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年度艺术人物 | 李津:真我 禅心

原创 2023-01-31


编者按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今天的人们不约而同开始怀旧,但我们无法回到过去,“现在意味着什么”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对此我们当然不奢望可以得出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但在每一个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在有意无意地传递着无形却真实的关于时代的丰富信息。如何来重塑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关系,重新变得迫在眉睫,这需要每个艺术家去真实面对和扪心自问,考验的是每个个体的敏锐、悟性与勇气,生活中亦然。

如果疫情是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那么艺术则应该提供属于这个时代的具体的个人讲述。“年度艺术人物”是《库艺术》媒体延续了十五年时间的经典专题品牌,已然成为一年一度业界的关注焦点,同时,“年度艺术人物”也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潮起潮落。2022 年,我们选择不再仅仅关注展览、奖项等等外在光环,而是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下去观察艺术家真正的学术推进与创作进展。

个体的思考与表达或许看似微小,但其中包含了尊严、思想与立场,这种看似的“无意义”可能恰恰正是艺术在今天最大的意义所在,并会在潮流过后成为真正可以佐证时代的有价值的学术文献。





年度艺术人物推荐词

ARTISTS OF THE YEAR


20226月,李津的同名个展“李津”在北京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推出,他的新作由原来色泽饱满的酒肉颂歌转换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超然逸气。同年12月,他的新展“肉食者不鄙——李津 顺德行”在广东顺德和美术馆展出,李津独自前往顺德与岭南文化展开对话,将亲身感受到的、鲜活的顺德美食跃然纸上。正如李津所说“每个画家都应该是个‘良导体’,把他周围的东西很快地传热到自己身上。”展览中呈现的作品,都是他对当下生活的真切写照,对内心真我的直观表达。李津以美食入画,展现人的欲求和本性,打破中国水墨体系传统定式。无论是世俗烟火的人间美食还是热烈饱满的欢愉时刻,李津将生活中看似平凡、无意义的事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融入笔端,传达出平淡天真的笔墨意味。近年来,李津的作品在直观上给以“大荤”走向“大素”的转变,实则是他生活经历中的一种内在精神状态的变化,并以水墨谱写出清淡素朴的禅宗色彩。作为艺术家,李津始终活在当下,他的画作也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年度艺术人物”系列专访

李津:

真我 禅心

ACTUAL SELF & MEDITATIVE MIND



疫情之下画画变得单纯


“当你不受结果判断所束缚的时候,你反倒走向你自己了。”



库艺术=库:近几年疫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出现很多难以预测的局面,在各种不便的情况下,您却相继成功举办了多场个人展览,从2020年的“活着”到2022年的“李津”、“肉食者不鄙——李津 顺德行”,这期间您的创作有怎样的变化?


李津=李:从创作角度来看,这三年疫情对我的影响不算太大。首先,我平时比较宅,不善于社交,封闭期间我有更多的时间宅在家里画画。另外,我认为这是对个人兴趣的一种考验,那些受影响的人,可能对他所做的事情不太有兴趣。我始终对画画的热情不减,外界所带来的恐惧、危险等不安定因素让我别无选择,继续将精力投入创作。随着疫情局势的常态化,我在绘画过程当中,心念也从一开始的游离不定逐渐转向平和。



◎肉食者不鄙

230cm × 53cm 

纸本设色

2022



肉食者不鄙(局部)

2022



这三个展览是近两年的事,这期间面对疫情的恐惧之感还是存在的。在个人创作方面,我从疫情的影响中还是得到了一些好处。比如画画变得相对单纯,不必为了展览、为了订单去过分关心作品的结果;艺术品市场的热度有所减弱,我们短时间内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以及从事艺术的这种结果,也不必考虑到前景不妙而备受打击。当你不受结果判断所束缚的时候,你反倒走向你自己了。



蟹鸡锅

34.5cm × 23cm

纸本设色

2022



屯溪老火腿
34cm × 34cm
纸本设色
2022



库:2022年您为了筹备广东顺德和美术馆的新展“肉食者不鄙——李津 顺德行”,独自一人开车寻味顺德,完成创作。中国有五个“世界美食之都”,您为什么选择顺德?相较于北方城市,顺德给您带来哪些新的创作感受?


