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丝路文化的延续:第十二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原创 2022-12-22




内容摘要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历时2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展览曾在北京、上海、苏州、郑州、南通、深圳等多个城市成功举办,曾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前往南美、欧洲等多国展出,其规模和影响力日趋扩大,引起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深受各地观众欢迎。


得益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创造性的学术策划和学院学术平台的支持,展览已经成为国际纤维艺术最重要的展览之一,作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载体,承担中国艺术传播推广的重要任务。由于疫情原因,本届展览面临相对复杂的情况,组展难度增加。今年初,展览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各方同仁协力解决了多重意想不到的难题,为展览顺利推进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展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出,参展国数量达51个,国内国外作品190件。云南省博物馆为本届双年展提供了两个展区,展陈设计体现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民族多样性的文化土壤。澜沧江湄公河一带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突出,当地传统纤维艺术形式丰富。本届展览在“一带一路”的重要城市云南昆明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艺术与国际文化艺术有机交融,具有多元文化共呈、艺术感染力独具的鲜明时代主题。(“从洛桑到北京”第十二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云南·澜湄展年)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因传承瑞士洛桑国际壁毯双年展而得名,自2000年创始至今已走过12届、22载,其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以纤维为媒材的作品,无论手工还是科技、平面还是装置、传统还是当代,均呈现出跃然发展的态势,蔚为大观。从洛桑到北京,从北京到国际,展览不仅是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更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今天,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2022年9月1日,“从洛桑到北京”第十二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云南·澜湄展年)(以下简称十二届纤维展)如约而至,受疫情影响,展览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呈现。来自六大洲51个国家的190件艺术作品(线下实物102件)亮相云南省博物馆,展现了当今纤维艺术蓬勃发展的新面貌,亦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国际艺术大展落户丝路沿线之地,再次诠释了“从洛桑到北京”系列展览的人文宗旨,并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传播意蕴遥相呼应。





1

本土文化的传承



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让中国丝绸、瓷器、玉石等贵重物品及生产工艺传播到欧、非、中亚等国,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地域特色,同时将中国带入世界格局之中,强化了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特征。

十二届纤维展中的中国艺术家作品异彩纷呈,这些佳作基于地域性和民族性,兼具传统人文和当代艺术特质。与往届展览不同的是,本届展览的亚洲参展者中多了澜沧江、湄公河一带的东南亚艺术家,他们亦基于民族文化且传承了当地的民间工艺,创作出带有浓厚地域风情的纺织艺术品。

艺术家们珍视本土文化,并展现出中国纤维艺术自身发展的轨迹特征。水墨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早在“从洛桑到北京”纤维展创办之初,就带来他的当代水墨绘画跨界壁毯,诸多作品诠释出当水墨遇到纤维呈现出的自然态势与人文厚度。此次展览展出了画家刘巨德教授创作的水墨壁毯《阿诗玛》(图1),该作品描绘了云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石林景观,宽厚敦实的石壁像山峰一样矗立,作为民族文化象征的阿诗玛石像位于其中,代表了撒尼人坚韧的品格和顽强的民族精神。作品于经纬交错间,使淋漓挥洒的笔触、张弛有度的线条、浓淡相宜的墨色,跃然于柔软的毯面之上。

