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祝贺丨同济学生跨学科设计作品入选2022中国数据内容年度案例!

原创 2022-12-19

近日,2022中国数据内容年度案例揭晓,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师生信息设计作品《胡天汉月·古道千家——丝绸之路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以下简称《古道千家》)经过三轮评选,从655篇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信息设计类年度案例第一名。这也是我院“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方向第一次跨学科(信息学科与设计学科)合作的成功尝试。

2022年中国数据内容年度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指导,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数可视教育公益基金主办,澎湃新闻联合主办。其前身名称为“中国数据内容大赛”,自2019年起已举办四届。


(如需查看2022年中国数据内容年度案例完整名单,请点击图片。)


# 获奖作品背景
《古道千家》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2022年春季研究生Studio2的课程产出,由黑静好,丁一,魏紫东来三位同学在陶思旻,石洋,陈晴,曹楠四位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该Studio2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设计思维出发,通过文化背景和建成环境相关数据的挖掘和探讨,以信息设计的形式传达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思考。
2022年春季研究生Studio2“通过数据探索建筑与城市”课程合影(点击图片了解课程

《古道千家》的选题聚焦传统民居,传统民居具有文化、艺术和科学三重价值,是反映地域风貌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多样化的形态深刻受到各地复杂气候的影响。作品选取丝绸之路上五个位于典型气候区的民居遗产,包括长安、河西走廊、伊朗、古埃及和罗马,将当地建筑特征与气候数据相关联并可视化,以展示其适应气候的策略。作品通过数据叙事探索了民居与气候的共存之道,展现因地制宜的生态智慧,探寻丝路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以启发当下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


# 设计思路

该作品题为《胡天汉月,古道千家——丝绸之路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其中“胡天汉月”出自介绍丝绸之路相关文化的《胡天汉月映西洋》一书,暗示背景为丝绸之路,而“古道千家”则点出丝路上的古代民居这一研究对象。同时logo设计也由丝绸之路的典型元素构成:大漠沙丘、天边弯月、蜿蜒丝路、穹庐屋脊、万家灯火,与标题形成呼应。在信息叙事上,信息设计组图共有6张,为1+5的分层结构。第一张引入图总领全局,向观众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思路,第二至五张分图以相同的叙事结构介绍引入图中的五个研究对象,依次对五个选点的建筑特征、气候特征和文化故事等具体信息进行展开。


# 作品解读


信息设计引入图
《胡天汉月 古道千家》引入图

信息设计引入图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路线分类,选取陆上丝绸之路中路线长度较长且跨越的地区气候变化明显的的北方路线,将路线经过的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划分标注,并在其中几个有很大区分度的气候特征中选取了多个地点,进行了民居建筑的史料调研和当地气候数据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后,最终决定选取长安、河西走廊、波斯、古埃及和罗马五个典型地点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图同时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思路,并借鉴桑基图的形式将研究思路中的「气候特征」、「建筑策略」、「建筑特征」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展现出来,辅助观众理解研究思路。


【长安·宅院纳凉】

《胡天汉月 古道千家》长安

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传统民居的显著特征是院落窄长。这是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夏季炎热,遮阳蔽荫、减少高温辐射则是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目标。本图展示了合院式建筑典型的屋顶、通道、院落等方面的特征。


【河西走廊·平屋晒谷】

《胡天汉月 古道千家》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是河西走廊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的主轴线,也是对外联系的通道,因此丝绸之路古道上设立了星罗棋布的驿站机构。河西走廊地区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古籍记载:“因四时少雨,不瓦不甓,用松杨木密椽陪楹借以屋籣覆以瓦墁。”当地木材总量稀少,木质差、胸径小,当地村民选择用“密肋式”结构建造屋顶,省材、抗剪、抗弯,较好发挥承重效果,平屋顶也为村民在屋顶晾晒粮食、饲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波斯·清风入塔】

《胡天汉月 古道千家》波斯

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东起印度河及帕米尔高原,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波斯的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温差较大,传统民居的突出特征是风塔式自然通风结构。伊朗(古波斯)建筑在顶部设置风塔,风塔内部由于高度差形成风压,起到拔风效果。地表干燥的热空气被吸入地下水渠,慢慢变得凉爽湿润,然后上升至房间,降低室内温度湿度;热交换完成后再通过风塔顶部排出。


【古埃及·暑气流转】

《胡天汉月 古道千家》古埃及

埃及的风资源非常充足,其北向风速高、出现频次高。因此即使位于沙漠地区,也有充足的自然风力帮助建筑进行室内外热交换。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指出,古埃及传统民居建筑基于自然通风的理念,通过小开窗、天窗等方式将自然风引入屋内,达到可持续营建的目的。本图着重表现了著名的加达梅斯民居建构中适应气候的建筑特征,包括涂覆白色涂料的墙体、小开窗的采光方式等。


【罗马·集雨成池】

《胡天汉月 古道千家》罗马

丝绸源于东方,通过丝绸之路来到地中海之畔。罗马地处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潮湿多雨,夏季则高温少雨。虽然全年雨水量充足,但分布十分不均匀。古罗马早期城市里的水管工程并不成熟,居民用水主要依赖收集雨水,前厅的屋顶向内倾斜,将雨水引入下方0.3米深的蓄水池中。


# 作品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贯穿亚洲和欧洲,沿线的民居建筑遗产包含了人们应对气候的宝贵经验,是最具代表性的当地建筑特色的建筑遗产。当下,我国倡导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正需要激活丝路沿线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实现全面复兴。丝路沿线的民居建筑遗产蕴含了过去人们应对气候的宝贵经验,它们不仅见证了“一带一路”的历史,也将照亮“一带一路”的未来,为人们在文化遗产的交流互鉴中展现生态可持续的新图景。

作品以信息设计的方式承载文化情怀,讲述文化遗产故事,看似冰冷的数据和人居环境、历史文化深度交融,展现文化遗产穿越时空的智慧光芒,重新焕发文化遗产的生机。





编辑 / 榴莲
责编 / 雪青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2339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