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凤凰艺术|星美术馆筹备8年,何炬星坚信“这一滴水能开启未来的江河大海”

2023-01-03




 

星美术馆:开启START



2022年12月30日,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隆重开幕

作为星美术馆开馆布局的第一篇,以全新的策展结构和“非线性、去主题”的叙事逻辑,将近百位当代大师的作品形成多维度、多视角的庞大复杂对话,让作品自身发声,让作品彼此共鸣。而未来20个月,星美术馆也将持续推出后三个不同基调、不同视角的连贯展览,为观众提供一个中国当代艺术见微知著的平台和渠道

历经八年筹备,星美术馆为国内外关注者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成果,又有怎样的建设历程与未来寄望?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现场报道。

星美术馆历经8年筹备,凝聚创办人及其团队长期深度的艺术文化研究观察,将以“开启START”作为星馆开馆首秀,向公众交上了一份足具份量的答卷。


▲ 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开幕现场



八年含冰,不凉热血。开馆展题为“开启START”,象征意义浓厚:其英文START即为星美术馆的英文名称;而开馆首秀在新年到来之际向公众“开启”亦合时宜;更重要的是:星美术馆的团队有一种开辟未来的理想,他们希望中国当代艺术在现代化的国际格局中有新的出发,在上海这座世界文化城市中开启闪亮的贡献。


▲ 嘉宾预览现场

▲ 发布会现场

开馆展“开启START”由创办人、艺术研究学者,馆长何炬星领衔的策展团队精心布局,其成员多为跟随该馆筹备多年的研究专家。整场展览由85名(组)艺术家、88件作品组成,这些艺术家中最年长的生于1921年,最年轻的生于1988年。艺术家地籍分布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美国、丹麦、巴西、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涵盖了国际当代艺术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一批艺术家。作品的时代力量感和创作想象力美学价值均将成为当代审美与文化表达的全新范式和未来经典

▲ 媒体导览现场


首展“开启START”是星美术馆策展团队为开馆布局的第一个篇章。在整体策划中:开馆展将由四个连贯的展览组成,分别为“开启START”之第一季至第四季,每季历时5个月,为期2年。每一季均将以不同基调、不同视角来呈现,尽量保持艺术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使艺术家有重合,展现的作品也一定另有面貌。总体下来,四个连贯的开馆展览,历时20个月,将涉及全球当代艺术家超三百名,代表性作品超三百多件。

开馆展“开启START”作为星美术馆开馆布局的第一篇,不仅仅是集中当代艺术重要经典的一场盛大聚会,同时更是借用这场份量极重的经典作品聚会,在国际学术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而重要的问题。它似乎在重提中国艺术在新的时间历史中的精神价值和贡献,又像似开启了一个以中国视角参与再塑国际艺术史的宏大愿景,而在当下约定俗成的流行范式中他们又颇具超越地将经典弃之于“时间线索”和“主题性”之外,用何炬星先生的话说:他希望艺术家及其作品可以自成时间和丰碑,而不是被时间编排和主题定义。而这也许正好击中的是——既成美术史的书写模式和当下流行艺术展览逻辑的痛点。


▲ 《狄阿娜》, 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 生黄铜,加工黄铜,加工镀铜, 442 x 487.7 x 160.7 cm, 2018

▲ 《三峡大移民》, 刘小东, 布面油画, 200 x 800 cm, 2003

▲ 《视觉的方向》, 耿建翌, 三频影像, 29’56’’, 1996

开馆展“开启START”在第一季列阵的作品均属于具有强烈代表性和辨识度的历史性创作。包括了在当代艺术界和先锋电影领域均被封为时代大师的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其展览作品《狄阿娜》是艺术家最新创作电影《堡垒》中的女主之名,是不可替代的C位大作;中国当代绘画大师刘小东的《三峡大移民》,以最震撼的视觉处理记录下中国乃至全球历史上最庞大的人造工程——三峡大坝建设;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反射II》是艺术家早期以自身为模型,用个体的尺度挑战社会架构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摇篮曲(致敬梵高)》以巨大的尺幅将凋零的美好与艺术的温暖共融一炉,是艺术家少有的直面艺术史的对话性作品;85新潮时期的领航者张培力耿建翌的代表作《水—辞海标准版》和《视觉的方向》将在本次展览中与激浪派大师、影像之父白南准的《蜡烛电视》并置,跨越时间、历史、文化与国界的鸿沟产生共振;中西方最重要的软雕塑和纤维艺术家,包括罗斯玛丽·特洛柯尔(Rosemarie Trockel)万曼(Maryn Varbanov)梁绍基施慧卡里·厄普森(Kaari Upson等,将第一次共聚展览,展示编织与人体、自然和视觉等不同纬度的独特关系……“开启START”以全新的策展结构“非线性、去主题”的叙事逻辑,将近百位当代大师的作品形成多维度、多视角的庞大复杂对话,让作品自身发声,让作品彼此共鸣。


