不受半点影响。
2022年对于武艺来说是忙碌的一年,创作教学之余相继完成了三个重要的个人展览项目。“心源日记”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空间举办,集中呈现了一批油画与水彩作品,其中包含21幅敦煌系列的新作,以及关于北京、布拉格和爱莎芬堡等城市的小幅油画,武艺用自身的心路历程呼应展览主题,穿越生活的现实(造化)和艺术的天赋(心源),完成了和张璪的历史对话。在誌屋上海呈现的“武艺的图文本”重在阐述图像与文字的多重关系,以及贯穿于武艺艺术实践中的“编辑式的创作方式”。广东美术馆的展览“记忆美学”则通过那些极富传统书法素养的水墨作品,呈现了武艺对生活场景、情感与情绪和历史图像的记忆,以及他对自我与现实的关照。三个展览分别从旅行与生活、自然与写生、宗教与传统、图像与文本、东方与西方等多重角度指向其创作的不同层面与路径。
“年度艺术人物”系列专访
武艺:
在自我与现实之间
保持自由观照的距离
Keep a free distance between self and reality
库艺术=库:三年疫情改变了很多人们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惯性,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对于您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有影响和改变呢?
武艺=武:我觉得是没有的。教学方面,线上教学虽然不如现场教学那么直接,但是对于画画的人没有实质的改变。美术学院的课其实也不应该叫“课”,在我的理念里艺术根本不是学和教的概念。创作方面,今年我做了三个个展,创作也一直没有间断,因为我平时就喜欢封闭起来创作,以前是自己封闭自己,疫情后的是外界客观封闭了自己,对我来讲没有实质的区别,也没有大的影响。
◎武艺在敦煌
库:今年您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空间、誌屋上海和广东美术馆相继举办了“心源日记”、“武艺的图文本”和“记忆美学”等三个展览项目,分别指向了您创作的不同层面与路径,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展览中的作品?
武:就像提问里说的,这三个展览指向的是不同的层面与路径,涉及的题材也包含了古今中外。“心源日记”里呈现了敦煌98窟和本生故事的油画及水彩作品,以及十几幅布拉格、爱莎芬堡、北京等地油画写生。“武艺的图文本”围绕“文本”展开,分为文本与博物馆、文本与古迹、文本与记忆、文本与身体四个部分,80余件作品中包含了我对巴黎、布拉格和北京这些古老城市的观察和记忆。四个部分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文本与博物馆,这部分收录了我创作的一系列与法国作家雨果相关的画作,包括作家肖像、对雨果手稿的摹画、《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中的场景刻画,以及对雨果故居博物馆所陈列资料的写生等。这些创作起源于在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的参观所见及2019年上海明珠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展览“记忆美学”则集中呈现了我的以“记忆”为素材的当代水墨作品。
◎莫高窟420窟
50cm x 40cm
布面油画
2010
库:2022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轰动一时,您在2010年创作的敦煌系列作品也与常书鸿、董希文、孙宗慰等前辈艺术家并置展出,看到这些作品并置在一起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武:其实因为疫情我并没有到展览现场布展,民生美术馆布好展将图片发给我以后我才知道是和前辈的画在一起展出。我想策展人将我们的作品放在一起可能是想梳理中国人画油画的方式和历史,看到不同艺术家眼中和笔下的敦煌,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观众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信息,也会有更多角度的解读。
◎莫高窟前舍利塔
40cm x 50cm
布面油画
2010
库:展览“心源日记”呈现了您关于敦煌、北京、爱莎芬堡、布拉格等城市的作品,您是何时开始通过游历来创作的?在不同城市游历时您的创作方法也不同,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武:这要追溯到34年前我本科毕业创作那会儿。1988年我到陕北绥德体验生活,完成了八张画,题目叫《陕北组画》,当时还是无意识地以地点来命名。到了研究生毕业创作时,我到辽宁东部的一个小山村里完成了《辽东组画》,之后又有了《黄村组画》、《西北组画》等等。直到2005年出版《巴黎日记》之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将游历的地名作为创作的主题。旅行时创作的这些组画和我在当地的日记文本形成了一个整体,也共同构成了主题。我再把它们集结成册进行出版,每个主题也至此告一段落,下一个主题对我来讲是未知的,也充满好奇。
◎记忆之十三
38cm x 45cm
布面油画
2022
◎记忆之五
38cm x 45cm
布面油画
2022
在不同城市进行创作时城市的人文风貌和自然环境都会给我启发与反馈。比如我画《京都》时,遵从京都特有的气息与气质,反复玩味,第一次选择用格尺、铅笔和水彩来创作。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吧。但《京都》的语言没办法照搬到《布拉格》或者《德国爱莎芬堡》上,必须要尊重特定的自然反馈给我的气息,然后调整成相应的语言。我不会带着惯用的熟悉的方法去画不同的内容。当然这种语言最后要调整成唯一性才有意义。
◎景山之一
38cm x 45cm
布面油画
2022
库:展览“武艺的图文本”的举办契机源自于您的最新同名新书《武艺的图文本》的出版,文本这种“编辑式的创作方式”不仅指向您所出版的书籍中图文并茂的形式,也指向您将文本和图像糅合起来的综合表达路径,这种属于您的独特艺术语言是怎样形成的?在您看来,今天艺术家应该如何寻找到与这个时代同构的艺术语言?