1.《阿诗玛》刘巨德,羊毛,200厘米×400厘米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将中华艺术传入世界,并且形成了横跨欧亚非双向交流通道,将西方文明带入中国。与之相似,由五十多个国家的艺术家组成的纤维展,在呈现中国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让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在这里展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格鲁吉亚艺术家玛娜娜·蒂兹卡施维里(Manana Dzidzikashvili)和美国纤维艺术家南希·柯兹考斯基(Nancy Kozikowski)的作品。作为“从洛桑到北京”纤维展倡导者基维·堪达雷里的学生,第比利斯国立美术学院教授玛娜娜连续12届参加该展,她在传承了基维的戈贝兰(Gobelin)壁毯编织工艺的同时,将格鲁吉亚的自然、人文和当代艺术语言一并融入其中。玛娜娜用欧洲艺术遗产解析格鲁吉亚的文化特质,通过经纬交织反映多层次的生活现象与思想活动。因此,她的作品不仅带有独特的格鲁吉亚民间文化印记,也充满了强烈的思想和观念性。(图2)美国新墨西哥州纤维艺术家协会主席南希受美洲土著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艺术的影响,通过学习当地精湛的纳瓦霍(Navajo)民间技艺,编织出充满地域特色的几何式图案壁毯。此次展出的作品《编织时间》延续了她一贯的“柯兹考斯基风格(Kozikowski Style)”,抽象的符号化图形、充满张力的色彩让作品充满神秘的象征性,激起观者无限的好奇与想象。我们审视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内在文化的塑造与驱动,纤维艺术也不例外——不同观念赋予材料、工艺以不同的文化内涵。(图3)


图2.《禁锢》(Lockdown)[格鲁吉亚]玛娜娜·迪兹卡什维利(Manana Dzidzikashvili),棉毛、细线,50厘米×50厘米


图3.《编织时间》(Weaving Time)[美国]南希(Nancy),羊毛、马圭纤维、铝羊毛183厘米×122厘米





2

多元文化的跨界



丝绸之路促使世界物产的流通,让途径各国的艺术文化在此交汇,古代中国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也消除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之间的隔阂,实现了不同文化的并存与融合。

纤维艺术自诞生初始,便以多元文化的形式存在,画家、设计师、手工艺者纷纷进入到纤维艺术领域,实现了对这门艺术的多维度创新。22年坚持不懈组织策划“从洛桑到北京”纤维展的艺术家林乐成教授是跨界工艺文化的代表,他的纤维艺术探索足迹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深入研究法国古典戈贝兰编织工艺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传统地毯中的栽绒技艺相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浮雕式壁毯艺术。跨界中、西工艺文化的山水编织,既区别于西方的油画风景,也异于中国的水墨气韵。晕染与色块交叠有秩,平织与簇绒凹凸参差,浑然天成中营造出自然意境。

除中国艺术家跨界外,包含多样文化的国际艺术作品更是层出不穷。意大利著名纺织艺术家格拉齐耶拉·圭多蒂(Graziella Guidotti)便是其中之一。(图4)她致力于对东方艺术及中国文化的研究,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丝绸给西方带来的影响:“经过漫长且艰险的路程而引进的丝织品,具有优雅而精致的设计工艺,深受古罗马帝国的喜爱,他们不惜花费重金购买……,东方丝绸一度成为西方渴望的物品。”[1]作为纺织艺术家,格拉齐耶拉对中国丝织工艺不断探索,并借助于模拟的汉代织布机进行创作。一件件条带状的织物古朴且充满东方意蕴,加之不同民族及地域特色的图案装饰,融多元文化于其上。美国当代陶瓷艺术家马克·鲁特霍尔德(Marc Leuthold),常年居住于中国,他选择云南大理民间的扎染工艺,塑造了十余个布满曲线的圆。与硬质圆形瓷器不同,行如流水亦止于圆满的柔软完型,更加深入展现出马克对中国传统人文“圆”之寓意的深入解读。曾是药剂师的德国艺术家博纳德•莱曼(Bernhard·G·Lehmann)对中国传统绘画情有独钟,他用自制竹笔在宣纸上绘制作品,并选择苏绣工艺二次创作了他的绘画原作《雨之舞》。(图5)与中国民间写实性刺绣艺术不同的是,博纳德将关注点放在了丝线质地及所代表的意义上。正如他本人所说:“光洁的丝线及自由的针法,能很好表现雨滴飘落的形态,加之不同角度光的折射,又赋予其灵动与漫妙,生动呈现出大自然的变化多端。”