▲ 《摇篮曲(致敬梵高)》,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装置:有椅子和向日葵的玻璃橱窗, 450 x 150 x 150 cm x 3, 2010

▲ 《本草纲目之一》, 施慧, 综合材料、纸浆、钢管, 360 x 145 x 48 cm x 6, 2011


关于星美术馆

星美术馆位于上海徐汇滨江瑞宁路111号,由艺术研究学者何炬星于2015年筹建创立。美术馆主体建筑由国际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担纲设计,由著名设计师王序负责主视觉。

星美术馆保持独特的研究视角,认为艺术始于人类之始,终于人类之灭,并由此引申出关于艺术、艺术家、艺术与政治、社会、自然形态等一切关系的研究。星馆坚定地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人类个性这一边,推动先锋、独立和思辨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现场



星美术馆之立场

星美术馆以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为视角,关注同时代国际艺术的实践和研究,主张艺术永远站在人类个性这一边,并且以此为本性天职。



星美术馆之建构

星美术馆在未来构成上,一是展开当代艺术思想之研究。二是呈现艺术家个性创作之展览。三是为城市文化的先锋和进步润世微雨。



星美术馆之展览

星美术馆呈现的艺术家研究偏重于在三个领域作出选择:一是艺术家偶然的创作时刻,包括创作转向、创作冒险、创作试验等偶发时刻。二是当创作自身成为知识、语言、立场、文本、事件等等信息来源时。三是当艺术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构成为一种纬度,或者构成为一个群体时。



星美术馆之研究

星美术馆提出“长桌会议”这一概念导向,讨论对视之间的命题关系,探索艺术生命独立存在的自由定律。同时,提出"非线性,去主题"的艺术历史研究主张,强调艺术家及其作品自成时间和丰碑——亦即无须服从线性和主题、也无须接受在命题中被编排。



星美术馆之收藏

星美术馆拥有严肃的收藏研究体系,藏品研究时间横跨半个多世纪,在展现和分析领域引进社会多维度的知识研究,使之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见微知著的平台和渠道。



星美术馆之价值

艺术之个性、艺术之独立、艺术之平等、艺术之城市贡献



星美术馆建筑及其原址溯源

一个长向的、坡屋顶的建筑伫立黄浦江岸,其坚实流畅的结构显露出银灰色的色调,在晨光的衬托下,几乎与水和天接连在一起。这是上海星美术馆,其原址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海陆转运铁路平台——“日晖港货栈”,始建于光绪三十年(1907)。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签订了《马关条约》,从那之后变法维新的声音在全国各地传出,而兴建铁路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日晖港站靠近黄浦江的支流日晖港附近,取名为日晖港货栈,也是上海唯一一个可以兼顾水运的站点。


▲ 星美术馆建筑(航拍)

▲ 建筑效果图 照片由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提供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南火车站遭日军飞机投弹炸毁,日晖港货栈便承担起两站的货运量和一小部分客运业务,改称为日晖港火车站。1958年日晖港火车站更名为上海南火车站。2006年,新上海南火车站启用,原上海南火车站更名为南浦火车站。而随着世博会的到来,2009年,这个老火车站于6月28日关闭。


2014年,何炬星受政府邀在徐汇西岸筹建一座代表国际当代艺术前沿思考的美术馆。于当年,星美术馆筹备组成立,并对全球12家顶级建筑师事务所发起了星馆方案征集。经过109位社会文化界、知识界重要人士和艺术家的投票,项目最终由让·努维尔中标。在受到邀约的第一时间,让·努维尔便邀请何炬星前往法国进行实地考察。两人在尼斯畅聊对于艺术的想象和愿望,并共同探讨了星美术馆建筑的雏形——两人将携手在黄浦江边书写下这个浪漫的艺术故事。这也更加坚定了何炬星先生作为星美术馆创办人,以个人出资邀请世界顶尖建筑师为上海这座城市打造一座国际级水准的艺术场馆的信心。在此后将近八年的时间中,让·努维尔和团队都对星美术馆投入了难以想象的精力和创造力。终于,在AJN、星美术馆团队和所有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之下,创造了今天这一精彩的建筑作品。

