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周|“观·纹样”2022纹样的文化传播与解读研讨会回顾
-
2022-12-02




2022年11月24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和清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国际纹样文化解读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水岸山居大会议室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教师王小丁主持,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陶音和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系主任郎青分别对本次研讨会进行开幕致辞与主旨宣讲。清河县人大主任樊英俊、清河县组织部人才办主任郑春雨、河北浩丽羊绒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孟宪琳、杭州恋望服饰公司董事长葛英华、河北浩丽羊绒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区负责人罗绅作为特邀嘉宾来到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陶音感动于国际纹样大赛十二年来染织与服装设计系老师们一代代的传承,及在不同的角度探索纹样设计领域的专业深度、跨界应用、文化传承以及创新实践。她在开幕致辞中说道:“大赛201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有十二年,这十二年产业和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年的大赛和论坛也都是紧紧围绕着新材料、新科技的更迭,包括产业的趋势动向,来反思我们纹样设计在今天的可能性。同时也敦促我们反思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是染服专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陶音
为本次研讨会做开幕致辞
陶音副院长在致辞中说道,这次活动既是吴海燕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成果之一,也是东方视觉理论建构的学术活动之一,从东方审美和艺术哲学角度来探讨纹样以适合当代文化的精神,从东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的背景以及当代创新的可能性。正如本次设计周主题“Design Being”,始终变换的设计,动态的设计,意味着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积极应对的态度和激情。
“纹样是我们文化、生活、艺术的一种精神标志,也是一种视觉符号,同时也是作为一个装饰美学,甚至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态度。”郎青老师在主旨宣讲中说道。中国的整个工艺美术的发展史是纹样的变迁史,无论在建筑、家具、陶艺漆器上,还是在染织服装上的丰富表现,纹样在这些媒介载体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当代设计语言中,纹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

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系主任郎青
为本次研讨会做主旨宣讲
国际纹样设计大赛自创办起,在吴海燕老师的带领下,十二年来聚焦“纹样”这一载体进行文化的解读和传播,通过与纹样的核心交流和传播,探讨纹样设计的价值和内涵。郎青老师说道:“大赛和研讨会历经十二年时光,从最初吴海燕老师、姜图图老师在首届纹样展览对生活物上的探索,到纹样在工艺美术作品当中的呈现,到前几届在纹样多元性方面的艺术表现,再到今天和清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以丝巾为载体的纹样设计的尝试,大赛在不断地探索纹样和现代设计、传统文化、设计思维、产业品牌,以及最后回归于设计教学的问题。”她也表示,希望能够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未来文化多样性和设计的创新性,以及从制造再到创造、再到智造这样的语境下,纹样可以产生新的表现形式以及语言。
颁奖仪式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姜图图,杭州恋望服饰公司董事长葛英华,河北浩丽羊绒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孟宪琳为本次纹样设计大赛的获得了优秀奖的选手们进行颁奖

中国美术学院郎青和清河县组织部人才办主任郑春雨为本次纹样设计大赛的获得了最佳应用奖的选手们进行颁奖

中国美术学院陶音和清河县人大主任樊英俊为本次纹样设计大赛的获得了最佳概念创意奖的选手们进行颁奖

国际纹样大赛的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吴海燕为获得本次比赛综合大奖的选手王志鹏进行颁奖

王志鹏作为获得本次大赛最高奖项的选手
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特别感谢大赛组委会给我们这些热爱设计的小伙伴们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对于像我这样已经离开校园参加工作了的设计师,是一种更加难得的体验。”王志鹏在获奖感言中对于纹样大赛组委会以及自己的母校东华大学表示了感谢。
国际纹样大赛不仅面向在校的学生,也面向产业界,希望通过大赛形成一个多融多元的文化交流,从各自所在位置的不同视角去思考纹样,共同探讨未来纹样的各种可能性。

颁奖结束,嘉宾与选手合影留念
嘉宾发言
围绕着“纹样的文化传播和解读——‘观 ·纹样’”这个主题,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7位来自世界各地本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
吴海燕教授演讲:

国际纹样大赛的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吴海燕发言
吴海燕教授在发言中讲到,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至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纹样一直是伴随着人类衣食住行美好的精神愿望、生活需求、审美对象。17-19世纪,世界各国多由中国精美的墙纸、扇子、丝绸、瓷器中的纹样叙事了解并认知东方中国、中国人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吴海燕教授认为在当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重在纹样的基础研究:纹样叙事、故事出处、活化创意、转化方法、东方系统。
通过“一丝一瓷”设计实践案例,构建“原形、图形、图案至纹样”源流的活化、创新创意、设计应用、方法系统。“原形”来源的历史题材与纵横典故、茂盛植物与各类动物、时代特征与社会现象、人生期盼与吉祥美好、生活方式与运动休闲等思想观念,是人五觉感受中的要领;从“原形至纹样”系统创意蝶变过程是观念、想象、思维、界定、提炼、归纳、核心、创造等反复肯定再否定、创意再创新、实证再历练的过程,是对人群生活系统的载体形式与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纹样的再创造、再思辩、再设计的过程,也是设计法则与最终诉求的目标。
鈴木マサル演讲:

东京造形大学教授,UNPIATTO公司董事,纺织品设计师鈴木マサル发言
鈴木教授在线上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的发言,他从面料的图案设计出发,围绕自身设计作品中的大胆的构图和鲜亮的色彩,讲述北欧纺织品设计对自己风格的影响,讨论色彩与图案对人们的心情产生的作用。并从图案设计应用于雨伞、袜子、鞋、家具、空间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具体事例,以及一次未实现的展览的经历,说明色彩与图案如何借以纺织品的优势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产生积极影响。最后,鈴木教授通过介绍“富山纹样”的地域性文化创意项目,探讨色彩和图案如何作为建立对话和促进交流的手段,丰富人们的生活。
张宝华教授演讲: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宝华发言
张宝华老师在线上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的发言,他认为传统文化资源是产品设计灵感与活力的源泉。依托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将现代文化和艺术的象征性要素融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与美学需求里,将中国传统造物理念进行现代化转译和跨文化解读,应用实践于当代纺织艺术设计之中,使设计拥有独特的个性和长久的现代生命力。
丝绸作为设计文化的载体,在将传统文化“活化”“转译”之时,需要结合现代审美特质,创新现代设计文化的表现形式,使个性化的创意与设计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Matteo Domenichetti演讲:

GUCCI时装设计师Matteo Domenichetti发言
Matteo Domenichetti先生通过线上参与讲座,向大家介绍一种用于创建图案和图形的新方法。通过扫描仪、不同种类的相机、无人机等媒体,基于传统的数字印花设计,进行试验性尝试。以“objets trouvés”为图案主题,包括生物/人/朋友和陌生人/动物/植物和真菌。这种设计图案的方法像是一个基于现实生活物件与digital协同的炼金术过程,可以添加、减少和变形而形成不同的印花。而使用这种方法的印花设计师将成为奇异物件的收藏家和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音乐家,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交响乐。
在这个嬗变的过程中,生活与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装饰元素:珠宝、生锈的钥匙、捕鼠器、水果、古老书籍的封面、娃娃、锁链、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布料残片扫描件,可以是和朋友一起野餐。在米兰的Lambro公园,草丛中的昆虫,皮肤上的雀斑,或我的宠物。
他想尝试证明,若不在创作过程中设置界限,那么每种媒体都可以成为令人惊讶的实验对象。我们不应该将图形设计或任何其他艺术学科视为封闭的空间,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对承载和合作开放的领域。
上原利丸教授发言:

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上原利丸发言
上原教授在线上讲座中,将利用去年秋天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举办的《友禅染的多样性和独创性》上原利丸退任纪念展的视频资料,介绍当时展出的振袖(和服的一种)和名古屋带,借此解说自己创作中的振袖图案的艺术性和独创性。通过对创作过程的说明,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讨论传统的日本友禅染色工艺在当今时代的可能性。
此外,他根据自身的振袖作品,围绕与友禅染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和服,讨论其形式,回收与再利用的生态性,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精神性,以及契合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SGDs)等特征,以此来提示友禅染在艺术表现上的可能性。
徐博华先生发言:

华尔泰国际纺织(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徐博华发言
徐博华先生作为国际纹样大赛多年的伙伴,当天到达现场参与了研讨会发言,以“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常识’”这个主题,展开以下四个点的演讲:
1. 设计师成功的背后,隐藏了容易被人忽略的底层逻辑;
2. 从为人处世的常识到设计的常识;
3. 你真的准备好去一家企业做设计了吗?
4. 守住自己的领域,等于守住了生活。
徐博华先生通过这四点,讲述了将设计与商业的结合变现的经历,为还在校园身处学习阶段的同学带来了非常宝贵的商业化设计实践经验。
Tali Furman发言:

FWS法沃设计联合创始人、图案设计师Tali Furman发言
Tali Furman女士在线上参与了本次研讨会。她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位于英国伦敦的创意印刷设计工作室,以及设计过程中运用到的核心元素:绘图、绘画和丝网印刷工艺。
在她的工作室中诞生的所有服装都是单独手工印刷,这意味着没有两件物品是完全相同的。通过收集现成的、二手的服装,并通过丝网印刷艺术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创造出独特而时尚的产品,为可持续发展设计增加了新的时尚活力。
问答环节
每位嘉宾演讲之后,同学们都积极把握这次与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踊跃发言,针对专业、未来规划等方面向嘉宾们提问。



作为2022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周及国际创意纹样设计大赛(ICPDC2022)的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通过以纹样为核心的交流传播,探讨纹样设计的价值和内涵,通过纹样感知世界,表达情境,感受生活,传达叙图温度。从东方审美和艺术哲学角度探讨纹样图式与时尚的文化精神,同时从设计教育入手解读纹样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美学观念,从纹样角度勾连现代设计、传统文化、设计思维的专业学术交流,旨在推动国际学界和设计界对纹样的文化及形式的研究、交流、借鉴和活化,探讨纹样研究的意义。


编辑 :李秋霖 解 昱
责编 :郭 星 林书米
审核 :成朝晖 王 侃 郎 青
投稿邮箱 :sjnews@caa.edu.cn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设计艺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 文化传播 解读研讨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