武:艺术家个人语言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生活背景、创作方法、观念思考都有关系,我的语言来自于多年来游走于北京、敦煌、巴黎、布拉格、爱莎芬堡、京都等世界各个城市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自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水墨画的研究实践,来自于我对文本的极度偏爱。其实2022年的三个展览虽然从作品到呈现方式都不相同,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这些作品延续了我多年来一贯的创作理念,也许有深化和探索,但没有什么转向和变化。
◎雨果手模
40cm x 50cm
布面油画
2020
库:新的一年您是否有一些新的旅行和创作展览计划?
武:今年的重心是准备大型个展,其他事暂时都没有安排。
◎玉兔嫦娥
180cm x 97cm
纸本水墨
2020
心灵游牧
“他在世界各城市间的写生,反复提示着传统造像体系和质感上的东方主义荣光,只有对生活周遭极致敏感和热爱之人,描绘的日常才如此明朗、舒展,在文化“间隙”之中展现日常生活的本质。”
◎投崖饲虎
45.5cm x 38cm
布面油画
2021
这位有趣的中国画家,将旅行贯穿其生活、感悟和创作之中,体验着多元的文化风貌和在地生活,完全渗入彼时彼地的日常,小幅作品构成的“组画”,吟喃细腻的日记,都成为其心灵游牧的一部分。
度物象而取其真,他油画中的东方味道,散发着艺术家独特的个人气质,是以薄中见厚,平、淡、天真,气息飞动。武艺减少了影响视觉感受的东西,会带着中国画的思维方式,即“留白”。他既可描摹出敦煌幽默逸趣的一面,也可目光跟随捷克女人的美丽性感;一洗旧派文人画绝尘,与阁中水墨书画关系益疏,完成从品味至风格的演绎。画面气质冲淡,冲而不飘,淡而有味,具有朴素的大地之美和人世之趣。
他在世界各城市间的写生,反复提示着传统造像体系和质感上的东方主义荣光,只有对生活周遭极致敏感和热爱之人,描绘的日常才如此明朗、舒展,在文化“间隙”之中展现日常生活的本质。贯通当下的是武艺的“游之、记之、悟之、写之”,此番中国文化的精髓令其承载着对自然的妙悟,也对“本心”的一种再现。武艺的城市写生,如仍未完成的日记,是一场让人沉醉于其中的过程。
“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武艺的敦煌系列用“意临”的方式演绎着隋唐五代的文化遗风,古人笔法今人再现,作品的完备和即兴同在,“敦煌”与“个人”形成宏大的互文关系。
——节选自
《心源日记》
文/陆向怡
图像与文本
“武艺的小幅油画作品,总是画的如此善良和朴实,那些略带笨拙的笔触,细微的目光总能将我们引向生活中的一撇,像是清晨或是黄昏,百叶窗背后的世界,平凡却又动人的生活。”
◎雨果头发(1835-1885)
19cm x 26.5cm
纸本铅笔
2020
我总想象,当一个画家在描述对象时,是对象的文本意义打动了他,还是因为某个瞬间的情动,促使他拿起画笔。博物馆里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和历史,那些动人心魄的壮举,足以让观者震撼,有时仅仅是一张微不足道的郊外景色,一组并不起眼的静物,却也能让观者获得某种更为实在的共情,完全可以分享的乐趣。
巴黎、布拉格、北京,这些古老的城市,同样有着文本的含义。城市里遍布的古迹,遗存的建筑总是将我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发生。在这一点上,人们总是对有历史沉淀的城市有着偏爱,那些满是现代建筑的城市,总是乏味而又单调的活在一个世纪。
武艺笔下的记忆,几乎都是一些只言片语,故事里没有因果,只是一些目光所及的发生,昏暗的灯光,浴池的一角,卷起的被褥,它们确实真实发生过,只不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早已不明。某一刻,我们或许也为之动情,也曾沉溺于一个狭小空间中的世界,但最终这些文本化的故事,也不过是平凡的生活,画家笔下的图形,一段留下色彩的往事。
身体总是和文本息息相关,它的衰老和丰盈,都是小说、电影、艺术反复描述的主题。武艺画中的身体,多数是局部,我们所看到的也多是线条、图案和颜色之间的关系。这或许也和我们的记忆的方式有关,脑海中很难有一个全息的身体,它总是留给我们几个可能记住的朦胧之“物”。
——节选自
《武艺的图文本》
文/崔灿灿
◎“武艺的图文本” 展览现场
上海誌屋
2022
平和的关注
“此种有距离的平和关注造就了武艺‘记忆美学’的气质与风采——大巧若拙、云淡风轻。”
◎双修图
91.5cm × 70cm
纸本水墨
2017
武艺算得上是最早将当代水墨激进的文化态度转换为一种平和的关注,并在自我与现实之间保持一段自由观照距离的艺术家。此种有距离的平和关注造就了武艺“记忆美学”的气质与风采——大巧若拙、云淡风轻。
时空隧道般的时间跨越与空间切换是武艺的这些以“记忆”为素材的当代水墨艺术作品之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无论是生活场景记忆、情感与情绪记忆,还是历史图像记忆,在武艺极富传统书法素养的笔墨钩勒之下一一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节选自
《记忆美学》
文/皮道坚
◎“武艺·记忆美学”个展 展览现场
广东美术馆
2022
1966 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天津宁河。1993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卢沉教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工作、生活于北京。
自 1994 年开始,其作品展出于中国美术馆、佩斯北京、松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德国国家美术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汉堡美术馆、哥廷根美术馆、法国巴黎卢浮宫、英国萨奇画廊、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东京艺术大学、美国托伦斯艺术博物馆、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
更多年度主题相关精彩内容
请持续关注库艺术公众号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库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