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文博日报】倒卖一级文物,判刑 | 两座大馆建设最新进展
-
2022-12-23
2022年12月23日
■ 倒卖一级文物“曾伯克父”致流失海外,判了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创建文物三维数据库 亚毫米精度还原文物信息
■ 2022年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
■ 郑州黄河国家博物馆“几”字雏形已现
■ 江口沉银博物馆正式封顶
【考古】
■ 河北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结束 发现大量汉代遗存
■ 湖北一遗址群考古溯源江汉地区万年文化史新证
■ 考古新成果揭秘近600年前青花料配方
倒卖一级文物“曾伯克父”致流失海外,判了
2022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要依法惩治和有效防范文物犯罪,切实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安全。近日,上海检察机关依法公诉的倒卖“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案,五名被告人最终获刑。
2012 年底,刘某某经他人居间介绍获得了一批价值不菲的青铜器,并告诉了牛某某。牛某某于是在文物圈放消息称有一批青铜器要卖,吴某和温某某觉得机不可失想接下这笔生意,联系上了牛某某。牛某某便以700余万元的价格从刘某某处收购该批青铜器,随后经吴某和温某某居间介绍,将该批青铜器高价转售给了焦某某,牛某某、吴某、温某某三人从中赚取差价。焦某某又以1000余万元的价格出售,几经转手,该批青铜器最终流向日本。
2019年,国家文物局在追查海外走私文物案件中获取该批青铜器线索,联合公安部组织开展核查,经鉴定,该批在海外拍卖的青铜器是一组八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为国家禁止买卖的一级文物,且为走私出境的珍贵文物。所幸,通过外交和刑事合作,该批青铜器成功追回,这是我国近年来在国际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实施跨国追索的价值最高的一批回归文物,对于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文化、曾国宗法世系以及青铜器断代与铸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9年,上海警方展开缜密侦查,成功将涉案的焦某某、吴某、温某某、牛某某先后抓获。此倒卖文物案件时间久远,涉及众多中间环节,因此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固定证据,经不懈努力,在完整证据链下,涉嫌倒卖文物罪的焦某某、吴某、温某某、牛某某、刘某某提起公诉。2022年11月,法院依法以倒卖文物罪,判处被告人焦某某、吴某、温某某、牛某某、刘某某有期徒刑六年至三年四个月不等刑期,并处罚金。
检察机关表示,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属于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会让许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在我国,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一级为文物最高等级。倒卖文物罪目前规定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中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一般是指珍贵文物,即三级以上文物。(央视新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创建文物三维数据库 亚毫米精度还原文物信息
记者22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该院利用当下先进三维扫描技术打造的文物三维数据库,大众可走进虚拟世界,360度欣赏成都考古发现的五代伎乐陶俑、三国崖墓等遗迹、文物。
据介绍,该项目以亚毫米精度准确捕获考古发掘现场单项遗迹和文物表面凹凸及纹理信息,将收集的信息通过后期处理,最终以1:1精确还原的三维模型形成考古发掘现场单项遗迹及出土文物数字资产库。截至目前,项目已生成10余个发掘现场单项遗迹的数据模型,200余件精美的出土文物完成数据建模。
以细节非常精美的文物陶楼为例,观众在展厅里只能从正面范围欣赏陶楼,看不见其结构细节。但通过三维建模,不仅能够让观众360度欣赏文物,还能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内部结构细节,甚至可以模拟出陶楼制作过程,直观展现更丰富的信息。
“0.01毫米的数据采集精度让文物数字资产成果精度达到业界领先水平,为后期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价值的挖掘和传播提供了精确、有力的数据支撑。”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马春燕介绍,对考古工作者来说,进一步加强考古数字资产对考古发掘工作的实用性,能够为考古发掘现场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撑;对公众传播来说,丰富考古数字资产展示的手段,将助力文物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传播。
下一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将结合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云计算及5G通信等最新前沿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丰富成都考古数字资产库,并且针对目前模型数据量大,不易观察利用等难点、痛点问题,创新文物展示利用手段。
“文物信息化的价值从来都不仅仅是‘看见’,而是将文物信息永久保存后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宝贵文化价值并将其传承,对未来人们了解中华文明做出更大贡献。”马春燕表示,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积极探索前沿信息技术,通过拍摄考古发掘工地实景宣传片、进行考古发掘工地单项遗迹及考古发掘工地出土文物三维扫描工作,多维度助力文物保护以及文物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传播。(中新网 岳依桐)
2022年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
郑州黄河国家博物馆“几”字雏形已现
仲冬时节,黄河河畔,一座“几”字形高大建筑巍然屹立于林木之间,已雏形初现,这是建设之中的黄河国家博物馆——如展开半卷的山水画。
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是郑州市“十四五”重点工程。建成后,它将成为展示黄河地理、历史和治理的综合性博物馆,成为展示黄河历史文化的新地标。
12月18日,邻妹妹观察团记者实地探访时发现,现场机器轰鸣,400余人作业赶工期,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施工景象。如今,该项目进展到哪一步了?现场施工情况怎样?博物馆预计何时完工?