4.《向织工致敬》(Omaggio Ai Tessitori)[意大利]格拉切拉·圭多蒂(Graziella Guidotti),布料388厘米×24厘米

5.《雨之舞》(RainyDance)[德国]博纳德(Bernard)、梁雪芳,综合材料,149厘米×134厘米


纤维艺术家以经纬织出万千世界,在相互尊重、平等、补益的大趋势下,他们汲取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探索艺术本身的定位,开拓出别具一格的纤维艺术风貌。





3

人文意识的共通

不同文化的汇聚,让丝绸之路形成了丰富交融的文化系统,而纤维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成为搭建观念的桥梁和连接情感的纽带。展览倡导者基维先生曾将纤维比喻成艺术家“共同的血脉”,它将来自不同地域、说不同语言的人们连接到一起。


环境保护是历届“从洛桑到北京”纤维展中必不可少的创作主题,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尤为凸显。云南本土艺术家资佰、鸿雁基于对西双版纳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反思,从事着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在《拓印森林》作品中,他们用当地特有的普洱茶树枝和植物拓印布料营造出天然的生态空间,构筑了鲜活的滇南风貌,诠释出人与物、与景、与生态的关联。(图6)世界纺织艺术协会主席玛利亚·奥尔特加·加尔维兹(Maria Ortega Galvez)通过将丝绸、棉布等织物进行裁剪、缝纫、组合,来表现各种自然现象与形态,呼吁人类应抛弃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错误观念,从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出发保护自然、爱护地球。(图7)在环保思想的引领下,生长在海边的葡萄牙艺术家凡妮莎·巴拉格(Vanessa Barragao),用回收的废弃纱线和污染环境的纺织工业材料塑造表现大海深处的珊瑚礁,以发人深省的内涵寓意和隐喻性的批判反思,引发人们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图8)

6.《拓印森林》鸿雁、资佰,棉布,尺寸可变


7.《根》(Root)/《激流》(Torrent)[西班牙]玛丽亚·奥特加·加尔维斯(MarÍa Ortega Gálvez),丝绸毡/棉织物,145厘米×200厘米×8厘米/290厘米×200厘米×8厘米


8.《怀旧》(Nostalgia)[葡萄牙]凡妮莎·巴拉格(Vanessa Barragão),再生羊毛,250厘米×250厘米×250厘米

鉴于纤维材料本身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它既能慰藉心灵,带来情感的关怀,又能以借喻和讽刺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加之手工艺的人文特征,更让人们从中体验久违的温暖,感受自然与生命的温度。因此,纤维艺术也常常被赋予与时代相关的美学内涵,阐释当今人与社会等话题。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张敏杰超越了以往的平面艺术语言局限,用空间装置的方式表现渴望救赎的“诺亚方舟”。(图9)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他,曾经直面生死、苦难,而当下的瘟疫、战争、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又让他处于悲痛与无奈之中。柔性、温暖的纤维恰逢其时地进入到他的创作: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年代数字一样的76个带着口罩的小人彼此依偎在一起,在承载美好希冀的船只上,缓缓驶向和平幸福的彼岸。美国的玛丽·伯格斯特德(Marie Bergstedt)是另一位借用纤维材料语言阐释社会话题的艺术家,她时常选择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创作主题,或表现美国老龄化的现状,或提倡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或呼吁对女性群体的关爱。(图10)除了参加十二届展纤维外,她还受邀参加了2022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穿着实验服装的女人》成为“个人结构—映像(Personal Structures Reflections)”展区中的代表作。玛丽选择了现成品纤维——女士实验服,并在上面绣制了与自然科学相关的事物和语言,直陈当今女性群体在科学界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表达她对学术平等、自由的渴望。无疑,玛丽的纤维艺术作品揭示了当下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现象,让有着相似生活经历的人感同身受。她不仅获得了美国和欧洲艺术界的高度认可,其作品在中国也颇受欢迎。

图9.《诺亚方舟》张敏杰,纤维综合材料,240厘米×500厘米

图10.《工装偏差》(Dungaree Deviations)《鞋业上的轻浮和死亡》(Lite and Death on a Shoesfing)[美国]玛丽·伯格斯泰特,综合材料,91厘米×74厘米×5厘米/124厘米×91厘米×8厘米

