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马轲:如何在绘画的时空中,游与变 ?

原创 2023-01-05

马轲,《独⽩之一》,2022,布⾯油画,200×150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西游记》创作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岁月,四个勇士去探究另一个文化的究竟,我觉得如此开放的心态,在当下的时代是应该被重提的,自由与交流从未如此紧迫。聚焦到个人,我学习西方绘画,尤其我们这一代会尽可能多去欧洲美国的美术馆看作品,不管是从思想精神还是肉体经历,“西游”也算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时代缩影。

——马轲,2022


大多令人瞩目的70后画家都经历了类似的成长路径——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个体主动地或被动地更新自身的美学认知,来应对艺术场域内部的变化——因此,他们皆有一种不断推进个人创作的迫切感,并锻炼出了非凡的行动力,这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意志。马轲坦言,在他这代人的经验中,社会文化景观的急速变迁,使得一些观念没能被确立就马上消散了。这常常令人不安,同时也唤起了自身的主动性。正是因此,在他的绘画上,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自觉”所带来的突破力。


马轲“西游记与变形记”展览现场,偏锋画廊,2022年12月15日-2023年2月10日。图片:©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马轲在近两三年展览中呈现的创作成果,显示了他在绘画取向上的一些变化。新的可能性于此中萌发,这让人对他的后续发展满怀期待。就在近期,偏锋画廊展出了马轲的不少新作,揭开了这位画家新阶段的序幕。展览以“西游记与变形记”为题,颇有魔幻气息,激发了观众故事性情景化的联想,也引人思索二者并置的逻辑。另外,关于马轲创作上的转变,策展人鲍栋在展览陈述中作了特别提示:

“已经有好几年,马轲的绘画转向了一种智识性的愉悦,明确、节制,但不乏戏剧性与幽默感。之前,他的作品多少有点‘凶狠’,尤其是那些人物主题的绘画,现在,他用最简省的语言打开着观众对绘画的好奇心。”

“凶狠”,这个加了引号的字眼,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马轲以往作品的特质,不免会牵动熟悉他的观众的记忆,那些脑中挥之不去的画面,与展中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回溯,比较,的确有助于了解马轲的绘画脉络。因此,我们不妨重访其过往作品的“凶狠”之处,从题材与形式两个方面,去体会那种感觉。


马轲,《空山》,2022,布⾯油画,300×254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2005年以后,他的画中角色总有一种悍然气质,人与人的关系时常呈现出紧张的对峙状态。虚构的形象、荒诞的情节,映射出他心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生体验。很长一段时间里,马轲竭尽全力地在绘画中追索某种独特的形象。那种形象必须超越现实而统摄现实,并且足够触动人心。他将其称为“超像”,在他的观念中,这是一种比以往所见更真实更深刻的形象。

关于“超像”的形成,他曾如此描述:“在我脑中存在某个形象,并不确切,是一种意象或倾向,只有蛛丝马迹。而我把这些蛛丝马迹拼装在一起,致幻成艺术的形象”。于是,他的画面出现了独处的人、聚集的人,虽然没有实际的纷争,但每张面孔都酷似一次激昂暴烈的事件。


马轲,《凝视》,2022,布⾯油画,173×239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这般感官感受,源于画面散发的悲愤感、凄淡感,以及胶着其间的浪漫情绪。而在这点上,除了形象与情节,画面的抽象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这与马轲的作画方式密不可分。泼辣豪迈的手法,使绘画的平面充满了速度与力量。他以此在画面中创造出某种焦虑、恐惧、不安的动态。而这种形式感不仅与他作画的手势动力相关,也与他的心理感受相关。其具有强烈的调式节奏,对它的驾驭,需要足够的心气与天赋。

不得不提的是,马轲的画面虽然形式洗练,但绝非平薄直白的图像,每一处的笔势运动和色层叠压都展示出过人的绘画修养。因此,观者需要面对原作,才能接收到画面传递出的多元信息。这与扁平的制图式的绘画相比,具有感知维度上的差别。而这种品格,一直在马轲的绘画中存续与发展。