▲ (左)建筑实景图(后门)

▲ (右)建筑效果图(后门) 照片由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提供

▲ 星美术馆效果图(夜景)照片由RDI瑞国际照明设计提供


建筑师让·努维尔在设计上选择了延续历史,不去破坏建筑与历史的连接性,使得星美术馆不仅是新建于“日晖港货栈”之上,更是对过去历史的继承与延续。建筑结构上承续工业风格,将原有建筑风格做出了当代的呈现。整个高挑的空间没有一根横梁,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室内空间面积,通过精心设计的夹层很好的承载和抵消了水平力,使得整个室内空间稳固且简洁美观,完美的承受住了重力。让·努维尔不仅一次强调光基于建筑的首要性,他认为光就是实体,是一种可以运用的基本材料。每个下午日光都会如约照进场馆的内部,光仿佛成为了星馆的影子,被建筑拉的许长。这种合理对光的可能性和多样性的运用,让建筑语汇丰富多彩,更为星馆增添了些许诗意。而从远处望去,星美术馆,与周围散落着平缓的巨大船只以及绿色工业吊塔一起,任由风和光线流动着穿过其长而通透的建筑主体,仿佛在默默地回应着这片区域的历史和人们散落的记忆,以及——准备迎接新的故事。

▲ 星美术馆内部图

▲ (左)星美术馆效果图(室内)照片由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提供

▲ (右)星美术馆效果图(室内)照片由RDI瑞国际照明设计提供


创办人何炬星

何炬星,1960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一个山村农家。幼时被家传五代书香故事激励,好学幻想,杂乱啃读兄长带回家的各种书籍,14岁在浙江日报钱江潮发表豆腐干大一篇散记并收到人生第一笔稿费,之后许多年,偶尔稿费一直是自己的现金来源。1979年服兵役到上海,考入南京陆军学院新闻系,后就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0—90年代在上海常德路上创办过军事书店,后又创办军事杂志,在军队因写作立过三等功,并一直被拔擢至很高官衔。1997年复员至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经历艰难初创,在核心决策层领衔机构和人事制度创立,领衔文化品牌和艺术机构创立,至2012年辞任。


▲ 星美术馆创办人、馆长何炬星


何炬星从大学时代开始热爱艺术,专注当代文化研究,尤其热衷当代先锋艺术的比较研究,和众多同时代艺术家笃信私谊,并大量收藏各类实验性艺术作品,涉及颇丰,计有400多位中国和西方艺术家,经典和重要作品数以千计。在国内外业界具有优势和影响力。


何炬星于2006-2010年出任北京炎黄艺术馆馆长,主持推出“中国艺术二十世纪奠基人系列”,重启现代性—现代文化研究。同期,何炬星主持创建上海民生美术馆、筹建北京民生美术馆,是较早且影响至今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者,他推出的一系列项目研究和艺术家展览,奠定了中国当代艺术在美术馆系统建构中的重要地位


何炬星于2015年受上海政府方面之邀筹建个人美术馆——上海星美术馆,并遵照城市规划选址清朝光绪年间中国首家火车站旧址,邀请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尓担任馆所设计,邀请视觉设计师王序、北鸥担任视觉形象和传播门户设计。自2015年始于香港组建星美术馆筹备专业团队,至今八年不辍,孜孜不倦,不断以跟进研究训练团队准备,其使命感责任感如同时刻在被召唤。


何炬星在艺术立场上具有独立研究视角,他认为艺术始于人类之始,终于人类之灭,并由此引申出他对于艺术、艺术家、以及艺术与政治、社会、自然形态等一切特定关系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他认为美术馆存在于中国如同设置一个供人观赏的鱼缸,仍然坚信:创造第一滴水如此重要,因为也许正是这一滴水开启了未来的江河大海

关于展览

“开启START”星美术馆开馆展
展览时间
2022.12.30—2023.05.21
周二至周日10:00—17:00(最后入场时间16:30)

火车花园每天向公众开放

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瑞宁路111号 星美术馆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编辑/胡倩仪 责编/索菲)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凤凰艺术 星美术馆

3003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