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新时代博物馆主题宣传丨坚定文化自信 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吉林省博物院的十年奋进路

原创 2022-12-27


植根中华文明沃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博物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博物馆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博物馆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突出博物馆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在场馆建设、藏品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社会教育、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成绩斐然。2012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被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评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现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科普基地、吉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吉林省博物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这十年,吉林省博物院继往开来厚积薄发,丰富文物数量,细化藏品种类,学术研究和成果稳步提升;这十年,吉林省博物院团结奋进改革创新,提高展陈水平,扩大社会影响,文物保护和利用成效显著;这十年,吉林省博物院砥砺前行与时俱进,深挖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炼文化精髓

让文物述说历史智慧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十年,吉林省博物院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加强文物科学管理与保护



《文姬归汉图》


吉林省博物院拥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始自远古,及至现代,精华荟萃,内涵丰富,其中历代书画中北宋苏轼的《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南宋杨婕妤的《百花图》卷、金人张瑀《文姬归汉图》卷等具有较为突出的价值;东北抗日联军文物收藏弥足珍贵,具有重要史料价值;高句丽、渤海和辽金文物,以及传世陶瓷、青铜器、民族民俗文物、杂项类文物、古籍善本等多个种类的藏品,都极具地方特色。
为了进一步加强文物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文物保护效果,吉林省博物院在原有文物藏品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善了具体的文物保护措施和规章制度,结合场馆搬迁的工作实际,重新细化了新馆舍文物库房、展厅的管理制度;在进行珍贵文物重点修复的同时,积极做好文物的日常维护与保护,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完成了“文物库房恒温恒湿系统改造项目”“书画文物库房环境改造项目”等;同时,完成了“吉林省革命文物遗迹调查与保护项目”,对省内革命文物遗迹相关信息进行实地调查和复核,完成了保护碑碑文的撰写定稿、碑文设计,以及613座碑体和300个界桩的制作、安装;在数字化保护方面,推动“吉林省数字博物馆在线服务平台”项目深入拓展,吉林省内93家博物馆在平台上登记注册,收录吉林省一普文物数据638614件(套),完成920件(套)文物三维或全景数据采集等。该项目荣获“第七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奖”,成为国内省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精品案例,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数字化平台提升文物保护新成效》获2020年度“吉林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奖。


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



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精髓。吉林省博物院贯彻落实“学术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兴院”战略,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业务人员结合本岗位职责明确学术研究方向,深入挖掘文物本身的历史、文化、美学等内涵及其背后的精神特质。
为促进学术研究工作持续深入,吉林省博物院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紧密结合,与国内外知名博物馆开展合作,安排业务人员参加国家文物局、中国博协举办的培训班学习,积极组织学术研讨和专题讲座,定期召开学术年会、学术课题(项目)申报汇报会,为科研成果转化搭建平台。编辑出版了《博物馆研究》《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吉林省馆藏珍贵文物》《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研究》《吉风满韵——吉林省博物院满族研究集萃》《长歌·行——吉林省革命题材展览菁华录》《长白遗珠》系列丛书第一卷、第二卷等刊物和图书。


策划展览精品讲好中国故事



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 

“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获“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荣誉 


陈列展览是讲好中国文物故事的主要方式,一个好的展览要让观众感兴趣并从中汲取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吉林省地处东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吉林省博物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立足科学研究,发挥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常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形成了以表现吉林历史文化、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宣传吉林民俗文化、展示馆藏书画艺术的四大体系展览。
展现吉林沧桑历史与变迁的基本陈列“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以奋力开创的“文明曙光”、交流交融的“汉唐古韵”、金戈铁马的“松漠雄风”、风起云涌的“明清华章”,描绘了一幅恢宏的画卷;“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的荣誉;2019年“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入围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推介项目;2020年“风流清逸  萧疏奔放——吉林省博物院藏‘南张北溥’书画特展”,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推介项目;2021年“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项目、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推介项目。此外,“长白遗珠”系列书画艺术展览已成为馆际交流合作的“金色名片”,品牌效应显著;东北抗联红色系列展览均成为重要的红色打卡地,深受观众喜爱;“关东故事”系列展览则娓娓道来吉林地区多民族在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民俗风情,贴近生活接地气;“瓷彩华章——吉林省陶瓷艺术馆”呈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与吉林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创意多元融合