李:顺德这个展览很早就有意向。从顺德和美术馆的角度,希望有一位对生活、美食这种烟火气抱有热情的艺术家与岭南文化展开对话;从我个人的角度,我的绘画关注“饮食男女”、“民以食为天”系列美食题材,也围绕这个主题推出不少展览,他们便注意到我,随即一拍即合。




肉食者不鄙——李津 顺德行

展览现场

2022



去年是我第一次去顺德,当地美食的知名度非常高。我本身好吃,也算半个“美食家”,在饮食方面“戏路子”很宽,除本土美食以外,西餐、日料、墨西哥餐、法餐、意餐等等我都爱吃。在我的概念当中,追求食材的“鲜”首先考虑沿海城市数量最多的广东,得天独厚的食材是广东饮食文化最大的特点。作为天津人,我从小就对鱼、虾这类水产品有一种偏好,也一直期望到广东跑一跑,感受当地海鲜那种“鲜”的程度,这次有机会寻味顺德,正合我意。



李津在顺德综合市场买肉



李津在李小龙故居



独特的顺德对我有一种吸引力。首先,广东坐拥多个老牌工业城市,经济的发展没有阻碍当地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在顺德好多年轻人也认同传统饮食,我们能看到几代人挤在一个狭小的、很普通的餐厅里吃饭,菜品都是流传下来的。顺德距离广州、香港、深圳都很近,在餐饮、生活态度、理念上被影响是很自然的事,但它能够将原生态保留下来,这很难得,也让我能够切身感受地道的顺德美食。其次,顺德是一个复苏的城市,它对自己家乡生活的自信和满足之感超越其它城市。即便没有大厦林立,没有豪华餐馆,朴实的家常菜也非常精彩。城市里慢节奏、没有压力的生活方式跟我的生活理念、艺术理念也有很多暗合的地方。另外,岭南画派与海上画派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博采西洋艺术之长,包括天津的绘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的绘画风格在形式、色彩方面跟广东的“岭南派”是有契合之处的。这次选择顺德让我倍感亲切,顺德的家常菜也对我胃口。我也喜欢顺德四季如春的气候,这个展览仿佛带我回到一个熟悉的老地方,有新鲜感,没有隔膜感。





肉食者不鄙——李津 顺德行

展览现场

2022




好的作品是有温度的


“真正的好画不是表现局部的形,不是结构的问题,而是将你的温度感、你的心智实时地渗透在画面当中。”



库:同名个展“李津”中出现了素墨人物形象《济公》《罗汉》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冷寂,就连自画像也是孓然一身,有别于之前画面中以吃喝、情欲簇拥为主的人物表现,这种转向是有意而为之的吗?


李:以前我表现吃喝、盛宴,包括油油腻腻、花天酒地的这种画面或人物形象,不是我故意去追求的,你要真正去了解我这个人,仔细地看我走过的路,会发现我还是变化挺多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轻气盛的我毫不犹豫地往西藏跑,当时的创作与现在相比是有差距的。后来回北京北漂,在城市里、胡同里享受市井生活的烟火气,随着生活和年龄的改变,这期间又产生一批不一样的作品。再后来,我的画从原来的五光十色回到一个肃穆又虔诚的状态,作品的宗教性与疫情是有一定关系的。



罗汉系列

34cm × 25cm

纸本设色

2022



疫情来的时候,我们缺乏安全感,为寻求内心的安稳与平衡,身边朋友鼓励我去寺院走走。当我踏进寺院,突然被这种宁静的氛围所吸引,感觉整个人都沉了下来,周围的一草一木笼罩在寺院强大的气场下,让你排除杂念、心生敬畏。我在这里专门生活一段时间,无肉不欢的我开始每天吃素、滴酒不沾,致使内心那份清净与满足的感受更深了,画作也流露出虔诚之情。


真正的好画不是表现局部的形,不是结构的问题,而是将你的温度感、你的心智实时地渗透在画面当中。就像你在寺院里画画的时候,早起做功课的时候,耳畔回荡着朗朗的诵经声,这与你在另外的环境里抄经,是完全不一样的。



库:您有在微信朋友圈每天发“晨课”的习惯,有时是一幅字和一幅画并列,有时仅仅是写一幅字、画一幅画,对于您来说坚持“晨课”的意义是什么?