马轲,《老鹰之二》,2021,布⾯油画,200×200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这次展出的作品与他的旧作相较,画面的暴戾气息消失了,涂抹勾勒间,流露出更多从容与巧妙。明确的几何形状,常常出现在构图和形象中,这使画面显得更加智性。在题材上,神话、动物以及抽象化的人形,取代了具体的角色与情境,内容的寓意性置换了讽刺性。在我看来,“西游记”是马轲最出色的系列之一,它打破了文学原著给人塑造的刻板印象,为观者带来了异质化的感受。而这种成功,无疑源自难度。


马轲,《金色蜘蛛》,2021,布⾯油画,200×200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西游记》这个中国古典文学叙述的神话,说它家喻户晓绝不为过,它根植于中国人的记忆之中。大众的经典崇拜,限制了戏文、影视与绘画的创造性演绎。当然,历史不乏奇才,上世纪40年代,张光宇创作了通俗绘本《西游漫记》,以神话讽喻社会现实。此作在造型语言上颇有建树,几乎让后来者望尘莫及。

对当代画家来说,西游题材过于民俗,即便有人涉猎,也常是为了实行某种反精英的观念策略。而现在,马轲征用了“西游记”作为绘画实践的新主题,必然超出了观众对其趣味的有限认知。这场展览中,他成功地证明了见地与能力,西游系列呈现出迥异的想象力。其中的内容似曾相识又如此陌生,既展现了神话的角色与情节,也延续了现代主义的传统。点线面与光影所构成的几何形式,消弭了角色和场景的民俗趣味,营造了平面与立体互相交汇的结构空间,一种属于绘画的超现实氛围跃然其上。


马轲,《孙悟空》,2022,布⾯油画,299×253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心猿的形象,令人惊异。犀利的眼神透射着决绝意志,形体被黑色剪裁而出,线条爽利,一身幽红具有现代气息。而他手持的兵器化作一束极光,分割了矩形,成为闪耀的元素而使整个画面颇为显赫。转到另一个场景,巨石之下的心猿仍然目光灼灼,似乎数百年的压制无法改变其不屈的性情。几何切面,增加了岩石的重量感,灰色与纯色的配置,暗示出某种暂时被控的激烈矛盾。

“心猿”是否是马轲的自喻?“西游”对他而言又意味着什么?这是展览留给观众猜度的谜题。尽管作品总是语焉不详,但也不难找到线索。一些画面里,心猿成为了“行者”,成为了西行组合中的一员。每个人形,相对画中的浩阔空间,都变得渺小而不再具体,他们像符号,也像棋子,而观众仍能以鲜明的特征来识别出不同角色。


马轲,《西游记之魔窟》,2022,布⾯油画,200×150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颇有趣味的是,画家运用了多样的手法来塑造每个形象,切面的、勾线的、平涂的,西方艺术史中的形式成为了他自由取用的资源,而这恰好呼应了“西游记”的主题。西游,作为一场取得成功(真经)的历险之旅,不仅符合英雄主义的浪漫叙事,也包含了文化挪用的意图。关于后者,马轲表示,他试图以一种超然心态来汲取现存艺术形式中的营养,从而建立和发展个人的绘画语言。在今天,践行这种观念,根本上需要画家具有足够的坦荡与自信。


马轲,《西游记-夜渡》,2022,布⾯油画,254×200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无法忽略的是,“西游记”系列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时空感受。在多数画面中,西行者的形象只有几何化的结构,而没有具体面目,他们的背景,也没有出现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景观。因此,这组人形仿佛既不存在于具体的地理之上,也不存在于特定的时间之中。画面的气息,更无法将其联系到小说中的现实。他们仿佛成为了一组永恒符号,漂游于现在、过去与未来。