现场400余人作业赶工期
12月18日下午,邻妹妹观察团记者在郑州市文化路和黄河大堤交叉口东南角的黄河国家博物馆施工现场看到,项目主体结构完工,“几”字形外观已经完美展现,四周被一圈高大的林木包围着,往北几百米处就是黄河大堤。
现场多名工人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正在作业。铲车、挖掘机等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也正在不停忙碌作业。
“今天现场施工的有400余人。”陪同采访的中建八局项目部经理程绍斐介绍,这几天郑州风比较大,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在室内作业。项目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到四层。
据了解,由郑发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黄河国家博物馆投资估算约17.73亿元,占地约135亩(与郑州市绿城广场大小相当)。从方案看,建筑主体如一方磐石,由堤岸山峦中“孕育”而出,流线型外观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多边形的建筑缓缓起伏,跨越公园中的曲流,建筑整体的外观借鉴了黄河的“几”字形,与周围协调一致。
正在装饰装修机电安装阶段
博物馆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有7万多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按照建筑功能划分,北侧为主展陈区,南侧为服务教育区及档案室、图书馆等配套设施。总共4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将通过四个主题展区全面揭示黄河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风貌,另外还设有丰富的临时展览与互动体验区。
记者现场看到,黄河国家博物馆东西长约510米,南北长约260米,屋面园林多名工人正在作业。建成后,市民可由东西两侧徒步登上屋顶花园及观光平台俯瞰黄河。
在博物馆南侧10多米高的外墙,有几名工人正在架子上安装幕墙。馆内升降车上,有两名工人正在用电焊焊接。此外,馆内还有不少工人在清理路面卫生,大家都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
程绍斐告诉记者,博物馆主体结构4月30日就封顶了,目前主要工作就是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阶段和园林绿化工程。现场工人受访时说,为了赶工期,他们都是早晨6点就起床了,傍晚6点才下班。“不仅我们要赶工期,还要保质量。”
钢结构多吊装安装难度大
郑发投资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钢结构钢工程量大,吊装安装难度大,对施工机械及现场施工环境要求高。加上,郑州反复疫情影响导致现场材料进场困难,人员组织困难,制约施工进展。后续,他们会合理安排生产、规划施工进展,提前定制材料,尽量保障施工连续性;针对施工中专项难度大的工序,提前做好方案,按要求专家论证,保障施工现场合理有效施工。
对于施工进展,程绍斐介绍,打算明年1月春节前幕墙工程全部完成,室内外馆区管网做完。
据了解,黄河国家博物馆的总体定位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基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展示平台,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场所。
那么,黄河国家博物馆的建成,对惠济区有啥影响?
惠济区重点项目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邻妹妹观察团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疫情期间,惠济区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送政策”“送服务”“送关怀”,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项目建成投用,将为郑州主动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加快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郑州品牌,推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建成后郑州又新增一处新地标
建造黄河国家博物馆,对郑州市有啥特殊意义?
郑州大学教授、博士汪霞受访时称,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客厅”,体现着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深入了解城市的最佳窗口。选址郑州的黄河国家博物馆,由GMP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郑州发展投资集团建设,重点聚焦于5000多公里的黄河流域生态演变。博物馆建筑方案以蜿蜒曲折的水岸景观为原型,从城市设计与空间营造两方面打造自然环境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场景。总共4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将通过四个主题展区,全面揭示黄河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风貌。黄河国家博物馆不仅将成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大亮点,也将成为郑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和彰显特色的文化地标、文化IP。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与旅游等进一步融合,黄河国家博物馆作为文化地标和郑州城市发展的关系愈发密切,为郑州城市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力量。黄河在中原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传承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汪霞表示,黄河国家博物馆作为传播和解读黄河流域历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黄河自然和人文环境见证物的同时,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黄河文化、中原文化、郑州城市形象通过黄河国家博物馆这个平台传播得更远、更广、更久。(大河报 吕高见)
江口沉银博物馆正式封顶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博物馆最后一块顶板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据悉,在今年9月该项目已同步启动展陈大纲招标和内外装修规划方案编制,以及考古工作站、江口沉银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等工作,力争2023年完成博物馆内外装修、总坪及景观、展陈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整体建设并投入运营。
连日来,彭山区全力以赴抓项目、促工期,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特色文旅产业体系,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网 赵祖乐)
河北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结束 发现大量汉代遗存
