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年终盘点丨2022,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2-12-28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2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美丽画卷,既有构建全民终身学习通道的平台升级,也有突破教育转型重点难点的示范带动;既有智能技术赋能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也有机制保障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效落地,目标都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岁末之际,特邀专家撰文,回顾一年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大行动,展望其发展前景。



2022年是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之年。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将这一工作列入教育部年度工作重点。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主题。


国家战略 教育变革新机遇


教育数字化是在建设“数字中国”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


数字化发展已有机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宏大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了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终身数字教育”“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持体系”“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等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


教育数字化对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关键意义。


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人才需求空前迫切,各国都认识到教育数字化发展对提升数字时代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例如,欧盟发布《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德国出台《数字教育倡议》,法国出台“教育数字领地”项目等。通过顶层设计,各国从教育环境、资源、模式、素养及安全等多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加强推进数字教育转型进程,以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党和国家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肯定了教育数字化对于实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撑作用,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当前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下强化人才支撑的必然选择。


教育数字化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关注重点。在数字化时代,必须首先构建数字基座、夯实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教育数字化转型注重以需求驱动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变革,通过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可实现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教育治理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支持终身学习,形成更为公平、开放、可持续、有韧性的良好教育生态,已成为我国教育实现从基本均衡到高位均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高歌猛进 教育转型新发展


政策引领,全面启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


教育部自2012年开始制定发布一系列教育信息化重要政策文件,对规范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导引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向、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列入教育部年度工作重点。


各地教育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均突出教育数字化内容。例如,上海市作为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先后出台《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等,以教育与城市的数字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稳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平台升级,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有效通道。


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上线,标志着战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赋能社会、教育创新等五大核心功能,经6次升级更新,已形成“三平台、一大厅、一专栏、一专区”的基本格局。截至2022年12月,平台共汇集基础教育优质课4.4万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6628门、高等教育优质课程2.7万门,总访客量达8亿人,基本形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


同时,全国已有15个省级智慧教育平台接入国家平台,例如浙江省的之江汇教育广场从大体量优质内容共享到高质量在线教学服务转变;重庆市的“渝教云”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上联下通、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


示范带动,突破教育数字化转型重点难点。


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点问题,教育部发起“智慧教育示范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高校虚拟教研室”等一系列试点示范,以树立典型示范。例如,宁夏作为全国唯一的“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围绕教育资源供给模式、课堂教学范式、管理评价形式、终身学习方式等方面在全区开展数字化变革,构建“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同时,教育部始终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实践,积累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例如,形成了“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一百余项,树立起一批可复制推广、可规模应用的发展标杆;评选了66个区域和44个学校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等。


赋能教师,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


教师是教育数字化战略得以落地、教育理念创新与教育模式深刻变革得以实现的核心。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实施了两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22年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


此外,教育部已在26个地区和56所高校开展了两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推进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支撑教育强国战略与教育现代化发展。例如,宁夏作为首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域,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设计研修项目、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持续三年开展全区教师素养测评,总合格率达到98.8%。


标准先行,保障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有效落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覆盖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


教育部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并制定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急需标准规范”研制计划,汇聚多方力量积极研制管理、平台、数据、安全、资源、素养等标准规范,以标准化贯穿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全过程各领域。截至2022年12月,围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先后印发了9项通用管理规范和7项教育行业标准,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


迎接挑战 教育前行新任务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抓手,提升在线教育支撑服务能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试点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从而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我国成为学习大国、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


升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基座。


一是要加速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提供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促进数字终端的高速互联和接入;二是要打造智慧教学环境,全面普及智能化教与学基础支持环境,推动新资源、新校园建设;三是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全面支撑“教、学、管、评、研”创新发展。


优化平台优质资源供给和服务模式。


一是要构建教育大资源体系,推动数字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跨平台、跨地域、跨层级的资源开放共享;二是要探索平台资源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供给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宽资源应用与服务边界,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新流程新模式新服务。


探索数字化条件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要关注教师的“教”,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如探索家校合作、跨校协同等灵活的教学形式,促进个性化培养和协同育人;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重视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和应用,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常态化应用。


强化数据在教育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大数据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处理能力,打造“数据大脑”,实现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与管理;二是要注重数据应用中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建立学校数据、师生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以及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等“‘三权’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等,强化数据的安全风险与应急处置。


全面提高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一是要加快推进师生数字素养指标体系与测评模型,开展常态化师生数字素养测评,实现动态监测和精准评价;二是要创新数字素养课程体系与培育模式,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提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三是持续落实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专项工作,形成数字素养发展新机制。


作者:吴砥 尉小荣 李亚婷【吴砥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尉小荣、李亚婷单位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

转载自《中国教育报》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数字化转型

1280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