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

这十年,吉林省博物院坚持改革创新,多元融合开发博物馆功能和作用,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方式,多举措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文创产品萌萌暖手宝组合获

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吉林省博物院作为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探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发的新思路,依托馆藏文物资源,提取特定文化元素,开发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积极参加国内文化旅游活动,2020年冬季文创产品萌萌暖手宝组合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树下听泉图轴”纸雕灯获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暨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同时,承办“礼遇吉林”系列活动之吉林省旅游商品大赛评审、省级文旅商品设研培训等,赋能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围绕“冰雪”题材,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在吉林省第四届雪博会“冰雪艺境”主题馆筹备中,精心策划组织全国36家博物馆文创产品参展,组建“冰雪艺境展出联盟”;在首届吉林冬季文博会上,组织全国83家博物馆、27家文物店参会,展会是国内首次围绕“冰雪”举行的省级、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冰雪丝路”国家倡议,引导和提升吉林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体现,展会重点展示了国内文博发展成就,拓展了文博IP授权方式与授权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依托“冰雪”文物资源,推出了“玩儿趣儿——吉林省冬季娱乐民俗展”“万里雪飘——吉林省博物院藏冰雪题材书画展”,展现吉林地域风俗风情和文化旅游资源。


推进博物馆信息化建设



多人互动文物展示魔墙 
御瓷撷珍 H5 展览 
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 


吉林省博物院致力于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推动文化遗产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利用。
开展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了一个服务于社会公众、全吉林省文物管理部门和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完成省内62家博物馆66项展陈的全景或三维制作、展示,编辑文物故事20个、动漫短片8个。完成多人互动文物展示魔墙安装,有效增加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建立文物智慧化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包括藏品管理、库房可视化、展陈管理、社教管理、文创管理、志愿者管理、预约与观众接待服务等模块和统一支撑平台的建设,确保资源有效整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推出了多个线上展览,包括基于实体展览的全景展示和H5系列原创微展览,有效延伸了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链条,弥补了实体展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中H5系列原创微展览入围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春节雅事——书画茶香二三事”微展览被文化和旅游部选中在2021年春节期间在海外推送;丰富新媒体传播方式,官网、吉林省数字博物馆在线服务平台、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同频共振”;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完成3万余册古籍图书数据采集工作,开展老照片、老录像、历史文献的数字化采集和科学化管理。


深入合作交流促进互学互鉴



吉林省博物院立足文化资源,深入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互学互鉴,在跨界、多元的融合中实现文化创新,并构建起合作共赢的模式。
2013年,引进“辉煌时代——罗马帝国文物特展”,共展出文物300件,展品主要来自托斯卡纳地区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国家考古博物馆等3家博物馆,展现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宗教生活,展览在拓展文化合作空间、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其他博物馆之间的展览交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风流清逸萧疏奔放——吉林省博物院藏‘南张北溥’书画特展”先后赴陕西历史博物馆、镇江博物馆、颐和园、云南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8家博物馆巡回展出,引进“五彩斑斓——广西民族博物馆藏瑶族服装展”“冰清玉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玉器展”等。
在学术交流方面,举办了“东北地区萨满文化学术讨论会”“东北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等。与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杭侃教授,台北历史博物馆策展人、研究组组长戈思明先生,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主任学艺员、中国古陶瓷研究学者小林仁先生等众多学者,都曾前来考察与交流,并作专题学术报告。

坚持文化惠民

突出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

     博物馆开展社会服务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这十年,吉林省博物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博物馆公益性、教育性、共享性等特点,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积极发挥特色,面向公众提供多样化服务,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结合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活动