近日,为期4个多月的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结束。考古人员共发现六层堆积,厚度为2.7米至3米。发掘区内遗存所处的年代以两汉时期为主,发现夯土、灰坑、房址、水井、墓葬等各类遗迹240多个,出土各类遗物残片逾3万件,为研究柏人城遗址历史兴衰提供了新线索。
柏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古代大城池之一。在战国时期,柏人城在赵国是仅次于邯郸赵王城的第二大城市。2016年和2018年,文物部门曾对柏人城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今年8月中旬开始,由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及隆尧县文物保管所组成的考古队对柏人城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位置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乡亦城村东南部,与2018年的发掘区相连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发掘项目负责人吕学明教授说:“此次发现的文化层的年代跨度大体从西汉到东汉,也发现了少量战国和唐代的遗物,为更深入、完善地了解柏人城遗址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实证。”
本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夯土,其总体形制呈“中”字形,主体部分为12×12米的正方形,夯土厚达1.6米。吕学明说,这是此次发掘区内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单体建筑,这么大规模的夯土在柏人城遗址为首次发现。
这次考古发掘还发现一些带有戳印和刻画文字的遗物,如带有“柏人”“柏人城”文字的陶片等,发现了“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货币。以上文字和货币的发现为开展年代学研究和分析柏人城遗址的历史地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材料并结合文献史料,可知两汉时期是柏人城的繁荣期。”吕学明说,此次考古发现让人们观察到柏人城内历时性变迁和共时性生活场景,以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再现了柏人城遗址的真实面貌,对研究河北平原南部地区先秦至两汉时期的聚落变化、生业状况、人类活动与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 巩志宏)
湖北一遗址群考古溯源江汉地区万年文化史新证
记者21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北当阳九里岗遗址群考古调查、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此次调查与发掘,填补江汉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的缺环,为湖北万年文化史增添新举证,夯实长江中游早期文明探源的实证基础。
九里岗遗址群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边缘与荆山南部余脉结合的山前地带,行政区划上隶属于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井岗村、烟集村与旭光村。九里岗遗址群,概指目前已发现的九里岗遗址、夹口山遗址、平面山遗址、西面山遗址、杨木岗遗址、北木岗墓地、马林岗墓地等。
2022年7月至11月,为配合沿江高铁荆门至宜昌段基本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昌博物馆、当阳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调查,并对涉建范围内的九里岗遗址、北木岗墓地进行重点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收获。此次九里岗遗址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共出土石制品300余件,年代从旧石器时代中期一直延续至晚期。
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其芳介绍,九里岗遗址群基本特征首推“延续性”,在同一条岗地之上,从距今十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间几乎未曾中断,且分布很广,这在早期遗址中实属罕见。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广阔的遗存分布范围和连续的文化堆积层次,表明九里岗区域一直是早期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也是探索沮漳河流域乃至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及早期楚文化的前沿重地。
更为重要的是,在夹口山遗址通过地表采集及清理断坎剖面发现了具有原生地层的细石器,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崭露头角的复合工具在旧、新石器过渡阶段得以长足发展的有力证据。
向其芳表示,夹口山遗址为构建沮漳河流域史前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深入了解长江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人地关系、石器加工技术、生业模式等方面的发展层次及演变脉络等创造了条件和可能。(中新社 梁婷)
考古新成果揭秘近600年前青花料配方
青花瓷是中阿文明互相碰撞融合的产物,尤以元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工艺最为精湛。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21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首次证实,至迟在近600年前的明宣德时期,景德镇陶工大胆创新,搭配使用进口、国产两种青花料以求更佳的艺术效果。
与绝大部分古代手工业就地取材的生产方式不同,早期青花一般被认为使用了进口“苏麻离青”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崔剑锋带领的联合考古团队,选取275件元明清不同时期青花瓷碎片,通过聚焦离子束和透射电镜技术,首次“看见”在明宣德至明晚期瓷片中普遍存在两类亚微米级残余颗粒,再比对元明清时期青花瓷显微结构特征,判断其为进口料和国产料的人为混用。
这一发现亦有文献佐证。明嘉靖版《江西省大志》记载,“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青亮。”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陶瓷考古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殿说,“回青”为进口料,色彩青亮,易产生晕散效应;“石青”为国产料,色沉,可“笔路分明”地勾勒线条。新发现的这一复合青花料法是明代才有的配料方法,比元代用一种青花料分出色阶更进一步。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研究首次通过精密仪器科学验证的方式进一步证实,在14世纪到15世纪,景德镇青花瓷的全球化贸易网络和跨区域产业合作已广泛建立。
据悉,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正基于海量古陶瓷碎片打造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完成首批明代御窑时期古陶瓷片的近万个标本的制作。宣德青花的研究成果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古陶瓷配方等待揭秘。(新华社 高皓亮、袁慧晶)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