当我们谈论到纤维艺术定位的时候,艺术理论家吕品田提到:“艺术家不应该只关注纯粹的自我,还应该把自己置于大我的社会化语境中,创造真正体现社会公共性的艺术价值。”[2]可见,纤维艺术家不仅要有认知挖掘材料的能力、精湛高超的工匠技艺,以及艺术的审美表达,还要有普世的观念和创作情怀,以此彰显当今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语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使沿线各国不同文化博采众长,让承载不同民族文化记忆、文化价值和审美方式的艺术彼此共存,为人类文明发展演进做出了重要贡献。拥有50多个国家艺术作品的“从洛桑到北京”十二届纤维展,历经22年的成长、发展、壮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展览赛事。无论是本土人文的表达、跨文化艺术研究,还是当代人文意识形态的诠释,均体现了“文化”作为纤维艺术的身份建构和核心价值。因此,无论将纤维艺术定义为传统再创新的“新手工艺术”,还是当代“物质材料艺术”,都可深化为“蕴含多元文化价值的艺术”。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著名艺术家让•吕尔萨(Jean Lurcat)曾创建了洛桑国际壁毯艺术双年展,实现了纺织和纤维艺术以欧洲为中心向世界的辐射,如今的“从洛桑到北京”在传承“洛桑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同国际纤维艺术的交流往来。正如英国艺术理论家、策展人詹尼斯·凯·杰弗里斯(Janis Kay Jefferies)评价该展时所说:充分表现出对洛桑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但并非从属于洛桑展,而是将让·吕尔萨倡导的现代壁毯文化精神进一步发扬传承。从洛桑到北京,从欧洲到亚洲再到世界,“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宛如一条蜿蜒迤逦的当代新丝路,将弥漫着传统与现代气息、交织着东方与西方文明、迸发着灵感与创造的纤维艺术不断传承且发扬光大。


图11.《晨曦中的圣母院》/《窗外对面》,何燕明,羊毛、棉,100厘米×160厘米×2


图12.《劲风》,吕品田、徐雯,羊毛、棉,200厘米×180厘米


图13.《吉祥之门》,乔晓光,羊毛,200厘米×400厘米


图14.《门德尔松》,郭春方,羊毛,200厘米×200厘米


图15.《北京门道》,林延,纸,222厘米×114厘米、222厘米×94厘米


图16.《民俗对话之一之二》,汪玲,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图17.《意象系列》,龚建培、苏曹木兰,杜邦纸、皮纸、织物染料,400厘米×60厘米


图18.《海之蓝》,吴慧荣,棉布、纸,300厘米×600厘米


图19.《买,买,买》,吕越,纸,尺寸可变


图20.《穿过云雾的船》陈辉,纸浆、竹子、泡沫,200厘米×320厘米×180厘米


图21.《文明印记》庄子平、庄沐新,棉,693厘米×180厘米


图22.《春风花草香》朱轶姝,蚕丝,45厘米×175厘米×3


图23.《新湘绣系列》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学院,缎、蚕丝线、银线,尺寸可变


图24.《无题》黄亦红、邹若腾,综合材料,180厘米×240厘米×3


图25.《苍山·毡》杨智瑾、黄鹏川,羊毛,尺寸可变


图26.《沉默的鱼—生命的赞歌》刘立承,经编面料、提花再造装饰布、乱纹装饰纸,900厘米×300厘米


图27.《灵璧悟道》原博,纸浆纤维、构树皮,100厘米×55厘米×10厘米×2


图28.《山水共情》陈燕琳,欧根纱、亚克力,尺寸可变


图29.《联系》,潘欣玥,水溶布、丝线,尺寸可变


图30.《纸缝之间》,巫其,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图31.《天罗NO.风神》,张海东、王甍,纤维综合材料,115厘米×120厘米×3