春节活动


吉林省博物院结合重要节日,开展了诸多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与公益文化活动。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展民俗体验、“文物走秀”、非遗展示、专题讲座、公益鉴宝等活动,其中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活动通过线上云直播、云展览、云课堂等形式呈现,展示吉林省博物院在文化传承中的力量、在改革创新中的力量、在教育服务中的力量,以及吉林省博物院人在抗击疫情中的力量;在全面落实吉林省“市民文化节”和“农民文化节”及“文化下乡 精准扶贫”工作方面,以“文化惠民大篷车”为活动主题,将“院藏十大国宝”展览送至安图县广场,将“百花争艳绘春色”教育课程送进安图县万宝镇大顶子村学校等;在传统文化节日,完成了“吉地过年”线上活动,开展了“清辉映月吉博游 十五闹灯百步走”元宵节活动、“铁血抗战 烈士英名常在 爱国精神永存”清明节特别活动、“月圆中秋 共庆华诞”中秋节活动等;在重要历史纪念日,开展了“勿忘国耻 不忘初心”——吉林省博物院“九·一八”纪念活动、“纪念一二·九红色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等。


社教课程形成系列品牌效应




国家文物局 
2020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奖杯 


吉林省博物院一直以来重视博物馆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推动展教的密切结合,通过开设博物馆教育项目,为广大青少年观众搭建校外学习的平台,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了系列品牌效应。
积极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策划适合中小学生的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质量,吉林市研学基地、白城研学基地、长春中信附小等几十家单位相继前来开展研学教育活动;加强与校方的沟通与合作,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共建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馆校合作课程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活动进校园”活动,2019年“百花争艳绘春色”教育课程获得中博协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委会、社教专委会会员单位“2015-2019年度博物馆研学课程及线路推介活动艺术类优秀课程”,2020年“百花争艳绘春色”教育课程获2020年“紫金奖”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赛优秀奖,2022年“旗装雅韵”数字教育关卡制互动课程入选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不断加深社教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丰富社教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打造学生真正需要的社教课堂,其中“模拟考古发掘现场”在吉林省是首创,2013年创建的“奇趣博览大课堂”,结合馆藏文物资源,设计知识小课堂、趣味游戏、巧手制作等多个环节,深受广大市民的认可,活动不仅每周在院内定期开展,并且连续多年走进乡镇、社区和学校,现已成为吉林省内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品牌活动,截至目前共计完成了近800场次,年受益人群达6500余人次。


让博物馆走进人民群众



吉林省博物院坚持文化惠民,不断拓展社会教育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先后与几十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部队及社会团体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双拥共建基地”“文化助残基地”等。坚持场馆内的社会教育服务活动传承创新,同时,坚持把优质文化资源送进院校、部队、社区、乡村,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鲜营养的文化大餐不断呈现给公众,分享给公众,构筑起场馆内外多方位的教育服务模式,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
2020年“博古知今 吉博宣教”获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二等奖;2022年“小小志愿者”获中宣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共同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优秀博物馆志愿服务推介项目;流动展览“学习雷锋好榜样”“关东抗日英烈珍闻”等,多次走进学校、社区、乡村,深受喜爱;“黑土地上不屈的忠魂”公益讲座,多次在部队开讲,反响热烈;线上宣讲开设“吉博声音”和“吉博云课堂”,得到广泛关注;积极落实“春雨工程”吉林省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将展览精品和社教课程送到广西、新疆等地;进一步开展文化援疆、援藏活动,与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新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多个方面开展合作,重点援助阿勒泰地区新建博物馆陈列布展建设。开展“送展入藏”活动,“烈·火——东北抗联英雄人物专题展”送到西藏日喀则博物馆展出;承办“博物馆文创走边防”活动,捐献图书等文创产品,促进文化固边;同时,协助吉林省内中小博物馆进行展览提升,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及乡村博物馆建设中献策献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冲锋在前,践行使命担当,让博物馆文化服务在更广范围传播,惠及更多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新时代新征程中,吉林省博物院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博物馆创新创造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刊于《中国文物报》12月20日5版


编辑:翟如月 蔡雨卓

审核:卢   阳

复审:崔   波


转载投稿联系wwbbowuguan@163.com
010-84078838转8081 8030 8031

本号刊载的作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博物馆

1999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