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浙江十年文博强省之路!

2022-12-10

文博圈按:文物事业新成就,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精神文化底蕴的重要指标,塑造并改变着城市的形象,并逐渐成为引领城市文博行业发展的活力之源,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2022年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提出了新时代文物工作的22字工作方针,即“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进一步突出了文物工作的重要社会价值,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

文博,是一个省市当之无愧的金名片!

即日起,文博圈隆重推出“文博强省”大型系列报道,重点宣传推广全国各地的文博新成果、新经验,内容同步在文博圈新媒体矩阵及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发布。

下面,我们来看看浙江省这十年的文博强省之路,他们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同行们借鉴。

文博强省大型系列报道  浙江篇-1

文博圈新媒体矩阵 | 浙江省文物局 联合出品

浙江文物工作这十年


浙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厚的文物资源。


十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文物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内容,推动浙江文物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们可以先看一组数据:
  • 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文物事业费逐年递增,从2012年的12.6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44.3亿元(其中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亿元、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亿元),10年累计投入264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 新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处,新增世界灌溉工程遗产6处;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81处增加至281处,排名跃升至全国第四;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7座增加至10座,数量并列全国第二;

  • 建成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5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和一批市县级考古遗址公园,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考古遗址公园体系;

  •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建成开放,全省已登记备案博物馆从252座增加至420座,居全国第二;

  • 国家等级博物馆从43座增至73座,推出博物馆展览2万多场次,居全国第三;

  • 接待观众7亿多人次,居全国第二;

  • 率先启动博物馆景区化建设,建成A级景区博物馆55家。


数据显示,浙江全省文物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各项重要指标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文物工作服务大局有力有效


一是助力乡村振兴。

率先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并被列为全国试点。率先启动“拯救老屋行动”,行动成果获2019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推介,并被写入2022年中央1号文件向全国推广。实施四条诗路文化带相关文物保护利用项目180多项,有效推动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不仅兴盛于纸笔间,更兴盛于实景中。


二是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由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3届“丝绸之路周”活动,每年吸引20多个国家的200多家文化机构、2000多万人参与线上线下大联动,并依托省内文博机构建立“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等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推出“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等国际性展览。


三是助力重大工程建设。

主动融入服务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配合基本建设实施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500余项,有力支持了川气东送二线、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等重大工程建设。


四是助力对台工作大局。

在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下,分藏两岸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卷、无用师卷在台北合璧展出,为两岸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是助力全省工业标准地改革。累计完成145处省级以上平台的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面积超过3100平方公里,为优化全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六是助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会同浙江大学,联合国内外210多家文博机构编纂出版中国历代绘画作品集大成之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完成《越地藏珍——浙江馆藏文物大典》编纂。


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明显加大


一是世界遗产申报管理成效显著。

2011年至2019年,我省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连中三元,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浙江段)和良渚古城遗址相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杭州市成为国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第二的城市(仅次于北京)。其中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成为全国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改写了中学教科书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表述,并以此为范本对世界文明定义提出了中国方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其保护管理实践受到国际国内业界高度评价,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荣誉证书》、希腊梅丽娜·梅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和管理国际奖提名。


二是文物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

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杭州市、嘉兴市、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温州泰顺廊桥保护条例 》《台州府城墙保护条例》《丽水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丽水市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条例》等27部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


三是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深入实施。

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项目523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项目907项,有效改善了保存环境和条件,其中古月桥修缮工程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异项目奖,泰顺廊桥修复工程等2个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特别推荐项目。


四是文物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组织开展全省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整治文物安全隐患7321处、查处文物法人违法案件48起,并率全国之先组建了省级文物安全巡查队。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5次,破获一批文物犯罪案件。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文物局组织开展文物火灾专项整治行动8次,消除一批重大文物火灾隐患。


五是社会文物保护管理不断加强。

从严把关,加强社会文物监管。审核进出境文物2000多批次、40余万件。受理涉案文物鉴定近1000起,鉴定物品5万多件。审核文物拍卖近1000场次、标的40多万件。


考古工作成果丰硕


一、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作为。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程12个重大项目,我省牵头2项,参与1项,分别是牵头编制《考古中国——中华(长江流域)万年稻作农业社会起源和发展(2021—2025)》,牵头推进“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参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牵头的“南岛语系起源和扩散研究”项目。


二、考古发掘成果屡获殊荣。

实施考古发掘项目514项,累计发掘面积超54.6万平方米,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4个。考古工作经验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典型交流,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南宋临安城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良渚遗址成为全国5个“考古遗址保护优秀展示项目”之一,并被列入世界十大重要田野考古发现。


三、一批世界之最、文化之源得以实证。

相继发现了余姚井头山、施岙、义乌桥头等一批具有世界性学术意义的遗址,使浙江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漆器、最早的独木舟、面积最大和年代最早古水稻田的发现地,成就了浙江作为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丝之源、茶之源和瓷之源的美誉。


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全面加强


一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五大工程深入实施。

制定出台《关于浙江省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全面启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革命文物抢救保护、革命文物管理研究、革命文物传播弘扬、革命文物活化运用五大工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相关信息被中宣部《宣传工作》刊发。