图32.《科学创世纪》,刘珂艳,尼龙、有机玻璃,尺寸可变


图33.《有物相合系列》,吴九沫,布面纤维,180厘米×150厘米×3


图34.《敦煌悠纪》,刘君,丝绸、羊毛、丝线,360厘米×182厘米


图35.《源》,田万文,麻、席草,160厘米×49厘米×2/150厘米×49厘米×2


图36.《观复》,岳嵩,羊毛,250厘米×120厘米×2


图37.《“榕”器》,董书怀、张妮、依旺远,羊毛、不织布,尺寸可变


图38.《游》,栾新玉,羊毛、棉,60厘米×300厘米×2


图39.《波向》,姜绶祥,涤纶布、棉线、金属粒子,490厘米×146厘米


图40.《涌动》,吴敬、李知遥,羊毛,92厘米×92厘米×4


图41.《锦簇、初开、绽放》,马丽,侗布,140厘米×140厘米×3


图42.《海山情》,王志平、白志彬,金属纤维,150厘米×400厘米


图43.《经纬》,杨语嫣、吴柠妤,桑蚕丝、棉,100厘米×400厘米


图44.《同舟共济》,王云芝,棉布,尺寸可变


图45.《彩云之南》,李立宏,羊毛,尺寸可变


图46.《岁月》,吴晞,羊毛,300厘米×225厘米


图47.《相亲相爱》(Love One Another)[加拿大]路易斯·勒米厄·贝鲁贝(Louise Lemieux Berube),综合材料,150厘米×110厘米


图48.《密度》(Density)[英国]玛库·柏谢尔(Makhoul Bashir),丝绸、羊毛,200厘米×400厘米


图49.《黑和棕》(Black and Brown)[美国]琼·舒尔茨(Joan Schulze),纺织品,100厘米×200厘米


图50.《无题-93-装置》(Untitled 93 - Installation)[韩国]郑璟娟,棉手套,420×400厘米


图51.《实地考察》(Field Trip)[美国]德博拉·科西尼(Deborah Corsini),综合材料,160厘米×86厘米×4厘米


图52.《莨鞣·清楚》(Shuliang · Cocoon)[德国]凯瑟琳·冯·瑞星博(Kathrin von Rechenberg),生丝、薯蓣、铁丝,尺寸可变


图53.《活力系列-冬》(The Vigor Series – Winter)[韩国]张英兰,综合材料,45厘米×45厘米×5厘米


图54.《他们是自由的》(They are Free)[乌克兰]奥尔哈·皮柳希纳(Olha Pilyuhina),羊毛、棉花,167厘米×239厘米


图55.《回声/真的还是假的》(Echoes/Realor Fake)[日本]今泉加智子,综合材料,280厘米×260厘米×70厘米


图56.《纠缠的记忆》(Entangled Memories)[加拿大]蒂娜·马尔斯(Tina Marais),综合材料,150厘米×217厘米×7厘米


图57.《大自然的记忆在我的织布机上摇动》(The Memory of Nature. Rockson My Loom)[西班牙]路易斯·厄德里克(Lurdes Elizalde)羊毛、棉花、丝线154厘米×128厘米×1厘米


图58.《永生》(Eternal Rebirth)[克罗地亚]伊夫林·本杰斯科夫(Evelyn Bendjeskov)羊毛纤维、棉丝束、棉纱布、镀锌金属丝织物280厘米×70厘米×110厘米


图59.《花萼》(Caly)[英国]珍妮特·吐温(Janet Twinn)棉、羊毛、粘胶毡,107厘米×123厘米


图60.《别处》(Another Place)[哥伦比亚]朱丽安娜·尤里·薇拉(Juliana Uribe Villa)纺织品,尺寸可变


图61.《脸》(Faces)[英国]弘·戈登(Hon Gordon)羊毛,180厘米×120厘米


图62.《无标题—宇宙》(Untitled – Cosmos)[日本]佐藤健二,日本纸,210厘米×35厘米×3厘米


图63.《点的汇集》(Composition With Dot)[日本]出居麻美,棉、人造丝、聚乙烯,220厘米×230厘米


图64.《梦幻般的天空,迷人的魅力,美丽而黑暗》(Dream Sky, Glamour and Nice & Dark)[挪威]鲁纳·博格(Runa Boger),手工染色的羊毛、棉花、丝绸和聚酯纤维,52厘米×48厘米×2厘米×3


