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Flint Art |「沉浸式艺术」的多重构建

2022-12-30





数字技术不只是现代化生活的工具,当其成为媒介来创作新类型的艺术时,屏幕就成为了展示新媒体艺术的主要载体,AR、VR等交互技术中软硬件的更新迭代与融合,更是带动了人们多重感官的投入,丰富了人机交互的体验。在世界各地涌现了交互公共装置、增强和混合现实等作品,在多重维度上将科技与艺术结合,利用技术手段将观众纳入到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代表着未来数字艺术实践的更多可能性。


Flint Art团队从围绕户外大屏的数字艺术创作者的身份出发,主动介入到交互技术的研发,以围绕人与虚拟影像互动作为创作动机,不断尝试融合各类数字技术,去构建我们想象的数字宇宙。透过近期的交互项目,我们阐述了关于沉浸式体验的创意理念、设计思考以及背后的技术实现,将视觉应用到限制更少、更广阔与更多变的场域中。










「无限艺术馆」的创意灵感是将室内的艺术空间变成了一场富有趣味的探索艺术体验。它由一把金钥匙开启,在交互大屏里呈现多元变化的艺术作品,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带领观者打开艺术世界。人们以手中的手电筒的光为指引,自由地在其中探索,随机地打开画作背后的惊喜。观众在虚拟空间里充分调动感官,享受在其中游玩的乐趣。


在设计实体空间里的交互体验时,团队利用屏幕的折角特性,将其设计成可以无限扩展的艺术空间。其次,利用视觉差,让作品“走出”画框。以视觉效果为核心的此次作品,通过将画作内容延展至画框外,凝视的焦点也从画框里散发,与场景深层次交互。整个艺术馆被搭建在了Unity引擎交互系统里,较好的渲染效果得以让团队设计的多个CG动画在引擎里高质地呈现。参与者将注意力扩大到屏幕里的各个角落,去探索更多的作品细节,体验不同的时空变化。





而在设计交互装置时,运用了红外线触控技术,红外线传感器被隐藏在了交互道具手电筒中,和空间内预设的多个红外线传感器相配合。手电筒汇聚的光束,也是对观者视线的具像化。区别于传统“聚精会神”式的观展方式,在虚拟空间里用“视线”去轻松“触碰”陈列其中的作品。通过屏幕,加入反射和互动的功能,在常规的观展模式以外,给予观众出乎意料的体验。


选择Unity作为此次艺术馆的搭建引擎另一个考虑则是,此次实现交互的方式是基于红外TUIO(一个多点触控)协议来达到对程序输入,相当于通过红外TUIO协议来模拟鼠标操作,把红外线的点转换为程序能接受的一些坐标数据,从而让程序按照设定的艺术馆剧情推进。每件作品不同的随机反馈形式会激发观者的好奇和疑问,对作品的探索欲也进一步加强。





目光随机性地触发,每个观者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经历,视线和手电筒——两种凝视方式丰富了在艺术馆游乐的可能性。这种愉悦来源于观者自身,他们不再是被动地“输入”画面和内容,而是将主动权夺回,能够身临其境地去和艺术作品及其展示空间进行深入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感受其背后的温度和意义。充分调用参与者的感官与肢体,让观者可以在「无限艺术馆」的游戏机制里,更好地在艺术空间游乐,进行沉浸式艺术互动体验。


在对于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持续思考中,团队开始了新一轮以现实与虚拟结合为出发点的创新实践。作为交互技术的其中一个分支,增强现实技术是此次创作的技术核心。我们在接触众多关于真人实拍和动物实拍的裸眼3D项目后,尝试将现场观众与人物互动的模式进一步地开发。在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图像时,不再只是生成一段影像。我们选择使用AR(Augmented Reality)交互技术,将三维画面实时地叠加到现实世界图像上,让大众随机地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充满想象且逼真的沉浸式体验。同时,创作团队借鉴了虚拟制片的工作经验,包括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和电影可视化制作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及方法。在实时传输和实时演示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将绿幕虚拟制作和LED虚拟制作结合,实现了两个不同时空重叠并行的效果。


场地支持:HMAC月涌艺术中心      


音乐作为另一时空与现实世界实时互动的关键元素,当不同类型的音乐缭绕在耳机里时,古典音乐仍是值得细细品味和疗愈人心的。如何把颇具浪漫意味的古典乐搬到摩登的都市中心,是此次创意团队的创作核心。作为古典音乐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莫扎特成为了创意团队的首选。


我们选取了《C大调第16号奏鸣曲》,希望莫扎特音乐里的饱满情绪也可以再次通过音乐传递。百年之后,“莫扎特”重返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地板踏踏作响的剧院,但这里仍有观众们对他音乐的期待,星光熠熠,日月同辉,坐落在这的钢琴也正如一颗明亮的星等待着被弹奏、被点亮。 “莫扎特”通过我们的实时传输技术和计算机合成,以其经典形象实时地投射在了成都市中心的钢琴旁,开始了演奏。现场观众随着悠扬婉转的钢琴声纷纷进入莫扎特的音乐世界,坐下与“莫扎特”四手联弹。虚拟与现实通过经典音乐的弹奏被交织在了一起,现场观众还可以近距离与莫扎特进行打招呼等互动,开启了时空穿梭之旅。


数字领域中的AR技术不断延伸着现实的边界,团队发挥技术性想象,将莫扎特的故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当今延续。观众参与“四手联弹”莫扎特经典作品,将明快愉悦的旋律重新编织在繁华都市的上空。



无论是对虚幻引擎还是AR交互技术的探索和项目产出,都映射着团队对于新媒体交互技术的持续思考。回归到对新媒体艺术的多样化发展的讨论,计算机技术和交互设备的共同发展也促进艺术圈层及生态环境的变化。ONCYBER等元宇宙画廊的搭建,催生了在虚拟空间里游览艺术的观展方式。人对与作品的距离与观看角度可以通过鼠标随意操纵和控制,自然而然,观者对于作品的认知也在这样的朦胧般远近距离中重新定义着。


数字技术带来观众与作品互动模式的改变,从“看”扩展至可听、可触碰等更多元、更沉浸的方式,建立新的思考与理解方式,突破传统展览的体验模式。其次,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构成一个面向大众的、开放式场域的基础,创作团队会通过更多的艺术作品,传播媒介及技术手段,去深化为层次丰富的艺术体验,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去创新与实验。



村上隆系列 NFT展厅

大部分的实体艺术空间仍然是为大众提供审美活动、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民众对艺术的需求变得丰富和多样,传统的实体艺术空间也可以被交互技术重新定义,在「沉浸式」展览中,观者可以基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和自身体感,在与虚拟现实的边界里去探索艺术作品,参与到艺术作品的视觉演变,去更迭作品在不同时空下的意义。


Flint  Art团队在研究艺术主题和内容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艺术作品与人的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不止是把它们作为陈设的工具,或是引导消费的视觉符号。让艺术作品贴近生活,也是数字工作者的重要灵感来源,我们会带着更深入的思考投入到下一次创作。


特别致谢

关于月涌艺术中心

月涌艺术中心(Harvest Moon Art Centre)聚焦国内外先锋艺术与科技,致力于推动新媒介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发展。以艺术传播者身份介入艺术现象,为艺术家提供展览、交流的平台,并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强化人、艺术、城市之间的互动。



以上作品图片均由Flint Walk团队提供拍摄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FlintWalk燧石行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沉浸式艺术

1718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