李:“晨课”不能超过早上8点,我一般在6、7点钟发布,坚持了七年之久。我从小就很散漫,不愿意像练功一样,人为的约束自己,“晨课”之所以能坚持下来还是有原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突然发觉人不能一直漂浮不定,总有一件事值得你去执着,或者说是一种约束。“晨课”有故意的成分,我写“晨课”的内容以抄经为主,这是一种高于自身的,让内心崇敬的事情。内心有种声音告诉自己,抄经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就算不喜欢也能坚持。随时间的推移,大家在朋友圈开始关注和期待你的“晨课”,我便觉得要对这个事情有个交代,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写“晨课”的习惯。再枯燥的东西,坚持五年以上就离不开它了,它成了我早上起床后的习惯性动作。



李津近期在朋友圈发布的“晨课”



“晨课”在我的艺术当中是非常个人又随性的,不需要寄予太大的希望,可以绕开别人的眼光去做。对我个人来讲算是积水成渊吧,这几年写“晨课”让我积攒了很多功夫到身上,把书法练好了一些。




每个画家都应该是个“良导体”


“凭直觉、凭感觉画画,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将毛孔打开,对一草一木、对温度都很敏感,并将这种敏感和鲜活体现在绘画当中。”



库:您从来不会在旅途中拍照回来再创作,而是随时带着画具“接地气”地表达。若在实地创作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发现了触动自己的东西怎么办?拍照片入画和对照实物入画有怎样的区别?


李: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拿手机拍下有感触的画面,但拍完基本用不上;或者将大脑记住的形象表现出来;当新的感觉塞进大脑之后,我要赶快结束手头的事情,把刚才那段最新、最好的感受唤出来,表达出来。但缺乏现场感的绘画总是不够完美,比如南方的杂草丛中包含品种丰富的草,方寸之地如同大千世界,我面对品种、形式、质感都不同的草,想凭记忆将整块草坪装进大脑是很困难的。好多画国画的人,画点兰草,点个松枝,画什么都是这种单调的套路,我对此特别忌讳,其实我们看到的每个生命都有它自己的特色,都有它的不同。

 


下酒菜

52.8 x 45cm

纸本设色

2022



肉食者不鄙

53cm x 45cm

纸本设色 

2022



我的作品偏写实性,拍照片是为了看清一些物体的结构和细节。你拍下的景和你在现场看到的景之间差距太大,这是照片最大的缺点。我到黄山拍一棵松的照片,它看上去像盆景,如果没有将险峻、秀美的黄山装进心里,光从植物学的角度看松枝是如何生长的,这毫无意义。我所推崇的绘画,表面看是一个很普通也不晦涩的熟悉造型,实际上却能够打动你的心灵。我画的菜,有人看完便觉得饿了,这就是画的目的。你的画让人感觉到流口水的时候,你在创作的过程中早已被打动,这是照片做不到的。



登黄山

23.5cm × 34.5cm

纸本设色

2022


每个画家都应该是个“良导体”,把他周围的东西很快地传热到自己身上。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做到“良导体”,能够凭直觉、凭感觉画画,这是需要前提条件的:一,你要有敏感度;二,你是“一张白纸”(看待事物没有形成自己的套路)。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将毛孔打开,对一草一木、对温度都很敏感,并将这种敏感和鲜活体现在绘画当中。



李津在顺德喝早酒




艺术家要做真实的自己


“你要做到真实的活着,尊重你的生活环境,言行不要太虚伪,当你勇于面对这些的时候,你的成长才不是畸形的,是与时俱进的。”