展览将“变形记”与“西游记”的两类作品共同呈现,不得不说是一种巧思。一些观众,或许会将展厅当做思想游逸的妙境,将“变形记”中的特异形象,视为西行路途中的妖魔鬼怪。当然,严肃的观察者也会选择用智性去判断这些画作所呈现的意义。


马轲“西游记与变形记”展览现场,偏锋画廊,2022年12月15日-2023年2月10日。图片:©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与“变形记”相关的作品被序列化地呈现,它们有着类似的纯灰色调,题材包括了动物和人体。在这些画面中,马轲采用了极其有限的元素来构造某个形象,具有形式研究的意图。从结果上看,这种“研究”在他笔下驾轻就熟,如同游戏。点痕、曲折线、切面体,精心撷取的抽象元素,依循着“数”的隐秘逻辑被组合成想象中的造型。画中的形象既有立体派的遗风,也有神秘主义的气息。

《兔子系列》是其中的亮点。在那些画面里,兔的神色与姿态被马轲以精简的抽象元素描绘而出,并被注入了人性化的情绪,值得玩味。或是巧合,展期正值寅卯之交的年关,这些作品自然应景。作为生肖,它牵涉传统的宗教哲学与术数文化,亦在此时成为了新生的象征。在我看来,轻松、奥妙是这些画面的形容词。画家在感性魅力与理性观念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支点。


马轲,《忧伤的兔子》,2021,布⾯油画,300×200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看似轻易地,马轲在动物题材中为其绘画语言发现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在这个范畴内,每一种动物形象都能为他带来丰富的可能性。不难想象,面对平白的画布,画家以造物主的姿态去重构种种生灵的形貌。大胆涂抹的色块,率意而为的线条,都揭示了他在作画过程中的“生发力”。这需要他能自如地把握此种创造机制——一个能够妙用生发力的画家,无须事先准备完善的底稿。

对马轲而言,绘画是一次激发思维的契机,作品的视觉与观念都会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而这一点在他的绘画中显得尤其明显:面对他的画作,通过感受表面的气息与迹象,富有素养的观察者能够体会到画面生成过程中的变动与发展。而这正解释了这些画中形象的诞生方式,与随之产生的系列变化。


马轲,《行走的房屋之一》,2021,布⾯油画,40×30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马轲在画布上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灰色的世界,内中的场景,孤寂、空灵。这个世界,既没有透视线,也没有消失点,只有不太强烈的明暗层次,以及笔触运动形成的痕迹,而我们却能够感受到无限的深度和广度。马轲有着一种独特的能力,他能让一块平淡的灰色成为混沌,成为无穷。

在一些灰色的空间中,不明的几何物体被堆叠成伫立的人形,场景孤寂、奇异,某些细节隐现着残存的温情。这一切令人不安,也激发了观众的迷思。除了形式元素带来了的直接感受,智性的体认变得漫长。理解这些画面,需要目光凝聚,也需要留出思想的时间,从而完成审美主体的心灵创造。它们重申了现代主义绘画的一些目标。当画家不再耽于模仿现实,如何以平行于自然的方法去描绘万物。比如,运用某种独特的形式逻辑去刻画一个人像。这些画作,证明了马轲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不但画出了风格卓著的造型,也为这个形象创造了可供观者反复揣摩的情节和背景。


左:马轲,《躯壳》,2021,布⾯油画,239×173cm。右:马轲,《残躯》,2021,布⾯油画,239×173cm。图⽚:© 马轲,致谢艺术家与偏锋画廊


“躯壳”“残躯”“行走的房屋”……这些标题对应着一个个晦涩的画面,文字为我们提供了模糊的信息。而其不明所以的指涉,使作品和观者间有了一种莫名的暧昧距离。这也不禁让人省思:

在此时此刻,

我们的智识,

能够多大程度地体认画家的创作意图?

我们的心灵,

是否可以为这些绘画创造出更多意义?

……

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



文丨王将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绘画

1295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