图65.《漂浮花园》(Floating Garden),[加拿大]阿曼达·麦卡沃尔(Amanda McCavour),涤纶线,609厘米×914.4厘米×426.72厘米


图66.《云雨花》(Clouds Rain and Flowers),[日本]桥本圭也,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图67.《种子桩》(Seed Post),[印度]维萨利·欧克(Vaishali Oak),羊毛、纤维、铝,914厘米×304厘米


图68.《丝绸之旅》(The Journey of Thai Eri Silk),[泰国]苏帕维尼·查隆卡缇库(Supawinee Charungkiattikul),泰国Eri丝绸、羊毛、竹子,88厘米×164厘米/108厘米×205厘米/132厘米×293厘米


图69.《无题》(Untitled),[西班牙]奥莱利亚·马萨内(Aurelia Masanet),纤维、丝绸纸,75厘米×75厘米×8厘米


图70.《标签之后》(Behind the Labels),[韩国]秦信熙,服装标签、刺绣线,86厘米×914厘米


图71.《萨满胸饰》(Shamanic Pectoral),[美国]皮拉尔·托邦(Pilar Tobon),丝绸、青铜,153厘米×43厘米×12厘米


图72.《你会为了快乐而生气吗?》(Are you angry to be happy?),[土耳其]尤薇塔·萨卡劳斯凯特(Jovita Sakalauskaite),羊毛、牙签,75厘米×50厘米×40厘米


图73.《太阳女神》(Aine),[爱尔兰]凯瑟琳·哈珀(Catherine Harper),布料,150厘米×200厘米


图74.《昆虫酒店》(Insect Hotel),[日本]山田菜菜子,羊毛、马圭纤维、铝,100厘米×170厘米


图75.《悸动》(Internal Unrests),[波兰]托马斯·弗拉松斯基(Tomasz Frasonski),综合材料,250厘米×160厘米×1厘米


图76.《每个被遗忘的日子》(Every Forgotten Day),[拉脱维亚]罗兰兹·克鲁托夫(Rolands Krutovs),布料、线,170厘米×50厘米




注释和参考文献:(向上滑动查看)

注释:

[1] Graziella Guidotti. Fiber Art Cinese a Prato[J]. Tessere Amano,2018,p18.

[2] 吕品田:《纤维艺术是高扬美好的当代艺术》[C],徐雯、凌鹤主编:《经天纬地:2018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第240页。


参考文献:

[1] 徐雯、凌鹤:《经天纬地:2018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 吕品田、刘巨德、李当岐、尼跃红、林乐成:《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一场关于纤维艺术的对话》[J],《中国美术》,2015年第5期,第70—79页。

[3] 吴敬:《基维·堪达雷里壁毯艺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

[4] 林乐成:《游走中西艺无止境——评南希作品》[J],《美苑》,2015年第3期,第43—44页。

[5] Giselle Eberhard Cotton, Magali Junet. Lausanne, International Centre of Tapestry[M],Giselle Eberhard Cotton, Magali Junet. From Tapestry to Fiber Art: The Lausanne Biennials 1962 to 1995. Lausanne: Skira Fondation Toms Pauli, 2017:27-37.

[6] Joan Schulze. From Lausanne to Beijing. Surface[J]. Patricia Malarcher. Design Journal(Fall), 2001 :30-35.


来源:《装饰》2022年第9期
原文:《丝路文化的延续——记“从洛桑到北京”第十二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云南·澜湄展年)
作者:吴敬,天津美术学院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装饰杂志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纤维艺术双年展

3329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