库:您曾提到自己的创作一直是“抖音式”的,实时用第一人称去描绘自己周围的世界和生活。您如何看待个体的思考和表达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李:我对自己有点自我膨胀,有点自恋吧。无论是接受采访、传递理念还是教书,做任何事情我都会把自己的体会、对自己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好多人问我什么是当代艺术,怎样算当代艺术家,我认为你要做到真实的活着,尊重你的生活环境,言行不要太虚伪,当你勇于面对这些的时候,你的成长才不是畸形的,是与时俱进的。

 


饱食终日

53cm × 40cm

纸本设色

2022



脆皮乳鸽

53cm × 40cm

纸本设色

2022



一个真实的人,你的艺术不会一成不变,凡是不变的人,基本也没戏了。你的艺术和你自己的生命、你的生活、陪你度过的几十年的社会环境是有关联的,这就是活在当下,就是当代的。作为一个画家,自己能够影响自己,足矣。如果哪天大家看李津的画,天天不说实话在蒙人,我就开始失败了。当你对生活没有感觉,对周围失去兴趣的时候,你还要说这个世界挺有趣味的,生活本身挺有滋味的,去影响大家,谁会相信呢?

 


屯溪鳜鱼

23.5cm × 34.5cm

纸本设色

2022



老油条

23.5cm × 34.5cm

纸本设色

2022  



库:无论是画面中世俗烟火的人间美食,还是热烈饱满的欢愉时刻,可以说都是您参透人生的艺术表达。对您来说绘画是自我心灵的慰藉还是一种能量的延伸?


李:绘画对我来说是一种依赖。如果绘画成为生存的依赖,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因为人活在这个世上,要想走的充实一点,还是得建立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一画画,就感觉自己落地了,没有飘在空中。艺术家到一定的年龄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私欲,只有排除荣誉、地位这些私欲,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充满热情,你才能表现出真正的你,才会越来越有感染力。当好多人期待你的时候,善良的你又要回报他们,为别人活着,最后你会越来越辛苦,这就有问题。所以说,绘画于我是一种依赖,我绝对是依赖绘画支撑到现在的。



李津在顺德钓鱼



不是那个“菜篮子”了


“我的生活走势,装扮的变化,实际上都反映出我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会映射到作品表现当中。”



库:您的穿着打扮、精神样貌都有画里的风范,以前您出行总是提着菜篮子,走到哪提到哪,看您近期的生活照中不见了它的踪影,这种改变有什么寓意或象征吗?


李:其实也没有寓意。我年长了,胡子也白了,现在身边有助理帮我提菜篮子。它就是我的书包,什么都可以装,有时装几支笔、也装二锅头、香肠……

 


◎李津和他的菜篮子


以前我拿菜篮子是习惯,现在提起菜篮子会感觉不自在。很多人看我的菜篮子如同我留胡须一样带有符号性,十年前那个老太太买菜的编织篮子是我出行的标配,现在的篮子也成了奢侈品。包括我的着装也潜移默化的在改变,以前是松松垮垮的,越休闲越好;后来有一段时间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绘画也热衷于表现日料的精致与唯美,这跟北京胡同的生活经历完全是两码事,跟湘西苗寨喝大碗酒、吃腊肉也是不一样的,同时期的作品从画面的材质到追求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随时间的推移,以及你不断的出国审美上的改变,这都是正常的。我的生活走势,装扮的变化,实际上都反映出我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会映射到作品表现当中。

 


肉食者不鄙

34cm × 34cm

纸本设色

2022



南方小白菜

34cm × 34cm

纸本设色

2022



库:“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现在一切变得相对明朗起来,您接下来的创作会选择哪个美食圣地寻找灵感?可以透露给大家吗?


李:我比较随性,跟着感觉走,不会刻意做计划去安排后面的路线。每年只要有机会我就去旅行,无论去往哪里,当地的美食会直接影响到我的绘画题材。包括我的展览也是如此,不是先设定主题再创作,而是先有作品,大家根据我的作品去确定推广的方向。



君子
23.5cm × 34.5cm
纸本设色
2022





艺术家简介


李津
Li Jin


1958年生于中国天津
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天津


更多年度主题相关精彩内容

请持续关注库艺术公众号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库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年度艺术人物

1173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