二是革命文物资源管理规范高效。

公布了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54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9061件/套、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117家。8市36县(市、区)的40余处革命遗址列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2处革命遗址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浙江省湖州市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宁波市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丽水市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温州市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等4条线路被列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三是红色主题活动有声有色。

组织开展“百年党史文物说”“革命文物青年说”系列活动,推出“浙里不止小康——八个‘窗口’看精彩浙江”等红色主题展览376个、相关活动2127场,其中4个展览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2个展览入选20个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荐名单,接待观众近1000万人次,有力服务我省党史学习教育。


文物领域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一是数字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建成全省文物博物馆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与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形成文物资源数据驾驶舱。上线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应用,形成文物安全监管“一图一库清单”,实现文物安全分色预警管理。浙里文物安全监管应用、“浙里文物”应用被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开展文物安全8个赛道“揭榜挂帅”24个特色应用场景开发。


二是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有新成果。

自2010年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共建全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以来,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3个项目先后荣获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2个项目获评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纺织品文物保护、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2个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落户我省,植物考古研究、丝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文物活化利用改革有新举措。

5家博物馆列入全国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成立了浙江省文澜阁博物馆商店联盟。浙江自然博物院成为全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单位,推出的“博物馆奇妙之夜自然探索亲自之旅”研学课程获评“首届中国十佳科普研学品牌项目”。浙江省博物馆获评“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成功举办“互联网+中华文明”展览。


文物国际交流合作走向纵深


一是举办一系列国际化活动。

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丝绸之路周”活动,每年吸引22个国家200多家文化机构、2000余万人参与线上线下大联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中国丝绸博物馆成为G20峰会外宾重要接待场所,为峰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相继举办或承办了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行活动、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座谈会、可持续发展2021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效提升了浙江文物事业国际影响力。


二是推进一批国际化合作项目。

举办出境展览 60多个,引进国际知名展览30多个,发表国际认可的学术论文近300篇,参与制定国际规则2个。中国丝绸博物馆从境外征集到西方服饰文物藏品3.9万余件,成为国内首家大规模收藏西方服饰的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获美国肯尼斯·贝林捐赠的珍稀野生动物标本126件,总价值超过600万美元。派考古工作队赴洪都拉斯、韩国等地开展海外联合考古,完成柬埔寨茶胶寺维修、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等援外项目。我省技术团队设计施工完成建设的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是唯一由中国佛教协会和宗教局直管的境外佛教道场,见证了中尼两国的深厚友谊。2019年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的署名文章肯定“中国在蓝毗尼建设的中华寺,成为中尼宗教文化交流的标志”。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性文化遗产组织。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于今年8月当选国际博协第37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博物馆馆长陈永明担任全球水博物馆联盟理事会副主席。


十年间,浙江文物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文物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文物资源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文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更加明显,到了从文物资源大省向文博强省进军的重要关口。承载着使命与荣光的浙江文物事业,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朝着“文博强省”的目标奋勇前进,在浙江“两个先行”中奏响文化先行的最强音。

浙江省文物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12月8日,浙江省文物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书记易炼红批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讲话。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视频讲话。王纲主持,成岳冲出席


易炼红在批示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守住安全底线,强化工作保障。全省文物系统要主动担当作为,深化文明探源实证,加强文物价值挖掘,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高水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加快建设文博强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作出新的贡献。


王浩指出,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浙江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是民族精神和浙江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既让每个浙江人感到十分自豪,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除险保安,加强活化利用,统筹推进文物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他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全面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快建成文博强省。更大力度依法依规保护文物,把文物保护纳入相关规划,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牢牢守住文物安全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更大力度严打盗窃盗掘、非法交易等文物违法犯罪,严查法人违法行为;更大力度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发挥我省科技和市场优势,唤醒更多沉睡的文物,提供更好的体验,创造更好的产品,推动更多文物元素融入生活、融入产业;更大力度提升文博场馆服务水平,强化考古研究,加强博物馆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优质博物馆资源向社会、基层和网络空间延伸,为更多群众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更大力度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化眼光发展旅游产业,让浙江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压紧压实责任,严格督查检查,把政府和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共享文物保护成果。


李群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新时代浙江文物工作。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积极践行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持续推进浙江文物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浙江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省份,更应牢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有效落实到文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他要求,准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和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原则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系统集成,坚持融合发展,把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他强调,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统筹领导,以更大力度推进健全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加强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专业队伍建设、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从筑牢文化自信之基、赓续民族基因血脉、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高度打造文博强省,特别是在创建世界一流文博机构、构建文物保护空间体系、推进文物数字化改革、打造中华文明展示窗口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王纲强调,全省上下要把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提高站位、强化认识,切实把文物工作摆在案头、放在心中、抓在手里。特别是要按照易炼红书记的批示精神,围绕王浩省长提出的主要目标、具体任务,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全面提升,实现“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闭环和整体跃升。


会议表彰了一批文物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省文化和旅游厅、温州市、浦江县、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省公安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工作汇报或交流发言。




资料提供:浙江省文物局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文博强省 浙江

1609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